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梁文道:香港80后的特别之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2-9 11:57: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梁文道:香港80后的特别之处


  阅读提示:这个编辑团队作者团队主要是一帮非常年轻的人,就算不是真的是80后,至少也常常在伪装是80后。这群真80后或假80后在香港非常特别,在香港我们讲80后的时候,它有个独特的含义就表示它不只是80后那么简单,而且他们是对社会有所关怀,而且毫不惧怕表达自己的意见,哪怕用什么方式都可以。

  梁文道:前天跟昨天我在介绍《天南》和《大方》这两本新出刊的文学杂志的时候我提到一点,就是一本杂志好不好,有时候不是看里面名家够不够多,重量级的文章多不多,而是看这些文章有没有被编织成一个很系统的,或者是有韵律的、有节奏的、有组织的一个连串。这个就像什么?就像吃饭。吃饭有时候一顿好饭并不在于每一道菜都做得非常出色,而在于从头到尾它上菜的节奏感,一道菜与另一道菜之间的起承转合,那种呼吸让你觉得很舒服很自然,就像听完一首音乐一样,有开始,有高潮,有一个壮丽的结尾等等等等。

  说到这一点的话,今天给大家介绍这本杂志就非常古怪了,这是香港这几年相当著名的一本文学杂志叫《字花》。这本杂志其实某种程度上讲是违反了我刚才所说的那样的一个原则。为什么呢?因为这个杂志你从头到尾去看它的话,你会觉得它的排版相当的花俏,读下去没有一个很明显很舒服的一个韵律,而且我常常嫌它们的设计虽然是名人设计,但是有时候不晓得为什么看起来有点像一个学生,大学生办的学生刊物。我知道为什么会这样,这主要问题不在它们,而在于我太老了。事实上这本杂志尽管花花俏俏,尽管里面的文章看起来有时候会有一些零乱,但是它却有一种非常独特的格调统一了整本杂志。这个格调是什么呢?就是一种非常年轻的一种很躁动的一种情绪在里面。

  这个《字花》先从它的题目开始讲起吧。字花,其实广东文化最了解,这是我们赌钱的一种牌系叫字花,它拿来这个就转化成一个文学杂志的一个刊物。再看看它这个杂志里面,有一些还古怪的设计,你觉得这些编辑他们这些真是非常俏皮的人。例如说这本杂志的编辑是两个人管创作,三个人管评论,莫名其妙的还有一种编辑的头衔叫做激动小主,有四个人,什么叫激动小主呢,这就跟奇怪。这还不够怪,更怪的在后面,它有一些文学信箱专栏专门解答读者的问题。首先我们看看这个粉红色的,上面有一些玫瑰花瓣在上面妆点的这么一个栏目,这个专栏叫什么?叫“文学心太软”。每次负责回答读者问题的这位作家叫做什么呢?叫做“字花教夫人”。这期的“文学心太软”里面基本上是有一个人来问,觉得自己写作好像常常喜欢把看到的好文字拼凑在一起,这么做好不好呢,我们是不是太容易受到别人影响呢。然后我们这个文学心太软专栏作家就鼓励这位年轻人不要害怕,他最后给他的一句话是:一起向朝阳大叫吧,我来了。在它隔壁则是一个黑色的一个专栏,也是一个信箱专栏,这个信箱的专栏走的风格就完全不同了,干脆就很配合这股黑色叫“无情的沙漠”,回答它的人叫做“无情剑”,这个“无情剑”他的读者来信就讲一大堆,自己刚认识一个女朋友喜欢看艺术电影,自己完全看不懂,这该怎么办?无情剑给他的回答就一句:找一个不看电影且又不知道《字花》是什么的女孩吧。也相当地无情。

  那么说起来,其实就连它的专题的题目也不像一般正常的文学杂志,比如说什么叫做“归去来兮返火星”,这个“归去来兮返火星”是个广东话,“返火星”这三个字当然是来自非常经典的周星驰的电影《少林足球》里面周星驰对赵薇说“这个地球很危险,你还是赶快回火星吧”这样的一句话。拿这句话来作为一个文学的刊物的专题,到底是想做什么呢?其实他们要做的是要传达一个讯息,就是希望它的约稿的作者们都能够明白,这里面他们要处理的一个课题是跟自己所在的环境格格不入,是不知道哪里是自己的家乡的那种感觉。难道我们真的能够回到火星吗?这里面有好几个作者提供了作品来组成这一个专辑,这一期里面比如说我们看到有骆以军,但是最能够说明这一点的其实是香港非常好的一个漫画家智海他画的一幅漫画。我们看这个漫画叫什么呢?这幅漫画他叫做《触屏》,周围黑压压的一群乘客在地铁里面,每个人都拿着手机或者ipad在上面按着些什么,只有一个穿着白衣服的少年,他触摸的却是一本纸本书。这就是一个格格不入的状态,是不是?

  除了这样的一个专题以外,我想给大家了解到这本杂志,它的这种活泼这种创意有的时候是到了我们上一代人觉得不能够理解的地步的问题,或者这个原因,就在于这个编辑团队作者团队主要是一帮非常年轻的人,就算不是真的是80后,至少也常常在伪装是80后。这群真80后或假80后在香港非常特别,在香港我们讲80后的时候,它有个独特的含义就表示它不只是80后那么简单,而且他们是对社会有所关怀,而且毫不惧怕表达自己的意见,哪怕用什么方式都可以。所以他们会上街,他们会游行,他们会做很多样的社会运动。例如说这一期里面我们就看到他们还特别附赠了一个小光盘,这个光盘是什么呢?是香港一群相当出色的纪录片工作者他们拍的两场香港近年相当著名的像(保卫菜园春音对)等等的记录这种社会运动的一个纪录片。然后就附在里面,其实这本杂志里面有不少编辑也都参与进这些行动,可以说这个杂志里面的编辑们有一批人颇是行动派。

  然后这一期的专题里面它还有一个叫做“看不见的损盘”,什么意思呢?就想象一本学杂志,约来一些人,叫他们提供构想,建议一下自己觉得什么样的文学杂志才叫好杂志,这样如此。但这个杂志,刚刚这么听下来好像内容非常地丰富,我觉得它有时候给我的感觉就是太丰富了,太花,所以反而使得一些让人觉得很有味道的一些专栏的栏目好像被掩盖过了。例如说它过去曾经有个专栏是请一些新一代的书籍设计师,去重新帮一些好的甚至是绝版的文学巨著去重新设计封面,我觉得这个非常有意思的一个尝试。但现在那个专栏已经停掉了,因为它好像时不时地就会整个改造,因为它的编辑也都很激动,换来换去,我手上这期是现在这期,听说下一期他们就又要改版了。


来源: 凤凰读书 | 来源日期:2011年04月28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3 01:26 , Processed in 0.078542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