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华德福学校:尊重孩子天性的教育
用了半年时间,华德福学校3年级的7、8个孩子在校园里修起了一个面包烤炉。“我们过段时间就要用它烤面包吃了。”一个男孩天真地告诉前来采访的记者叔叔。 李红育老师看着孩子们修好的面包炉很高兴,她和一名外籍志愿者正忙着为面包炉平整地面。“孩子们计划买来柴禾,先把面包炉烤热,然后把自己做好的面包放进去,利用烤炉的热度就可以把面包烤熟了。”李老师说,这些都是孩子们自己构思和设计的,他们看到自己烤出来的香喷喷的面包会更加兴奋。 这是李老师的一堂教学课,整整用了半年时间。在一般人眼中,总会下意识地把它归结为一堂劳动课,但它不是。华德福学校创始人之一的张俐说:“你不能简单地说它是劳动课,因为它教会了孩子们怎样构思设计面包炉的外形,怎样丈量长度和尺寸,怎样计算成本,怎样才能把面包烤熟。不仅涉及了数学知识,而且还包括建筑的、艺术的、物理的、化学的内容。” “听说要修面包炉,孩子们非常兴奋,每个人都积极参与进来。在这种动脑动手的过程中,他们不仅学到了知识,还体会到了快乐。”李老师说。 这样的课堂体现了成都华德福学校的教育理念和不同的教育方式。中国青年报评价说,华德福教育是为孩子生活做准备的教育。因为教育方式的与众不同,学校引起诸多媒体的兴趣。进入成都4个年头后,规模也从最初的8个学生,发展到105人,其中幼儿园57人,小学生48人。还有很多家长正在排队,想把孩子送到学校,但因为没有学位而不能如愿。 “我们的理念其实与目前倡导的素质教育有很多的共通点,但我们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把这种理念真正体现出来。”创办人之一的李泽武说,学校的教学,很多都是在大自然和社会活动中进行的,这样可以让学生有很多生活的体验和生存能力的积累。”李泽武说,为了让孩子学习本土的历史知识,老师可以把学生带到很远的三星堆去参观;为了上一堂数学课,老师可以把学生带到菜市买菜,教会学生学习小数点和钞票币值知识。“我还计划带小学生到西安去参观兵马俑,学习关于中国古代秦朝的历史。” 成都华德福学校位于琉璃场皇经楼村一个偏僻的位置,这里以前是一个小有名气的度假村,关闭后被李泽武、张俐、黄晓星三个从美国、英国留学回来的海归租用,办起了这所学校,成为国内目前第一所也是唯一一所华德福学校。学校并不漂亮,甚至有些简陋,校园里有沙坑、水塘、菜园,有木工房、图书室、养鸡房,还有很多利用废弃轮胎自己制作的秋千,没有电视,电脑也只供老师们使用。单从校园环境看,与传统的学校相差甚远。 有人评价说这所学校在现行中国的教育体制下,显得理想主义;也有人认为是对传统教育理念、教育模式的冲击甚至颠覆。李泽武认为学校只是在进行一种新的探索,引进了一种新的教育方式和生活方式。 走进学校,你会感觉到一种特别的氛围:一名男老师用自行车带着一只被收养的流浪狗去宠物医院,据说是去给它治病;一名老师抱着幼儿园的孩子,像妈妈一样陪她唱着儿歌;两位赶来参观的家长低头在校园里匆匆而过,与陌生的记者会面时不忘微笑问好;校园里没有书声朗朗,不知名的鸟雀在树荫间跳跃歌唱;没有课的老师会坐在树荫下写生,或者与孩子们一起与小兔子一起玩耍。 “我在这里感受到的是一种自然的气息,一种爱的气氛。”一位赶来参观的母亲告诉说,她已经考察学校很久了,想把7岁的孩子送来读小学,但目前还没有得到学校批准。“我知道学校学位很紧张,很多家长在排队等候学校入学通知,我已经等很久了,但我会坚持说服学校收下我的孩子。”她也觉得学校太小,应该扩大规模。 “有人说这里是精神的庇护所,我觉得走进这里你就会觉得很神圣,变得很宁静。”她说,她感觉孩子在这里可以得到更多的关爱。“你可以想象的是,一个爱流浪狗的老师他会不爱学生?一个抱着别人的孩子陪他唱儿歌的老师会不爱学生?这些一点一滴的印象,吸引我要把孩子送进来。” “这里的气氛可以让不文明的人变得礼貌,你能从老师的言谈举止中看到一种尊重和善意,你也会因此改变自己的习惯。这种氛围是孩子需要的。” 华德福学校的每堂课从内容到形式都别开生面,但学校却没有教材。 “我们只有教学大纲,每堂课的教学内容都是老师根据大纲自行设计的。”李泽武说,没有教材,并不意味着不规律和不科学,每个老师的教学,都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身心特点而设计的。“每个年龄段都有每个年龄段孩子的特点,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我们要做的,就是根据他们的天性,为他们设计适合的教学方法。华德福教育主张什么事情都应该适于其时。最好的办法是让孩子3岁时就做3岁时该做的事,4岁时就做4岁时该做的事。” 李泽武说,比如0-7岁的孩子,主要进行手-做-模仿的教学:玩家家、烹饪、家务劳动、扮演各种人物、看偶戏、捏蜂蜡造型、绘画、唱歌、做韵律舞、听故事和做游戏、生日庆祝和节日庆典、户外活动和园艺劳动,以此让孩子们学习有价值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7-14岁的孩子,主要进行心-感受-艺术化教学,他们需要通过想象和感受来学习,除了主课外,手工、音乐、韵律舞、外语、体育等课程,都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感、想象力和创造力;14-21岁的学生,则进行头-理解-探索的教育,他们开始探索真理,体验思考的力量,教学中就应注重寻求事物的意义。 华德福小学的主课教学大纲为:一年级:童话、数的品质与四则运算;二年级:寓言、圣贤故事、整数运算;三年级:建筑、农耕、度量衡、创世神话;四年级:本地地理历史、西游记、分数、人与动物;五年级:中国地理、外国神话史、小数、植物、先秦故事;六年级:周边国家地理、秦、汉、百分数、矿物、物理。主课之外是专科课,包括:线画、水彩、园艺与自然、手工、体育与游戏、木工、音乐与乐器、国画与书法、韵律舞、节日庆典等。 “孩子的天性中,蕴含了很多需要我们挖掘的东西。”李泽武说,每个年龄段该教什么?怎么教?都需要根据孩子的特点来进行。学校希望通过对他们个性化的教育,培养他们爱自然、有环保意识、富有同情心、有创造力和想象力、有社会责任感。 虽然没有课本,某种意义上,学生的作业本就是他们的课本。一年级学生,数学、语文在一个大开本上,随年龄增加,作业本开始分科目,如历史、地理、植物等,到了高年级,还有科学本,上面画上实验装置彩图,写上实验过程。学生自己设计课本自己画,分阶段展现故事。一个学习单元或一个学期结束时,老师检查并给予评论。这样的作业本替代了考试卷,父母通过作业本了解孩子的学习内容和成果。没有作业本的科目,如音乐,至少每学年举行一次班级音乐演奏会,家长也来参加。“孩子站在台上演出音乐节目,家长能真切地了解到自己孩子的音乐成绩,还能看到孩子在集体中的音乐表现,看到他的合作意识。” “我们还有大量的参观,参观不是没有目的。去年我们看了三星堆,三星堆从传说到现实,后来又到郫县的望丛寺,也是一种历史延续,这些都要考虑孩子的身心特点。”李泽武说:“我写了一个话剧《望帝化鸟》,孩子们大家表演,比较成功。现在提综合课程,狭义上说我们是综合课程,广义看远远超出所谓综合课程的含义。有实物、有写、有画,教学中产生联系很重要,不是与他们隔得远远的,这也合乎孩子的认知方式。我们为什么要孩子画画,就是去疏导他。现在我们的教育堵得太厉害,自杀很多,从小学生到大学生,多么可怕。不过这也许还算小的,有的长大之后以战争狂人来爆发,毁灭性的。这就是堵与疏的重要意义。” “有些人对华德福教育有误解,认为孩子在这儿来就是玩,学不到东西。”李泽武说,其实不是这样,学校也会进行一些数学的、物理的习题练习,不过这些题都不难,这些题都会把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联系起来。 华德福学校没有考试,在中国以应试教育为主的体制下,这一做法也引起了家长和媒体的兴趣和疑惑。不考试,家长能不能接受?不考试,用什么标准来评价教学效果?不考试,用什么标准来评价学生? “我们不主张考试和竞争,但并不意味着没有考试和竞争。”创始人之一的黄晓星在接受某媒体采访时表示,只不过是不刻意提前去训练应对考试,但考的时间和方式不一样。“就像我们在国外接受华德福教师培训的时候也不考试,压力并不比考试小。比如对植物的观察,要求你把三个星期观察到的植物用自己的形式展现出你对植物的观测,每个人都需要一个创造性的展现,有人通过诗歌来描绘,有人用美术来呈现,有人会谱写一段音乐,还有人可能会用科学的方法来解剖它。” 实际上,考不考试并没有让华德福幼儿园的家长们感到不能接受,争议主要表现在小学的家长中。“有些家长虽然认同学校的教学理念,但他们等孩子一回家,就把孩子送到补习学校去补课,有3、4位家长还把孩子转到了其他公立学校去,说明这些家长有顾虑。”李泽武说,他们担心孩子小学毕业后因为缺少应试能力,进不了重点中学。 “有很多家长问考试怎么办?我说,第一我们平时也有很多相关学习内容;第二还可以强化,有的人也做了这种尝试。这当然也反映出家长一方面对传统方法的反感,另一方面又想对传统教育目标的认同。有些家长既想接受华德福,又想有好分数,很矛盾。这当然也有短期和长期目标的矛盾。我们是想把孩子调动起来,打好心理,身体基础,他会去面对。华德福不是什么都不学!” 学校因此决定自己举办中学,让小学毕业生能够继续在华德福接受初中甚至高中教育。“中学毕业如果要参加中考或者高考的学生,我们会利用最后一年或者半年的时间,集中进行考试前的集中补习。” 开设中学课程,并不意味着李泽武是迫于应试的压力。李泽武认为这是把华德福教育与本土教育进行融合的一种探索。在国外,华德福学校不仅有幼儿园,小学,也包括初中和高中,孩子在华德福可以接受从幼儿园到高中的教育。 由于土地问题,学校原计划修建的中学校舍目前还无法开工,李泽武正忙于与有关部门协调,他对此有些担心。“我女儿今年也在华德福小学毕业了,我将继续让她在华德福学校学习。其他小学毕业生的家长是否还愿意继续把孩子留在这里,还不清楚情况。”李泽武告诉记者,今年有8个学生六年级了,按照传统的观念,他们应该小学毕业了,但华德福是没有小学毕业这个概念的,六年级后接着就是七年级。“估计这8个学生都会继续在华德福学习,并且可能还会有家长把孩子送来。” 与李泽武等人一样在中国推广华德福教育的吴蓓在自己的文章中认为,目前其他学校的评价方式主要是考试,一方面,学生通过考试可以检查自己的学习效果,老师检查教学效果;另一方面,老师按分数给学生排队,分数高是好学生,分数低是落后生;而学校以班级考分来评价老师的工作,决定老师的奖金甚至去留;学校还向社会公布本校的分数和录取率,吸引更多的家长,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一些出版社为了迎合应试教育的需求,大量印刷各类考试复习指导书,以此获暴利。 “在公立学校取消考试是不可想象的事情,但目前中国也在探索新的评价体系,比如高校的自主招生政策。”李泽武认为,考试可以促进教学效果,但可能产生的弊病太大了,不应该把它当作评价学生、老师和学校的唯一标准。“人们的心里只想着分数,他们不去思考孩子需要什么?孩子是否愉快?他们忽视了孩子是个完整的人。有的孩子承受不了压力精神崩溃,终生难以康复,孩子成为考试分数的牺牲品。” 吴蓓认为,考试甚至还使学生道德水平下降,在巨大的压力下,不得不为了分数作弊。“考试最大的弊端在于,它对孩子的个性特点比如主动性、创造力、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道德取向等不能量化,导致孩子成了考试机器,但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被扼杀。” 吴蓓认为,华德福教育把启发孩子寻求自我当作教育的最终目标,比如老师会因为孩子打架或冲突而把课停下来调解矛盾,让孩子互相理解冲突的根源,互相道歉并握手,再次成为好朋友。华德福老师眼中没有所谓的优秀生或差生,不以学习成绩来评价孩子,因为孩子能不能考上大学都要面对生活,不论干什么工作都要面临来自生活的挑战。“其实华德福教育的目标比考大学、找好工作更高,它是帮助孩子准备好迎接生活的挑战。华德福学校的毕业生也有可能考不上大学,但他至少学习了该学的东西,充分享受了学习的自由和乐趣,而不是对12年寒窗苦读满怀厌倦。” 张俐说,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寻求更适合孩子天性的学校。“很多人对华德福教育有兴趣,但存有一些误区,认为华德福教育没有考试、不主张竞争、不进行早期教育,不适合中国的实际,带有理想主义色彩。其实华德福教育不主张的是刻板的、形式化、标准化的考试,而通过学生们的作业、表演、手工作品等方式展示教育成效;主张建立个人在群体中的责任感,建立合作精神,反对学生之间的恶性竞争。 因为没有考试,华德福学校学生的书包很轻。多数学生的书包里,都装有玩具,以及一两本作业本。 “华德福注重孩子由内而外的教育,注重其内在的成长,不束缚其创造力和热情,但也会给他们制定一些基本的规范,强化他们内心的自我构建,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李泽武说。 李泽武告诉记者,华德福的主课老师带班从小学直到中学,老师可以和学生长期相处,解决小学和初中因为孩子身心发展特点变化带来的衔接问题,学生的问题和弱点,老师可以通过长时间与孩子的相处寻找对策,针对性地提供帮助。老师对学生的了解不是局限于错了几道题,划几个叉,或给个分数,这都不是主要的,而是要知道学生是怎样思考的。“他们在学习中是否积极参与?是否表现出合作精神?他们是否对自然、环保有自己的认识和思考?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否得到发展?这些都是老师评价的标准。老师评价学生,更看重他与过去相比取得的进步。” 每学年结束时,主课老师要为每位学生写一份较详细的评语,向家长介绍孩子在一年中的情况,用评语的方式取代成绩单。写评语时,要把孩子的身体发育情况和个性特征进行客观描述,要把孩子在校发生的某个典型事例呈现出来,让学生感到自己的优秀和独特。“评语中还要给家长提出建议,根据每个孩子的个性特点与学校进行配合。” 李泽武说,华德福的家长,以中产收入家庭为主,但基本都是接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有五分之一的孩子来自天津、上海、北京等地,还有部分外籍学生。“因为家长们的文化程度比较高,因此他们普遍能够接受老师对孩子的评价。” 华德福学校对家长很挑剔。“我们对家长要进行长时间的考察和交流,他们要把孩子送来,需要经过多个程序。”李泽武告诉记者,对提出申请的家长,先要填申请表,然后与老师交流谈话,学校每周为家长准备了培训课,让他们提高教育知识,接受学校的理念。 张俐说,孩子与家长一起的时间远比与老师在一起的时间多,因此学校不主张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就不管,而是希望他们能与老师一起,用同样的理念和方法对孩子进行教育。“比如我们不搞全托和住宿制,那是对孩子成长及其不利的做法。” 对家长的挑剔特别表现在入学前的诸多环节。入学前的“问卷表”很让家长意外,内容包括孩子什么时候说话?什么时候掉了第一颗牙齿?大到孩子的性格特点,小到孩子婴幼儿时期的生活琐事,都要接受问卷调查。对孩子婴幼儿时期的很多事情,其实家长都已经忘记了,但他们对学校的问卷表却非常感激和感动,它让家长们感到了老师对孩子细微的关爱,甚至超过了家长自身。
大部分老师或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都避免不了对孩子进行奖励或惩罚。而赏识教育和惩戒教育,都曾经在教育界引起过争议。比如说,学校老师把学生按学习成绩排名次,不少班级墙上有荣誉榜,给表现积极的学生贴红花等,对于学习差的学生或捣乱的学生,被罚抄几十遍作业等。华德福学校是怎样奖励和惩罚学生的?
“我们没有惩罚,只有帮助。”李泽武这样理解惩戒方式。孩子可能会犯一些错误,但我们会分析是属于道德层面的问题还是因为电视、家庭暴力等引起的问题。“老师一般都会采取暗示、明示等方式,对孩子进行提醒。“如果学生的行为影响了其他同学,学校最严重的就是让学生在外面去站一下,帮助他冷静下来。老师也可能让他去做手工课,或者去跑下步,锻炼一下身体,疏导一下他的情绪和心理状态,老师不会把对学生的惩罚当成自己情绪的宣泄,让学生站到教教室外,也不是为了羞辱他,而是让他冷静下来。老师在做这些的时候,都会让孩子体会到爱心和尊重。” 走进华德福学校的每间教室,你可以看到挂满了学生们的画作,这对学生是一种很好的鼓励,家长们来接孩子,可以进去参观,看到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成绩。老师们很少表扬个人,偶尔也会表扬某个同学某件事做得好,但不会把他树为典型,让其他同学去效仿。“如果做好事变成了竞争,就丧失了任何意义!老师们更经常做的是表扬班集体,表扬集体重于表扬个体。” 老师批改作业,从来不用在作业本划叉或者勾,那样不太美观。李泽武说,做错的题当面让学生订正,或用铅笔做点记号,老师们也不会批评他们,尽可能不让学生感觉到由于某方面的不足而失去信心,因为每位学生的能力是不同的。由于学校没有考试,也就不会因为考试成绩如何被惩罚,也不会因做错作业而受到批评。 “我在接触华德福教育前,当过12年的公立小学老师,因此总想在教育方面做点事情。”李泽武说,他1998年从成都双流师范学校毕业后,直到2000年都在现学校附近一所小学任教,对中国的教育现状、存在的问题感受很深。2000年,在黄晓星、张莉夫妇的帮助下,申请到了荷兰、德国华德福教育的奖学金,到英国学习华德福教育。 “接触华德福教育后,我觉得这是一种很好的教育,特别是它强调孩子头、心、手的整体发展,符合孩子成长的特点。”李泽武说,目前国内教育过分强调应试教育,忽略了孩子成长的很多东西。“我很早就与黄晓星、张莉夫妇认识,黄晓星10年前就开始在国内推广华德福教育,有一次的经历让他感触很深。”李泽武告诉记者,黄晓星当初带一位国外的资深华德福老师在杭州一所学校演讲时的遭遇。“那所学校很漂亮,邀请去给老师们讲华德福教育,但刚刚讲了不到10分钟,下面就一阵鼾声,多数人睡着了。因为他们需要的是如何让孩子学会考试,而不是讲这些东西。”李泽武认为,10年过去了,现在的家长对教育的需求开始出现了多样化,很多家长其实对目前的教育也存在诸多疑问和质疑,他们愿意尝试其他的教育方式,前几年出现的“在家教育”“私塾”,就是这种需求的表现。“因此把华德福引进到国内,应该是从家长和教育需求出发的。” 2002年,李泽武从英国回到成都,继续在家研究华德福教育,撰写自己的书稿,并做一些翻译华德福教育资料的工作,一所大学邀请他去上外语课,被他婉拒了。2003年3月,黄晓星夫妇从国外回来,提出筹办华德福学校的事情,但由于存在的问题太多,比如资金、场地、师资、办学许可等,办学的事情没有任何进展。李泽武准备到美国继续读书,并已经申请到奖学金。 “03年6月,因为美领馆一位朋友的离职,我迟迟没有收到来自美国方面的邀请信。那位朋友说,你只需要在申请签证的时候,告诉签证官说‘你要修理中国教育’就行了,但这个理由没有得到认可,遭到拒签。”李泽武说,他先后遭遇了2次拒签,这个经历让他定下心来,决定在成都推广华德福教育。 “那个时候是我最恼火的时候。”李泽武说,去不了美国、又不想去大学教书,整天不晓得该干啥子,家庭和朋友的压力很大。04年初,黄晓星和张俐提出筹办华德福学校。 黄晓星到英国和美国接受华德福教育前,从事过多种职业,包括旅游业和餐饮业,妻子张俐则是一名小学教师。夫妻俩后来都在国外学习华德福教育,黄晓星从1995年起就在国内推广华德福教育理念,并在美国拿到了教育硕士学位。 “提出办华德福学校的时候,我们没有四处找校舍,因为缺钱。当时我表哥刚好有个废弃的度假村,可以用很便宜的价格租下来,当作我们的学校。” 偏僻的三环路边上、废弃了多年的度假村“鼠岛”的一部分,就成为成都华德福学校的校舍,租金只象征性地给了两万元。“刚开始筹办的时候,大家都很有热情,包括一些志愿者主动来帮忙,大家都抱着一种理想,希望能把华德福引进到中国来。因此当时我们每个人都不领工资,整天忙着购买办学需要的东西,粉刷校舍,制定教学计划。从04年年初正式决定办学,到9月开学,只用了短短几个月的时间。” “04年9月开学的时候,学校只有8个学生,大都是老师和志愿者自己的孩子。”李泽武说,大家对学校能否吸引到足够的学生心里完全没底,但又没有钱做广告,因此当时非常困难。“我们都晓得很难,不晓得家长们接不接受这种新教育,但大家对华德福教育还是信心十足。” “说实话,像我们这种几万块钱就办起一所学校,在国内基本是没有过的。”李泽武说,这些费用全部来自国外的基金会和家长、志愿者的捐赠。 学校办起来了,4年来学生越来越多,口碑也越来越好。目前学校学生已经从当初的8人发展到目前的110多人,今年排队入学的孩子已经有100多人,但学校却没有足够的学位,因此只能有20多人成为华德福学校的新生。 “4年的经历不寻常。”李泽武说,有两次风波让他记忆深刻,其中一次带给学校的影响甚至是毁灭性的,学校因此差点崩盘。 “由于大家都有过留学经历,而且都是带着一种教育理想在参与学校的建设,因此大家都希望学校的管理能民主化,实行教师治校,教师人人有权参与学校的管理。”李泽武告诉记者,学校到底该咋办下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因此很多时候想法得不到统一,发生了一些争执,引发了一场志愿者大风波。” 这次风波发生在05年的7、8月,李泽武说:“民主管理没有错,要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也没有错,但学校总不能这个说这样办就这样办;那个说该那样办就那样办吧?总该有一个明确的定位,总该有人出来为学校的发展承担责任。”李泽武说,志愿者们认为每个人都有权管理学校,没有一个统一的办学思路,有的志愿者把学校当成了田园牧歌,有的志愿者把学校当成了实现理想的庇护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每个人都觉得应该按照他自己的思路办学,人人都可以决策,导致学校的办学思想比较模糊。 志愿者的身份该怎样定位?他们是员工还是老师?他们该做些什么工作?老师和志愿者们说要通过民主投票的方式进行表决,决定哪些人该教学,哪些人该做服务工作。“当时大家思想都比较乱,大家都觉得该对学校进行民主管理,但大家都不知道该怎样做,一些人开始摇摆不定。” “我和张俐老师当时没有动摇,我们觉得学校应该以教学为主,人员的配置应该以教学能力进行选择。”李泽武说,自由和责任是什么关系?就是在发扬民主自由管理的同时,也要承担责任,当时很多人不清晰,盲目地要求民主、自由。 “在这节骨眼上,学校出现了资金困难,我们都担心能否坚持下去,我们差点去找人借钱了,幸好台湾一个养生专家来成都讲学,她把几万块钱的讲学收入全部捐给了学校,才度过了难关。” “但资金的压力远没有这次志愿者风波带给学校的影响大,风波可以说对学校差点造成毁灭性打击。”李泽武说,当然,风波也让学校老师清晰了学校的定位和办学思路。 为此,澳大利亚的一名老师专程来到成都,对学校的定位和管理进行指导,投票选举最后没有举行,但也有几名志愿者因此而失望,离开了学校。 “这次风波之后,大家明确了两点,一是要有人出来为学校的发展承担责任,不能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既要民主,也要集中;二是学校定位要逐步清晰,学校不是庇护所,也不是田园牧歌,更不是天堂,而是一个教育场所。”李泽武说,这次风波中,离开的志愿者都是很有理想的人,但他们的理想不能与学校的发展和中国的现实统一起来,很遗憾。 第二次风波则来自家长。由于学校的资金大部来自捐助,捐助者很多是家长,因此一些家长听信风言风语,对学校的财务状况提出了质疑。06年,一些家长聚集开会,要求查看学校的财务状况,家长们派出了代表,对学校进行质询。 “我们学校是民办非赢利机构,不能分红,学校的资金大都来自捐赠,所有的捐赠只能用于学校的发展。”李泽武说,家长们的质疑不无道理。“目前中国正处在诚信重建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缺乏诚信,总是用怀疑的眼光看待其他人和事物,这点完全可以理解。也许中国人更多是从不信任开始,西方人是从信任开始。” 后来家委会专门选定了一名家长代表参与财务管理,并且定期向所有家长公布学校的财务状况。学校也制定了财务制度,家长随时可以派代表来学校查询财务。 “这两次风波让我记忆犹深,当然,4年过程中还遇到了很多困难,比如申办办学许可证、扩建校舍、老师和家长的怀疑等,但这些都不会影响学校的发展。”李泽武说。 华德福教育与中国目前倡导的素质教育有其相同点,但其教育模式则完全不同,体现了对生命、自然的高度关注,这一全新的理念是否符合中国国情,还需要通过其产品进行检验,这需要时间。不过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探索,已经引起了国内教育界的高度关注。学校的不断壮大、家长的不断认同,已经证明它具有的生命力,学校对此充满了信心。 在幼儿园,孩子们每天至少会有两次户外、两次室内的自由创作游戏时间,孩子可以自由地选择他想要的玩具、他想要建造的空间,进行独立或是团体的游戏,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并不介入,只让孩子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完全将主导权交还给孩子。七岁前的孩子并非靠头脑来理解,而是透过生活来形成自我,这其中非常重要的是「模仿」。孩子将自己接受到的印象全部吸收后,由其中挑出自己感动的部分,再加以模仿,形成自我的表现,这样的自我表现,在自由创意游戏中,能很轻易地发现。 以多处游戏角为主,如小厨房,baby间,小客厅,木工角等等。加上不间断的手工制作穿插在活动中。使用的各式各样的玩具,大部份都是天然物品。户外主要以沙坑、独木桥,溜滑梯、荡秋千、照顾小动物、散步和园艺等等为主。 故事内容多以古老的童话、或是神话寓言为主。同一个故事每天重复地讲一个星期的,也有重复到三个星期不等的。孩子们最喜欢重复地听自己喜爱的故事。故事也可以用小小布偶戏来展示。说故事时,老师会先点上蜡烛,并将事先熟记的故事,用平常的语气说出,不需要刻意地声调变化和戏剧性地夸张,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从叙述的故事中,发挥自我想象与创造。说故事在华德福来说,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因为童话故事不仅浓缩历史,帮助引导孩子的心走过人类的发展,发展过程中人类遇见困难、惊险、患难,童话故事让孩子看见善良的心、勇敢的行为,以及智慧的思想可以帮助挑战困难、跨越困难…童话故事使孩子对看不见的世界产生崇敬、热爱的情感,并帮助他们走过害怕、惊吓与困难,在聆听故事的时候,也是对想像力的发展和注意力的培养。通过聆听美好的,描述性的语言,培养孩子们的语言能力和文学感受能力。 这是华德福教育特有的活动,以配合当时的季节节庆和教学工作。老师可以以桌子为舞台,铺上棉布或丝巾等天然的布料,再利用石头、贝壳、木头搭制成不同的场景,并将布偶悬挂于后方的木架上。开始前和完成后,老师会拿起一块很大的白色丝绸将整个桌面盖起来。等孩子进入教室并安静后,老师会用五音琴做为开场,再将丝布掀开,进入布偶戏。对孩子而言,布偶戏呈现一个更为真实且立体的空间,与观看电视所呈现的平面、冷应的感觉是不同的,布偶戏带给孩子是温暖且有生命的感觉。 在幼儿期,孩子的世界是整体且不分内外的,孩子不只能感受色彩,更能察觉到色彩内在的特质,华德福学校特别强调让孩子有纯色彩经验的水彩画,老师并不询问幼儿画了什么、画的是什么意思,只让孩子透过画纸与水的渲染,及色彩所产生的重叠或流动,产生调和心灵的作用。 体验色彩的湿水彩画每周一次,蜡笔图画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经常在自由活动中进行。画画的重要功能之一是表现幼儿自己内在的感觉。 每周一次的蜂蜡雕塑,一直很受孩子们喜爱,蜂蜡是用蜂巢的蜡所制造的。老师会将捏制成小圆球的蜂蜡,以谨诚的态度交给孩子,孩子们会将它置于手心中做手指游戏,让原本稍硬的蜂蜜腊,透过手掌的热度变的柔软。在捏的过程中,每个人都是安静不说话的,老师不指导孩子如何造型捏塑,只与孩子们一起做,并将孩子的作品收藏好。蜂蜡不同于陶土或泥土,它能够反复使用,不会沾手并且有天然的香气,在孩子专注捏塑创作的同时,也享受纯粹捏、揉、搓、拉等纯动作的快乐。 通常每周一次,进行时间依幼儿年龄与需要决定,约三十到四十分钟左右。 华德福学校里,老师最常做的事就是手工,修补棉布、缝制布偶、编织娃娃…而孩子也同样喜爱这样的课程,自己制作袋子、娃娃…每个经自己缝制出来的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如同自己主宰着力量,孕育出另一个新生命,在制作的同时,他们懂得如何去爱;在完成的同时,他们懂得如何去珍惜。手工的内容主要以毛线编织,绒布玩具,编篮子,做木工等等。希望孩子们能够通过手工达到心灵手巧,手巧心灵。 每日早上在自由创意玩耍后,老师带着孩子们一起整理教室,当室内又恢复了秩序和整洁后,大家便围成圈,手牵着手,配合歌曲及故事,用身体表现出它的内容。故事与歌曲依季节的不同进行更换,每月也更换不同的主题,将自然、生活、四季融入轮舞中。进行的当中,孩子配合着歌及故事,以韵律的方式来表现,这些印象深刻的歌及轮舞动作,常会在自由游戏中,透过孩子们自发的行为,成为一种自主性活动的再现。除了每天固定要进行一次的晨诵以外,同时在各种活动中、交替过程和点心和午餐之前都有唱歌。最不同于一般音乐教育的是,我们教的「第五韵〈the fifth mood〉」,孩子本身就是乐器,幼儿园的孩子主要是依季节节庆变化,调节自己的音阶,学习乐器是五音阶的竖笛和五音琴等简单的乐器。 每周两次的烹饪活动是由孩子们与老师一同动手制作简单的食物,在制作的同时,可以让孩子感受食物的变化;手腕和手指小群肌肉的练习;器具的使用;完成后的成就感,也是孩子充分体验将想象和计划转为现实的一个最佳途径。 对七岁前的孩子而言,最重要的是奠定健康的身体基础;然后在情感方面,重要的是培养「感谢的心」。倘若不能对由外而来的东西心怀感谢、尊敬,便无法真正使外来的东西内化为自己的。因此,用餐时间就显得特别重要,就彷佛是一种仪式般,优美而隆重的用餐。大人必须教导孩子对食物的感谢及喜悦,唯有如此孩子才能将食物的养分充分吸收。在幼儿园里,每次用餐和用点心前,都要朗诵祝福词,用餐和点心后,朗诵感恩词。食物也都是尽量用天然有机的食品,不用精致、现成的食品。 让孩子直接参与农业劳作和种花,以及照料动物的方式来加强孩子对自然的认识,教育孩子们用特别的方式对待树木、动物、河流、蝴蝶等一切自然的东西。当这种爱的增强并最终植根于人类之中,就会形成一种相互同情相互依赖的情感和责任感。基于这种情感和责任感的支配,学生才会对工作,对自然,对人类本身赋予自然之爱和积极关怀,也只有跟自然融合为一体,人才能找到生命存在的意义。 每个孩子在华德福的幼儿园里,都有一个美好的生日庆祝会。老师提前铺好彩虹桥,用五彩的丝绸、鲜花和水晶石布置好场地;小朋们和老师一早就为寿星烘培蛋糕、寿桃;小寿星的家长们也会到场为自己的孩子过生日。在一切准备就绪后,生日的故事开始了,从神殿里住着许多天国的小天使,他们希望有一天能成为人类的孩子,一直到孩子的诞生,每一年中他发生了什么事情…每过一年,老师就点亮一只蜡烛,直到这一年,大家为小寿星唱生日歌,最后由小寿星为孩子们分发蛋糕…过程是隆重而神圣的,孩子们可以从给予和得到的祝福中,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是多么的伟大与重要。 在华德福学校,各种节日的庆典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孩子们通过自己动手来准备,积极参与庆祝节日等活动,培养对时间规律和自然变化的感受能力,建立起对各种传统文化的感性认识,通过动手准备庆典活动,以培养孩子们的创造能力,同时通过活动也可以把幼儿园,家长和孩子们充分的联系在一起,增强之间的合作和理解。希望孩子们从有规律和充满喜悦的庆典活动中,产生对生活的热情和渴望,以培养一个健康的人生观。 在语文方面,以自然、直接的方法进行中文、英语教学,采用歌谣、故事的方式带领,并不做认知、写字的工作,强调每一种语言均蕴含了各自不同的思想模式,因此从学习的经验中就能扩充思想空间,同时也能增加思考能力。每天,至少三十分钟的从歌唱和游戏中自然而然学习英文的韵律、单字和简单对话。 什么是华德福教育?华德福教育(Waldorf Education)是起源于德国、在世界各地已有80多年实践历史的一种完整而独立的教育体系。奥地利科学家、教育家鲁道夫·史代纳(1861—1925)是华德福教育的创立者,他提倡一种全新的人文精神和教育理念。他认为,工业化社会存在的问题不可能单纯在物质层面上加以解决,应该从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改变教育入手。文明的社会秩序来自于人与社会、宇宙的和谐发展,所以教育应当以人为本位,引导人寻找真正的自我,唤醒人与生俱来的智慧,唤醒一个人对生活、对自我的观察和判断,给自己生命以意义和方向。 成都华德福学校的网站首页上有这样一段话,体现了学校的教育理念: 我们呵护孩子完整的童年,让孩子探索自己、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宇宙自然的和谐关系,学会生活和工作,寻找人生方向和意义。 我们努力避免把教学简化为单纯开发孩子的智力,而是通过我们独特的教育方式,让孩子进一步深化个人的体验和感受,培养个体精神和内在的行动意志力,孩子的个性、创造和成就都会得到认同和尊重。 我们认为教育是一门艺术,并通过艺术的形式来实施,与自然社会融为一体,构建一个美的外在与内在的环境,从自然和美中学习。 我们不断地学习和探索华德福教育的哲学和精神,并深入中国的文化和本土,以具有本土内涵的形式展现出来,努力在课程和教学中展现出成都当地和汉文化的特色,达到一种中西贯通的境界。 我们不仅仅是实施教育,也不仅仅引进一种新的教育体系,我们更是引进一种生活方式和人生态度,我们的教师和家长们也在伴随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地超越自己,不断地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