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公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和语文教育家,在上世纪50~90年代我国历次语文教育改革历史时期,总是站在现代社会发展的制高点思考语文教育的问题,提出许多真知灼见。尤其在文学教育功能的认识、文学教育内容和方式方法的改革等方面所持的独到见解,对我国当前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文学教育的功能:文学作品是语言的艺术,教学中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感情的熏陶;对青少年儿童的智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培养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
张志公在上世纪70年代末就提出语文课要重视文学教育,充分发挥文学教育功能的主张。他认为,在中学语文课里应当正确看待文学作品,在进行语文训练的同时,也要进行一点必要的文学教育。〔1〕同年,他在另一篇文章中指出:“语文课要搞语言训练,而文学作品是‘语言的艺术’……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学习文学作品对前边提到的培养青少年的道德、品质、理想、情操、趣味、风格影响很大。它通过形象的感染,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感情的陶冶。”〔2〕他还指出,受过中等教育的青年,应该具备必要的文学常识,具有一定的艺术鉴赏力。张志公不仅论述了文学教育对青少年的语言学习、思想感情陶冶的作用,揭示了文学教育的特点,而且对文学教育提出了一些基本的要求。
80年代以后,张志公对文学教育的重要性和价值功能的认识,更加透彻,更加深刻。在《关于语文课程、语文教材、语文教学的一些初步设想》一文中,他指出:“如果说人们的思维活动大体上可以区分为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话,那么,文学,无论创作或欣赏,主要是诉之于形象思维的,需要联想力或想象力,需要一种源于生活实际而又超脱于生活现实的创造性的思维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教育对儿童青少年的智力发展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从教育的角度考虑,文学教育的意义和作用太重大了。”〔3〕在1994年发表的《语文教学要同现代化建设接轨》一文中,他说:“我很重视文学教育。不是要求学生们人人成为文学家,但是人人要接受文学教育……文学能发展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所谓现代化,首先要科学化,而科学研究、科学工作、科学发明,不仅要有逻辑头脑,更要有创造性思维能力。文学教育与科学化即现代化,在这里接上轨了。”〔4〕
由此可见,张志公不仅深刻认识到文学教育对青少年的语言学习、思想感情陶冶以及智力发展的价值功能,更为可贵的是他把文学教育同现代化问题联系起来,以此认识其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大意义,从而使他对文学教育价值功能的认识,不仅全面、系统,而且深刻、独特。在今天,随着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人们更加清楚地看到,学校教育不仅要承担知识文化传承的任务,更应当担负起人文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的任务,只有如此,学校教育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我国21世纪初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的要求”,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5〕从当前语文课程改革情况看,课程标准、教材、教学都加强了文学教育,但不可否认的是,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还未能从现代社会发展的高度来认识文学教育的价值功能,对文学作品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意义未能予以高度重视。表现在教学中,指导学生个性化阅读力度不够,学生对文学文本的解读基本还停留在作者赋予的文本意义,或者局限于教师的解读分析,未能从自己的人生体验出发创造性地解读文本。
从目前文学作品的教与学的状况看,张志公文学教育价值功能的思想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二、文学课程与教材建设:语文学科要增设文学课或编写“文学读本”教材。
1984年,张志公在《关于语文课程、语文教材、语文教学的一些初步设想》一文中认为,传统的语文教学严重忽视真正意义的文学教育,其表现是把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用来进行“读写训练”,这样的语文教学、语文教材,实际上是一种互相掣肘,两败俱伤的做法。这种做法既不能培养听说读写的现代语文能力,也不能进行真正意义的文学教育。基于对上述传统语文教学积弊的剖析与反思,他主张从初中起增设文学课。指出:“文学课的任务是进行文学教育,不是进行听说读写训练的。”〔6〕他认为文学教育的任务是:指导学生阅读丰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培养和提高文学素养;寓思想教育于其中,培养远大的理想抱负、高尚的趣味情操;寓智力开发的目标于其中,培养活跃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联想、想象等思维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他在充分肯定文学教育的核心目标的同时,也未否定文学教育对提高学生现代语文的读写能力的间接作用,指出“多读好的文学作品是以开阔思路,活跃思想,蓄积丰富的语言材料,接触多样的、高明的运用语言的方式和技巧,当然于读写有益”。〔7〕
上世纪90年代,语文课程顺应国家基础教育教学计划调整的需要,减少课时,但又不降低标准和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文学教育怎样进行呢?张志公认为,语文学科可以暂时不单独开设文学课,但要编写两种读本:一是“语文读本”,一是“文学读本”。他对这两种读本的教学任务、要求乃至教学方法都做了较系统的阐述。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语文训练和文学教育分而治之的思想是不变的。
在很长一个时期,语文学科一直不能很好地处理语文基本训练与文学教育的关系,许多语文教师忽视文学教育的规律,把文学作品当成读写训练的材料,进行着枯燥乏味的字词句篇的训练和“庖丁解牛”式的分析,使这些脍炙人口、极富感染力的文学作品失去了应有的光泽,也使那些天真活泼、极富想象力的青少年儿童失去了学习文学的兴趣。这种费力不讨好的做法应当引起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深思。今天,我国的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正在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改革。从课程与教材层面讲,虽然未能如张志公所倡导的从初中增设文学课或单独编写“文学读本”教材,但从各家出版的7~9年级的教材看,文学作品相对集中在某单元的做法已经相当普遍,这为广大语文教师对文学教育与语文基本训练分而教之创造了有利的条件。需要提及的是,对文学作品单元,语文教师一定要从文学教育的特点出发设计教学,使之真正发挥文学教育的特殊功能。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相比,高中语文课程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选修课的五个系列中纯文学类就占据两个,这就从课程与教材层面体现了张志公主张的文学教育与语文训练分而治之的思想。但是,从近年来各地反馈的新课程实施情况看,还存在许多问题,如有的中学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或师资条件的限制,文学类的选修课程虽然课表上有,但未能真正予以规范地开设;有的虽然开设了文学类的选修课程,但许多教师由于不能真正领会课程标准对各类选修课程的设计意图,因而把文学作品当做一般语文训练材料来教的做法依然相当普遍。从上述情况来看,张志公从语文课程与教材建设的高度,提出增设文学课或分编教材,将文学教育与语文训练分而治之的主张,对当前的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三、文学教育方法:主张采取大容量、宽范围,以学生阅读为主的教学方法。
文学教育与语文训练任务不同,内容有别,在教学方法上不能混为一谈。张志公在这方面有自己的一些看法,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1.文学阅读的容量要丰富,范围要广。他认为,“现有的课文中那么一点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起不到文学教育应有的作用,所以我倾向于语文课单编一套文学读本,容量要丰富,面要广一些,古代向来文史不分家,文哲也不大分家。”〔8〕强调文学阅读的范围要广,古今中外的主要作品都要适当涉猎。教学实践证明,只有让学生广泛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才能达到开阔视野、提升思想境界、培养鉴赏能力、提高文学素养之功效。
2.在教师的引导下,主要让学生自主阅读。在文学作品教学上,他反对教师过多的讲解分析。他批评那种“大讲‘作者生平’‘时代背景’,然后把作品放在一边,不念,也不管学生懂不懂,大讲其‘主题思想’‘人物形象’‘文学技巧’,反复‘分析’……”的教学方法,认为这样的课是“浪费时间课”。〔9〕在这里,张志公把文学作品教与学的关系论述得十分透彻,他所提倡的教学方法,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
3.课内外结合,达到相互促进之效果。让学生广泛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就必须采取课内外结合的方式。比如阅读《西游记》,课内介绍这部小说的大致内容,重点讲一两回,其余让学生自由阅读,到适当的时候可以组织集体书评、讨论、评议等文学欣赏活动。〔10〕这一教学方式不仅解决了学习时间的问题,还揭示了课内外文学作品学习的内在规律,使学生课内外学习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当前,随着新课程在全国范围内的全面实施,语文丰富而广泛的课程内容与教学课时的矛盾日益突出。笔者近两年通过对本地部分中学语文教师和学生的调查以及与教育实习学生的座谈了解到,许多语文教师在文学教育上感到极不适应,认为文学课多,教材容量大,而课时有限,很难完成教学任务。许多中学生反映,文学作品学习本来很有意思,但由于课堂上教师要么讲解分析过多,要么提问过于频繁,自己阅读与感悟的机会很少,未能真正参与其中,所以上文学课感到枯燥乏味;课外阅读文学作品与课内文学教学联系不大,对读什么、怎么读很茫然。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有效地解决文学教育中的这些问题,是文学教育成败的关键。笔者认为,上述张志公先生的主张,对解决目前文学教育中的种种问题具有方法论的指导意义。
综上所述,张志公先生对文学教育价值功能的认识是独特的,对文学教育整体改革的思考是深刻的。他在这方面的思想,对当前乃至今后的文学教育改革都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注释:
〔1〕〔9〕张志公《语文教学需要大大提高效率》,《张志公文集语文教学论集》,广东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64页。
〔2〕张志公《再谈语文课的几个问题》,出处同〔1〕,第91页。
〔3〕〔6〕〔7〕〔10〕张志公《关于改革语文课程、语文教材、语文教学的一些初步设想》,出处同〔1〕第20页、第32页、第31页。
〔4〕《中学语文教学》1994年12期。
〔5〕钟启泉等主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页。
〔8〕张志公《教材改革要面向现代化建设》,《中学语文教学》1995年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