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书之有用与无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8-7 19:24: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读书之有用与无用

解玺璋
来源:京华时报 解玺璋  23[文化批评]


    学以致用是读书的理想境界。然而在现实中,由于受到主观或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很难保证所学的东西或所读之书都能在生活或工作中派上用场。这种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几乎无处不在。我们都曾读过大学,现在回想起来,在读过的几十门功课中,有多少是可用或能用的呢?很有限。   
    有人说,现在是讲求实用的时代,实用主义盛行,读书也流行实用类,市场很看好这类书,读者也舍得花钱买。我读过其中几种,坦率地说,尽管打着实用的招牌,然而有用的东西其实不多,大部分都是扯淡。  
    不过,有很多时候,我也尊奉过实用主义,干什么,学什么;干一行,学一行。就读书而言,这也许不是最好的办法,却是有效的办法。记得刚做记者的时候,我抢着去跑电影口,因为喜欢电影。但我在学校学的是新闻,并没有学过电影。我的办法就是恶补。电影理论、电影史、人物传记,囫囵吞枣式的看了不少,未必都能看懂,但取其所需,还是给了我很大帮助。后来接触戏剧也是这样,尽可能地看一些专业的书,也是因为它有用。据说在欧洲有些国家,新闻法规定,做记者是要双学历的,学了新闻,还要再学一门其他专业,才能做记者。我们这里虽说没有这样的规定,但在实际工作中,培养自己的专业素养,想来也是有必要的。而且,全靠自己留心。  
    人的一生,如果始终专心于一门学问,一种艺术,固然很好,有很多艺术家就是这样,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我也很羡慕那些有家学渊源的学者,这样的人,从小受到熏陶,终身从事一项事业,他们就很少学而无用的苦恼。但这样的人毕竟只是极少数。对大多数人来说,一生中总要面临多次选择,而每次选择都可能带来工作领域或行业的变化,哪能先学好了再干,常常是干起来再学,边干边学。所谓急用先学,立竿见影,却又难免为人所讥笑,以为读书专为稻粱谋,没有读闲书那么风雅,那么潇洒,那么自如。特别是年轻的时候,这种感受更为强烈,承担着一日三餐的压力,养家糊口的压力,想潇洒也难啊!  
    但书之有用与无用有时也很难说。读的时候未必有用,但以后有用却也说不定。读大学的时候,我很喜欢古代文论,专门跑到中文系听了一年成复旺先生的课,课余时间几乎读完了这门课所要求的所有必读书,中文系的同学中未必有我这样认真的。大家都说没有必要,因为我也不用参加考试,也不计入成绩。但很多年后,对于中国古代文论的系统了解,还是成就了我。还是读大学的时候,有一门楚永安先生的《说文解字》选修课,很多同学不修,以为离我们太遥远了,在当时看来毫无用处。我也是因为兴趣,选修了这门课。那时没有现成的教材,《说文解字》一书又不易得,同学们使用的教材,还是我帮助刻印的,至今还能感觉到铁笔划在蜡纸上“刷刷”的声音和油墨的味道。尽管后来我没有专门研究古文字,但既然吃着文字这碗饭,而我们现在使用着的文字又与古文字有着不可否认的血缘关系,那么,它对我的教益和帮助还是深深地体现在后来的工作中,证明了并没有枉费精力。  
    所以,对于书的有用或无用,不必理解得太僵硬,眼光也不能太短浅。事情总是在变化的。读目前必需之书,是我们的宿命;但凭你的兴趣,读一些看似无用之书,是你对命运的反抗。北京大学的金开诚先生就曾深有感触地谈到自己的一段经历:他在1959年至1965年之间主要从事《楚辞》方面的工作,当时曾在大量的文集、笔记、杂考等书中寻找有关《楚辞》的材料,见过许多有关文史、艺术的其他有用资料。但当时他只抄与《楚辞》有关的资料,其他一概不记不录。等到他后来在文史、艺术的研究中想起那些资料时,却已记忆不清了。  
    金先生的这番话,说得很实在。我在虚长几岁之后,多了一些阅历,多少也能体会到一些其中的甘苦。金先生后来提出了“辐射式有意注意”的读书方法,怕是和自己的这种特殊经历与体验有关。按照这种方式读书,就是要根据自己的兴趣,把阅读面尽可能地拓展得宽一些,不要担心哪些书和自己的工作无关,或暂时看上去可能无用,书到用时方恨少,正是这些所谓的无用之书,在某一天,也许就成了有用于我们的基础,成为我们适应外界变化的本钱。  
    近来我正在读《藏族文化中的佛教象征符号》(中国藏学出版社2008年版),这是一本新书,说不上哪里会有用,只是好奇,想对藏文化多一些了解,它让我大长见识。
2008-10-21
本文来自[左岸文化网] http://www.eduww.com  版权归原著者所有.

解玺璋
来源:京华时报


    学以致用是读书的理想境界。然而在现实中,由于受到主观或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很难保证所学的东西或所读之书都能在生活或工作中派上用场。这种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几乎无处不在。我们都曾读过大学,现在回想起来,在读过的几十门功课中,有多少是可用或能用的呢?很有限。   
    有人说,现在是讲求实用的时代,实用主义盛行,读书也流行实用类,市场很看好这类书,读者也舍得花钱买。我读过其中几种,坦率地说,尽管打着实用的招牌,然而有用的东西其实不多,大部分都是扯淡。  
    不过,有很多时候,我也尊奉过实用主义,干什么,学什么;干一行,学一行。就读书而言,这也许不是最好的办法,却是有效的办法。记得刚做记者的时候,我抢着去跑电影口,因为喜欢电影。但我在学校学的是新闻,并没有学过电影。我的办法就是恶补。电影理论、电影史、人物传记,囫囵吞枣式的看了不少,未必都能看懂,但取其所需,还是给了我很大帮助。后来接触戏剧也是这样,尽可能地看一些专业的书,也是因为它有用。据说在欧洲有些国家,新闻法规定,做记者是要双学历的,学了新闻,还要再学一门其他专业,才能做记者。我们这里虽说没有这样的规定,但在实际工作中,培养自己的专业素养,想来也是有必要的。而且,全靠自己留心。  
    人的一生,如果始终专心于一门学问,一种艺术,固然很好,有很多艺术家就是这样,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我也很羡慕那些有家学渊源的学者,这样的人,从小受到熏陶,终身从事一项事业,他们就很少学而无用的苦恼。但这样的人毕竟只是极少数。对大多数人来说,一生中总要面临多次选择,而每次选择都可能带来工作领域或行业的变化,哪能先学好了再干,常常是干起来再学,边干边学。所谓急用先学,立竿见影,却又难免为人所讥笑,以为读书专为稻粱谋,没有读闲书那么风雅,那么潇洒,那么自如。特别是年轻的时候,这种感受更为强烈,承担着一日三餐的压力,养家糊口的压力,想潇洒也难啊!  
    但书之有用与无用有时也很难说。读的时候未必有用,但以后有用却也说不定。读大学的时候,我很喜欢古代文论,专门跑到中文系听了一年成复旺先生的课,课余时间几乎读完了这门课所要求的所有必读书,中文系的同学中未必有我这样认真的。大家都说没有必要,因为我也不用参加考试,也不计入成绩。但很多年后,对于中国古代文论的系统了解,还是成就了我。还是读大学的时候,有一门楚永安先生的《说文解字》选修课,很多同学不修,以为离我们太遥远了,在当时看来毫无用处。我也是因为兴趣,选修了这门课。那时没有现成的教材,《说文解字》一书又不易得,同学们使用的教材,还是我帮助刻印的,至今还能感觉到铁笔划在蜡纸上“刷刷”的声音和油墨的味道。尽管后来我没有专门研究古文字,但既然吃着文字这碗饭,而我们现在使用着的文字又与古文字有着不可否认的血缘关系,那么,它对我的教益和帮助还是深深地体现在后来的工作中,证明了并没有枉费精力。  
    所以,对于书的有用或无用,不必理解得太僵硬,眼光也不能太短浅。事情总是在变化的。读目前必需之书,是我们的宿命;但凭你的兴趣,读一些看似无用之书,是你对命运的反抗。北京大学的金开诚先生就曾深有感触地谈到自己的一段经历:他在1959年至1965年之间主要从事《楚辞》方面的工作,当时曾在大量的文集、笔记、杂考等书中寻找有关《楚辞》的材料,见过许多有关文史、艺术的其他有用资料。但当时他只抄与《楚辞》有关的资料,其他一概不记不录。等到他后来在文史、艺术的研究中想起那些资料时,却已记忆不清了。  
    金先生的这番话,说得很实在。我在虚长几岁之后,多了一些阅历,多少也能体会到一些其中的甘苦。金先生后来提出了“辐射式有意注意”的读书方法,怕是和自己的这种特殊经历与体验有关。按照这种方式读书,就是要根据自己的兴趣,把阅读面尽可能地拓展得宽一些,不要担心哪些书和自己的工作无关,或暂时看上去可能无用,书到用时方恨少,正是这些所谓的无用之书,在某一天,也许就成了有用于我们的基础,成为我们适应外界变化的本钱。  
    近来我正在读《藏族文化中的佛教象征符号》(中国藏学出版社2008年版),这是一本新书,说不上哪里会有用,只是好奇,想对藏文化多一些了解,它让我大长见识。
2008-10-2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2 07:30 , Processed in 0.06184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