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写作羊皮卷》读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4-28 23:38: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写作羊皮卷》读后
顾之川
  原来在我的印象中,四川射洪有两样最有名。一是诗,二是酒,这里出了唐代大诗人陈子昂,他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幽幽,独怆然而涕下”,沉雄悲壮,风骨高古,读来令人荡气回肠,激情昂扬。这里又是“沱牌”“舍得”等名酒的故乡,尤其是“舍得”,让人于把酒临风、酣快耳热之际,体悟《孟子》“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的人生哲理。诗与酒在这里的完美结合,不仅是精神与物质的融会贯通,也使射洪名扬天下。前几年我与几位同事曾到射洪做过新教材的回访与调研。今年春节前,又随四川省教科所的段增勇先生故地重游,并且访问了素有“百年名校”之称的射洪中学。也正是那次愉快的射洪之行,使我认识了射洪中学的许政老师。最近,许老师把他的《写作羊皮卷》书稿发给我,希望我写篇序。因为前述的两次机缘,我便也乐于从命。
  初步浏览许老师这部书稿以后,我印象最深的有三点:
  一是实用性。写作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头戏,写作教材和有关写作的图书也很不少,但写作教学却一直未能尽如人意,甚至作文成了不少中学生的“三怕”(“一怕写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之一。本书从写作的审题立意、布局谋篇、选材剪材、开头结尾、过渡照应,到表达方式上的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写作指导与实例点评结合,写作理念与写作技法兼顾,一招一式,娓娓道来。所用材料多数源于作者指导学生写作的教学经验总结,原汁原味,鲜活生动,而且屡试不爽,行之有效,相信能给中学生朋友带来多方面的启示,消除对写作文的“畏惧感”。
  二是针对性。在中考、高考仍是我国目前中学教育“指挥棒”的情况下,“应试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无法回避也不必刻意回避的话题。所谓“素质教育”,按我的理解,一个人如果真的具备了比较高的素质,那他一定不会害怕考试。相反,人生能有几回搏?他会乐于在考场上临场亮剑,一试身手,以检验自己的水平和能力。本书紧扣中考、高考作文的实际,对考场作文中的注意事项和常见失误进行了深入具体的分析。既有习作实例的展示,也有写作方法的点拨。特别是作者总结的“得法教练,得道训练,得益历练”,三“得”三“练”,指点考场作文的关键,切中作文教学之肯綮。相信学生一册羊皮卷在手,考试时定会沉稳不慌,舍我其谁,决胜考场。
  三是可读性。本书在编排上从写一人、写众人,写一事、写数事,写话题、写材料等方面进行点拨,同时还关注学生平时较少措意的应用文、短信、游记等题材,把听说读写用的优良传统和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力求“招招式式心凝聚,枝枝叶叶总关情”。尤其是手机短信,既是一种时尚的“拇指艺术”,又是实实在在的语言运用与语言表达实践,更是一种新颖的写作形式,相信每一个中学生都会感兴趣。尽管书中有不少表述尚待斟酌,但这些内容,无疑会使本书切合中学生的阅读心理,从而增加了本书的可读性。
  由此引发了我的两点感想。第一,写作是学生自己的事,教师可以启发引导,甚至诱导,但是决不能“越俎代庖”。教师的作用在于激趣、引领,促其养成“多读书、勤思考”的习惯,并且乐于记录下自己对生活、对社会、对人、对事物的所思、所想与所感。正值青春年华的中学生,一旦有了自己对生活的看法,有了对某件事情的观点,不管是胡思乱想还是真情实感,他们就会呼之欲出,不吐不快!这时的写作也就成为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事情了。第二,在当今这个躁动不安的社会,做老师不容易,当一个好老师更难。个中甘苦,冷暖自知。许老师结合自己语文教学及指导学生写作的实践,把学生在各地报刊上发表的优秀习作编成《雏鹰集》,相信当时不仅对学生是一种莫大的鼓励,对许老师自己也会是一种鞭策。现在他把自己多年来对写作教学的研究成果结集出版,更是可喜可贺。胡适当年曾说过:“发表是吸收智识和思想的绝妙方法”。尤其是在当今这个信息时代,除传统的纸质媒体外,我们还有维基、博客,还有互联网。我们“吸收智识和思想”的空间更大,天地更广。如果能长期坚持下去,达到叶圣陶先生所期望的“教师善读善作,深知甘苦,左右逢源,则为学生引路,可以事半功倍”了。
  是为序。
                       2009年9月17日
                     于京东大运河畔之两不厌斋

相关帖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6 16:34 , Processed in 0.07784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