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炉边随想:《语文建设》对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2-14 11:04: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炉边随想:《语文建设》对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


摘要:从教师专业发展的三大基本要素——“专业自主”、“专业对话”、“专业伦理”来看,《语文建设》的每一期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语文教师对《语文建设》的作用认识不一,语文教师与语文教育理论工作者、教育行政管理人员三方对《语文建设》内容和质量认识悬殊;要想加强《语文建设》对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一方面,语文教师对语文专业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真正具有一种积极上进、渴求学习的愿望和动力,积极参与《语文建设》的“专业对话”;另一方面,面向语文教师的《语文建设》要把为语文教师专业发展服务作为一个重要目标和任务。
关键词:《语文建设》期刊   语文教师 专业发展
语文教师专业发展是一种“动态”发展的过程,语文教师的态度、价值、信念、知识技能和种种行为表现时刻不断需要调整、修正、重新审视、评估、接受挑战和考验,《语文建设》对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目前,我国公开出版的教育期刊有一千多种,而正规的语文专业期刊却不多,但恰恰是这些语文期刊在促进语文教师专业发展方面,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其他任何媒体和措施无法替代的。本文试就如何进一步加强《语文建设》期刊对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进行探索。
一、《语文建设》期刊对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
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分为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外部途径有培训、学术研讨、听课、参观等,内部途径主要是教师自主学习、教育实践、教育研究和教学反思等。《语文建设》期刊对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语文建设》期刊是语文教师自主学习所需要的内容最广、信息最新的资料信息源。语文期刊的显著特点是具有广泛性、时效性和前沿性。包括语文教育理论探索、语文教育实践总结、语文教学反思、语文课题研究、语文案例研究、业务进修等等。既有国内的语文教育教改成果,也有国外语文教育教学的经验与教训。总之,语文教师专业发展所需要的学习资料和信息均可在《语文建设》期刊中找到。由于内容广,就能满足广大语文教师自主学习的需要。《语文建设》期刊与语文教育书籍相比,有着显著的时效性和前沿性特点。众所周知,学术上的最新研究成果,一般是通过论文的形式在期刊上发表。也就是说,要想了解当前国内外语文教育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与进展,就必须从语文专业期刊中去获取。因此,到目前为止,阅读《语文建设》专业期刊是语文教师自主学习、扩大知识面、提高专业水平的一条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第二,《语文建设》专业期刊是语文教师教育教学实践最直接的指导、参考书。语文教师通过及时学习最新的语文教育理论、最新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并深刻理解之后,用以指导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丰富自己的实践性知识。而这些最新的语文教育理论、最新的教育手段与方法,大多是通过论文的形式在语文期刊上及时刊发,对语文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和参考价值。
第三,《语文建设》期刊是语文教师教育研究必需的重要资料源。提高教育研究能力是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语文教育研究从选题、课题设计、课题论证、课题实施到课题总结、撰写研究报告,每一个过程和环节无一不需要参考资料,而《语文建设》是最重要的资料之一,因为它负载了国内外语文教育研究现状及最新进展等大量信息。语文课题实施更需要正确的理论指导、科学的研究方法与手段以及国内外的经验借鉴和启发等,这些资料和信息都需要到语文期刊中寻找。
第四,《语文建设》期刊是语文教师进行科学的教学反思所必需的资料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及其依据,通过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与强化,或给予否定与修正,从而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效能和素质的过程[1]。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是教师的主体意识和研究意识。教师的研究能力,首先表现为对自己的教育实践和周围发生的教育现象的反思能力。“应当鼓励教师把自我反思作为他们专业的研究态度的组成部分。他们应当成为他们自己和他们的学生的优秀的诊断者和观察者。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真正当之无愧地从事教育这一伟大的事业。”[2]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他还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思考,那么他的发展将大受限制。[3]考尔徳希徳说:“成功的有效率的教师倾向于主动地创造性地反思他们事业中的重要事情,包括他们的教育目的、课堂环境以及他们自己的职业能力”,“反思被广泛地看作教师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4]反思帮助教师把经验和理论联结起来,从而更加有效地运用自己的专业技能。没有反思,教学将只建立在冲动、直觉或常规之上。教学反思是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机制,但不是任何教学反思都能促进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只有科学的教学反思才能收到良好效果。语文教师教育教学活动中所进行科学的自主反思,需要有一定的理论和同仁们的经验、教训作基础,这些都可通过学习《语文建设》的文章获得。
第五,《语文建设》期刊是语文教师“专业对话”的一个重要平台。在这个平台里,语文教师的各种教育教学经验都可展示出来,语文教育教学改革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都可提出来。语文教师在参与的过程中,一方面可学习他人的先进经验,另一方面也可将自己探索出的成功经验或正在探索的问题提出来,抛砖引玉,共同探索解决的对策。在这个平台上,不仅语文教师相互之间可以交流,而且还可与语文教育专家、专职教育研究人员、教育行政工作者进行”对话”。语文教师通过这种“专业对话”形式,可取长补短,促进自己“专业”的不断发展。
从教师专业发展的三大基本要素——“专业自主”、“专业对话”、“专业伦理”[5]来看,《语文建设》期刊的每一期都有其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当前《语文建设》期刊在促进语文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
从理论上说,《语文建设》期刊在促进语文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将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有关调查发现,语文教师对《语文建设》期刊的作用认识不一,语文教师与语文教育理论工作者、教育行政管理人员三方对《语文建设》期刊内容和质量认识悬殊。语文教师喜爱的是一些教学经验(并非都具有先进性),而对理论性强、质量高的宏观教育改革文章或纯理论性文章反而不感兴趣。《语文建设》期刊在促进语文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其实际效果与办刊宗旨和作者愿望差距较大。下面从二个方面浅析:
(一)语文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
往往专家们评定的高质量、高品位、高档次的好刊物,而一些语文教师却不喜爱。由于语文教师对专业发展缺乏正确的认识,缺乏求知欲望,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质量再高、定位再准确的《语文建设》专业期刊,他们也不会关注。因此,当前语文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也是《语文建设》期刊难以发挥应有作用的一个重要原因。
1. 语文教师对专业发展认识不足  
有一些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和语文教师缺乏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正确认识,认为专业发展是大、中专学校教师的事,义务教育教师无需专业发展。他们认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大、中专学校教师理所当然地要不断更新专业知识,以适应科技发展、培养人才的需要;而小学语文等课程,其教材内容多年保持一个样,就是换了新教材,其内容还是相差不大。并由此推出结论:语文教师在专业上无需发展,不发展照样可以教语文。甚至有一部分语文教师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是抱无所谓的态度,无论你怎么改,他还是那样教。  有些人虽然承认语文教师需要专业发展,但把专业发展的目标定得太窄。语文教师只阅读语文方面的期刊和资料,认为教育理论、教学理念、教育改革经验都与自己无关,而对考试有关的教辅资料特别关注。他们虽然注意了专业发展,但这种专业发展过于狭窄,同时也基于功利主义,只追求近期目标,阅读语文期刊上的论文极为有限,这样,有关《语文建设》期刊也难以发挥作用。
2. 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措施不力
为促进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各地在不同程度上都做了一些工作,有些地方和学校还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少。一些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追求表面文章,名目繁多的“名师工程”令人眼花缭乱,企图用工程化来推动语文教师专业发展,或者是依靠县、市“教研室”的行政化措施来推动语文教师专业发展,或者用教育“技术化”来推动语文教师专业发展。如此种种,违背了语文教师专业发展依赖“专业自主”、“专业对话”和“专业伦理”三要素的原则,也就没有很好地利用《语文建设》期刊的功能,致使《语文建设》期刊的作用难以发挥。
(二)当前《语文建设》期刊存在的问题
目前,面向基础教育的《语文建设》期刊,刊登的不受语文教师欢迎的文章,具体有以下四种类型:
第一类是内容太空的文章。有些理论性文章,所阐述的理论也比较新,但文章篇幅过长,且专业术语过多,写得过于烦琐、零乱,实际性的东西少,空论较多,不是广大语文教师所需要的。
第二类是难以阅读的文章。有些理论性文章,引用国外教育家或国外作者的原话过多,殊不知,由于文化的差异,一般语文教师对那些原话很难读懂。这些,自然不是语文教师所需要的文章,即使水平再高,也没有多少人阅读,自然就没有什么社会影响。
第三类是过时的经验介绍。经验过时,没有推广价值,不能给读者以启发。
第四类是就事论事,没有理论性。有一些文章,虽提出了当前教育教学改革所面临的一些问题,也介绍他们解决问题的做法,但遗憾的是,他们只是就事论事,没有从个例推广到一般,没有从理论的高度去分析并探索出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一般规律,不能用于指导语文教育教学实践。
当然,每一种语文期刊都有自己的定位,但面向基础教育的《语文建设》期刊应该将为语文教师专业发展服务作为工作出发点之一。因为语文教师专业发展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直接关系到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能否成功的大事,因此,为语文教师专业发展服务,为教师“专业对话”构架平台,应是《语文建设》期刊的一项重要任务。目前,总的来看,《语文建设》期刊引导教师“专业对话”不够,即为语文教师专业发展服务做得不够,这是《语文建设》期刊对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发挥不够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如何加强《语文建设》期刊对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要想加强《语文建设》期刊对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一方面,语文教师对教师专业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真正具有一种积极上进、渴求学习的愿望和动力,同时还要认识到《语文建设》期刊对促进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特殊作用,积极参与《语文建设》期刊的“专业对话”;另一方面,《语文建设》期刊要把为语文教师专业发展服务作为一个重要目标和任务,为此,建议编辑们要真正树立起为广大语文教师专业发展服务的思想,为广大语文教师构建一个“专业对话”的平台,使所刊发的文章紧贴当前语文教育改革与发展实际,紧贴学校实际,紧贴语文教师实际,使语文教师读有所获。
(一)语文教师要提高对专业发展的认识,积极参与“专业对话”
只有广大语文教师充分认识到教师专业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有强烈探索的欲望,并积极参与《语文建设》期刊的“专业对话”,才能使《语文建设》期刊的作用充分发挥成为可能。
第一,语文教师要真正认识到专业发展是自身履行职责的需要。作为语文教师,其职业有着特殊性:一是职责不仅仅是传授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语文教育是语文教师对学生施加影响的一种精神活动。语文教师的职业之所以神圣,是因为它关系到每一位学生的未来发展,语文教师如果不发展自己、提高自己,怎能对得起这一神圣的称号呢?二是语文教师具有专业自主权。语文教师的专业自主权是指语文教师在符合社会有关要求的前提下,具有各种教育选择的权利。专业自主权(也称专业自主性)的发挥需要教师付出创造性劳动,即教师必须根据有关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育活动进行科学的构思和灵活的安排,与教师专业发展密切相关。因此,专业自主权是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专业发展的条件。三是语文教师专业水平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语文教学效果。如语文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和手段,无一不影响教学效果。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学生要学的知识、技能愈来愈多,如果不提高教学效果,又怎么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呢?四是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要真正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必须要进行“观念重建”、“队伍重整”、“文化重塑”,要完成这三个“重”,语文教师专业是前提条件。因此,语文教师要想履行其职责,就必须使自己的专业水平不断得到发展。
第二,语文教师要真正领会专业发展的目标和内涵。目前,许多一线语文教师,也包括省、市、县教研机构的一些教研人员,认为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是与自己所教语文课程或所从事语文教研工作相关的发展,这其实是一种误解。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专业”,是相对其他职业而言的,是指语文教师所从事的工作作为“专业”单位,而不是将某一学科作为“专业”单位。因此,语文教师专业发展,不是单指语文学科的发展,而是指能胜任语文教师这一职业所需要的知识、素质和能力的发展。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也就是使语文教师达到履行职责所需要的职业素质、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
第三,积极参与《语文建设》期刊的“专业对话”。 《语文建设》期刊应该是为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三要素——“专业自主”、“专业对话”、“专业伦理”提供服务及架起桥梁。“专业对话”包括“学习理会”、“吸收应用”、“探讨研究”、“交流”、“解答”、“提高”等过程。语文教师,要想学有所获、提高自己,就必须静下心来,舍得花时间去阅读一些好文章。在学习领会的基础上,再参与“对话”,从而得到专业的不断发展,以达到专业的要求。
(二)《语文建设》期刊要正确定位,并加强其功能的发挥
作为专业语文期刊,应该把促进语文教师专业发展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这也是《语文建设》期刊推动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如果偏离了这个方向,《语文建设》期刊就会失去生命力。因此,《语文建设》期刊要力争出精品,以满足广大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只有那些与当前语文教学改革实践和语文教师专业发展实际密切相关的理论,才是语文教师最需要的。
要想加强《语文建设》期刊对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就必须充分发挥《语文建设》期刊的各种功能。语文期刊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为广大语文教师架起一个“专业对话”的平台。能否吸引广大语文教师参与到这一“平台”中来,是《语文建设》期刊功能是否充分发挥的先决条件。当前语文教育改革所面临的问题还很多,需要广大语文教师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及探索解决问题的对策,其方法既可以从理论上阐述,也可以从实践中验证。第一线的广大语文教师是基础教育改革的主体,只有在他们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才能最终保证基础教育改革的持续进行。我们的《语文建设》期刊要引导广大语文教师投身到语文教育改革的实践中去,特别是当前语文课程改革中有许多教师感到迷茫,我们的《语文建设》期刊应该加强引导,与他们一起探索、研讨,帮助他们摆脱困境,冲出低谷,不断更新自我和超越自我,走进灿烂,走向辉煌!

参考文献:  
[1]张立昌自我实践反思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1,(7)
[2]宁 虹  教师成为研究者的理解与可行途径 比较教育研究, 2002,(1) 48-52
[3]王小明胡谊《师资培训的新思路—对专家与新手的比较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版
[4]张立昌 试论教师的反思及其策略 教育研究, 2001,(12) 17-21
[5]钟启泉教师专业的误区及其批判[J].教育发展研究,2003,(5)
重庆市巫山县龙井小学陈世荣邮编404701手机1359446348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9 09:00 , Processed in 0.127166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