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6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可爱的汪曾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8-28 00:30: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可爱的汪曾祺


2010年01月15日 作者:张小牛   来源:光明日报

  我们湖南娄底的文友们相聚,总要聊起汪曾祺。13年前,他和几位文坛名家一起来到我们这个偏僻小市,给我们留下生动可爱的印象,怎么都忘不了呵!



  其实,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省城的一个青年作者笔会上,我就见过汪老了。那正是我们刚读过《受戒》、《大淖记事》等小说的时候,汪老成了笔会的话题热点。因此当笔会组织者宣布,汪曾祺将从北京赶来给我们上一堂课,大家顿时欢呼起来。第二天,汪曾祺先生在我们瞪大眼睛的注视下走上讲台,矮矮的个子,全无棱角的圆头圆脸,一双闪烁智慧又透着淡定的小眼睛,慢悠悠的声调,一下就把我们拉进《受戒》里那明净悠远的境界。他就在明净悠远的神态里跟我们拉家常,说他怎么写《受戒》的,怎么写《大淖记事》的,说当初他的老师沈从文怎么叮嘱他写小说的。让我们在这“家常”里一层层揭开认识的硬壳,去努力接近文学真理。难怪他的小说能给文坛吹来新鲜得如同清晨一般的风,让我们的审美视野里漫溢柔柔隽永和绵绵韵味,在我们的生命体验中拔起一道异常美丽的风景呢!



  10年后,汪曾祺居然到娄底这个小地方来了。在我眼里,年已七旬的汪老似乎没有太大变化,除了圆圆的脑袋上细软稀疏的头发几乎全白,那张圆圆的脸依然很纯净地红润着。他是与另外五位名家一起,接受我们娄底地区文联邀请来举办文学讲座的,另五位文坛名家一致推举他率先开讲,他也就不作推辞,照样给众多崇拜者们拉家常,谈自己与文学的缘分,谈自己对小说意境、意蕴和语言魅力的理解,让我们听得如痴如醉。讲课完毕后,评论家胡德培对汪曾祺说,您的小说语言太神奇,拆开词、句来看,实在平常,可连接成篇却别具韵味呵。汪老就眨巴着小眼睛,笑。



  娄底的许多“汪迷”们都抓住这个难得机会,希望得到汪老的墨宝,他一一给予满足。有位又爱文章又爱集邮的青年拿来一套小型张,请汪老在那上面签名,他也照办了。我都有点不好意思,就怕“汪迷”色彩沾了俗,但他仍然只将那双小眼睛眨巴几下,微微地笑。



  吃饭的时候,汪曾祺也常常这样眨巴着小眼睛,又像狡黠又像顽皮地笑。我们赞扬他牙口好,能把炒黄豆嚼得嘎巴响,他就眨巴几下眼睛,笑指自己的牙齿,说全是重新安装的。我们聊到《沙家浜》的经典唱段,他就哼起胡传奎的“想当初,老子的队伍才开张”,说江青很不满意这段唱词,而他作为编剧却觉得这唱词很出味道,硬是不肯改,飞扬跋扈的江青居然也没奈何他。说着又挤挤小眼睛,得意地笑起来。



  次日,天不亮就直奔祝融峰看日出。公路不能通到峰顶,还有一段山路要走,虽是不远,却时有陡峭。汪老是六位文坛名家中年纪最大的,却不要我们搀扶,走得精神抖擞。只遗憾上了峰顶守候至大天亮,却因为突然涌出漫天云雾,太阳终未得见。文联一年轻干部沮丧地说,听了一回日头哩。汪老闻言连连点头:“嗯,有意思,听日头,有诗意,也有禅意啊。”



  我是总觉得汪老很有几分“禅”的,这感觉从读《受戒》就开始了。了解他一生的曲折坎坷后,更加觉得,历经磨难备受挤压,却能将生活做一种艺术的变形处理轻轻搁置,而后再用变形的艺术手段把俗世生活予以精彩表现,没有一种大家禅境恐怕很难呵。



  从祝融峰下来,去著名的圣帝庙参观,很多游人都朝圣帝磕头、作揖。我也作揖了,并非因为迷信,乃是将圣帝做了巍巍南岳的代表,抑或标为心头某种高度的符号。但我在熙攘人流里注意到,汪老既不磕头也不作揖,只朝南岳圣帝眯了小眼睛久久打量,不知道那圆圆脑袋里此刻装有什么?文联一位资深摄影师惊诧了,他告诉我,想给汪老拍一张打量圣帝的照片,大雾里得用闪光灯,奇怪的是闪光装置有双保险居然连按三次都不亮,怎么了呵,莫非圣帝也被眼前这个有着佛相的小老头镇住了?



  汪老走了几年了,他却依然活在我心中。至今,我也时不时地还能看到,那明净悠远的神韵里,有一种晨光般的禅意。(张小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3 21:23 , Processed in 0.068484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