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6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探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16 15:45: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探析
——基于就业视角

楮蔚然
(浙江师范大学 教育评论研究所,浙江金华 321004)

    2007年末,中国工程院院士朱高峰在《中国高等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专家论坛上说:“现在不少新毕业的大学生沟通能力比较欠缺……在表达能力上,不是很善于把自己的思想比较清楚地表达出来。”他呼吁教育界,应该重视对大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
    一、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新内涵
    在现代社会中,个体更加感觉到自己对社会的依赖和社会对人的发展的促进。这种依赖和促进主要通过个体不断参与社会活动表现出来。其中语言表达是最方便、最快捷的一种交际交流方式。新的时代赋予了语言表达能力新的内涵。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已经成为大学生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和基本素质。
第一,要会说。即能够用普通话正确清楚地表达思想。说的能力有两个方面:一是演讲能力。包括有准备的讲话和即席讲话,都要做到清楚地阐述自己的观点;二是辩论能力。要求辩论者既能有理有据有说服力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又能有理有据有力地驳倒对方的观点。做到既善于立,又善于破,能把立和破较好地结合起来。
    第二,要会写。写的能力包括三会:一要会写一般文章。写这类文章要做到中心明确、内容充实、条理清楚、合乎逻辑。二要会写实用文章。不仅要会写计划、总结、调查报告、情况汇报等常用的应用文,还要会写工程设计书、实验报告等科技实用文章。三要会进行电脑写作。学会电脑写作。才能得心应手地传递信息、发表意见。大学生只有熟练灵巧地掌握说和写两种能力。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充分展现和不断完善自身素质。
    二、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现状分析
    目前,在校大学生普遍存在着语言表达能力的缺陷。根据中国社会调查所对部分高校大学生开展的一项问卷调查。其结果显示:有32℅的同学撰写课程论文时常会出现无从下笔的现象。不习惯与陌生人聊天的占31%,认为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仅占25%,常为报刊杂志撰写稿件的占6%。由此可见,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容乐观,与社会发展要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1.语言表达不准确。大学生语言表达不准确主要表现为语音不准、用词不准和语法不准几个方面。近几年,在校大学生毕业前进行普通话测试达标的实际情况与教育目标和达标率的要求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特别是来自农村的大学生。由于其语言表达带有浓厚的地方语言特色,在语言表达方面难以做到准确无误。这样不仅不能准确地表达思想内容,易造成错觉和误解,而且给学生运用计算机进行语音或拼音输入造成一定的困难。
    2.临场心理紧张。当前的大学生开口讲话,普遍存在畏惧心理。在回答问题和发表见解时,由于紧张或担心别人耻笑等心理因素的影响,一般不愿也不敢在课堂、座谈会等公众场合表达自己的思想,往往在被点名后才被动发言。有的大学生怯场现象严重,害怕甚至拒绝在公众场合发言。对于同学间的交往和交流,因缺少自信心和热情,而宁愿选择独自看书和独自欣赏音乐等完全个人行为的活动,主观上有意回避语言交流,处于自我封闭的状态。
    3.表达欲望不强。在高校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沉默课堂的教学氛围,已成为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巨大障碍。讲授教学法从心理上拉开了老师与学生的距离,权威性的师生关系又给学生套上精神枷锁。在课堂上学生不敢寻求独立性,不敢向教师提出冒尖的问题打破课堂教学平静顺利发展的局面。此外,受传统意识的影响,很多学生不愿意在公众场所发表演讲,不注重表达自己,不具备通过演讲与表达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协调关系、解决困难的意识。
    三、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欠缺的原因
    1.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的儒家传统文化观念崇尚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反感巧言令色,以含蓄讷言为美德,视能言善辩为油滑。加上历史上每每有祸从口出的故事,遇事三缄其口,明哲保身便成为人们的习惯。这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学生说话的心理定势,人不言自能,无论在学习、工作、生活或交际过程中,他们很少主动开口,错过了许多语言锻炼的机会。
    2.教学模式的偏差。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生的学习都是为了应对考试,重视应对考试的技巧,忽视基本知识的学习;注重考试分数的高低,忽视基本能力的提高;注重课堂内对课本知识的学习,忽视课外对生活能力的训练。在这种环境下,学校既缺乏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客观要求和测评,特别是缺乏考试考察的标准要求,也缺乏主观上的激励机制。久而久之,造成大学生在语言表达能力方面的欠缺。此外,学生的说和写是一种言语的输出,听和读是言语的输入,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而我们的教学往往出现的情况是,注重写,轻视说;重视读,轻视听。这种在语言教学中固有的缺失,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直接的负面影响。
    3.相关课程的缺失。语言表达是专业性较强的一门学问,涵盖语言学、逻辑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课程教学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进大学以前,一般的学校几乎没有开设相应的课程,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缺乏专业性的学习。进入大学,课程设置中亦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在一般高校中类似于普通话口语、口才训练、演讲与口才、交际口语这类课程往往只是零星地出现在公选课中,处于一种可开可不开的境地。
    4.学生对语言交流不重视。大学生没有踏入社会,对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虽有认识,但大都还是一知半解,缺少深刻的体会。从对大学生就业的一份调查报告中显示,困扰于对企业的用人标准不太了解的学生占相当一部分。很多大学生认为,掌握书本和专业知识及考试成绩高是最重要的,对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重视。因此,在学习生活中,即使有语言交流的平台,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善于利用,有的认为只是简单的回答问题,缺乏积极主动的参与态度。
    四、提高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
    1.提高思想认识。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对大学生今后的成才将起到积极的作用。教育者应该充分认识语言表达能力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作用及意义,把培养学生语言能力作为重要标准和规格要求,整体而系统地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包括培养目标、规格要求、教学方案、考核测评等。同时,引导学生充分意识到语言表达能力是自身能力体现的重要方面,意识到语言表达能力对应聘就业、社会交往以及成就事业等方面的重大影响,从而自觉地有目的地加强语言表达能力的修养与训练。
    2.改革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更新教育理念,营造平等、民主的学习环境。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变一言堂为群言堂,强化教学的双向交流,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增强每个学生在课堂上有效主动活动时间,为学生创造语言表达的机会。同时,要改革传统的考试方式。以往的考试总是以卷面答题为主,其中又以客观题为多,这种考法在一定的范围和程度上是必要的,但无形中会产生一种导向作用,使学生发展倾向于应对笔试的方面,为此必须努力改变这种传统的考试方式,要有意识地增加口试方面的内容,以有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3.明确教学导向。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着重注意传授基本知识,教授基本方法。首先,通过教学向学生传授语言表达能力所涉及的基本知识。比如让学生掌握口语的基本要求、态势语言应用的基本要求、逻辑的基本知识、演讲稿写作的基本知识、控制场面的基本知识等。其次,在教学中要为学生进行实践创造必要的条件,通过模拟答辩、求职、辩论等形式。使学生消除消极心理影响,并对学生的实践进行讲解,让学生深刻理解和领会表达的要求,掌握语言表达的基本方法。再次,通过教学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敢于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和看法,让学生具备通过表达解决某些问题的意识。
    4.完善课程设置。学校要开发出一套体系完整的语言表达能力训练课程,一方面提供给学生更多的选择,一方面科学地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培养。这套训练课程应主要包括三大内容:基础语音类、语言艺术类、实用口语类。基础语音类的课程主要解决普通话的基础语音问题:语言艺术类主要包括演讲、朗诵等课程;实用口语类可根据学生的专业及社会需求开设,包括面试求职、竞选演说、主持人口语艺术、教师口语艺术等课程。这套课程,可置于学校公共选修中,并配有相关的课程说明文字,引导学生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做出合适的选择。
    5.广泛阅读文化经典。大学生应广泛阅读文化经典,这些经典不仅仅是人文学科,还包括人类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领域中所积淀的认识自然、认识社会与认识自我的思想精华。通过阅读不仅可以增加文化知识,培养思维能力,还可以学习语言知识。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们会在不知不觉中扩充词汇量,记忆优美的修辞,总结独特的结构,透过文字的表象深入到思想的内核去摄取其中丰富的精神养分,久而久之也会熏陶出良好的语感。
    6.拓展训练空间。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不仅在于认识的提高和基本语言知识及技能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进行锻炼提高。鉴于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自然延伸,是学生专业学习成果的实践与交流的载体,是学生发展自我的空间,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校园文化的有形资源,尽可能多地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创造机会。一方面,可以组织、扶持和引导相关学生社团的建设,通过社团活动的影响力,定期举办讲座,举行与语言文字运用相关的文学文化常识竞赛、应用文写作比赛、征文比赛等活动,在同学中形成榜样示范力量。另一方面,适时举办演讲比赛、诗歌朗诵比赛、辩论赛、普通话大赛等各种竞赛,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其语言表达能力在比赛中得到锻炼。
    参考文献:
[1]俞允海.当代大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现状及其对策[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12)
[2]李爱云.关于大学生口语表达现状的调查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7(8)
[3]温艳玲.浅谈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7(4)
[4]邹小阳.论大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自我培养[J].企业家天地.2008(5)

                                   《中国电子教育》2011年第三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24 02:53 , Processed in 0.15085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