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未來十年出版熱門職業預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18 20:13: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未來十年出版熱門職業預測



預測,且一預就是十年,搞得我像半仙。書市不可預定預測,具有絕對正確性。在絕對的罅隙,衍生了可以預測的相對可能——少點兒耳塞目盲,雖非半仙,對出版業進行一番熱門職業預測是可以做到的。或者說,未來新興熱門職業衍生于而今的現實土壤,從當下出版態勢可以看出端倪。有心看,就能看個正著。且隨我從現有出版體系到未來出版版圖的裂變軌跡來看。

,現有出版業的職業角色現狀

內容提供商,多半是作者(著作權人),也有國有出版社或民營出版公司、民營書商(下通稱“民營公司”)炮製的集體作品、“職務作品”。另一個現實是,文學網站扮演了實質意義上的內容提供商角色,天涯、貓撲、起點、中文在線、鐵血、逐浪、新浪、搜狐、騰訊、紅袖添香、晉江等文學站點或站點內的文學(原創)板塊在過去十年為出版業承擔了輸血功能。它們是這一時期的版權代理人,只是這一角色尚未得到定位,一方面是天涯、貓撲等品質最優良的網站對版權幾乎沒有掌控力,其作為內容提供商的價值是公開、免費的傳播平臺,儘管沒有“主觀故意”,但毫無疑問,它們充當了連接作者和出版方的橋樑和紐帶。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多次闡明對於網絡文學的出版潮流乃至近十年的出版業界,天涯社區功不可沒,在文學網站(及門戶網站的文學(原創)板塊)當中,天涯社區對於出版業的貢獻可說首屈一指。另一方面,另一批站點依賴以電子版權或簡體版權一口“吃掉”作者其他所有版權的霸王合同,成功攻城略地,吃掉作者從其他既成權利中分利的權利。

,當前出版的絕症有四:跟風,盜版,隱瞞版稅,霸王合同

跟風不可控,真的一聲令下,寒風蕭瑟,對跟風的“化療”只會帶來出版業肌體的無情傷害。跟風之症由市場自動調節就好了,市場的自清理機能能夠部分地規避跟風的惡果,甚至不需要血管裏流“道德血液”——儘管受傷的是原創精神和原創內容提供商,但放眼海內,別無他法。

盜版本來可治,但人們習慣治標不治本,逮著個小盜版書店、書車就額手稱慶,不知道背後的盜版盜印者才是源頭,問題是要順藤摸到盜版盜印兩個母瓜,靠出版方之力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須有工商、公安協同作戰——現有情境下,出版方有能耐做到一軍令三軍行嗎?

相比盜版商的同仇敵愾,投資方隱瞞版稅對於作者等內容提供方來說則是有苦說不出,知道疼,但不知道哪兒疼。從投資方內部或印刷廠的根上進行印量取證無異於癡人說夢,前者是堡壘,從內部攻破的幾率難過中彩票,後者是利益同盟和責任同盟,利益不可損,責任不可擔,瓦解的可能也是趨近於零。

部分文學站點的霸王合同則一刀“去勢”,作者其他收益從根上斷了念想。當慕容雪村、韓寒等作者聯手出版投資方義正詞嚴地問責李彥宏的百度文庫,就出現了啼笑皆非的效果,好比一肝癌、胃癌患者拎著傷痕累累的肝問罪胃:你為什麼要癌變!這聲問直問得肝顫。

,未來十年出版業職業將出現演變

渠道為王和內容為王在商界一直打個不停。對於出版來說,渠道的重要性自不待言,發行渠道的通暢與否直接決定了一社一司一地一國的讀書境況。當渠道日益上升到相對統一的模式意義,舉國站在同一水平線上,核心競爭力就是內容了。現今的內容提供商在未來十年至少演變為策劃人、內容設計師、版權代理人、線人、經紀人、作者這麼幾個職業。策劃人角色在此前的出版業界一直存在,但作為一個特定職業明確單立出來,則要在未來十年裏得以實現。

文學網站仍然充當版權代理人角色,未來可以預見的是,作為對文學網站的補充,職業版權代理人大量湧現,他們中的強勢者直接瓜分掉文學網站的羹湯。

另有一個特殊群體充當作者等內容提供方和投資方之間的線人作用,他們只需要“賣信息”即可,不需要參與版權代理或版權交易,因其牽線成功,從投資方取酬。

當下不為人所知,但在未來十年絕對熱門的職業是內容設計師,這一職業甚至從根本上動搖策劃人的地位,因為現有策劃人所知所作所為,內容設計師都在做,且多了現有策劃人通常未做的命題、教戰職能,說白了就是告訴作者寫什麼、怎麼寫。專業內容設計師可以做到的是定位精准,投合各級市場所需。內容設計師的重要性至少在我的出版實踐中將會逐一呈現出來。

作家經紀人對作者進行合理包裝,代表作者的權益,代替作者與上游的策劃人、內容設計師,中游的版權代理人、線人及下游的投資方、出版方打交道,好的經紀人則一人打通關,一舉行使上中游職能,策劃人、內容設計師、版權代理人、線人、經紀人多重身份一身兼。筆者扮演這一角色幾年,頗有心得,也頗有成效。

出版方,法定的出版方只能是國有出版社,民營公司掌握“書號權”的煙幕彈一年一年放,但兌現之日還遙不可期。更重要的是,哪怕“書號權”下放到民營公司,面上來看也只是形式上的更新,本質上仍有個書號審查、發放機構在那兒把著,只不過原來是一個個出版社,到時候成了一地一地的新聞出版局。很多不明就裏的民營從業者手舞足蹈鼓瑟吹笙歡慶的“書號權”,也許只是魔術師手裏的道具,不能因為從大變活人升級到了大變火車,就認定魔術師不是魔術師。書號權的審判權握在一個個出版社手裏轉變成握在各地新聞出版局手裏,到底是民營的春天還是民營的冬天,還得兩說。不用多說,是人都懂寬鬆的環境好過嚴控。

關於投資方,民營公司作為出版投資方是最直接的活力之源,參與投資或全資使得民營公司獲得了在出版事務中的話語權。原有的民營公司與國有出版社的合作關係隨聚隨散,一家民營公司對多家國有出版社、一家國有出版社對多家民營公司是常態。隨著國有出版社公司化改制的步伐,民營公司與國有出版社成了捆綁關係,參與投資、參股,如同戀愛關係獲頒合法同居許可證,投入合力,利益分享。民營公司作為投資方,必然投資印刷,其合法地位的獲得則由國有出版社以“委託印刷”方式賦予承印廠。

發行方,與出版方相同的境遇是,法定的發行方也只能是國有出版社。民營公司獲得的“出版方”資格是偽資格,民營公司獲得的偽“發行方”資格則由國有出版社以“委託發行”的方式賦予。

封面設計師,設計外包給平面設計公司、工作室是施行多年的“行規”。更早發端且與設計外包同時並行的是國有出版社和民營公司固定雇傭設計,在機構內部安排美編或設置專人負責設計圖書封面及書簽、明信片、筆記本、海報、易拉寶等衍生品和宣傳品。這一職業將會細化衍生出平面設計師、聲訊視效設計師、媒介設計師、陳列師、聲優、模特等職業,以適應媒介多樣化、傳播升級的變局。值得一提的是擺書、堆書這種“純體力活”也會成長為技術活,作為“裝置藝術”與模特的“行為藝術”、造型藝術並駕齊驅。

營銷專員,信奉話不怕說大、忽悠多了也就信以為真了的今天,營銷、宣傳的作用基本成為國有出版社和民營公司的共識。越來越多國有出版社安排專人從事營銷工作,更有民營公司設置了經理甚至總監職位給營銷人員。未來十年,這一職業將會分化,細化為媒體經理(公關)、炒手、買手、危機公關、政府公關、活動托、“水軍”幾大職業門類。其中多類職業已在當前出版實踐中顯出雛形,在不久的將來將會定型為細分職業。隨著出版業競爭的加劇,尤其是出版蛋糕越做越大,職業細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將日益凸顯。與之相關的則是職業討債人和版權律師的出現,律師行當中其他行業的經濟官司、民事官司、刑事官司都好打,找個諳於出版官司的版權律師則不容易,這一狀況將在出版業態成熟、版權保護健全的未來得以改觀。對於脫逃欠款的投資方、渠道商,討債人應運而生。

基於出版各鏈條還會衍生出教師爺——職業規劃師、業務培訓師、分析師。重理論輕實踐的高校編輯出版專業做不到的事可以交給出版教師爺們來辦。目前,開卷和一些媒體的讀書欄目承擔了分析師的部分職能。

有一句“黑話”說用錢能夠解決的問題不算問題。未來十年,可以改說用人能解決的問題不算問題。在“人”的因素活躍、“人”起主導地位的眾多未來職業中,可以看到作家經紀人的強大背影浮出水面,此一職業甚至可以統括諸多以人為“本”的一眾職業。儘管我在這麼做,我也不會認為統攝是大勢所趨,細分、新興才是大趨勢。一口吃遍天非人力所為,何況人力有差異。正是個體差異性造就了這個色彩斑斕的多味世界。你且看,隨著熱門職業的踴躍建樹,“活力在民營”的說法將會被“活力在個人”取代。

来源:書香兩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14 18:44 , Processed in 0.18872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