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9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润泽一生的春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12 10:26: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润泽一生的春雨
■苏叔阳  


河北保定第二中学
  其前身是保定府官立中学堂,始建于1907年8月21日(清光绪三十三年七月十三日)。1949年由解放后建立的保定联中二部更名为冀中保定第二中学,1950年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定名河北省保定第二中学。河北保定二中是省示范性重点高中,以治校严谨、学风纯正享誉冀中。目前学校有49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000余人,教职工200余人。教学楼总面积6000多平方米,办公楼总面积3200平方米,图书馆总面积1200平方米,实验楼总面积7200平方米,“慈禧行宫”古建筑群500平方米。计算机教室、语音教室设备齐全。现代化的体育馆和全塑胶操场相互映衬,相得益彰。


  那时,我们把投篮叫做“秀篮”,原来不知为何,现在知道就是英语。瞧,我们那时多“洋气”。
  我的童年是在保定度过的。那是冀中平原上的一座古城,她的名字随着《野火春风斗古城》、《红旗谱》等小说和电影而被今人所知。可我小时候,总想飞出她的怀抱,去往更广阔的天宇。如今,我懂了,哪怕走遍天涯海角,故乡的小河还在我心里流淌。虽然我常常没有意识到那是哪一条河水,但河水中总是浮出母亲的影子,于是我恍然,那是故乡的河。于是,我又听见从河边我的母校中飘出的少年的笑声。于是,我知道我永远飞不出故乡的怀抱,飞不出我母校的院墙。   其实,我母校的院墙就是当年故乡古老的城墙。我的母校是西太后“老佛爷”在被八国联军的枪炮赶出北京,“回銮”时准备小憩的行宫。行宫既是赶造,必是思虑不周,仓促之间竟然将坐北朝南的宫门修在了南城墙对面。据说,有太监报告,说这是寓意“出门碰南墙”,老佛爷便宰了那承修的官员。此外,那官员还有另一条罪状,说是在保定莲花池花园里,有个石雕的仕女塑像,手里拿着一支荷叶,上面有一个石头的寿桃,据说是寓意“连夜脱逃(莲叶托桃)”,都是讽刺西太后的。二罪相加,罪该万死,老佛爷只砍了那官员一次头,足见老佛爷仁爱之至。这故事的真伪已无从查考,但我的母校,却沾了这座行宫的光。在满目苍凉的旧城里,有这样依旧看得出当年的辉煌的宫殿,还有厚实的城墙,墙外淙淙的河水,河岸边郁郁葱葱的树与草,无论如何让少年的心常常飞上蓝天。那真是我生平上过的最好的学校。   1949年,我小学毕业(我的小学也是百年名校:保定师范附属小学)该上中学,可忽然学制改成“春季始学”,中学却没改。我们这些小学生只好再上半年小学。谁知忽而又有初中插班生之事,便急忙去赶考,竟然蒙上了,便成为保定二中的学生,好不高兴啊。   那时候,生活困难,新中国甫建,百废待兴。冬天教室里没有取暖设备,墨水瓶里的墨水都结冰。上课时冷得实在受不了,老师会请大家立起来,跺跺脚,搓搓手。老师有许多办法把教学弄得生气勃勃。有位胖胖的白老师,山西人,准是。教语文。只给我们代过几次课,我记住他,是因为他一口绵软的山西话,温柔之至,虽然不好懂。还有他的板书,极漂亮的粉笔字,让人舍不得擦去。后来知道他是学的苏体(苏东坡体),更记住了他。另一位老师上语文课,让同学一人一句朗读课文。那天,朗读鲁迅先生的《祝福》,轮到一位同学念到祥林嫂被卖成婚处,学着书中卫老婆子的声调,夸张地说,婚礼上祥林嫂“被拉出轿来,两个男人和他的小叔子使劲地擒住她也还拜不成天地。”另一位同学接上去,红着脸,磕磕绊绊地念道:“他们一不小心,一松手,啊呀,阿弥陀佛,她就一头撞在香案角上,头上碰了一个大窑洞!”教室里立刻爆发出轰然的大笑。那情景依旧常浮上我心头。不知那位让祥林嫂受那么大伤的同学,今朝在何方,日子过得还好吗?身体可安康?也有70多岁了吧?我记得他打篮球的样子,两只手缩在长袖筒里,在篮下喊着:“给我!给我!”接球后,投篮,进了,扭头向回跑,低头,吸鼻子,脸上满是掩藏不住的自得。哎呀,那时节,我们多么快活。大门外,城墙里,操场上一溜篮球场,教数学的王老师已近半百,也跟我们一群大小伙子打篮球。大伙喊着:“王老师秀一个!”他投篮的样子让我今天兀自心动。那时,我们把投篮叫做“秀篮”,原来不知为何,现在知道就是英语。瞧,我们那时多“洋气”。我们在球场上总说英语:前锋叫“杠儿”,后卫叫“付儿”,那劲头儿像说了一辈子英语似的。我们的体育老师有两位,一位个子稍高,一嘴京片子,有人说他本事不大,不是专业的体育本科,纯系玩儿票,可这位“票友”,把保定二中的体育搞得轰轰烈烈。我们那时的同学中出了许多全省全国冠军,打破国家纪录者不胜枚数。还有一位打破世界青年跳远纪录者,如今依旧结实得很,在保定是位功勋教练。我们那一茬同学,当国家队、省、市队运动员、教练者,可以开一个长长的名单。有一位同学,瘦如竹竿,从未见他有何体育天才。那一日,保定召开市运动会,添上撑竿跳高这个新项目,报名者寥寥,此兄突发奇想,报名上阵,喜坏了体育老师,临阵为他比划了几下,他也没运动服,穿了条绾裆裤上阵,竟然获得了第一名,自然创造了保定市撑杆跳第一个纪录。我们的校篮球队是永久的冠军,只是体操差点。后来从天津体院分来一位体育教师,小个子,姓文,四川人,单双杠玩得帅极了。他一来,立即组织了体操队,体育课不光打球、跳远,也有了跳马、单双杠、垫上运动,我参加了体操队,可惜不成材。我们的体育传统发扬光大,至今世界冠军的照片,挂满校史展馆,体育馆远超今日北京许多高校。不信?请君参观,方知余言不谬也。   我们的学习成绩,在河北省名列前茅,1956年全国高考,我们两个毕业班,除了几位因身体突发疾病和提前留校任职者外,都考上了大学,还有十几位保送到军事院校。我们每年都有学生的演讲比赛,有文艺汇演。今日,光是在北京文艺界,就有我好几位中学的师弟,有画家、有音乐家。我们虽是男校,却有女声歌唱,一种是男生唱小嗓儿,另一种是真正的女声,那是我们几位女老师的表演。一位有着令所有人羡慕的两个女儿的女老师(她的女儿,一位叫群青,一位叫普兰,两种象征着幸福的蓝颜色的名字),有着在我们听来如天籁之音的歌喉。老师们甚至组织了一个京剧组,文武场具备,在校晚会上清唱几段,赢得满堂喝彩。学校的教学生活如此多姿,除了师生员工的齐心努力外,前后几位校长的踏实又勤恳,切近又望远的作风给我们的深恩我会永志不忘。   我留恋保定二中的春天,校墙外府河的流水漂浮着青翠的杂草,欢笑着流向白洋淀,双槽的大船靠在河边,我们这群学生踏青去往“刘爷庙”。一天,一位同学被春水引诱,跳进府河游泳,冻得他上下牙打架,还说“别别别,别告诉老师。”可老师依旧知道了,用美丽的粉笔字公布了他的勇敢行为,说:“给以记过处分,以儆效尤。”那后面四个字很久以后才明白,它们有时候在判决人犯的布告里出现,了得吗?!春天,历史教员刘老师拄着一根圆木棍的拐杖在操场上放风筝,让那廉价的风筝带着我们的理想在春风里徜徉。夏天,我们成群结队去游泳,去农村拔麦子。秋天,开学时节,我们和女中同学联欢,灯光下,一对对跳、唱,“你对着我笑哈哈,我对着你笑嘻嘻,我们大家同在一起,其快乐无比”。可许多男生扭过脸,羞赧之色远超女生。保定二中,当年唯独这一项不如外校,大抵如此。但是保定二中是当时第一家为同学放映电影的学校。我们有一架放映机。我怀念保定二中的严冬,同学们披着棉被围坐在图书馆前,痴迷地看着放映机里射出的灯光,那跳跃的灯光组成活动的人与物,那人与物连接成故事,那故事的结局、氛围让我们陶醉。故事常常被换片子打断,但那正是回味咀嚼的时刻。我今天能自称“电影人”,完全是那简陋的放映机熏陶的结果。我的学兄学弟,分布四方,党政工学、军民农商,处处有之。有位同学,是航天器专家,偏爱文学,如今是《红楼梦》学家,厚厚的几本红学专著,让红学界颇为热闹起来。母校的大树结出多么丰硕的桃李,那要好好统计一番。   我的母校已有百年的历史,校舍已不复旧日的行宫,城墙也已拆去,处处新貌。但是我的记忆中永远有带着泥土芳香的春雨渗进我的心身,那是故乡的春雨,母校的春雨。谢谢您,让我懂得是非,写一些记住记不住不大吃紧的文字,记述我们的生活,歌颂我们的民族、祖国和时代。母校,你就是绵延不绝的春雨,将润泽我的一生。   (作者系中国作协荣誉委员,中国电影家协会顾问(原副主席),夏衍电影学会副会长、田汉基金会理事长、北京侦探推理文艺协会会长。国家一级编剧,享受国务院专家终身津贴。创作有:小说《故土》及中短篇集《老舍之死》等四集;话剧《丹心谱》、《左邻右舍》等十余部;电影《夕照街》、《春雨潇潇》等十五部;诗集《勿忘我》等四集;散文集《树叶》、《燃烧是美丽的》等五部。他的《中国读本》现有十几种文本、海内外发行已达千万册以上。其作品曾获国家图书奖、中国图书奖、五个一工程奖、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全国优秀散文奖、文华奖、华表奖、金鸡奖、人民文学奖等,被译成英、法、德、日、俄等文字。2007年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话剧艺术家称号。保定二中1956届毕业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16 15:50 , Processed in 0.10295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