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钱币发现大世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5 17:35: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小钱币发现大世界
2008年12月 来源:中国新闻网
  钱币文化教育是江阴市文林中心小学所开展的一项综合性教育实践活动。学校从上世纪90年代起,就把教育的触角伸向了“钱币文化”这一浩瀚的知识海洋,由开始时的“钱币兴趣小组活动”,经过不断的壮大、深化、完善,发展成了学校办学特色品牌,教育活动品牌,校本课程品牌。
  钱币文化有着丰富的知识性和极强的教育性、实践性。以“钱币”为教育载体,可以对学生施展良好的教育影响,尤其在当今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更是一个不可回避的教育话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学校的“钱币文化教育”,立足于继承和弘扬世界各国尤其是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道德理念,通过指导学生收藏、鉴赏、研究钱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钱币文化、认识社会,了解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沿革,激发爱国情感,培育审美情趣和能力,并由此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提高综合素养,并从一般的兴趣研究走向了课程研究,成为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的重要途径和有力载体。
  学校的钱币研究活动,以关注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在注重学生收藏鉴赏能力培养的同时,还关注学生的理财、收集整理信息、文字组织表达的能力和感受经济交往,进行股票、融资、流通、商贸等活动的实践能力,并依据年龄层次和文化层次,制订分类目标,循序渐进,逐步提高。低年级以培养兴趣、尝试收藏为主,而学校最高层次的校级兴趣小组则要求有相当量的收藏品,能积极、自觉参与钱币交流活动,并有研究、鉴赏的成果和文章在专业报刊发表。
  学校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校本课程体系。学校专门开设了钱币研究课程,各年级每周一课时,校级研究小组每周4课时,并落实在课程体系之中,有专任教师任教。钱币课备课、上课、作业批改、实践活动等与其他课程要求相一致,钱币学科小组每二周开展一次教研活动,研究教材教法,商议学生活动方案。学校校级兴趣小组除每周开展研究活动以外,还做到一学期举办收藏品展览一次,写研究心得和报告至少每人一份。钱币课每学期举行开放教学一次。
  学校集中师资力量,组织编写了钱币读本。读本融趣味性、知识性、教育性、时代性为一体。内容丰富,语言通俗,配图精美。为配合钱币研究活动,学校加强了校园文化建设,并对特色阵地进行了不断改造和优化。学校开辟了钱币文化馆、钱币文化长廊等钱币文化设施,加强了气氛渲染和文化烘托。还模拟社会生活,开设了小银行、小商店和钱币交换市场,为学生进行钱币交流的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了场所。同时设置了图文并茂,声形俱备的灯箱、音响设施,校园处处飘洒钱币文化的芳香。
  学校依托“钱币文化研究院”开展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各类丰富多彩的研究实践活动。每一学年举行一次“钱币之声”校园文化艺术节,定期开展师生钱币收藏展览和钱币研究沙龙活动,还多次配合银行、工商部门开展反假币宣传活动。中国钱币研究会、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国家博物馆及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曾莅临文林中心小学考察,并纷纷为“钱币文化”教育题词,江苏省教育厅领导多次亲临学校给予指导、帮助,《北京金融时报》、无锡电视台等许多新闻媒体相继报道了学校钱币文化教育的事迹,学校师生的研究文章也不断见诸于报章杂志。钱币活动小品《智擒假币犯》还代表江苏省参加了全国的金融文艺汇演。无锡市钱币学会授予了 “钱币特色教育实验基地”标牌,学校成了江阴市首批“AAA”特色学校。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阴市文林中心小学)
2#
发表于 2010-1-31 15:09:33 | 只看该作者
现在学生对人民币的意义认识不足,破坏人民币现象较多,而且也不知道赚钱的艰辛,对学生开展钱币教育,不仅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础,也是对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因此作为校本教研值得提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16 16:28 , Processed in 0.07807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