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访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长胡旺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2-13 07:38: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访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长胡旺林

2012年01月19日
来源:人民日报 叶帆
发掘明清档案精华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访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长胡旺林

明清皇家档案库——皇史宬。
明朝永乐皇帝颁给喇嘛失家摄聶的勅谕。
清朝咸丰六年(1856年)的大金榜。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强调:“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明清档案作为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有什么样的独特价值?怎样发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作用?近日,记者就此采访了专门保管明清两朝中央政府和皇室档案的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长胡旺林。
  明清档案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
  记者:为什么说明清档案是中华民族不可再生的宝贵文化遗产?
  胡旺林:档案是人类社会活动的直接记录,是兼有历史凭证价值和信息参考价值的特殊文化资源。在中华民族五千年发展史中,档案一直是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由于各种原因,明清以前历朝中央政府的档案绝大多数已经消失,流传下来的只是一些零散的片纸只字。就此而言,明清档案是我国现存数量最大也是最为系统完整的古代王朝档案。在20世纪初,久存皇宫的明清档案一向社会公开,即与殷墟甲骨文、敦煌写经一起,被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三大发现,受到社会广泛关注。明清档案现今存世1000多万件,上起明朝洪武年间,止于清朝末代皇帝溥仪时期,跨越500多年,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明清档案既是古代原始文献,又是国家珍贵文物,具有权威性、系统性和唯一性。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明清档案是中华民族乃至世界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被誉为“历史真迹,东方瑰宝”。
  记者:明清档案都蕴藏着哪些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胡旺林:作为明清两朝中央政府在内政外交中形成的原始记录,明清档案蕴藏着广泛而丰富的文化内涵,这里只能举其要者略作披陈。
  首先,明清档案集中体现了中华传统政治文化。大量档案突出证实了这样几点:一是国家大一统的理念。清朝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改土归流”,在东北和新疆采取军府屯兵制,在蒙古地区以盟旗制度实行自治管理,在西藏地区派驻藏大臣进行监管,其边疆民族政策很有借鉴意义,体现了国家大一统的理念。二是中央集权下的行省制度。明清两朝进一步完善了中央集权下的行政管理制度,通过省、府、州、县的行政管理系统,进行有效的国家治理,形成了基本的行政区划格局。三是官员选拔考核制度。通过严密的科举考试在全国范围定期选拔官员,以保证官员的素质和相对的公平性,而且对各级官员按照一定的标准定期考核。
  其次,明清档案真实记录了明清两朝的社会文化。在社会生产方面,古代中国强调农为邦本,清代各省官员须按时奏报农作物长势、夏秋收成、粮价涨落等情况;清代的食盐产销、铜矿开采、官窑瓷器等重要手工行业,朝廷均设专门机构派员管理,将生产活动随时上报;清宫档案还记录了云锦、玉雕等大量传统工艺,保存了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在自然环境方面,清代档案对水旱和地质灾害的详细记载,不仅是反映环境变迁的珍贵史料,而且为今天的三峡枢纽、南水北调等重大工程提供了借鉴参考;有清一代各地所得雨雪情况的定期奏报,形成了十分完整的气象气候资料,对现今制定区域发展规划、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都是不可或缺的依据。
  再次,明清档案保存了大量少数民族文化。清朝确定满文为官方文字,现存200多万件满文档案,内容大都涉及边疆与民族问题,有待深入挖掘整理。蒙文档案留存下来5万多件,记录了十分丰富的蒙古族的社会文化信息。清朝皇帝崇奉藏传佛教,使西藏与中央政府及内地的关系更加紧密,档案记载了大量藏族宗教仪规和生活习俗方面的信息。其他如东北、西北、西南地区各少数民族的社会变迁、生产生活与民族习俗等情形,在明清档案中都有详细记载。明清档案是一座少数民族文化宝库。
  明清档案在国家文化建设中具有特殊作用
  记者:明清档案的开发利用经历了怎样的历程?
  胡旺林:明清档案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自1925年特设专门管理机构之后,即由昔日皇家秘档转为国家文化遗产。从那时开始,明清档案事业历经80多年风雨沧桑,其保管和开发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25年—1948年),老一辈档案工作者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精心保护,为躲避日本侵华战火将档案南迁西运,并拓荒式地整理出版了一批珍贵档案。第二阶段(1949年—1978年),新中国成立后明清档案保管渐为有序,且有大量出版利用。“文革”结束后,迅速恢复和发展。第三阶段(1979年至今),伴随改革开放,明清档案的保管整理和开发利用工作呈现全面发展的局面,其珍贵价值越来越彰显出来。
  记者:那么,明清档案在现今国家文化建设中都发挥了哪些特殊作用?
  胡旺林:明清档案为国家建设和社会文化事业全方位服务,其多重文化价值主要表现为:
  其一,明清档案成为国家资治的佐证。明清档案在许多方面直接服务于国家中心大事,在诸如中外划界谈判、香港回归、澳门回归等方面均发挥了重要的历史凭证作用。2011年,为配合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我们推出共计80册的大型档案文献《清宫辛亥革命档案汇编》,首次全面系统地公布了晚清宫廷所藏辛亥革命档案,产生了广泛影响。
  其二,明清档案成为学术研究的金矿。明清档案各类专题史料的编纂出版已达200多部,有1800多册,约5亿字,大大拓宽了明清史的研究领域。国家清史编纂工程启动后,我馆系统提供数字化档案300多万件,为清史编纂奠定了厚实的资料基础,成为这一国家文化工程的基石。大量满文、蒙文等少数民族文字档案的翻译出版,有力地推动了边疆民族问题的学术研究。
  其三,明清档案成为地方和行业文化建设的特色元素。明清档案为社会各界编史修志提供了大量原始资料,为各种明清古迹古建的维护修缮提供了真凭实据,为各地经济文化发展打造了一张又一张个性鲜明的“文化名片”。
  其四,明清档案成为公众品味历史文化的长廊。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坚持对公众免费开放利用。近20年在全国各地陆续举办30多项专题展览,传播了传统文化,让公众领略到皇宫珍藏。我馆曾以走出戏说、走近真实为主旨,集体创作了28集文献纪录片《清宫秘档》,面向大众普及历史知识。
  其五,明清档案成为对外文化交流的窗口。明清档案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清代金榜、皇室玉牒、满文秘本档等分批入选世界记忆工程,被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迄今我馆已接待30多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前来利用研究,并与10多个国家的文化机构开展各种形式的交流合作。明清档案已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纽带和桥梁。
  明清档案要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新的贡献
  记者:在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过程中,如何做好明清档案的保管和利用?
  胡旺林:关键是要构建好保管和利用两大平台,重点做好四方面的工作。一是抓好馆库设施建设。我们正在积极推进新馆建设,力争早日建成一座现代化档案馆。二是确保档案实体安全。健全档案保护制度,采用先进技术,加大档案保护力度,加强对残损档案的修复和抢救,确保档案的长久与完整。三是加强档案整理。力争用较短时间完成馆藏全部档案的秩序加工和著录工作,建好细账,摸清家底,为明清档案的安全保管和有效利用打下坚实基础。四是全面推进数字化工程建设。加快档案数字化进度,构建高效准确的档案数字利用平台,争取早日实现明清档案的数字检索和远程利用。
  记者:面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要求,怎样进一步实现明清档案的文化价值?
  胡旺林: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过程中,我们要更新思想观念,适应社会需求,采取得力举措,真正使“死档案”变成“活资料”,使档案馆变成“思想库”,努力打造明清档案的文化品牌。一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自觉贴近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与重大部署,主动寻找发挥明清档案价值和作用的渠道,深度发掘明清档案文化资源,努力提升档案编研和编译工作水平。二是面向社会,走向大众。把满足社会公众需求作为明清档案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阅览厅、展览馆、大讲堂等各种形式,让明清档案走出宫廷、走向社会、走进时代,自觉融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大格局,成为人民大众能够共享的传统文化。三是提升技术,整合信息。强化档案信息化建设,推进档案存储数字化、管理自动化、利用网络化,使明清档案工作步入信息时代快车道。四是沟通两岸,加大交流。由于历史原因,明清档案现主要分存北京与台北两地,我们要与台湾地区加强合作交流,相互交换数字档案,联手开发专题项目,让明清档案珠联璧合、发挥整体价值,彰显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魅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6 19:34 , Processed in 0.067396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