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摄影史上十大首次突破:最早照片成国宝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2-1-16 12:32:01 | 只看该作者
12#
 楼主| 发表于 2012-1-16 12:32:40 | 只看该作者
论摄影史研究中的史料(作者:江北战)
      
论摄影史研究中的史料
    2007年全国第八届摄影理论研讨会的中心议题是摄影史的研究,与会者对摄影史研究的课题和方法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大会组织者呼吁广大摄影理论工作者积极参与摄影历史的研究。之后的两年,出版了不少有关摄影史的著述。其中通史类有林路的《摄影思想史》(浙江摄影出版社2008年3月)、甘险峰的《中国新闻摄影史》(中国摄影出版社2008年7月)、一可的《摄影术的历史》(重庆出版社2008年10月)、宿志刚、林黎、刘宁的《中国摄影史略》(中国文联出版社2009年2月);地方史有李庆跃的《宁夏摄影艺术简史》(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年10月);人物史有张明的《外国人拍摄的中国影像1844-1949》(中国摄影出版社2008年3月)、海天、肖炜的《红墙摄影师:历史瞬间永恒记忆》(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9年5月)、杨小彦的《新中国摄影60年》(河北美术出版社2009年9月);政治群体史有晋永权的《红旗照相馆—1956-1959年中国摄影争辩》(金城出版社2009年3月)、顾棣的《中国红色摄影史录》(山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9月);口述史有《透过硝烟的镜头:1937-1949中国战地摄影师访谈》(中国摄影出版社2009年9月)、《跨越时空:1949-2009西藏影像往事》(中国摄影出版社2009年9月)。这些著述一方面丰富了以往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
    一、 史料的收集整理
    摄影历史研究是摄影人认识自我的一个渠道,一种方法。人的历史认识涉及三个方面:客观的历史实际、历史资料、历史研究者。历史研究与自然科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研究不同,大多数情况它不能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不能反复观察多次试验。研究者认识历史实际,必须通过历史实际的遗存—史料,史料是研究者认识历史实际的中间介质,这是历史研究有别于其他科学研究的地方。
    史料包括实物史料(遗物、遗迹)、文字史料(文献、档案、日记、回忆录)、口碑史料(口述传说)、影像史料(图片、影视资料)等等。史料是历史实际的遗存,历史实际是客观的,而史料或多或少包含了历史记述者的主观看法。历史记述者思想认识的局限会造成史料有详有略,有明显的倾向性、片面性,会歪曲事实甚至有意作伪。因此历史研究者在收集整理史料时应尽可能的完备,同时,要做辩伪、校勘、考据、核实的工作。
    近两年出版的摄影史著述其史料的收集整理比以往有了较大的突破。比如说,晋永权在写作《红旗照相馆》的过程中,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收集史料。其中为查阅中国摄影学会(中国摄影家协会的前身)的会刊,他历时一年,从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的图书馆及三所学校新闻学院的资料室将会刊找全。他收集的资料不仅有出版物,还有报社的档案和内部资料。为收集资料他不仅穿梭于各个图书馆、报社资料室、相关退休人员的家庭,还经常去旧货市场。正是如此丰富的史料(包括文字和图片)保证了历史真相的还原。
    在撰写《中国红色摄影史录》之前,顾棣曾写过《中国解放区摄影史略》、《中国摄影史1937-1949》、《沙飞纪念集》等六本著作,但是他和司苏实着手写《中国红色摄影史录》时,并没有满足于原有的史料。为了让读者看到更多的高质量的战争时期的照片,顾棣让司苏实到解放军画报社资料室查阅了所有抗日战争时期的底片,从一万多张底片中选出一千多张备用。在编辑时,他们将入选图片分为三类,一类是文字信息完整的,按摄影师分类,以照片拍摄时间为序;一类无作者信息,按时间先后排序;第三类没有文字信息,取名“案底珍藏”,以供后人考证。司苏实还根据写作的需要采用现代科技手段收集整理史料,通过网络征集东江纵队和东北抗日联军的史料,采访裴植等十余位老摄影记者时进行了现场录音或录像,收集了数十个小时的音像资料。
    二、史料的运用
    如何运用史料是历史研究的核心问题。历史研究一般分为三个层次。其一,考证史实;其二,寻找史实间的相互联系,描绘或再现历史过程;其三,分析历史现象,归纳历史变化的一般规律。在历史研究的不同层次中,史料起着不同的作用,回答着是什么,怎么样和为什么的问题。史料的运用要服从写作的目的,要符合历史研究的逻辑。
    1.围绕问题组织史料
    摄影史的研究首先要明确目的,即你准备解决什么问题,是考证史实,是描写历史过程,是透过历史现象探索历史发展的规律,还是兼而有之。晋永权写作的初衷是想探究一系列的问题,他在《红旗照相馆》的自序中提出了这些问题:“‘组织加工与摆布问题’的争论,是如何成为这一阶段摄影人的主流话语的?……最终诸多参与人又是如何变成‘驯服工具’的?为何在半个世纪以后,此话题还是经久不息?甚至争辩更为激烈。其间,有无更为深层的缘由呢?”
    围绕这个问题,晋永权先从建国以来影响最大的虚假照片《欢跃在早稻‘卫星’上》入手,介绍了照片的拍摄者、新华社湖北分社记者于澄建和照片拍摄的经过,将于澄建定位于“真诚的共谋者”。接下来的一节“抱一抱,笑一笑”揭示了虚假照片出世的背景,即在拍摄虚假照片的1958年以前的几年里,“抱一抱,笑一笑”的模式已经成为报道农业丰收司空见惯的方法。再往后的几节,分别描述和再现了虚假照片面世以后,各地纷纷到早稻“卫星”的诞生地湖北麻城麻溪河乡建国一社取经学习,更多的新华社记者拍摄、发表了有更多人站在高产水稻上的虚假照片。并进一步追溯到农业的大跃进,新闻界的大跃进,政治上的浮夸风,政治挂帅对新闻摄影的影响等等。
    其中非常重要的史料是1958年5月在北京展出的“大跃进摄影展”和1959年出版的《中国》画册,晋永权从《中国》画册以及同一时期的摄影报刊中选出数十幅作品放在书里,这些彩色作品每幅占一整页,给人很强的视觉冲击,让你深切地感受到大跃进的气氛。更有意思的是,当时中国青年报记者贾化民写了一篇247个字的《大跃进摄影展观后感》,认为“这些图片的艺术性不高”,结果被扣上给“大跃进摄影展”泼冷水的帽子,遭到中国摄影学会组织的批判,给他此后20年的生活带来无穷无尽的麻烦。这段有关贾化民的史料很好地回答了晋永权在自序中提出的“诸多参与人又是如何变成‘驯服工具’的”这一问题。
    晋永权对这一问题的探究并没有随第三章的结束而停止,在第五章有关卡蒂埃-布勒松(Henri Cartier-Bresson)访华,以及中国新闻摄影界学习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新闻摄影经验的叙述中,通过中外对比继续回答“组织加工”和“政治挂帅”的问题。
    2.史料与逻辑的统一
    史料的运用首先与研究者的观点(包括世界观、历史观、摄影观等等)和目的有关,但不论持何种观点和出于何种目的,有一点是必须做到的,那就是概念明确,推论合理,逻辑清晰。
    近两年出版的摄影史著作中有一些涉及新闻摄影,在这些著作中“新闻摄影”就是一个关键的概念,如果研究者头脑中新闻摄影的概念十分明确,史料的运用就会恰到好处,否则,史料的运用就会混乱不清。例如《中国新闻摄影史》在介绍了三种比较权威的新闻摄影定义之后,归纳道,“出于新闻传播目的而用照相机摄取新闻事实,这就是新闻摄影”。接下来在论述“新闻照片必须具备的要点” 时,作者引用了3张照片说明新闻照片的“新闻性”和“用形象说话”的特点,其中一张是牛畏予拍摄的人物照片《华罗庚》,一张是朱广智拍摄的景观照片《红旗渠》,一张是黄翔拍摄的静物照片《十月的螃蟹》。这三张照片不仅与我们对新闻照片的理解相背,同时与作者自己认可的新闻摄影定义也不相符,这三张照片既不是“出于新闻传播目的”拍摄的,也没有新闻标题和文字说明,也没有在拍摄之后第一时间发表在新闻报刊上,没有体现“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一要义。
    怎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归根结底,是新闻摄影界的“艺术情结”在作怪。新闻摄影界的“艺术情结”可以说是由来己久,晋永权的《红色照像馆》一书对此有详细的描述。在这一点上,就连新闻摄影理论权威蒋齐生也未能免俗,蒋齐生一直认为“新闻摄影是一种造型艺术”。他认为艺术有三个特点:形象地反映现实,以情感人,不直接说教,而新闻摄影同样具备这些特点。蒋齐生和新闻摄影界的部分人士将新闻摄影归为艺术,使有关“摆布导演”的论争变得十分复杂。因为从逻辑上讲,如果新闻摄影是艺术就应该允许虚构摆布。蒋齐生只好说 ,“把它(新闻摄影)等同于一般的造型艺术”是不正确的,并且坚持认为“有了这个‘艺’字所要求的‘作者意境’和‘美的结构’,新闻摄影就会提高质量”。结果使得一个并不复杂的问题至今争论不休。
    另外,《中国新闻摄影史》一书将1976年的“四.五运动”纪实摄影的图片归为“中国新闻摄影的珍品”,显然对新闻摄影与纪实摄影的联系和区别不甚明了。“四.五运动”纪实摄影参与者的拍摄目的并不是新闻传播,拍摄之后照片也没有进入新闻传播领域,而是在三年之后的1979年才通过展览和画册面世。当然,“四.五运动”纪实摄影的出现推动了中国新闻摄影的进程,其中不少参与者后来也成为了新闻记者,但那是另外一码事。
    除了概念和逻辑的一致,史料的运用还有一个度的把握。在历史研究中,史料太少可能无法说明问题,但史料并不是越多越好。《红色照像馆》第五章对庄学本民族志影像进行评价时,引用了弗洛曼(Adam Clark Vroman)、柯蒂斯(Edward Sheriff Curtis)、洛克(Joseph Rock)、美国农业安全局摄影队的史料。作者的本意是好的,将庄学本和国外同类摄影家进行比较,以说明庄学本作品的价值。但洋洋七、八千字,占了三页半纸,而且全部放在注释里,字非常小,看起来很吃力。其实这些史料可以处理得精炼一些,放在正文里。史料过多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容易使读者的思路游离主题,即“迷航”,所以作者要学会“割爱”,这一点是不容易做到的,作者总是想把自己研究的成果全部呈现在读者面前。
    三、史料意识
    近两年出版的一部分摄影史著作让我们看到史料收集整理的重要和艰难。《中国红色摄影史录》的作者顾棣一共写了七本书,这七本书中的许多史料来源于顾棣的日记(《中国红色摄影史录》直接收入了顾棣1944-1950年20多万字的日记)。顾棣从1940年,也就是12岁当儿童团团长后开始写日记,几十年来,他一共写了335本日记(其中丢失了23本),日记里不仅记载了个人的经历,还记载了工作情况,有信件抄录、会议发言、听课笔记和报告记录,甚至有每天收到稿件和发出胶卷的情况。顾棣为什么在动荡不安的战争期间仍然坚持写日记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从17岁开始担任图片档案整理和保管工作。这项工作使他形成了很强的“史料意识”(或“档案意识”)。如果顾棣和他的战友没有这种“史料意识”,我们今天根本不可能看到《中国红色摄影史录》中大量的文字资料和上千幅战争时期的照片。
    晋永权在《红旗照相馆》的后记中写了他在收集史料过程中得到很多人的支持和帮助。有些单位和个人让他十分感激,比如新华社、人民日报社、解放军报社、中国青年报社等新闻机构和铁矛先生为他提供了查阅资料的方便,而戴戈之先生把自己珍藏了50年的摄影资料全部送给了他。但晋永权到有些单位查阅资料却心情十分复杂。比如说,分管资料的人告诉他:“很不巧,你说的那些东西去年全卖废品了。”或者说:“这些东西已经多年没人看了,我们还在考虑是不是要把它们处理掉呢!”还有一次,他到一个新闻机构摄影部办事,偶然在这个机构装修现场的楼道里看到一本散落的《新闻摄影真实性讨论发言纪要(1958.8-1959.12)》,以及与建筑垃圾堆在一起的几麻袋资料。他在办完事后随手翻捡了两本,小心地询问一位同行是否可以借阅,那位同行多少有些不耐烦地说:拿走!拿走!从晋永权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到摄影界一些人的“史料意识”的淡薄。
    摄影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影像信息的记录手段或记录方式。不过有一些摄影者记录得比较“艺术”(此处的艺术是指技巧,而不是指创造),因此被称为摄影艺术家,其照片被称为摄影艺术作品。但纵观摄影诞生170年以来的经典作品,大多是社会纪实摄影和新闻摄影作品。因为这些作品记录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记录了历史,与人的生存和进步息息相关。从这个意义上说,摄影人应该有更强的“史料意识”。如果说摄影界有更多的机构和摄影人具有顾棣那样的“史料意识”,养成写日记写工作笔记的习惯,养成整理保存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的习惯。那今后我们的摄影史写起来会更加丰富,更加生动。
    参考书目
    甘险峰.中国新闻摄影史.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2008
    晋永权.红旗照相馆—1956-1959年中国摄影争辩.北京:金城出版社,2009
    顾棣.中国红色摄影史录.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9
    蒋齐生.蒋齐生新闻摄影理论及其他.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1996
    中国新闻摄影学会.论蒋齐生.北京:新华出版社,1997
    作者:江北战,华中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摄影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
13#
 楼主| 发表于 2012-1-16 12:33:16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一本相当有质量的关于人体摄影历史的书,也是一本关于摄影史的书。在书中,作者顾铮从头到尾都贯穿了一条人文主义的主旨,坚持用社会学的眼光审视整个人体艺术给予了充分的阐述。顾铮通过历史上的杰出作品和杰出的艺术家,雄辩地证明了所谓的人体摄影史,其实是一部关于人如何认识自身的历史。顾铮从人体摄影摆在了一个审美的与社会意识的天平上,成功地审视了人在社会发展历程中殊而别致的一个方面。
  本书在《人体摄影150年》基础上“人体摄影大师11家”、“通向人体的十一条道路”等内容。
第一部分 人体摄影史
第一章 人体摄影的滥觞
第二章 绘画的女仆与科学的工具
第三章 美的理想
第四章 机械时代的人体再构成
第五章 情欲的多极指向
第六章 从“照相”走向“造相”的人体影像
第七章 夏娃的视线
第八章 人体——自我之镜
第九章 亚当的身体
第十章 后现代人的形象——人体摄影的现在进行时
第二部分 人体摄影大师十一家
1、爱的影像回响——阿尔弗雷德·斯蒂格里茨
2、光线魔术师的人体图像——曼·雷
3、日本人体摄影的原点——野岛康三
4、墨西哥人体摄影的奇葩——马努埃尔·阿尔瓦雷兹·布拉沃
5、变形的乐趣——安德烈·柯特兹
6、忧郁的玩偶——汉斯·贝尔默
7、人体生命的绝对解释——爱德华·威斯顿
8、人体摄影的新视像——比尔·布兰特
9、人体摄影与形式探索——哈里·卡拉汉
10、男性人体美的极致——罗伯特·梅普勒索普
11、黑暗中的浪漫主义——强·索德克
第三部分 通向人体的十一条道路
1、光影游戏
2、内衣的秘密
3、脚的表情
4、自然中的人体
5、组合人体图景
6、形态炼金术
7、背景的魅力
8、运动之美
9、水的造型
10、人体乌托邦
11、裸体身份
14#
 楼主| 发表于 2012-1-16 12:34:39 | 只看该作者
15#
 楼主| 发表于 2012-1-16 12:35:37 | 只看该作者
王瑞:简评两部2011年出版的中译摄影史书


2011-11-03
来源: 瑞象视点



摄影的精神:摄影如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两部重要摄影史译著的相继问世,使2011年有理由成为中国摄影史书出版的丰硕年景。巧的是,这两部分别相关外国和中国摄影史的著作,都出自英国人之手:

  格里·巴杰(Gerry Badger)著、朱攸若译《摄影的精神:摄影如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The Genius of Photography:how photography has changed our lives),浙江摄影出版社2011年1月第一版。

  泰瑞·贝内特(Terry Bennett)著、徐婷婷译《中国摄影史 1842—1860》(History of Photography in China 1842-1860),中国摄影出版社2011年7月第一版。

  更巧的是,这两位作者的英文名只是一个打头字母不同(Gerry & Terry),如依汉语普通话发音翻译,就是盖瑞(格里)与泰瑞。有意思也有意义的是,盖瑞与泰瑞,这两位英国学者之于中国摄影史论领域的此番影响,或许类似摄影术在19世纪40年代从欧洲传来中国。

  于此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无论如何,两部英文史书的译者——朱攸若和徐婷婷,功不可没。中国摄影学术领域尚且缺少优质外国史论文献的引进,当然更缺乏有志于埋头耕耘的辛勤译者。所以,我在撰写此文之先,首先向两书的中文译者致敬,还向肯于倾力出版发行两书的浙江摄影出版社和中国摄影出版社的决策者深表谢意。

  《摄影的精神:摄影如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的导论意义

  摄影史以至于各种门类历史的书写,有多种切入角度的论述方式。由于中文摄影史书类著作数量颇为稀薄,可资比较的实例相应很受局限。

  国人习惯观念中的正规史书体例,以为时间顺序来梳理历史事物为主。这似乎是一种公认权威的顺理成章史书模式,例如被中国的摄影史关注者们相对最熟悉的美国学者纳奥米·罗森布拉姆(Naomi Rosenblum)所著巨册的《世界摄影史》(A World History of Photography,国人翘首企盼的此书中文版即将于2012年由中国摄影出版社终于完成出版)。2002年12月由三联书店出版的伊安·杰夫里(Ian Jeffrey)著、晓征和筱果译《摄影简史》(A Concise History),这部又是英国人的摄影史专著,基本也依照时间顺序。

  安娜·H·霍伊著、陈力群、刘芳和徐剑梅译《摄影圣典》(The Book of Photography),于2007年由中国摄影出版社和时尚博闻集团合作出版。此书取简要摄影分类来结构论述,以摄影家的经典名作勾勒史实,属于较为通俗的写史方式。其英文原著由美国的国家地理学会出版,章节目录包括:建筑和静物摄影、肖像摄影、探险摄影、新闻摄影、画意摄影与早期摄影艺术、20世纪早期艺术、二战后的艺术摄影、摄影与科学。此书英文书名十分简朴,经中译圣典化之后,潮涌引出的各种技法类“摄影圣经”多如过江之鲫。

  而《摄影的精神:摄影如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一书的特别之处,在于作者没有遵循传统的史书写法,采取结合当前摄影观念的若干焦点问题所在,对照古往今来的典型作品实例,以富有创意的新颖史观诠释史实,或也可以被认为是由史实的问题而印证史观。如此的史论撰述方式,显然跟其成书初衷是为英国国家广播公司《摄影的精神》电视片之文本相关。作为面向社会公众的传播电视片,讲述的通俗性理应超过专业的学术性。好在作者以此动机施展了深入浅出的理论才华,以突显的影像专业问题,带出公众对摄影的关注兴致,因而也明确演示出了作者的史观脉络。所以,本书引起了当前世界摄影界炙手可热的英国著名摄影家马丁·帕尔,于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年度摄影书籍推荐”的郑重评语:

  “2007年对英国摄影界来说是意义重大的一年。英国最大的两个文化机构终于认识到摄影这一客观而又民主的视觉媒介的魅力,虽然这一认识来得实在太迟了。2007年5月,英国泰特美术馆策划了“摄影师眼中的英国印象展”,这是该馆历史上第一个专注于英国摄影的展览,这一展览最终大获成功。BBC不甘落后,在其第四频道播出了名为《摄影的精神》的专题纪录片,这是英国电视界在超过25年的时间内,第一次尝试在电视屏幕上再现摄影史。拜手机所赐,现在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是摄影师,人们对关于摄影这一艺术的机敏论争,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兴趣。要满足人们的这一需求,还有什么方式比阅读英国这一年出版的近750本摄影书更好的呢?在这些书中,我最喜欢的有多种。

  “我的第一选择是《摄影的精神》!这是一部优秀的摄影史导论,它带领我们穿过错综复杂的历史,让我们理解是什么造就了伟大的摄影作品,并展现了摄影随着技术进步而在社会中扮演的不同角色。摄影既简单又复杂,格里·巴杰(书作者)以清晰、权威的方式梳理了关于摄影的种种论争。”

  所见国人对此书的评议,几乎都引用了马丁·帕尔的此篇推荐语的下半节。遗憾的是,这些书评全都省略了马丁·帕尔推荐语的上半节。如此断章的结果,便对其定位要领“这是一部优秀的摄影史导论”之取义,难免或觉含糊。正是因为“拜手机所赐,现在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是摄影师,人们对关于摄影这一艺术的机敏论争,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兴趣”,才构成此书“以清晰、权威的方式梳理了关于摄影的种种论争”。因此,此书甚至堪称一部摄影观念的争论史,是一部有的放矢的史论著述,由此也洞开了一种针对问题勾划史观的摄影史书写方式。

  马丁·帕尔关于此书的“摄影史导论”之学术定位十分到位。《摄影的精神:摄影如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一书之所以“优秀”,在于它既是一部摄影史著作,同时也足以以其导论性质的史观概念,或可作为已有各种摄影史正文的前列“概论”,引导其它摄影史著述的书写。

  由此来看“作者简介”:格里·巴杰是一位摄影师、建筑师、博物馆长兼评论家。他为摄影出版社撰写了大量书籍,包括最近的新作《收藏摄影》(因手上无英文原版书,此处疑为“收藏照片”——王瑞注),《写真集:历史卷》(和马丁·帕尔合著)第一、第二册(此书有人中译为《摄影画册的历史》——王瑞注),和他为约翰.戈西奇的摄影作品《柏林墙时期的柏林》所写的专论。由他策划的展览有:1981至1982年大不列颠艺术委员会巡回展“摄影师兼做印相人:摄影印相140年展”;1989年在巴比肯艺术画廊展出的“镜中所见:1949至1985年大下列颠的摄影艺术”(直译应为“镜头所见”——王瑞注)。他还于2010年在巴黎为“玛格南图片社60周年纪念”共同策展。他自己的摄影作品,已被收进2004年英国伦敦泰特美术馆的《英国艺术花园》之中。

  显然,致使格里·巴杰著作此摄影史书的学术背景应为其“策展人”的身份。英文Curator的意指包括“博物馆长”和“策展人”,从上述作者简介的罗列内容判断,格里·巴杰是位杰出的摄影展览策展人。以西方策展人多兼为批评家和史论家的现象分析,格里·巴杰的《摄影的精神:摄影如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一书,逾越了单纯摄影史学者的史观与史论模式,这恰是其不同凡响的特别之处。我认为,如果中国的摄影策展人都认真阅读过此书再做策展,其结果必将更上层楼。因此,我推荐此书为中国摄影策展人的首选必读书。

  毕竟有跟格里·巴杰的学术身份类似的国人顾铮,一眼参透了此史观论述之真谛:“是有章法的摄影史,有重点,有议题,裁剪得当,铺叙有致。一册在手,200年摄影史风云尽在眼底。是精彩的摄影论,言说有图有据。开拓思考摄影的空间,激活书写摄影的能量。史实而论深,这是‘摄影的精神’的魅力所在。”(余谦在《文汇读书周报》的相关书评)

  此史论书的史观脉络之非常另类,从其交响乐范式的目录编排可见一斑:引言;前奏-一张照片、第一章摄影帝国、尾声-孩子也能做到;前奏-摄影者可能是怎样的人——一个最好的例证、第二章新型的摄影者来了、尾声-摄影者展示了什么?;前奏-我恳求你相信这是真的、第三章某些决定性的时刻(也许是?)、尾声-别了,摄影;前奏-需要的便是狂欢作乐、第四章在路上、尾声-地方的精神;前奏-物质女孩、第五章面对面、尾声-性的战斗;前奏-走向大型照片、第六章它的价值何在?尾声-人人都能做到。

  此书的关键意义其实都印在封套上了,这也是此书原版编辑的精彩点。所见国人书评不吝引用封底推荐文字的首段:“20世纪20年代,拉兹洛·莫霍利一纳吉曾说,‘不懂得摄影的人,便是将来的文盲’。从最初摄影快照的出现,到如今正在开展的大规模的摄影革命,正好说明上面这句话惊人的预见性。”

  其中偶有对第二段的引述“摄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影响力正日益扩大。《摄影的精神:摄影如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一书正是为配合有关摄影的首部重要的系列电视片而撰写的,试图通过摄影发展进程中的关键事件、关键人物和关键影像,来探索这一艺术与科学性兼具的视觉表现形式的本质特征。本书共分六章,分别将摄影的发展过程纳入社会大背景之中,核心部分力图探索怎样的摄影作品,才能算得上是真正伟大的艺术杰作。本书各章提供20幅左右精心挑选的图片,配以文字解说,同时更在主线索中阐明本书涉及的有关问题。”

  所见国人书评全都省略了最后的这一段:“格里·巴杰批判的视角和敏锐的美学意识,使本书成为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对于每一个想对21世纪最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的摄影有更多了解的人来说,本书是一部必读之作。”

  我以为,若从已有的中文版外国作者所著的世界摄影史成书中,选出“一部必读之作”,那便是《摄影的精神:摄影如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由于其深入浅出地“以清晰、权威的方式梳理了关于摄影的种种论争”,很便于不耐“博大精深”式“庄严”摄影史书阅读的国人读者们,作为切合当前实际的摄影史入门典籍。

16#
 楼主| 发表于 2012-1-16 12:36:23 | 只看该作者


中国摄影史1842-1860


  《中国摄影史 1842—1860》的实证意义

  任何摄影史、毫无疑义也包括中国摄影史的严谨写作,第一要义就建立在史料的充分与实证之基础上。如果中国早期摄影史的关键原始史料,也如敦煌文物那样多存于中国之外,那么中国早期摄影史的研究成果,是否也会遭遇到敦煌学那样的际遇?这就是我翻阅精装本《中国摄影史 1842—1860》新书篇章时的即时感慨。

  来看此书的一些网上推介说词:

  “《中国摄影史(1842-1860)》第一次详尽叙述了自第一次鸦片战争末期(1842年)至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1860年)的中国早期摄影史。作者泰瑞·贝内特是国际著名的东亚摄影史学者,25年以来一直致力于收藏、研究日本、朝鲜和中国的19世纪照片,著有《日本影像档案》《日本旧影》《日本摄影史:1853—1912》《朝鲜旧影》等书,在美国、欧洲、香港等地访问讲学。在本书中,他综合游记、铜版画、照片等多种素材,共考证了40多位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在华活动的摄影师的生平和作品,援引了150多张图片,史料翔实、考据严谨。”

  “由泰瑞·贝内特编著的《中国摄影史:1842-1860》论述了从第一次鸦片战争末期(1842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1860年)这一时间段内的中国摄影史,综合游记、铜版画、老照片等多种素材,考证了中国最早的照片及其摄影师,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在华的摄影师和作品,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在华的摄影师和作品,全面介绍了1842-1860年间在中国拍摄了照片的摄影师和保存至今的摄影作品。该系列图书的翻译出版极大地补充了国内在摄影史研究上的不足,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入选‘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国家重点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出版规划。”

  所见以上的国人“书评”,悉数抄录的是此书封套上的文字。却又将最关键的首要段落给撇开了:

  “中国摄影史是一个宏大的命题,但是摄影术发明170多年以来,国内对中国摄影历史的研究整体上进展甚微,摄影人亟待搜集、整理相关信息。但由于中国摄影起步晚,早期有关摄影的文字、照片等研究资料非常稀缺,而两次鸦片战争前后外国来华人士和专业摄影师、晚近的一些照相馆拍摄了不少照片,并多有作品出版传世。因此分析和研究国外保存的相关史料、引进出版国外相关的论著,对厘清中国摄影史的脉络非常必要。”

  中国摄影史作为重要的专门学科,就目前的国内外研究程度而言,尚处于垦荒阶段。当不乏有人高调呼喊“要写中国摄影通史”之际,显然这气壮山河的“大跃进”式的口号,根本就是无济于事的空喊罢了。严肃中国摄影史的写作,必得从脚踏实地的史料搜集开始,而这项奠基的工程于现下的中国摄影学术领域(如果还算有此领域的话),究竟进展到什么程度?大概很少有人摸得清。更甭提现下可有专业的摄影史学者乎?

  即使作为“中国摄影通史”的开篇源头,除了中国古人的“小孔成像”光学原理的发现,以能够保留影像的形式体现的中国内容的照片,长期以来都未能整理出系统化的基本史料,更遑论相对全面的史料考证。当所有严肃的中国摄影史研究爱好者(寥寥可数不足半百),都苦于原始史料的散乱无序和仅有的史料考证无绪之时,准确地讲更是个古董历史照片收藏家的英国人泰瑞·贝内特,给我们提供了一部由他日积月累集腋成裘的《中国摄影史1842-1860》著作。

  哪怕这仅是一部按国人严格观念只有史料考证而缺乏史论撰述的难当摄影史之作,《中国摄影史《中国摄影史1842-1860》则实打实地为前世界的中国摄影史学界,贡献了至今最为系统化的经过严谨考证的史料图志。无可置疑,在尚属冷门的国际中国摄影史学领域,这是一部将被此后的相关著述悉数援引的权威参考书,也必为国内人文学界所广泛引用的历史影像资源。仅此一点,英国人泰瑞·贝内特预计三卷本的《中国摄影史》的学术价值,已然无可争议。

  尽管有国人见此《中国摄影史》时,兴奋之余大为此书出于一个洋人之手而深感遗憾。然而,如果你真有志于以自己的手笔挥洒一部国人之史论大作,不妨仔细认真且暂表虚心地好生阅读和研究此洋人版的《中国摄影史》。尚属阙如的“中国摄影通史”开篇部分,还给国人留有母文化的英雄用武之地,那就要看你有否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道行了。我以为,有志于此者,眼下还得从认真看书学习,弄懂此《中国摄影史》作起。“满招损、谦受益”,我们就以古人的格言为鑑,来回味这些属于我们也属于人类的早期中国老照片吧。在被泰瑞·贝内特领先条理化的《中国摄影史》实证基础上,国人理所应当地具有以自身历史文化为依托、来论证中国摄影史观的先天优势。眼下需要的是暂缓高喊“要写中国摄影通史”,就从一个一个切实的史料个案踏实地做起吧。何况英国人泰瑞·贝内特已经以其殷实的成果,为所有中国摄影史研究者做出了学术表率。

  泰瑞·贝内特“在本书中用了一个章节考证中国的第一张照片;有一个章节介绍中国第一个摄影室;有一个章节介绍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的照片;有一个章节介绍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照片…,… 他还细数了几十位与中国摄影发展史有关的摄影人士,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国内史料所未涉及的人物。可以预见,这些史料的出现,将改写中国摄影史上很多谬讹。”(曾璜语)在感叹“一个外国人能收集到如此丰富翔实的资料”之余,是否也应当反省一下国内的摄影史研究环境?无疑,泰瑞·贝内特的学术成果,大大受益于当前西方研究资料的电子化和公开化。即便是西方社会的档案资料保存较为完善,在浩如烟海的历史文档中检索相关的信息,如果不能利用电脑技术设备进行查询,将是何其令人望而生畏的难题。所以,泰瑞·贝内特的《中国摄影史》研究得力于西方史料档案的当代信息储存、整理、查阅的科技化,这也使中国的摄影史研究顺带受益。当然,此成果显然跟泰瑞·贝内特的基于实证的研究方法不可切分,这足以对国人摄影史研究的方式方法形成借鉴。

  由此而值得中国的摄影史研究思考的问题:其一,摄影史作为一个学科,如果至今国内还没有相应的高等教育项目,如何产生优质的摄影史论著?其二,如果仍然不重视摄影史料的搜集与整理、迟迟不能做史料信息的电子存储的系统化,没有简历资源共享的实际措施,如何使专业学者有效利用文献资源进行学术考证?其三,由哪个机构牵头负责来落实直接关系到中国摄影文化发展的中国摄影史学术研究项目?如果这些迫切的实际问题得不到解决,那么在相当长的阶段,国人就只能望洋人版的《中国摄影史》而兴叹不已。

  泰瑞·贝内特在其《中国摄影史1842-1860》的第一章首批影像,考证出几位可能在有据可依的法国人于勒·埃及尔于1844年之前拍照过中国事物的外国人,因此中国摄影史的起源年代应为1844年还是1842年?将成为相关讨论的问题。

  我欣然在其第二章首批照相馆的考证里,首次获悉“截至1844年12月,他已成为广州第一位商业摄影师,也就是说,是首位赴华的商业摄影师。”此人是以自费艺术家身份远渡重洋来到中国的“十八九岁”的美国年轻人乔治·韦斯特,他以对中国的浓厚兴趣和探险家的勇气,居然滞留中国约6年时间。可惜他在中国拍摄的照片无迹可寻了,现今美国国会图书馆保存下他的124幅绘画。泰瑞·贝内特在史料里钩沉出对这位仅活到34岁的传奇人物的评价文字:“(韦斯特)描绘了一个积极的、不带针砭色彩的、充满人性的中国。他对中国的喜爱洋溢在全部作品中,但这种爱并没有把这个国家理想化:他作品里的中国就像画于阳光灿烂的一天。”泰瑞·贝内特断言:“在他短暂又充满冒险经历的一生中,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他是首位出现在中国的西方专业摄影师。”

  泰瑞·贝内特以此书探索出最早参与创造中国摄影文化的一系列此前沉埋于人们视野里的摄影先驱,他以对那些具体个人的生平史迹考证,活化了他们的生命与事迹。这不仅是中国摄影史的重要发生发展的线索,而且还是中外文化交流的脉络细节。因而《中国摄影史1842-1860》及其后续图卷,不仅印证了中国摄影发展的早期历史,而且是最早的中国历史图证。摄影事物的多义化本质,从其发明初期的史迹照片上,淋漓尽致地蕴涵于那些无限令人寻味的影像质感间,充满无穷的神秘莫测。照片虽旧,却愈久常新。


17#
 楼主| 发表于 2012-1-16 12:37:07 | 只看该作者
中国原创上色老照片 世界摄影史独特风景
2009-02-10
  
    上色的老照片是世界摄影史上中国独有的一道风景,堪称摄影史上的中国原创。     公认的摄影术是法国人盖达尔在1849年发明的,而仅仅过后一年,1850年摄影术传到中国。最早将相机带入中国的人叫端方,号午桥,世称端王爷,隶属满族正白旗,曾任直隶总督、两江总督、南北洋大臣。光绪31年与戴泽出国考察带回了一台相机和摄影术,当时尽管国人对这个“奇门异术”有排斥的态度,但仍为后人留下了很多宫内影像,并且在之后的三十年,摄影成为大城市市民的时尚。     上色照片是当时的上海、北平、沈阳、汉口等一些城市的商业照相馆,为迎合市民的口味,将冲洗出来的黑白照片人工上色,由画师用毛笔,蘸提纯后的植物和花朵的浆汁,一点一点描摹在照片上。因为纸板的性质,如果描错了一笔,就全盘皆毁,所以上色的是功夫极好的画师。照相馆里上色的照片也比平常的照片贵一到两倍,根据上色的多少、复杂情况不同,分不同的价格。这就是为什么现在看到的很多上色照片,只在人物部分上色,尽管看上去很突兀,却可以理解这一现象。因为当时的摄影是一个类似“名片”性质的实用物品,不作为艺术品,所以上了一点色,主人拿出去或者摆在家里,身份就有了不同。在当时,摄影刚传入中国,国人还没能开始用审美的视角看待摄影。     全球拍卖史上最贵的老照片是2006年2月14日在纽约索斯比拍卖的《荷塘月色》,以290万美元成交。它被公认为是100多年前印制的照片,尽管画面上仅拍摄了一处荷塘的自然景色,它却是作为有据可证实的最早的一幅老照片,标志了人类摄影术的发明。中国的第一张老照片及上色照片现在还无据可考,但由于数量的稀缺已开始进入全球藏家的视野。     上色的老照片一般是照相馆的商业摄影,大都为人像摆拍,顾主愿意多付一份钱,照相馆就会请画师按主人的意图涂上颜色,几乎没有全涂的,大多数涂了衣服、佩戴的首饰,以及旁边道具景物的边角。那时正襟危坐的女子是不容许露出脚的,所以照片上的小脚是后来画师画了上去,可能是画师为了整个人像的完整感,也可能是有意地突出“三寸金莲”,也有的在人像的脸上加一点点淡彩,人物看上去就更鲜活了。     一张上色照片的珍贵与否,首先在于其照片本身的拍摄时间和拍摄质量,以及画面传达的信息是否有时代的特点和丰富性;其次是上色的层次感和色彩搭配的和谐度。上色照片的历史很短。1850年到1880年间的硬版和湿版底版的老照片中上色照片比较珍贵,这期间底版都是孤本,不可复制,底版与相片同等大小,影像印制多数在纸基的蛋白片上。蛋白片有丰富的感光层次,却不易于保存,所以留存下来的蛋白上色照片就珍贵了。人工上色颜料要求比水彩更为提纯,对画师的要求也很高,在照片上涂出有审美感觉的丰富和谐的色彩,就更珍稀了。     一张上色老照片的价值,取决于老照片本身的年代,拍摄及保存的质量,上色的层次和美感。尽管现在人工上色老照片还没有在老照片门类中分列出来,收藏市场也没有对它的价值有专门的研究。但是作为全球摄影史上中国独特的影像,见证了摄影术早期与绘画结合的历史,一定会越来越受到全球藏家的关注。 (伊丹)
编辑: 高利平     来源:北京日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2-1-16 12:38:00 | 只看该作者
摄影史料记事http://all.vic.sina.com.cn 2009年03月18日
新浪资讯


    中国摄影写家,抢在新时期社会改革开放、思想活跃的时机,做成了一件对中国文化极具意义的大事--中国摄影出版社于1987年出版了第一部《中国摄影史》,由马运增、陈申、胡志川、钱章表、彭永详编著。尽管这部书写到的只是1840--1937年间的断代史,然而这件事情的文化意义非同小可,它终于给那些不只局限于看图则止的中国摄影人,提供以一条追溯以往史迹的观念思路和学术线索。
  读《中国摄影史》简短的《编后记》(编者写于该书出版前的1985年9月),颇生感动。上一代的摄影文化人中,有专门务中国摄影史的研究者如吴群,至今尚念及他陆续发表的不少文章,是为我入摄影之途得以探寻来路的响导。我有一种求知欲望,凡是对感兴趣的事物,便要上心按其去脉寻其来龙。不得,则觉着有失对该事物整体的一份必要把握,便耿耿于怀。
  史书一般皆按事物发生的时间顺序着笔。但是写史者必要从现今而回溯了解过去,在史书内容的结构过程中,思想与撰写的互动,必定要颠来倒去、辗转反复。所以写史绝不是桩容易事,往往更是费力不讨好的苦差事,因而我更对严肃的写史人深表敬重。
  靠这本《中国摄影史》的阅读,引我深入了解着中国摄影文化的发展脉络。此书的作者们秉持较为冷静严谨的治史态度,将摄影术流传入中国以后由洋人起始,而终于令国人掌握的故事,贯串起来层层讲述。编写者显然查阅过大量历史资料,落笔文字的断章与取义大都经过沉著的考虑。尤其从《编后记》中获知?quot;编写组成员大都有着自己的本职工作,难以在本单位集中时间和精力从事摄影史的编写",却终于完成了这部开创性的中国摄影史撰写。实为中国摄影研究者传下一部重要的参考文献,后来台湾还以繁体字再版了这部《中国摄影史》。
  我在本节行文首句用了动词"抢"字,因为捧一卷迄今为止仍是独本的《中国摄影史》在手,深感此成果来之不易。对此艰辛而不赚钱的行当,若当年编写者错过了时机,此事还不知会迟到多久。我为编写者得以及时完成此项创举而庆幸,也为我们能够及时继承成果而庆幸。
  ●
  出于文化感怀,我对史书的著述方式有所"苛求",特别着意于感同身受的移情联想。这种宁可失之理、不肯忘其情的心态,出于我将阅读历史等同于感念与追怀的人生经历。以这种情调去领会摄影史上的名家和作品,才会有兴致。也许我的这份兴致,不该在史书中寻,而得去评传中拾。由此念及,中国的摄影史书终于有了,可摄影家的评传则仍不可期。
  按《中国摄影史1480-1937》的线索查询下来,可供列入个人评传的摄影家有。评传不必写成大部头,可以是一篇长文,但是在评论传主的专业造诣之余,能够兼顾其人之志趣与性情以及生涯命运的质感披露,则会便于读者摸索到理解其人的感同身受之契机,因而对载入史册的人物与作品,自然会多一分了解、多一分感情。
  如今中国的摄影理论和评论似乎有些热络起来,可是我知道必须靠坐冷板凳的功夫磨练的史论和评传类的研究和写作,不可能热得起来。如果理论和评论之热是催生史论和评传出世的良性条件,热一热也有好处。若是屡热之后,史论和评传仍然呼之不出,到底这般的摄影文化生态还是有问题。急不可耐地期待浏览新中国时期的摄影史篇章,虽然处在人物与作品大多健在的时代,然而由于什么政情世故的原因,使得拖到人物与作品两相折损的地步,或者必得使用"抢救"的字眼,迫得再去挖掘历史如同考古,则是多么大的遗憾和多么难以弥补的浪费。
  有句时代话说:我们已经失去的太多。
  我隐隐觉得:我们仍然在失去。
  这不仅是指任何一个人都必须不断失去的生命,我指的是应当不从当代人手上失去的摄影文化资产。历史不能逆转,历史也不容弥补,这一代人可以不在意地推卸掉本该承担的文化责任,后果是后代的有志者必然得吃重且加倍艰难地从新做起。
  ●
  做为"新中国时代"的摄影人,我们对"新中国摄影"的一批代表人物与作品,究竟有多少感性的认知?我们曾与这批人物,共同生活在一个时代与社会,却对他们所知何其有限。
  我仅靠寥寥的若干信息了解他们,多半是他们显赫的履历成就、部分名作以及获奖清单。有时知其作之大名,却不知其作之影像。尤其是想从全面意义上感受某个人物及其创作,可供做学术参考的信息十分贫瘠。稍详的个人履历也不过是些人事档案里辉煌部分的缩写,关于其人的性情,只能从表彰文字和传说的言语中零散地拼凑印象,究竟与真实相差多远,也许永远都是迷。
  依赖某些偶然的机缘,"新中国摄影"的若干老一辈人物,在我心目中概念化的平面印象稍显立体。
  例如吴印咸,虽负盛名,却迟迟见不到他的摄影作品集出版。吴印咸在去年(2000年)逝世后,大批的文章追悼而出。而实际上对这位中国摄影史的重要人物,又有多少摄影人真正了解其人生经历与创作造诣?所见文章仿佛专为开送别会而写,送他走后,吴印咸在中国摄影领域仍然仅是个著名符号而已。我只有在岳母的零星旧照片中,见到一张吴印咸延安时期拍摄的照片,拍的是延安女士们纺线线的情景。岳母1960年代参观中国军事博物馆时,从展板上忽然发现当年的自己,记起那次延安摄影师吴印咸拍照的情形。军事博物馆赠送她一张普通尺寸的该照片,由这张照片做情景想象,我得以契入吴印咸代表作品《白求恩大夫》的时代情境。
  例如徐肖冰、候波这对摄影家夫妇,我对他们的作品也所见有限。文化大革命期间,听蹲过日本鬼子监狱、又从造反派群众专政禁闭中释放的岳父讲故事,提起在东北解放区哈尔滨工作时,与主办东北画报的徐肖冰夫妇相熟的往事,这个名字我在自学摄影过程中,从偷阅中国摄影杂志得过一点印象。
  自家长辈偶然传递的这些零碎信息,竟然对我理解具体人物很有了一些表象文字之外的特殊作用。老一辈的摄影史人物正相继走向各自的生命终点,已经有人抢拍他们的容貌风采,这很有意义。然而对治摄影史和摄影人物评传更有历史价值的个人访谈资料,却是十分罕见。
  我认为由对摄影家的访谈,尤其是从那种广泛谈及个人生活和作品生成过程的散漫而不甚扣题的访谈文章中,更容易加深对特定的摄影文化现象和人物及其作品的全面理解。
  ●
  最爱看作家和艺术家的自传回忆录。作家和艺术家的人生往往就是一件精彩作品,足以传世。将作家和艺术家的作品,放在其人生的实际背景上体会,倍有看头。作家和艺术家的自传回忆录里,蕴藏有丰富的潜台词和潜意识,从传主的言谈话语和字里行间无形流露出来,成为理解其人其作之深入内涵的重要契机。
  比较中外摄影媒体对摄影家的评论,国外相关文章在谈及其人其作的时候,总会涉及到具体的个人生活背景,并有充分的当事人对具体事物的原话引录,不论作品再抽象再荒诞,其人总还象个具体的人。国内相关文章对同类人物的评论,则紧扣宣扬套路的主题意识,字字句句卡在特定命题上不松口。全文读下来,枯燥无味强撑到底,往往如同被塞给一张冲压出来的模型,像样的拎起来是个平面的样板,差的则不等提起便成碎片。
  评论是相关写一个人物及其创作实际,还是将相关内容笼统为一套概念定义,这是不同的出发点也是终点。即如同摄影当然离不开光影,谁都知道人像摄影的用光甚有讲究,光用得好,拍摄出来的人像就有精神。这番人与影之间的关系与区别,做摄影评论者要认真想想,走笔写出的如果是影子,看似比真人高大,却无法立体。有摄影者不屑于摄影评论者刻意的牵强附会,斥之言论为不通摄影,不是没有道理。
  影子可以非常像人,终归只是像,而终于不是人。
下篇
  上篇的文字写于1995年间。之后,又有一批中国摄影史论的专著相继面世。系列史书《中国摄影史·1937-1949》,续由中国摄影出版社于1998年出版,由蒋齐生、舒宗侨、顾棣编著。在此特别提及,新华出版社于1984年出版的吴群著《中国摄影发展历程》一书,以专题文章串联结构记史,是很有学术成绩的中国摄影史研究的先驱文献。作者吴群之学术作为与其著述本身,也将会成为中国摄影史学研究的重要文本。
  山西人民出版社于1995年出版一册迄今最为大部头的精装本专著《崇高美的历史再现》,由蔡子谔、顾棣著。此书内容与《中国摄影史1937-1949》的第一篇"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区摄影事业"涵盖相同。专著由蔡子谔的"正编"与顾棣的"副编"结构,正编以论"崇高美"立论,举证该时期的摄影人物与作品之美学意味。这一写法,做为史论的一家之言,当然不成问题。然而作者对那场被称为"人民战争"的摄影史迹,在注重"崇高美"的拨高之余,却忽略了更重要的人道意义。此为几十年间理论与史论研究领域颇有教训的一个观念误区,当"崇高"被"神圣"化了,人性和人民性则极易随之流失。故蔡子谔的"正编"论说因而流于空洞,而"副编"作者顾棣以具体摄影史现象所牵系的史料钩沉,则相当具有对特定事物进行明细梳理的重要学术价值。顾棣几十年如一日,专攻"解放区摄影事业"一门,是与吴群志向相同之为数不多的以史实做凭据的严谨治学者。
  两册《中国摄影史》,由1840-1937年间写到1937-1949年间。此后的时期,则以《当代中国摄影艺术史1949-1989》标题书名,此书继续由中国摄影出版社于1996年末出版,佟树珩、袁毅平、胡志川、陈昌谦、张家琪、任一权撰写。从出版时间来看,它抢到《中国摄影史1937-1949》之前去了。且此书不再按照历史年代分编章节,而是以艺术创作、艺术理论和摄影艺术教育、国际交流等分项内容结构成书。此《当代中国摄影艺术史》的写作,不复有两册《中国摄影史》那般简炼沉着的学术态度,反而显得成文匆促潦草。其中第九章"停滞和干扰时期(1966-1976)",竟然以两页为一章,流于点到为止。
  无论如何,中国摄影出版社的中国摄影史书,以三册著述维系下从1840-1989年的一套摄影史记书写,总算填补了中国摄影领域长期无自身史书可鉴的学术空白。虽然后两册的初版印数仅3千册,(第一册印数不明),但是做为文献专著,其开创之举的学术作为功不可没。令人遗憾的并不在其印数少,此类学术书籍本也无须多。遗憾的是该系列史书自出版至今,尚鲜见有相关的学术议论。可知在偌大的中国摄影界,摄影史论仍是冷门的摄影文论研究领域之冷门。此现象倒是应了中国历史学家范文澜的治学名言:"坐得冷板凳,才吃得冷猪肉。"
  ●
  好在应当被视为寻找摄影自身之研究的摄影史论学术作为,自1980年代起,在中国摄影社会里,日益广泛生动地延展开来,并且不拘一格地自为生成起来。
  1980年代中期的《艰巨历程》摄影展及其成书,必为中国当代摄影史历程的一块里程碑。可惜我至今尚未能与此书谋面,故无缘置喙。
  摄影正史之余的野史篇章,乃是不可轻视、不容忽略的重要文化环节。《大众摄影》杂志为纪念创刊30周年和35周年,连续两度举办《我和摄影》征文活动并选集成书。这乃是我至今饶有兴趣屡读不止的中国摄影文化田野调查的原始资料集。它们从普通摄影人的经历中,再现了中国摄影文化史的即时场景与草根细节。犹如标本切片一般,展呈出中国摄影文化生态的实际缘由,可与正史的纲目要领互应补充。《大众摄影》杂志创刊40周年时节,又征文出了一册《照片背后的故事》,图文搭配,又是一种新颖的尝试。我殷切期待在今后的岁月里,还会有类似的民间摄影文献持续面世,源源不绝。
  山东画报出版社自1990年代开启的《老照片》图文对照丛书,乃是对中国摄影史研究的殷实资源汇编。这个举措,等于是调动了整个中国文化社会,来进行相关影像的钩沉开发。影像不期然地切入中国历史和社会文化史的实据探索,也给中国摄影自身的研究,辟开了一面深邃浩瀚的视野。此前由民间组织自发策划的几起"知青摄影展"及其图文资料,曾经激发了由影及史的思维方式,同时也为中国摄影史的研究,开启了定向模式之外的另类发掘线索。可以肯定的是,全面的中国摄影史,并不只是中国摄影界与专业摄影者的单方面摄影活动史。
  《永远的四月》由中国书局出版于1999年,该书由当事者的各种原始回忆和评论文章,维系再现当代中国摄影史上"四月影会"这一事物的史迹,乃是就重要转折关头特定事件的摄影史书写与史论研究的厚实文献。已有以此书的史料文本作为参考论据的摄影史论文章,跃上中国摄影文化学术研究的台面。
  ●
  《陈复礼传》是由丁遵新著作,湖北美术出版社于1997年出版的首部中国摄影家传记。可以与其配套阅读的是中国摄影家出版社1995年版的《陈复礼摄影艺术研究》,该书汇集中国摄影协会诸多会员人士书写的评论与回忆文字。如此对一位当代摄影家的综合评议,具有罕见的空前规模。遗憾的是对此现象,尚缺少优质水平的学术评论出现,几与史书具有同等学术价值的人物评传,至今仍属阙如。《陈复礼传》一书也只达编年传记的成色,尚未及专业评传的学术实质。
  候波、徐肖冰的口述回忆录《带翅膀的摄影机》,1999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做为系列"口述传记丛书"之一出版,该书同时也是中国摄影史和摄影家人物传记的参照文本。此类独特视角的摄影史籍,还有由顾保孜撰文、杜修贤摄影的《红镜头--中南海摄影师眼中的国事风云》,此图书同时又是以摄影镜头印证中国共产党史的图像史料版本。
  《寻找方大曾--一个失踪的摄影师》,应为2000年之后由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的新书,因未见其书,故不知除了将一份中国摄影史的重要影献出土见日之余,对方大曾这个摄影人物的史论评价做到何等学术程度。显然如方大增这样的重要摄影家,是要由优质的评传来总结的。
  有一个很好的迹象已经悄悄地在新近的摄影媒体上展现,那就是对摄影人物的直接访谈。其中做得较好的有杰出的摄影文化人李媚,她近来对若干崭露头角的年青摄影家所做的访谈,相继发表在《大众摄影》、《人民摄影》等摄影媒体上。优秀摄影记者和新闻摄影理论研究者曾璜,则在对同行摄影记者的访谈和本人接受访谈两方面,都有上乘的学术表现。访谈这种由灵活且深入的问答方式所形成的鲜活的多义性开放文本,对及时从实践摸索、观念探讨和学术议论等方面参透现下发生的重要摄影文化现象,具有特别的现实作用和深远的史料记录意义。从而证明对摄影实践与观念的理论性研讨,已经逐步摆脱旧有的固定范式,逐渐发挥出犀利且质疑的评论方法。我视此类事物为中国摄影学术领域的突破性进展成果。
  对老一辈摄影家和当代摄影家生平事迹的访谈工作,想必已经有人切实地做将起来。
  从以上诸般迹象来看,不拘一格与渐具规模的访谈、回忆、钩沉、抢救与留存等相关中国摄影文化史料搜集、整理、研究等烦琐工作,皆已由一些有心人士以只问耕耘、不事声张的文化姿态默默地进行着。这一切,皆已成为中国摄影史论研究拓荒者,留给后世学者的一份穿越艰巨历程的文化遗产。
19#
 楼主| 发表于 2012-1-16 12:51:30 | 只看该作者
变焦镜头的故事
 变焦镜头的历史源远流长,比一般人所想象的深远得多、事实上,它诞生的时候,摄影术尚未进入实用阶段。早在1834年,英国数学家彼得·巴洛就已经提出在伸缩式望远镜的目镜组内加上一块负透镜(发散透镜),“使加长的透镜可以调节.从而能够以任意比例改变其放大率,甚至毋须使透镜离开眼晴或者使视线离开目标。”
 巴洛对可变放大率的“随意调节”式望远镜的这一构思终于在1890和1891年开花结果,分别由一位英国人、一位法国人和两位德国人发明了实质上十分相似的可变望远镜头。
 这些可变望远镜头受到普遍的欢迎。但也存在着若干严重的缺点。每逢改变镜头的放大率(焦距),相机都要重新对焦。而且,随着焦距的加大,镜头的有效光圈值还会逐渐变小。从而使曝光控制变得格外复杂、不过,最严重的缺点还是影象的质量会因此而显著变化,无法与普通镜头比拟。
 到了1902年,查尔出·C·艾伦才初步解决了上述问题。这位美国光学家因而取得了第一只真正的变焦镜头的专利权。艾伦的专利是在两块固定镜片之间加入一块活动镜片。当这块活动镜片离开前镜片时,可使焦距缩短;反之,当移向另一方向时可使焦距增长。在最短和最长的位置上,焦点可保持相同。在中间位置时,焦点虽有所偏移,但是,只要使用较小的光圈值,这点偏移还是可接受的。
 世界上第一只现代化的变焦镜头(25-80毫米f/2.8Busch Vario-Glaukar)是1932年由德国光学家赫尔穆特·瑙曼为西门子的16毫米活动电影摄影机而设计的。这支变焦镜头的结构颇为复杂,由8块透镜分6组构成,后面有一段固定不动,由两组独立活动的镜片分别完成变焦和对焦功能。其中的一组称为“Variator”(变焦透镜),可由前到后作直线运动,以改变焦距。另一组活动镜片称为“Com pensaor”(补偿透镜),位于镜头的前部。它的移动轨迹是偏心的,先向前,然后再偏移,借以保证影像在任何焦距位置时都具有正确的焦点。这种形式的焦点校正方法由于使用凸轮来维持所需的非线性移动,所以称为“机械补偿法”。从50年代起,镜头设计师开始逐流改用“光学补偿法”。这种系统主要是利用两级以上的内镜片一齐作同步移动(而不是分别移动),来改变焦距和完成焦点补偿。
 变焦镜头的光学结构比较复杂,因此更容易引起内部反射(重影)和雾翳。这两种弊病在40年代至50年代因防反射镜头镀膜技术的发展而有所改善。采用镀膜技术之后,设计师便可以比较放心大胆地设计含有大量空气/玻璃界面的光学系统。贝蒂奥特和祖马公司(分别开设在巴黎和纽约)在此期间曾为开始成长的电视工业研制过光学补偿式变焦镜头。1946年,祖马牌电视和电影摄影机的变焦镜头开始有3:1的变焦比了。
 祖马公司的弗兰克·巴克博士在1958年设计了世界上第一只照相机用变焦镜头。这只36—82毫米f/2.8的VOigtlander Zoomar是为用于35毫米单镜头反光相机上而在德国制造的。它当时是最新式的光学补偿或变变焦镜头.因此相当巨大和笨重。
 1963年,尼康推出了机械补偿式变焦镜头Zoom Nikkor 43~86毫米f/2.8,这是第一只真正大众化的相机变焦镜头。当时,尼康公司解释道“这只变焦镜头的设计目的是用于体育摄影以及要求高速度和使用方便的及他方面。如果首先注重影象清晰度,则最好选用我们的定焦镜头”。
 机械补偿法能够收复失地,是因为它可以使变焦镜头设计得更加轻盈小巧,具有更佳的焦点补偿效果,而且便于镜头设计师进行巧妙的光学校正。所采用的有关技术,诸如防反射多层镀膜和极低色散的特种光学玻璃等,对今天的变焦镜头的优良质量和小型化亦有很大的贡献。目前,有些产品在影像质量上和定焦镜头已非常接近,有的在体形及重量上已几乎和50毫米标准镜头一样了。

20#
 楼主| 发表于 2012-1-16 12:53:42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29 11:47 , Processed in 0.17305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