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学生宿舍是非地抑或温馨港?——写给大学新生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2 17:33:03 | 只看该作者
何谓大学教育——致2010级新生
一、大学教育是专业教育
高中教育是基础教育,大学教育是专业教育。专业教育意味着你得学会一种特殊的专业本领、专业技术或技能,或者说你得掌握一种别人不会的本领,它是我们将来进入社会的“执照”,是我们吃饭的本钱,是我们安身立命、建功立业的凭借。现在的大学对专业教育有点弱化,导致很多大学毕业生没有一技之长,结果在社会上很难找到合适的岗位、满意的工作。希望我们的新同学从一开始就要有这样的意识,在大学四年我一定要把专业本领学到手,四年的学费不能白交,一定要利用一切时间、机会、条件、平台,自觉锻炼和提高自己的专业才能。在大学入学教育中,我们各个专业的负责人、系主任会向我们新同学详细介绍每个专业的培养目标、能力标准和技能知识要求,希望同学们一定牢记在心!
专业教育除了要培养我们专业技能,更重要的还在于要塑造我们的专业精神、专业态度、专业品质。专业精神的核心是热爱,喜欢自己的专业,敬重自己的专业,不允许别人对自己的专业说三道四,把专业看成自己的生命;专业态度的核心是认真,无论是专业学习还是专业工作都精益求精,态度决定一切;专业品质的核心是境界,我们平常说某个人某个企业做什么(行当)很专业,就是指他们已经达到很高的境界,一般的人很难逾越。专业精神、专业态度、专业品质是专业教育中隐性的东西,但却是更重要的东西。实际上,一个人只要拥有专业精神、专业态度、专业品质,无论他干什么工作,都一定会取得相当优秀的业绩。
二、大学教育是自我教育
在高中,我们学生主要是受教育的对象,从学习时间上讲,主要由学校支配;从学习内容上讲,主要由教师讲授。在大学,学校也会对我们的学习课程、学习活动和时间做很具体的安排,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也照样需要教师的教导和帮助。但是,大学教育区别于高中教育的突出特点就是自我教育的确立。可以说,一个不懂得、不善于自我教育的人就不能说是一个受过大学教育的人。
首先,大学生是成年人,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自我意识和责任感相对成熟,完全具备自我教育的能力。
其次,大学教育是以自我教育为基础的,任何课程、任何讲授离开了大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消化、自我建构、自我整理,都不可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再次,大学教育内涵了大学生的自我教育,除了统一的课程、教学和考试外,大学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可供选择的丰富的学习资源,图书馆和各种学术报告、社团和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都是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舞台,也都是大学教育的应有之义。
最后,大学教育为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提供了时间保证。和中学相比,大学为学生提供了可供自由支配的大量的时间。对这些时间怎么利用是大学四年我们要面对的重要课题,我们可以武断地说,大学生的差异、水平的高低有很大一部分要归因于课余时间的利用和支配。实践证明,那些有时间感的人、那些善于利用课余时间的人,毕业时往往都是满载而归的人,都是学有所得的人。
希望每个学生都要确立自我教育的意识,其中最核心的是为大学四年设计自我发展的蓝图和目标。有没有蓝图和目标,其学习和工作效率差距达三分之一。
三、大学教育是精神教育
说大学教育是一种精神教育,强调的是和高中教育相比,大学教育具有超功利的特质。在高中,所有课程、教学、活动都聚焦于高考,围绕高考转,高考不考的,高校招生不要求的,再有价值的课程、再有意义的教学、再有趣味的活动,都得“让路”。这是一种极端功利化的教育,它异化为限制学生精神发展的力量,导致学生精神的萎缩和心灵的枯竭。
任何教育若不关涉和滋养人的精神,都不能算是一种真正的教育。理想的教育一定是一种精神性的教育。这种教育有一些共同的要素和特点:其一是兴趣和爱好,这是关乎学什么的问题,基于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理想和追求,为知识而知识,为真理而真理,为学习而学习,为探索而探索,不为考试,不为分数,不为就业,喜欢而已。一个人要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大学教育也要致力于培养和保护学生的个人兴趣和爱好。其二自由和权利,这是关于怎么学的问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拥有这些自由和权利:①独立思考、个性化理解、自由表达的自由和权利;②质问、怀疑、批判教师观点或教材观点及其他权威的自由和权利;③因为自己见解的独特性或不完善性乃至片面性,免于精神或肉体处罚以及不公平评价或对待的自由和权利。这些自由和权利是培养个人独特性和创造性的前提和保证。其三幸福和快乐,这是关乎学习体验的问题,真正的教育一定是充满幸福感的,对学生而言,一定是一种精神的旅程和享受,学生会乐此不疲。对此,我想引用一位著名学者(北师大肖川教授)的一段话来加以描述:什么是良好的教育?也许我们很难给它一个周全的描述。但我们可以非常肯定地说: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感受过人性光辉的沐浴,从来没有走进一个丰富而美好的精神世界;如果从来没有读到一本令他激动不已、百读不厌的读物,从来没有苦苦地思索过某一个问题;如果从来没有一个令他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活动领域,从来没有一次刻骨铭心的经历和体验;如果从来没有对自然界的多样与和谐产生过深深的敬畏,从来没有对人类创造的灿烂文化发出过由衷的赞叹……那么,他就没有受到过真正的、良好的教育。
最后,衷心希望各位新同学经过四年的学习和锻炼,都能成为有一技之长的人,独立自主和自强不息的人,精神丰富和幸福快乐的人!
32#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2 17:35:08 | 只看该作者
大学的精神——致09级新生
余文森
28年前的今天我和你们一样走进了大学的校园。大学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大学最让人留恋和回味的是什么?每个人离开大学之后,特别是在过了好多年头之后,心里头最留恋的是什么?我认为是宁静。大学的宁静,大学校园所散发出的静谧、儒雅、纯洁的宁静气氛和书卷气息,这种氛围是造就学者、大师、专业人员和优秀公民所不可缺乏的精神环境。这种宁静致远的精神也就是我所理解的“大学精神”,“象牙塔精神”!
大学的宁静表现为一种恬淡的安静、舒适的安静、庄重的安静,大学作为“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是以这种安静为前提的,人声吵闹的地方,讲话粗声粗气的地方,不是大学,至少不应该是大学!
大学的宁静表现为干净、整洁、优雅,人是环境的产物,大学培养人岂能没有干净的校园?“因此蜘蛛网在教室层顶、墙壁角落,垃圾散落各地,纸层飞扬,桌面有灰尘都不是学校该有的现象。至于厕所有臭味,更应检讨。(台湾师大  林玉体)”
当然,大学的宁静绝不仅仅是校园环境的安静、干净,更是师生心灵的宁静,正是怀着一份心灵的宁静,教授和大学生们才专注于学问,并保持着求学、治学时的从容、优雅和真诚。
大学宁静的最高境界是精神的宁静,自由的心灵。不受利益诱惑,不受世俗左右,不受教条摆布,不受权威支配,为读书而读书,为思考而思考,为研究而研究,为真理而真理,大学是精神的乐园。
大学的宁静是一种思想、一种精神、一种文化、一种理想,是一种美丽、一种景观、一种舒坦、一种愉悦。希望同学们怀着一颗宁静的心在这宁静的校园里宁静的学习、读书、思考和研究,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洗礼和提升,争取四年让自己“脱胎换骨”!
33#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2 18:01:11 | 只看该作者
上学增加学历,读书提高学力

张少雄

上学(schooling),可以获得与积累学历(schooling history)。
上过小学者,履历表或资料统计表中学历填“小学”;上过初中者,填“初中”;……;上过博士研究生者,填“博士研究生”;上过博士后(本来不是正式教育)者,填“博士后”。学历,是上学历史的总和。中学后学校教育主要是专业教育,因此,中学后学历主要是专业教育的历史。
读书(reading),可以获得与积累学力(academic powers)。
学力,即学问的力量,是知识力、知识获取力与知识运用力等多种学问力和之总和。
学历不必然带来学力,学力不必然来自学历。有人学历长而学力低,有人学历短者而学力高;在教育史上,在现实中,这都是十分常见的事。不仅如此,在现代学校教育体制中,第一代教大学的人肯定没有大学学历,第一代招收硕士研究生的人肯定没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第一代招收博士研究生的人肯定没有博士研究生学历。上学,虽然俗称经常是“读书”,但不等于读书;读书不等于上学,也不一定非上学不可。
湘北农村曾经传着这样一个晒书故事,梗概如下:

一位上过大学的年轻人,与一位没上过学的老农为邻;年轻人在县城教书,老农在家种田。年轻人每周都回家休假,常和老农攀谈,攀谈中总是说上学的事与家中的百十本书,老人听后总是默默不语。六月初六,年轻人将家中那百十本书全搬到禾场上,放在晒席上,让太阳暴晒;老农则将一张竹床搬到禾场上,赤裸着上身躺上去,肚皮朝天,让太阳暴晒。
年轻人看见老农行状,不解地问:“太阳这么辣,躺在太阳下做什么?”
老农指指年轻人的藏书,问:“你那是做什么?”
年轻人说:“晒书。这百十本书,放在书柜中有些潮湿,六月初六,好好晒晒!”
老农拍拍肚皮说:“我也在晒书。这千百本书,放在肚子里有些潮湿,六月初六,好好晒晒!”
年轻人五六岁到县城新学堂上学,十八九岁到省城上大学,上完大学到县城教书,很少和乡村人来往,认得一些人,却与他们没有深交,也不愿意和他们深交。几年以后,年轻从一些学界精英处得知,老农是一位没上过学、但饱读诗书的鸿儒。

“晒书”与“赛书”同音,一语双关,切中上学与读书不相关联这一现实。
现代教育、特别是近二三十年的高等教育,都以(显性)课程为中心,而课程都以教材为中心,讲教材、看教材、考教材,教材之外不读它书,所谓读书就是读读教材,而读教材与真正的读书之间有很大距离。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几乎所有课程教材,都越来越薄,越来越花俏。
如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英语文学课程,在国内教材出现以前,很多大学以《诺顿英国文学诗文选》(五千来页)与《诺顿美国文学诗文选》(五千来页)为引导,直接讲读文学作品;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现国内教材,最初的有一定厚度,后来的越来越薄,每种教材一个或两个小册子,介绍十来个作家,讲读十来段作品。九十年代,名牌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招收研究生,参考书目还有《诺顿英国文学诗文选》与《诺顿美国文学诗文选》;本世纪几乎所有大学招收研究生,参考书目中都只有薄之又薄的英国文学教材(多在五百页以内)与美国文学(多在五百页以内)。再如汉语言文学专业古代汉语课程,上世纪七十年代,很多大学用王力四卷本《古代汉语》,辅之以大量的古文作品阅读;八十年代起,很多大学因为“讲不完”与“学不完”王力教材,纷纷选用或编写古代汉语新教材,由三卷,再到两卷,再到一卷,越来越薄。
专业课程以教材为中心,公共课程一样是以教材为中心。不仅如此,本科教育,无效公共课程,占总课程将近一半;研究生教育,无效公共课程,所占比例更高。仅外语空洞语言课程,本科占百分之十五以上,硕士研究生占百分之三十以上,博士研究生占百分之四十七以上。
接受过这种以教材为中心的教育,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与研究生,没有通读过一部英语文学名著;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生与研究生,没有通读过一部汉语文学名著;哲学专业本科生与研究生,没有通读过一部哲学名著;……。
接受过这种以教材为中心的教育,人文社会科学各专业本科生与研究生,绝大多数是没有读书、没有思想的空心人;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各专业本科生与研究生,不敢想像。
这种教育模式,使上学排挤读书,使学历排挤学力。上学与读书之间,学历与学力之间,距离已经越来越远,对于相当多的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来说,几乎存在鸿沟!
有一种事实不得不注意,也不得不接受:在过去的低学历社会,大师辈出;而在现代的高学历社会,大师却少如凤毛麟角。造就大师的,不是学历,而是学力,或者说,不是上学,而是读书。
其实,真正改善公民与社会的,不是公民都上学,而是公民都读书;真正推动社会持续改良与发展的,不是公民学历的增加,而是公民学力的提高。
34#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2 18:19:21 | 只看该作者
35#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3 15:56:07 | 只看该作者
回忆de独奏,高考过后,一切从零开始![zt]

       怎么说呢,面对此刻即将参加高考的我,说实在的,我也不知道用何种心情去面对,但却在此刻我清楚不能退缩!此刻我突然明白了很多,才发现我不应该对未来迷茫,转身回过头发现身边有父母的支持与期待,朋友的祝福与加油!我又怎能让他们失望呢!                                       
       回忆的过往一次次浮现在脑海,回首往事,依旧让人怀念!说来也很有缘,人生中和朋友同学的三次分别都在夏季,小学初中高中!这个夏天我们一起上大学!心里好不舍!
      依然 还记得在初中的时候坐了三年的老同桌,雪,那时我们一起拼搏努力,体会到了真正努力的感觉很充实!同学之间相处的很快乐,疯疯闹闹,三年纯真时代的友情让人难以忘却!想想那时候的我们多么快乐纯真!
       转眼间我离开了郑州61中学,在不舍中踏上高中的旅程,带着怀念,充满期待来到了郑州十四中高中!我的高中生涯开始了,在这里我遇到了和雪性格一样的女孩,活泼开朗!追求梦想执著!让我懂得如何笑对人生!那时我和蕾一起成为同桌,是我记忆最深刻的第二老同桌!很有缘的!一起努力奋斗,成绩的进步证明着我们的努力是对的!空闲的时候我们一起疯闹开玩笑,很快乐!
      可是向来缘浅,奈何情深,我因为户籍在湖北,不得不在高二转学,离开了我熟悉的郑州!再见了61和14中!带着伤感与不舍我来到应城2中,回到了儿时记忆中的家乡!耳边听到了熟悉的应城方言!可我却只会说普通话!毕竟在郑州生活了十几年了,在这里我遇到了她,梦梦,我的第三位老同桌,也是室友哦!有她在身边感觉很棒!我也有很多女生朋友,还有一些男生朋友!
      其实我是一个很男孩子气的女生,在家我就很疯,很爱笑,开朗活泼,乐观,从不喜欢悲伤!连朋友们也这样说我的,只是在学校的时候,可能是受压制吧,就超内向安静的!特别是初中那三年,一直是个超安静认真搞学习的女生,也不和男生多疯着玩,开玩笑都少,一点都不像真实的我,可是雪和蕾让我看到快乐应该永远的!不用刻意的克制自己,要学会放开的笑呵呵的生活下去,就这样我也有两重性格!
      在2中高二四班,我觉得家乡的同学嘛,就不用压制,所以看到的就是微笑在我心的爱笑傻笑!反而很快乐轻松!也主动和他人做朋友,和女生疯着玩,和男生开玩笑疯闹,做朋友,我感觉这是我这几年来过的最真实快乐的两年!从来没有在学校感到如此开心过,友谊真的很棒!
     也许是湖北与河南的教育方式不同,没能很好适应,成绩也没以前好了,我那觉不低头认输的信念也再消逝!因为一些曾经我看的很重的事与人,让我一度由微笑在我心变得不再笑了,那段时间我发现我不再是我了!有些迷失找不到真正的自己!如果这样下去,我的人生就看不到阳光了!
      终于在高考离我很近的时候,我发现自己不应该迷失,过往的对与错其实都已不重要了!就让它成为回忆de独奏吧!走到最后,只剩下剧终人散的真空!抛开过往所有,为了不让自己后悔,不管结局如何,也要放手一搏,微笑面对才是我,不是吗?就如同我的网名Blue7Sea一样,带走我的忧愁,留下美好的回忆!迎战高考!
      留下心中那份回忆de独奏,高考过后,一切从零开始!放飞梦想,敞开胸怀,放手拥抱未来!朋友们,一路风雨同路走来,因为有你们,我很快乐!一起为高考加油!这年夏天我们不说再见!加油哈!朋友们永远开心幸福哈!祝福你们哈!FIGHTING!!!
36#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4 11:24:05 | 只看该作者
纽约时报:上大学,究竟要学什么



                                                                                       Morgan Elliott

过来人给大学新生的建议。这些过来人实际上也是为大学新生的论文打分,指导他们的课堂讨论的人。

学是个让你明白自己需要提升什么的时机,这包括适应外部世界所需的提升和对自身的充实。利用大学在读期间把它们挖掘出来,越多越好。

选定专业之前,先上各种不同科目的课。参与到多种多样的社团和活动中。与人交朋友,出身比你穷得多和富得多的朋友都交一交。和不同族裔或不同宗教的人约会。(在聚会上的搭讪不算。)到海外留学一个学期,或者储钱到欧洲或亚洲背包旅行。

童年时,你可能没机会学习某些东西,现在就把空洞填上吧。不知道古典音乐是什么?真糟糕。不知道雷帝嘎嘎是谁?那更糟糕。如果你是在备受呵护的温室里长大的,那是时候感受外面的世界了。

大学同样是发掘自身潜能的时机。从没当过领导者?那就试着组建一个社团或乐队吧。

在大学里,我收获最大的就是做了这些尝试。我原本是戏剧专业,但想扩大学习范围,就选修了数学课,才发现实际上我喜欢数学,而且我也喜欢和技术人员混一起。

在领导方面,我管理一个数学社团和一个音乐社团,从中我学到了如何制定目标并说服他人和我一起实现这个目标。现在我计划博士毕业后成为企业家。这可能看起来很不切实际,但那是我在领导一个不起眼的小社团时,才发现自己能够经营企业。

大学里,尝试各种各样的事情。你从不知道,自己会迷上什么。

——蒂姆诺维克弗(Tim Novikoff),康内尔大学应用数学专业在读博士生。



果你花时间读这个建议,十有八九你已经具备了接受大学教育的学业挑战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即严肃的求学态度。我想要说的东西要世俗得多,但这会让你更好地过渡到并适应大学生活:在面对转变时的兴奋不已和不知所措中,宽容待已,耐心待己。

记得离开校园一段时间,逃离课业的要求和摆脱大学社交生活的束缚。去你住的镇上走走看看。见一见其他人,不是教授,也不是同学。如果你把所有时间都花在校园里,那就很容易受到个别苛刻的教授的批评,或是和舍友发生激烈的冲突。如果让这样的事情发生,那意味着你犯了不明轻重的错误,并且为这错误承受痛苦;你不明白大学这几年只是你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生活的全部。

在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的小说《达罗卫夫人》(“Mrs. Dalloway”)中,小说中的人物角色都因为无法保持适度的“比例感”而陷入困境,遭受折磨;日常生活,以及对其中一个角色来说的生活本身,都太过沉重,难以控制。

我这么说,并不是因为我认为如果你不采纳我的建议,你的生活将会变得一团糟,而是因为《达罗卫夫人》真的是非常优秀的读物,我极力推荐你们读一读。

——维利X.林,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文学创作专业在读硕士生。


学是事实产生的地方。研究是个协作的过程,所以科学家需要实验室助手,人文学科的研究人员需要图书馆助手,而研究生或博士生需要所有能得到的帮助。求知欲强且有能力的本科生总能够找到协助研究人员的活儿做。

不管是什么领域或是什么具体项目,帮助研究人员也是帮助自己。最明显的益处是学到了新的技能和无价的经验。不过,了解正确的实验或分析方法是如何在一堆杂乱的观察数据或观点声音中分辨出各种现象之间的联系,如基因变异和某种疾病,金融工具和信用可获性等,这对自己也有很大作用。打开一扇了解研究这一领域的窗口,你会发现自己在思考时更具批判性,也更少从表面价值去判断是否接受某些主张,或许你还会发现自己更有信心和勇气去面对自己能完成的事情。

最重要的是:研究经验告诉你知识是如何产生的。在科技发达的信息时代里,具有研究经验能够使人更好地生活着。

——阿曼辛格基尔(Aman Singh Gill),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生态与进化系在读博士生。


子设备已经成为了带给人安全感的事物。但让自己慢慢戒掉吧。

开始时,每天计划几个小时的不上网时间,手机也关机。这是你能够认真地读点什么东西的唯一办法,不管读的是柏拉图(Plato)还是德里达(Derrida)有关柏拉图的研究。(记住,如果你先读柏拉图,再读德里达有关柏拉图的研究,你会收获更多。)此外,下了线关了机,别人就更难找到你,你也因此在新朋友和熟人眼里显得更加神秘,更有吸引力。

当你离开房间去上课时,把你的笔记本电脑留下。把上课时间全都耗在Facebook上面,这只会浪费时间,浪费父母的钱、不尊重教师、也会让坐在你旁边想要集中精神听课的人觉得恼火。

你不需要用笔记本来做笔记——一字一句地记录下来不是好的记笔记方法。那只会制造劈啪劈啪的噪音……你是学生,不是法院书记员。到了讨论课或讨论环节时,习惯带着自己的想法,和其他人围坐在放着几本书的桌子旁进行讨论。毕竟,在你以后的生活中,会议是通过屏幕远程召开的。

——克莉丝汀斯默尔伍德(Christine Smallwood),哥伦比亚大学英美文学专业在读博士生。


学新生承受着难以置信的压力,他们不只是要成功地完成大学学业,而且还要表现突出。他们带着内疚的心走进大学,不知道要选什么专业,也不知道将选择怎样的职业道路。但且放轻松,大家都和你一样,什么也不知道。

进入艺术学院的第一个星期,我坐在昏暗的讲堂里,教授问的问题我都无法回答,幻灯片课件上的内容我也看不清楚。我觉得这讲堂里似乎就我一个人摸不着北。所以,当绘画课老师邀请我们几个学生去她家里吃个家常便饭时,我还担心自己会落后。但在这种非正式场合中,大家都开怀畅谈,我也能够非常轻松自如地说出自己对艺术的看法。

晚饭后,在回宿舍的路上,我们坐在现在最喜欢的老师的敞篷车上,沿途的树木嗖嗖作响,我记得自己抬头望着夜空, 想着,“大学就该是这样子!”轻松享受这一旅程吧。

——伊凡拉伦德(Evan Lalonde),波特兰州立大学当代艺术实践专业在读硕士生。


开始进入大学的那几个月里,大家都想交朋友。但没有人知道该怎么做,所以每个人一直都很友好。你或许会感觉自己为了得到同学的欢迎,假装对很多事情都非常感兴趣。“你是半职业哑剧演员?真酷。今晚上哪儿去啊?”

幸好,到最后,一切都摆脱了。在聚会上、社团活动中、宿舍里和教室里,你会找到自己真正愿意与其交流的人。换句话说,除非你每天晚上都呆在宿舍里,和高中时的爱人(他/她可能回家了,也可能在别的学校就读)煲电话粥。或者更糟糕的,你每隔一个周末就离开学校去见你的爱人。分手吧。

你们应该尽快分手,因为无论如何,感恩节过后,你们可能就会分手。你可能会真心挽留,但是当你们身边有了新的伙伴,无法真正“了解”对方在各自学校里的表现,或是因为对方而错过了某些重要的场合,如现在正在忙碌进行着的社交联谊活动,你们便会开始憎恨对方。更糟糕的是,其他人可能会对你的缺场加以惩罚:“哦,是啊,这玩笑有点难解释。瞧,那是在你离开镇上的那个周末开始传出的。”

和你的爱人到同一所大学也不必然能解决问题。我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我男朋友不喜欢我的新“舞台”;我感到心慌,因为我们开始太多时间黏在一起,然后呆在一起的时间又变得很少。在第一个学期分手前的那头两个月,我们就这样分分合合地得过且过。

大学一年过去了,我们认识了许多新朋友,各自的生活重心也有了变化。在接下来的学期里,我们觉得成长过程中的烦恼并没有减弱彼此之间非常珍贵的情谊。最后我们复合了,一起度过剩下的大学时光。不过,我们是先分过手的。

——瑞贝卡埃利奥特,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社会学系在读博士


37#
发表于 2010-12-1 08:30:17 | 只看该作者
  专家视线:大学与高中有什么不一样?
  ——致08级新生的一封信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党委书记周石



  进入大学学习,大一新生面临着一个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为此,同学们首先思考的问题是:“高中与大学有什么不同?”把这个问题想好了,对同学们适应大学生活是有帮助的。针对这一问题,同学们可以从6个方面考虑。
  1.高中解决的问题是单一的,大学解决的问题是多样的。   高中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要考上大学。在高中阶段只要学习成绩好,就算好学生,考上大学就算完成任务。而大学教育要解决的问题具有多样性。上大学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要适应大学生活,学会与同学和老师相处;接下来要面对的问题就是对本专业是否有兴趣,同学们如果对本专业没有兴趣,就要寻找新的专业,重新设计自己。大学还涉及到:怎样认识自己,自己的特点是什么、自己今后干什么、找一个什么样的伴侣等等……所以大学需要解决的问题与高中比起来更为多样。如果有的问题解决不好,会影响到同学们今后的发展。
  2.高中的学习内容是有限的;大学的学习内容是无限的。   高中的学习内容有限,一个高中生用3~5年时间就能把高中的内容学完。而大学的学习内容是无限的,大学要求同学们不但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有广宽的知识面和动手能力。大学的任何一个专业除学好本专业的知识外,还要大量地掌握相关专业的知识。比如:学习经济学的同学,如果仅仅是对经济学有所了解,那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了解文史知识,并掌握各种研究方法。
  3.在高中,同学们在竞争中处于绝对优势;在大学,同学们在竞争中处于相对优势。   在高中,同学们学习成绩是优秀的,是其他同学学习的榜样,可是到了大学,特别是在重点大学,人才济济,高中的学习优势没有了,同学们又在一个新的起跑线上竞争。同时,有的同学在社会工作上特别优秀;有的在文体方面特别优秀;有的动手能力强……在激烈的竞争中,同学们原有的优势被弱化了,具有的只能是相对优势。面临这种现状,及时调整心态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4.高中学习是被动的;大学学习安排应该是主动的。   高中学习总体上来说是被动的,学生基本上是围绕老师的安排、在老师的教育下一步步地学习。而大学则要求同学们主动地进行学习,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把理论与现实相结合,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主动地学习精神,要想在学业上取得成就是不可能的。
  5.高中生活是以家庭生活为主;大学生活是以集体生活为主。   上高中的时候大部分同学住在家里,即使是住校的同学,每个月也能回家,这样会从父母那里得到更多的关爱,生活上的事不用太操心,与人的沟通能力并不重要。上大学就不行了,同学们远离父母,过着集体生活,一切问题都要自己进行处理。与同学关系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同学们的日常生活情绪,有时还可能导致同学出现严重问题。所以,与人沟通能力的锻炼就显得尤为重要。
  6.在高中,同学们是未成年人;在大学,同学们是成年人。   在高中,同学们还是未成年人,是民法上限制行为能力人,涉及到法律上的事情,有的可以不负责任。但是上大学以后,同学们的年龄一般都在18岁以上,从民法上讲已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要对自己的行为负全责了。同学们要认识到这一点,尽快提高自己的素质,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38#
发表于 2010-12-4 11:15:04 | 只看该作者
'蚁族”:奋斗中无法释怀的青春梦想梦想, 青春, 释怀, 奋斗

《蚁族——大学毕业生聚居村实录》的问世犹如惊雷,出版后的短短4个多月,相继荣获《南方周末》“2009中国传媒特别致敬”、“2009华语传媒年度图书”,“蚁族现象”在“2009凤凰·百度时事沸点事件”评选中当选“影响时代社会类”事件,“蚁族”一词成为《咬文嚼字》公布的“2009年十大流行语”……
                                            

                                          廉思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出版

  “蚁族”一词的出现,让世人的目光迅速聚焦在一个庞大的城市沉默群体上:他们年轻、多为“80后”,他们接受过高等教育,处境却是“生存之上,生活之下”,如小小的、卑微的蚂蚁,群居在城市的边缘。有人为他们的弱小叹息、呼吁;有人认为弱小只是他们人生的临时节点,是雄鹰总会展翅高飞。而他们自己则认为这是为收获成功的果实翻松土壤。



  “我其实更多的是想扮演一个发问者,通过‘蚁族’的人生经历,带给当代青年更多的人生思考。”



  记者:最初你做的仅仅是一个研究报告,后来为什么要写成《蚁族》这本书?写这本书的目的是什么?



  廉思:《蚁族》是我主持的一个国家级研究课题——《潜在危机:中国“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与社会稳定问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在进行这项研究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如果此项研究只是产出几份写满数据和调查分析的研究报告,那么它所起到的作用就十分有限。我希望能出一本通俗易懂的书,让社会上尽可能多的人能了解“蚁族”和他们的故事,引起社会对这个群体的关注。当然,我还有更深层次的目的,那就是希望通过对“蚁族”的研究,让青年人对自己的前途命运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记者:“蚁族”从一个调研报告成为一个社会热词,你觉得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廉思:因为它不仅仅是一个研究报告,而是反映了时代的呼声,发出了时代的强音,代表着我们这个社会不能忽视也不应该忽视的最敏感的群体,揭示了一代人的痛苦、无奈和彷徨。



  《蚁族》一书出版后,很多“蚁爸蚁妈”给我发邮件、打电话、网上留言。家长们告诉我,是《蚁族》让他们知道了远在外地的孩子到底过着什么样的生活。有个家长说,怪不得儿子坚持不让他去住处看一眼。有个妈妈给我留言,说她看了两天的书,流了两天的泪,作为一个“80后”的母亲,她感觉自己是那样的无力。可见,“蚁族”这个群体影响的不仅仅只是百万“蚁族”本身,因为“蚁族”在大城市里“漂”得再苦再累,在家里也是父亲母亲、爷爷奶奶的心肝宝贝。所以,“蚁族”涉及到的是成千上万与“蚁族”有着紧密联系的人。从这个侧面就能看出,社会对它的关注度有多高。



  记者:孔子曰:三十而立。这些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年轻人,将陆续面对人生的一个重大问题:能否立?如何立?你和“蚁族”同为“80后”,通过写这本书,你对“蚁族”和自身命运有什么样的思考?



  廉思:只要一个人青春过、奋斗过,他就不会不被“蚁族”的故事唏嘘感动,因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蚁族”。我也是“蚁族”,也是房奴,也在为梦想奋斗。今天我们这些“80后”已然到了而立之年,但孔子两千年前的余音,让我们显得是那么茫然无措。如果用车和房作为衡量“立”的标准,那么能有多少“80后”现在有车有房?又有多少“80后”的车和房不是依靠父母而是自己挣来的?



  在《蚁族》这本书中,我其实更多的是想扮演一个发问者。通过“蚁族”的人生经历,带给当代青年更多的人生思考,思考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思考在国家政策下,个人如何去应对和作出选择。我知道,很多大学毕业生去西部是为了考研加分和城市户口,很多人当村官是为了有两年基层工作经验然后考公务员尽快离开。我们不能一味地责怪这些年轻人现实,而是现实让他们不得不作出这样的选择。社会呼唤青年人要有责任感和担纲意识,但是对于现实中的个人来讲,既不能只讲奉献不谈利益,也不应只谈利益不讲奉献。如何平衡这两者之间的权重,“蚁族”让我们反思了很多。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已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让更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进入普通劳动者的行列,但是很多学生在思想上还没有完全适应这种转变。”



  记者:“蚁族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廉思:“蚁族现象”的产生既有国家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也有我国户籍制度的因素;既有聚居村本身个性的问题,也有城乡接合部共性的问题;既有大学毕业生本身个性的问题,也有流动人口共性的问题,其宏观原因是:



  (1)大城市的吸引力。课题组研究发现,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西安等大城市中均有大规模的“蚁族”存在。另外,由于我国户籍制度的客观影响,大部分来自农村的大学生都倾向于留在城市工作,这无疑更加剧了大城市的磁体效应。



  (2)我国就业形势的变化。2003年初,我国首批扩招大学生进入社会,与下岗再就业职工和民工潮汇聚成就业洪峰,造成我国就业压力空前增大。此后,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便连年增加。



  (3)我国就业政策的调整。2002年3月,教育部、人事部、公安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共同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有关问题的意见》,其中规定:未落实工作单位的大学毕业生,学校可根据本人意愿,其户口两年内可继续保留在原就读的高校,待落实工作单位后,将户口迁至工作单位所在地。



  (4)大学生择业观的相对滞后。1998年开始的大学扩招,使我国大学入学率在短短七八年内达到了21%,到2020年,我国将实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0%的目标,按照国际标准已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因此,这也必然要求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让更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进入普通劳动者的行列,但是很多学生在思想上还没有完全适应这种转变。



  (5)高等教育发展与社会需求的差异。近年来,社会对大学生需求的增长速度并没有赶上大学毕业生增加的速度,而对能够作为初级工人、高中和职业学校毕业生的需求却有增无减。此外,大学毕业生就业已经社会化,实行自主择业,但市场需求情况并没有及时成为专业设置、招生人数划定的风向标。



  记者:你在书中把“蚁族”称为是继农民、农民工、下岗职工之后的第四大弱势群体,通过许多案例讲述了这群高智商低收入者恶劣的居住环境和艰难的求职经历。但是,也有很多读者反映,每个人年轻的时候都是这样奋斗出来的,有些人可能比他们还要艰苦。所以“蚁族”并不值得同情或怜悯,这是他们自己选择的道路。你怎么看?



  廉思:认为年轻阶段多吃点苦是人生的必经阶段,这点我持肯定态度,“蚁族”自身的奋斗也恰好说明了这一点。但“蚁族现象”也确实反映了我国社会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这也是不容回避的。比如,“蚁族”绝大多数来自经济欠发达地区,其中来自农村和县城的比例分别达到54.7%和20.7%,是名副其实的“穷二代”。他们勤奋苦读考上大学,背负着家庭很高的期望,在大学里他们仍然比那些家庭富裕的孩子刻苦得多,但是目睹同学中“富二代”、“权二代”毕业后轻易获得好职位、买房买车,自己却从村到村(从农村到聚居村)、求职艰难,他们对贫富差距、社会不公的感受跟其他群体是不一样的。难怪有人得出的结论是:“奋斗10年还不如有个好爸爸。”这样的矛盾恐怕很难用“年轻人需要多锻炼”这样简单的话语来解释吧!



  有些评论家将“蚁族”和“文革”时期的青年对比,认为现代的大学生可以接受到很好的教育而且不会承受被批斗和上山下乡的风险,这样已经很幸福了,所以“蚁族”们根本不需要社会的同情和怜悯。这样的比较我也不敢苟同。社会在进步,如果老是和以前比,那肯定是好的,可是这又有什么意义?未来的前进动力又在哪儿呢?



  “如果这样一群‘精英候选人’无法参与社会,或者社会使他们‘走投无路’,让他们以年轻脆弱的心灵和一无所有的经济能力裸露于经济危机之下,必将对我国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构成潜在威胁。”



  记者:现在社会上有很多议论,认为大学生毕业不应该留在大城市当“蚁族”,去小城市会更有发展,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你研究这么长时间“蚁族”,了解他们的想法,那么他们是怎么想的?



  廉思:尽管社会上对“蚁族”留在大城市有这样那样的非议,但对于现实中的“蚁族”来说,他们可能更情愿留在大城市。这是因为:第一,“蚁族”对土地没有父辈那样的感情,对农村和家乡没有父辈那样的依恋。“蚁族”中很多人当初念大学就在大城市,大学毕业后也就顺势留在了大城市。“蚁族”很大程度上不是基于生存需求,而是要改变自己的生活,梦想自己能有和城里孩子一样的身份和地位。因此,他们来到“北上广”,根本就不想再回家乡。第二,“蚁族”受过高等教育,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因为有文化,再加上他们是在网络、手机的伴随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比较了解外部世界,知道城乡之间的巨大差别,城市文明对他们有巨大的吸引力。到城里不管干什么都比在家乡好,是他们比较坚定的信念。第三,二三线城市和大城市之间有着巨大的差距,“蚁族”也不情愿去小城市。因为比较起来,大城市无论政治环境还是就业氛围,甚至接受再教育的机会,都比二三线城市要好很多。“蚁族”普遍认为,在大城市生活会更有利于自己的人生发展。



  每个人都有选择留在大城市的权利。我国正在进行大规模城镇化,需要大量人才,“蚁族”为城市的发展奉献了自己的才华和青春,城市的发展已经离不开“蚁族”,也没有办法把“蚁族”拒绝于城市之外,或者把他们再送回农村或县城,不管你是否欢迎他们。近两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很多工作岗位待遇并非令人满意,但“蚁族”并没有太强烈的返回家乡的意愿,他们仍然甘愿做“蚁族”。可以肯定,不仅以前毕业的大学生要做“蚁族”,今年即将毕业的600多万大学生,有相当部分的人还是要做“蚁族”。所以,积极的思路是使他们有序地融入城市,成为新市民。在这个思路的基础上,剩下的问题就是研究怎么解决、采取什么政策、条件和进程。



  记者:读完《蚁族》后有些人也很担心:假如“蚁族”的存在使人们变得不再相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的时候,随之而来的可能就会是降低投资教育的意愿和资本,这将是教育最大的隐患。你认为呢?



  廉思:确实存在这方面的担忧,“80后”“蚁族”的出现潜伏着深刻的社会危机。中国传统社会2000年来能够保持相对稳定,非常重要的方面是有一个比较通畅的下层社会向上层社会的流动机制,即自隋唐开创的科举制。每年,数以万计的莘莘学子通过这条路改变了自己的命运,科举制给所有读书人以通过科考而非钱财、出身、关系、背景改变自己命运(学而优则仕)的通道。



  现在新的“读书无用论”又出现了。我认为,知识本身并不能改变命运,只有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个人能力,并且运用到社会实践中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才可能改变命运!所以,对于目前的教育体制来说,高等教育要改革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使学生能把认识世界的知识转化为改造世界的能力,否则培养出来的就是高知低能,只会纸上谈兵,无法适应社会。



  “蚁族”问题的重要性还在于他们与其他弱势群体很不同,比如,对于主要由小学或初中文化程度者组成的农民工群体而言,再过10年或15年,他们可能仍在工地上抡大锤或回老家去扛锄头,但“蚁族”们受过高等教育,会逐渐成长并进入社会的“准精英阶层”,一个人在年轻时候的经历会很大程度上影响他的价值观,因此,“蚁族”的心态和价值观将会影响中国的未来。试想,一个人在年轻常遭到冷遇,或认为被社会鄙视、常遭到不公待遇,那么,当他进入四五十岁、事业获得成功后,他会如何看待和回报这个社会?他会如何教育自己的下一代?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关心“蚁族”就是关注中国的未来。



  “国外存在类似中国‘蚁族’的现象,说明大学毕业生低收入群体在各地存在一定共性,但中国表现出来的个性更鲜明一些。”



  记者:据你了解,国外的大学生毕业也是大多选择留在大城市当“蚁族”吗?国外在城市化进程中有没有这种现象?



  廉思:国外也有“蚁族”现象,例如韩国社会虽没有明确划分出“蚁族”,但显然也存在相似阶层。韩国人口相当集中,特别是地方出身的年轻人极力考入首尔的大学,毕业后也留在首尔工作,地方大学毕业生也纷纷涌入首尔。因为首尔是国家机关、大企业和高等教育机构的聚集地,显然有更多的发展机遇。韩国没有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之分,外地人不会因户口问题受到有别于当地人的待遇,更加剧了人口的集中。



  目前韩国近一半的人口集中在首尔以及附近的首都圈,但留在首尔的年轻人并不都能过上宽裕的生活。“僧多粥少”使得首尔青年失业率在各年龄段中一直居高不下。即使对找到工作的人,情况也不乐观。



  国外存在类似中国“蚁族”的现象,说明大学毕业生低收入群体在各地存在一定共性,但中国表现出来的个性更鲜明一些。中国社会存在大学生就是“天之骄子”的传统观念,受到传统观念影响,很多乡村出来的大学生自身还承载着父母的厚望、家族的“面子”,所以也会有类似“宁要北上广一张床,不要外地一套房”的想法,迫使他们选择留下来做“蚁族”。



  记者:最后,请你对“蚁族”们说些心里话。



  廉思:人生自有起点、必有终点,但绝无顶点。今天,我要从心底里为“蚁族”鼓掌,“蚁族”并不是失败者,只是尚未成功。放平心态,坚信自己的选择,通过不懈的努力,“蚁族”一定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最终“化蚁成蝶”。(却咏梅)
39#
发表于 2010-12-4 11:25:45 | 只看该作者
创造最棒大学生活的哈佛秘诀

王致诚 译

1986 年,当时还是哈佛大学校长的德雷科·鲍克很想知道,为什么有些学生在哈佛的经历很成功,而有些学生却平平淡淡。所以他找到哈佛教育研究院的理查德·莱特教授,请他通过研究,评估一下哈佛栽培出来的学生,以及哈佛学子怎样才能让大学生活过得充实而愉快。任职教育研究院的莱特教授,也是位训练有素的统计学家,他召集了一批来自哈佛大学其他24 个机构的同事,就校长的这个问题开始研究,希望从中找到答案。自此,莱特教授开始了长达15 年的研究。多年来,莱特教授及其同事先后采访了1600 多名哈佛学生,同时与100 多名专家和教授进行了探讨,就“业余时间干什么”、“哈佛的教学质量如何”、“有何建议”,以及他们本人的情况,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和研究。目的是确定哪种因素最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并给他们带来成功快乐的大学生活。在莱特教授和同仁的研究基础上,哈佛的许多教学方针已作了调整,如现在会安排学生一起做作业、课后进行讨论,等等。目前兼任哈佛肯尼迪政府学院教授的莱特说: “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可以有很多方法来提升他们的大学经历。”莱特教授已经将他们的研究结果和自己的妙点子写成了一本书《创造最棒的大学生活》(Makingthe Most of College)。这些“成功指南”,对即将踏入大学校门或已经置身其中的你,一定有所帮助。
列出一个最佳时间表
在接受莱特教授采访的哈佛学生中,那些学习成绩优秀和成绩差的学生之间有个最大的区别:成绩优秀的学生将“时间”挂在嘴边,而成绩差的学生却从来不说这个词。一些学生说,当他们在大学里沿用高中时代“在自习室里学习25 分钟、运动后学习35 分钟、饭后再学习45 分钟”的时间安排时,成绩就总上不去。但当他们采取连续学习几个小时的办法后,学习成绩和对课程的理解力都提高了。莱特教授建议,学习时间安排不合理的学生可以自己做试验,列出一个最佳的时间安排表。
混合选课收获多
在哈佛校园里,许多学生为了拿到学位,选修了大量课程,但他们的收获却不多。这些学生通常这样选课:大一学必修课、大二学主修课、大三学主修课中的高级必修课、最后一年则选择一些兴趣课,就像饭后的甜点似的。但问题是,大一的基础课涉及范围太广,他们来不及咀嚼消化;到大二年级学主修课时又觉得很枯燥;待到高年级选读的兴趣课比较“刺激”时,他们才后悔为什么当初不多选读兴趣课,如日语、历史、统计等。而大学生活真正成功的学生,就是从一年级便开始混合选课,既学必修课,又选主修课和兴趣课,就像一个人去购物,不仅买生活必需品,也买其他的东西。这样,几种课程互相调剂,学生学习起来才有兴致,也更专心。相反,每一学年单调地学一种课程的学生,通常都觉得学习乏味,心里不痛快。当然,如果能在小班(少于15 个人)里上课,学生被教师指导的机会较多,学习成绩提高得也会更快。
课堂笔记训练有素
莱特教授强调,学生上课时应该带上许多小纸片,而不是一两张大纸做课堂笔记。一个星期有9 到12 个小时,也就是只要有40%的上课时间做笔记,你的学习成绩就会大大提高。莱特教授的研究证明,学生记得越多越好,成绩提高得越快,没有什么方法能比记大量课堂笔记更能提高学生成绩的了。如果学生能在最后两年里一直坚持记笔记的习惯,当大学生活结束、该写毕业论文时,训练有素的你就会觉得那是小菜一碟。一起写作业很有帮助莱特教授指出,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很重要,但关键是要有一种好的方法,使他(她)能理解作业中所有的问题。所以,当学生独立完成自己的作业后,可以和4 到6 个同学一起讨论结果,哪怕一个星期只有一次这样的讨论,都能提高他们理解问题的能力,并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这种讨论尤其对科学系的学生很有帮助,因为科学是一门更加独立和复杂的课程。
学习外语苦而乐
外语是哈佛人的“拿手戏”,许多新生的外语高考成绩大大超过学校的录取标准。外语也是许多哈佛学子“最喜欢的课程”之一,很多学生形容自己学外语“很艰苦但很愉快”。在接受采访的学生中,57%在毕业求职时获外语免试推荐。为什么他们的外语这么优秀?因为他们在小班级里,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老师的鼓励,老师安排他们一起写作业,布置大量的习题,并经常搞测验。总之,学好一门或几门外语,就意味着你掌握了更多的技巧,有更多的机会等着你。
和老师接触受益匪浅
莱特教授在每个新学期的开始都要对学生提同一个忠告:你们应该主动和老师接触,了解他们,同时也让老师充分了解你。如果你还没有这么做过,那么从现在开始吧,这种接触将会使你受益匪浅。莱特教授说:“想想吧,当你结束4 年(8 个学期)的大学生活、准备求职或考研究生时,会有至少8 名教授为你写推荐信。更重要的是,和教师的这种良好关系会让你感到自己受重视,被关心。”莱特教授表示,那些接受采访并过着愉快大学生活的哈佛学生,通常向教师请教的问题不是“为什么我总是考不出好成绩”,而是“我的这篇论文哪一段论述不充分”。还有,遇到学术问题不要逃避。为莱特教授工作的研究人员在对40 个碰到学业难题的新生做的试验表明,主动请教老师的20 个学生的成绩提高了,而另外不找老师帮助的20 个学生则成绩差,且心情沮丧、不快乐。
重视“窗外生活”
莱特教授认为,多数大学生在大学里都有内心痛苦挣扎的时候,因为他们远离家人和原来的朋友,感到孤独无助。但如果他们经常参加社交活动或校园文娱组织,即使对毕业后是找工作还是读研究生很茫然,他们仍然会快乐。相反,那些内心孤独,却又不愿与人交往、不参加社会活动的学生,不仅心情压抑,而且学习成绩也会下降。莱特教授指出,有些学生认为,进了大学,学好专业课才是最重要的,其他事情都是“副业”,会影响学习。但他的研究小组的研究结果却表明:了解“窗外”的世界与“窗内”学习同样重要,有些时候, “窗外生活”比“窗内学习”对一个学生的影响更大、更深远。他们发现,玩命学习的学生和只学习几个小时然后出去“疯”的学生取得的成绩是一样的。但是,那些参加社交活动的学生,有时候成绩更好。当然,也有学生因为过多地将精力放在社会活动上,影响了学业,但无可否认,他们仍然是哈佛校园最快乐的一群。
40#
发表于 2010-12-4 16:41:31 | 只看该作者
原文地址:成功励志图书精选20部在线阅读作者:江山依旧
成功励志图书精选20部在线阅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9 19:05 , Processed in 0.11502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