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宗伟:你与我都可能成为改变的力量——读《大地在心》
《大地在心》的作者大卫?W.奥尔认为,现行正规的教育至少“有三种种危险对我们在地球上的生活方式来说,后果特别严重:(1)正规规教育使得学生们在弄清楚自己的角色之前,先去考虑他们的生计;(2)正规教育会让学生们成为缺乏道德感,狭隘的技术人员;(3)正规教育会泯灭学生们对大自然的好奇心。”(P26) 对教育的危险勒庞、弗莱雷等哲人也有过类似的观点。遗憾的是当有人批评时下教育存在的问题的时候,最为反感的倒是我们这些教育人,我们总是会千方百计地从体制和制度上去找原因,似乎今天窘困的教育生态与我们这些教育人丝毫没有关系,如果说要有点关系,这关系也在校长,“一线教师”总是被动的,无奈的。不错,现行教育体制和制度无疑是有问题的,体制与制度有问题是不是意味着我们这些从事实际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就没有问题,或者只有校长有问题?我们总是习惯了对体制与他人的反思,但很少反思自己;我们也习惯了批评教育,但一旦有人批评我们的时候,就会抱成一团群起而攻之而无视伦理与常识,因为我们总是弱势,凭什么受伤的总是我们? 对此,大卫?W.奥尔的回答是“当然教育不可能独自造成这些危险。正规教育还需要一些帮凶,比如:麻木不仁、没有责任感的父母、超级购物中心、电视、MTV和电子游戏、攫取最大利润的文化、对自己脚下的上地一无所知的移民。学校教育只不过是较大层次上文化衰落的帮凶。但是,又没有其他机构能更好地扭转这种衰落。那么答案就是:不要放弃和减少正规教育,但是,要改革正规教育。”(P26) 比如说正规教育扼杀学生天分勾当如,“把学习变成无聊的日常事务,繁琐的记忆,脱离亲身体验的大量枯燥概念,死钻教科书,受到挖苦奚落,条条框框太多,过分强调考试成绩,过多看电视、玩电脑,过多室内学习等等”(P24)几年前,《钱江晚报》曾爆出这样的小学试题:“一个春天的夜里,一个久别家乡的人,望着皎洁的月光不禁思念故乡,于是吟了一首诗。请问这诗是什么?”一学生答“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结果被老师判为错误,因为答案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更叫人难以相信的是,有一年“两会”,一位委员出了一道幼儿园考小学的题:1、3、5、7是按奇数分类的,那1378、59、246是按什么分的?这道题将在场的教授、副教授们都折磨得毫无办法。其实,答案是音调的不同。 如此奇葩的事,难道只是体制和制度,或者说只是校长一个人在干?谁能说我们这些教师和家长难道没有自觉或不自觉地参与其间?我们之所以会习惯性地将责任推给体制与制度,推给校长,因为我们总觉得自己是受害者,是被动者,或者只是为了谋生不得已而为之,殊不知,正是我们的“被害”“被动”“不得已”助长了我们所唾弃的现今的教育局面,在不知不觉中成了帮凶。想想看,在今天这个网络社会,大数据时代,我们这些教师有多少人不是依然习惯于根据教参和“优秀教案”之类来备课、上课。又有多少不是“只知道啃书本”,只知道膜拜“二手”、甚至“三手”的货色。很少放手去寻找和积累属于自己的“一手知识”。有多少教师不是教着教着使自己成了“二传手”“二手货”的,又有多少学生不是在我们这些“二传手”“二手货”的教育下成了“三手货”甚至“四手货”的? 今天的许多教育人,完全不自觉于教育的实际情况,只顾自说自话,有人还傲慢得不容他人质疑,甚至还懒得阅读与思考,更懒得把心智和“实际创造活动”紧密联系起来。有几个人能如民国时代的老师们总能给学生以外的惊喜或者不经意的地吊一吊学生的胃口的,比如刘文典有一回讲《月赋》。讲到一半,突然卖起了关子,宣布关键处到等到“下个星期三晚饭后七时半”才揭秘。原来,那晚恰是阴历十五,皓月当空,他选择在如此情境交融下侃侃而谈,让在场的学生都大呼过瘾。 但时下不少红极一时的名师、专家,有多少能如刘文典的,又有多少不是如大卫?W.奥尔所说的那样:“趋于支离破碎的知识,并且过于短视”的。他们总是很聪明地用他们“独到的视角”解构教材组织教学。也总是津津乐道于自己的教学与论断得到赢得了多少粉丝,得到了几个大家的赞赏,以证明自己的聪明。然而也正是这聪明,印证了大卫?W.奥尔“聪明的缩影就是专家”的论断。(P33) 今天我们如何应对商业电视、网络游戏、家庭离异、自然衰败、以及城乡两极以及不断出现的暴力文化对学生心灵侵蚀的现实,重建“生态教育”?大卫?W.奥尔的建议是,“彻底打破旧的教育理论;彻底打破学科化的课程的束缚;彻底打破教室和教学楼的禁锢。”(P37)要做到这些,我们首先需要有勇气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体制制度如此,但是面对不合理的体制和制度,我们能做什么,做了些什么,我们是不是真的无能为力?我看不见得。比如我在主持学校工作的那些年给自己的提醒就是:在今天这样的教育生态中尽其所能,少做应试教育的帮凶。我的主张就是甘于“第二”,不争“第一”。我所在的学校就不推行教学模式,就不以考试成绩论英雄。我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组织师生读书、思考、行走。几年下来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不一样得到了同行和社会的认可。 在今天的教育生态中,不被绑架是不可能的,或许我们真的无法出走,无法绕过,无法穿越这些困境,但是我们能做的,唯有用自己的智慧砸碎镣铐,以一己之力寻找改善的可能,而不是选择放弃与埋怨。参与改善的人多了,也就有希望了。你和我,都可以成为改变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