|
恶棍列传:诸葛亮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756711010100xr.html
1、前期做秀
汉末的荆州,为一时文化重镇,和当代的北京上海一样,也有种种流行文化时尚。当时荆州的文化时尚是把儒家行话和道家术语搀和着说,把自己打扮成一个有经世之能无出世之心的隐士,才好在人才市场上争取到更大的订单。诸葛亮也不例外,只是他更会选择做“隐士秀”的地点。
隆中小镇离荆州不远,刚好既可成为隐士,又能把自己的言论与名声及时传播出去,使大买家及时认购。选好这个地点之后,他一边用道家不慕名利的把戏装神弄鬼,一边把自己和管仲乐毅相比,来抬高自己的身价,等待着超级买家的到来(想想看,一边吟咏着“草堂春睡足”的隐士之歌,一边和管仲乐毅等著名弄权人物相比,这种矛盾的行为说明了什么? )。伪隐居时期,他所制造的产品,就是谋取趁火打劫的“隆中对”计划,而要在世间完美地实施此计划,其领衔操作者必须是一个毫无人性,能够好话说尽坏事做绝的恶棍。
恶棍终于到来。当刘备由两个杀人不眨眼的屠夫陪同着来到诸葛亮家的时候,诸葛亮并没有急于把自己的计划卖出去,因为他不光是在卖自己的计划,更重要的是卖自己本人,以便有更大的舞台来满足自己的欲望和野心。
他和刘备之间的买卖经过来回几次的讨价还价,终于成交。而当时隆中以外的人们不会知道,世上数百万无辜的生命将毁于这次交易。
2、坏事做绝
众所周知,当时的曹操已经平定中原,唯独长江以南地区尚被孙氏家族控制着。
曹操要继续平定江南,他这么做并不是为了给江南人民带来富足,他也仅仅是要完成一个可以让自己荣耀的计划,给自己一个安全感。但事实是,如果他真能很快地占领江南,长江两边死于战争的人数将大大减少。
在一个只能实行皇权专治的时代,对于平民来说,被谁统治都是一样,关键是不要再平地里杀出更多的野心家,不要再增加战争的密度和长度就是有福了。
感谢上苍,能有荆州刘表这样的人物,他的死和他继任者的决定——和平归顺曹操,使荆州百姓少受了一些战争的侵扰。但是,孙权的抵抗,和平地里杀出来的刘备的添乱,还是让长江两岸的人没能逃过战争的浩劫。
当时的刘备和诸葛亮是唯恐天下不乱的,只有加大战争的密度和长度,他们才能有机会满足自己“称王”的野心,至于这样的乱,会损失掉多少无辜的生命,那不是他们所考虑的,甚至是他们所期盼的。
刘备当时的实力微弱,和江东孙家的实力不成比例,再说了,曹操的到来,真正受到冲击而应该抗曹的是刘表和孙权,怎么也轮不到地无一亩的流匪刘备。对于汉末的百姓来说很不幸的是,诸葛亮还是抓住机会帮刘备建立了和孙家建立“联合抗曹”的关系。一边用“联合”稳住地头蛇孙家,一边大骂强龙“汉贼”曹操,树立自己正义形象的同时,在民间煽动对曹操的仇恨,借以招募人才和解决兵源问题。史实证明,曹操的江南之征,最大的受益者不是赤壁之战的胜利者孙氏家族,而是趁机喘气和趁火打劫的刘备、诸葛亮等一小伙强盗。
自谓“宁静致远”的诸葛亮先是劝刘备借兄弟的友谊,抢下刘表的荆州,但刘表的早死,使他的这个计划落空。好在遥远的四川那儿,还有一个可以攀上亲戚的刘璋能加以谋害,于是他和刘备先是利用赤壁之战的混乱,谋得荆州这样一个地方,找到兵源和经济后援,接着就向四川掠取他们所需要的一切。
刘璋被刘备、诸葛亮等人骗杀之后,刘备终于在四川做起了皇帝,诸葛亮也终于做起了丞相,至于这次四川之行又有多少人死于非命,那是和他们无关的事情。
刘备急于做更多地方更多人的皇帝,于是假借关羽之死,讨伐孙权。“演艺”上称诸葛亮劝刘备不要去东讨,但也能看得出,诸葛亮并未倾全力劝阻刘备,原因很简单:丫挺的打去吧,胜了,自己是更多人的丞相;败了,等刘备一死,自己将会拥有更完整的权利。
刘备果然毁于不义之战,之后诸葛亮花大力气治理四川,但这和饲养专业户一样,饲养不是为了观赏,也不是为了家禽的生命得以保障,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尽快地让家禽长到可屠宰的程度,来换取一己的私利。大力治川的目的是好频繁的“抗魏扶汉”,把百万计无辜的生命都牵扯到战场上来。“伐魏”,在当时和现在,都可以找出数不清的理由,但以人为本的原则下,这些理由都不成立,因为当时的曹魏,一不是暴君统治,二不是恶棍政权,而诸葛亮主动发动的战争其出师之名,虽是“匡扶汉室”,但“匡扶”之后又如何?百姓们该怎样生活还是怎样生活,只不过是替阿斗们把淫乱享乐的规模做一个升级,替自己权力的版图扩大出若干个可以指点的地理符号。关键是西蜀的实力明显劣于曹魏,还非要征伐人家,这样做的原因如果不是掌权时间一长,威福成性,有了蜀犬吠日式的盲目自大;那么就是为了始终个人把握兵权而动兵。另外,从愚昧民众的角度讲,集权专制者一定要找出外来的敌人,才好利用“国家”“民族”来愚弄百姓,比如说诸葛亮当时就把曹魏的一举一动,都解释为“狼子野心,窥视各地资源,奔东吴是为了吃鱼,来西蜀是为了锦缎。并要使蜀地人民限于苦难之中”,继而战争一起,双方打起来之后,战士和其家属也就真的仇魏了。
诸葛亮最终死于操劳过度,但是,这样的操劳过度,和一个色鬼的精尽而亡相比,同样是满足个人私欲,而色鬼只是伤及个人,或许还给自己和对方带来诸多生理上的快感,但诸葛亮的操劳过度,虽也是满足个人私欲,却给汉末百万家庭带来了抹不去的伤痛。
3、好话说尽
坏事做绝的人,善于把好话说尽。
刘备打着“仁义正统,为汉民谋福”的招牌,让天下百万同胞互相残杀。诸葛亮的口号是宁静淡泊,先是拿着这个包装出售自己,再就是拿着这个为自己立牌坊,蛊惑人心。现在看网上有人根据史实,一点一滴地找诸葛亮隐私上的污点,其实这很可笑,譬如一个人公开地在人来人往的街道中间大小便,放着这样的事实不去谴责,却花大力气考证他是否在家里饭前不洗手,是不是迂腐得可笑呢?数次大规模地北侵曹魏,造成那么多人的死亡,是无争的事实,多少见不得人的个人隐私,也比不上这样明显的罪恶。如果一个人“宁静”到多次狂躁地驱使数十万人奔向不义的战场,这是怎样的谎言,怎样的罪恶?
给一个著名的恶棍做奴才,献计给恶棍助其成为更彻底的恶棍,为了谋权和控权而不停地巧立名目发动劳财害命的战争,如果这也可谓为“淡泊宁静”的话,以此逻辑,蚊子苍蝇也可为“圣”了。
历史上根据诸葛亮的个人谎言,加上一些时代性的谎言,给他的盖棺评价是“鞠躬尽瘁、两朝开济老臣心”等。他的确是够忙活的,但从他忙活的结果看,除了灾难还是灾难。根据一般的常识,大家应该知道,一个懒惰的打劫者,一夜只抢一次,和一个勤奋到每夜要抢十家的强盗相比,谁的罪更大?总不能因为其“勤奋”的美德而嘉奖他吧?
4、奇怪的历史评价
对于诸葛亮这样一个人渣,汉字所写的史书上无不是充满敬仰赞美之词,这是因为,在他本人的谎言和做秀之外,后代再加工再包装,以至使他成为一个高尚到完美的人物。
汉字的二十四史,多是“现既得利益者”替“前既得利益者”们所修的。“现政权”与“前王朝”人虽不同,甚至曾是敌对双方,但因为两者的“体制”相同,谎言之道则不谋而合——“现”必须维护“前”的谎言,自己的谎才能撒得圆。二十四史的修史过程,其实就是一个谎言的承传与维护的过程
所以,对于诸葛亮的这些评价,笔者是不感到奇怪的,但这个评价形成前后,直至现在,在这样一个漫长的过程当中,民间历代竟然看不到有几个人提出异议,这多少有些奇怪。
看来,这样的结果还是有赖于“规模”,无论什么东西,只要有了规模,便有了不尽的市场,尤其是“诸葛亮式的谎言”成了规模后,经由他当时长时期地欺骗和愚民,就是当时经历了战争之苦的百姓,都是真心赞扬诸葛亮的“丰功伟绩”,即使到晋朝统一之后,人们还是习惯于把战争带来的贻害都归咎于新统治者,而反复赞叹曾真正给他们带来祸害的诸葛亮。晋朝以后的人没有亲历诸葛亮式的灾难,反而承接了诸葛亮式的谎言,就更不会想到诸葛亮之害了。就因为诸葛亮的谎言经由他的努力成了规模,要想让全部大众都知道他的真实面目,揭穿他则成了一件很难的事情。当时没有及时彻底地揭穿,以至于谎言传承到现在,诸葛亮竟然成了无所不能一心为民的完美的神仙。
5、识破诸葛亮的原理
诸葛亮的恶是明显的,本无所谓识破。但在现实中,很少有人能识破诸葛亮,包括生活在此谎言传统之外的人们(如海外的一些汉学家们,他们多依赖二十四史的时候,诸葛亮依然是圣人,李白依然是大诗人)。
识破诸葛亮的方法,其实很简单:以生命为本。
人的生存与生活的是第一位的,以此观察历史,其中诸色圣人或民族英雄等,多是野心者或好战的屠夫,然屠夫们也并不是“鲁莽豪爽”的英雄,他们的“屠”是因屠之有利,任性而为的有理想色彩的性情屠夫是没有的。如果某地区的大多数人,不是因为某恶棍的欺压而民不聊生,则没有任何理由发动军队进入到此地区。反之,用了任何理由发动战争的“圣人”和“英雄”都是可疑的。现在也有少数有眼力的史学家,称诸葛亮前期的抗曹和后来的取蜀建立政权是由功劳的,后来的出祁山发动战争是错误的。其实,他和刘备前期的趁火打劫和用谎言和刀枪占有西蜀,更是给无数百姓无端地制造灾难的恶行。假如要讨论他的功与过的时候,就会陷入某种误区和谎言中,对这类被各种谎言包裹起来的历史人物,要想公平地评价其人,不要拿“当时成功”和“后来犯错”等理由以“社会功利和幻象”为本来判断,而应始终以生命为本地判断。
但对于诸葛亮此人,已不必“可疑”,完全可以彻底的否定他。因为用了“以生命为本”的原则察看他的言行,就可以知道:诸葛亮是自有动物以来,少见的一个嗜欲自私虚伪残忍的恶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