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7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做一个文化管理型校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9 07:30: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做一个文化管理型校长
 崔小春

    每次欣赏电视直播的新年音乐会,除了倾心聆听那华美的乐章,我更多的是关注乐队的指挥,痴迷于乐队指挥挥动的双臂和迷醉的神情,那根指挥棒犹如魔棒一样调和着东、西、南、北,揉捏着宫、商、角、徵、羽。
        
    其实,校长不就像一个大型交响乐团的指挥一样,在指挥着一所学校演奏着教育教学的交响曲吗?乐队指挥凭着自己的艺术理解力和艺术表现力来指挥乐队,那么我们的校长怎么样来指挥学校演奏出和谐的乐曲呢?回头看看学校管理走过的路程:制度管理、目标管理、科学管理、人本管理、校本管理、智慧管理,可以说我们从来没有停下探索的脚步,可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随着我们对教育本质距离的拉近,我们越来越需要由文化管理型的校长用文化管理的理念来管理学校。
        
    所谓文化管理型校长,就是善于引领所有教职工养成正确的做事态度、良好的做事习惯的校长。这种类型的校长工作的着力点是把教育政策法规、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通过价值引领、艺术地规范成教职工的内隐概念、内隐规矩、内在要求、自主习惯。逐步形成相对稳定、自成特色的校园精神、校园文化。

    为什么需要文化管理型校长
        
    首先,是学校管理发展的需要。这几年国家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学校的物质条件非常优越,教师的文化素质、专业素养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平台,如何把物质资本变成有正效益的物质文化,把人力资源变成具有推动力的人力文化?需要文化管理型的校长,将二者有机整合,形成催动教育发展的健康学校文化。
        
    为了打造书香校园,A、B两所学校相应采取了一系列激励措施,A校经校委会研究决定,除了装备学校图书室外,为鼓励教职工读书,还实施福利性激励政策,每年每个教职工可以凭购书发票,报销500元。一年多时间,学校在这方面就花费了数万元,可是教职工依然没有“读书生活化”,校园自然也没有“书香”起来。B校的做法与A校不同,首先是营造浓烈的读书氛围。在学校的一些空白处挂上有关读书的格言、警句,如“把书读旧、把人读新、把书读薄、把人读厚,让读书成为我们的生活”等,每个教师的办公桌上都放上一块小站牌,正反两面都写着“今天我读书了吗?”这句话,用这种读书环境来熏陶、感染教师和学生。其次建立读书制度。要求每个老师期初制订个人读书计划,并列出读书篇目,学校根据教师开列的书单,不断完善图书室藏书。学校还定期组织检查,以教师个人读书计划对照读书笔记,并把每次检查结果张贴公布,每次都评选读书之星,并给予奖励。最后是创设交流平台。学校组织了教师读书沙龙活动,给老师创设表现平台,要求每个教师每学期至少登台面向全体教职工及部分学生代表做一次专题讲座。一年多时间下来,教师读书蔚然成风,学生受老师影响,也个个变得“书不离手”,图书室变得热闹非凡,以前整天没事做的图书管理员忙得不亦乐乎。后来学校取消了原有的硬性规定,把定期检查改成定期评选先进,虽然没有督促,由于形成了读书惯性,教师依然“读书没商量”。
        
    对比A、B两校的做法及效果,可以看出文化管理型校长更善于在各项工作中创生“管理文化”,而且是不落痕迹地达到“翻天覆地”的变化,并形成惯性。
        
    其次,是学校持续发展的需要。以前经常说“一个校长就是一所学校”,其实这句话有一定的语境限制,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发展轨迹是持续的,不是来了个张校长就变成张式学校,来了个李校长就变成了李式学校。学校发展最怕的就是这种段落式、循环式、个人式的发展,为了学校的持续发展,校长不能跑五项全能团体赛,第一个骑山地自行车,第二个跑五公里越野,接下去的是游泳,还有一个搞射击,长此下去,学校就会像“打摆子”一样,忽左忽右,忽上忽下。校长要学会跑4×100米接力赛,要学会接过前任管理文化的棒,继续往前跑,要抓着前任传过的棒边跑边思考怎样在这条道次上跑得更快、跑的姿势更优美。
        
    只有文化管理型的校长,才懂得涵咏学校的自身文化质感,在全面解读的基础上去伪存真,加工提炼,不断充实完善,追求更高品质,从而保证学校发展的持续性。

    怎样成为文化管理型校长
        
    首先,要尊重既成的学校文化,要学会正确解析现有学校文化。这是做一个文化管理型校长必备的基本素质。怎样认识学校文化?最近一段时间,这类分析文章很多。其中最有影响力的观点是将学校文化细化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四个方面。我不这样认为,举个例子,一个博士生在夜深人静没有特殊情况下闯红灯。可以这样裁断:这个闯红灯者有知识,但没有文化,因为他熟知交通规则,但他没有做到自觉遵守,尽管他是个博士,但我们仍然说他没有文化。一个学校有鳞次栉比、格调优雅的高楼,有层次分明的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我们就能说这所学校有高雅的物质文化吗?不能!只有当全校师生对这些建筑物有正确的认识和使用的态度、情感、价值判断,我们才能说这所学校有健康的物质文化。比如说,一所学校有像五星级宾馆那样高档的厕所,但学生在如厕的时候,不分大小便池,随地吐痰,厕所里遍地便迹,水龙头整天“哗哗”流淌,墙壁上经常出现“打油诗”。而另一所学校虽然厕所简单,但每个学生都是“来也匆匆,去也冲冲”“靠近一小步,文明一大步”。那么,这两所学校就具有完成不同的物质文化——厕所文化,而这两种物质文化折射的是两所学校里人的素养,也是两所学校管理文化的缩影。
        
    因此,校长解析学校文化,不能光看表面存在和短时表象,要学会去洞悉、涵咏学校内部的人、精神、物质之间的内在联系,只有了解了所有教职工做事的态度和习惯,才算触摸了学校文化。
        
    其次,要学会建构学校文化。如果把学校文化比作一条奔腾不息的大河,那她也是由涓涓细流融会而成的。作为校长要学会艺术地把写在纸上的各项规章制度变成教职员工内在的自主习惯。这是建构学校文化的过程。
        
    还是先看一则案例:某校长到一个新学校上任,他发现上班迟到的教师很多,而且形成了顽症,久治不愈。经过一段时间观察以后,新校长要求凡是上班迟到的老师要以书面形式写个迟到情况说明交给当天值班的领导,由值班领导收齐汇总交给校长。一下子,很多老师不理解,认为学校管得太死,没有人情味,但又摸不到新校长的底,不敢不听,有些工作纪律松散的人就编个理由交上去,实在的人就如实回报。
        
    有一天,张老师因为重感冒迟到了,他是个工作很认真的老师,因为有早读课,他就挨着来上班,尽管心里有气,他还是写了个情况说明交给了值班领导。早读课下了以后,他很难受,就趴在桌上。这时候来了一名穿白大褂的医生,进了办公室,他就问:“请问哪一位是张××老师?”张老师连忙站起来。医生说:“我是急救中心的,你们学校的校长打电话到我们中心,说有一个叫张××的老师重感冒,请中心派人来看看。”量体温、打针、配药,整个过程办公室里十几个老师都默默地看着,谁也没说一句话,但大家的心里却是暖烘烘的。

    从那以后,上班迟到的人少了,即使有人迟到了,都能主动地而且毫无怨言的,甚至有些过意不去地写个情况说明交给值班领导。
        
    这则案例中的那位新校长的“破冰之旅”是从教师的心灵入手的,他用艺术化、人情化的抚慰替代了权力要求、制度卡压的管理,从而建立了健康的教师出勤文化。
        
    要成为文化管理型的校长,就要学会以艺术的管理方法,通过价值引领,让教师在不知不觉中养成正确的做事态度和习惯,并且成为群体长期的自主要求和自觉行为。
        
    第三,要用美好的愿景凝聚人心。作为校长要在具体可感的办学目标上建立学校发展的美好愿景,并且将这一愿景深深植根于每个教职工的头脑中,让每个教职工面对每天的太阳时都很明确个人的价值追求和学校这个群体的价值走向。
        
    我曾经在一所学校最醒目的位置看到一条横幅,上面写着“数字校园、书香校园、绿色校园、平安校园、文化校园、和谐校园”一行字。我就向学校的老师打听这“六个校园”的含义,问了四五个老师,每个老师都能把每个校园的含义说得头头是道,而且我发现每个老师在解读这“六个校园”的含义的时候,脸上都洋溢着骄傲、向往的神情,这就是学校愿景的凝聚力。美好的愿景不仅具有很强的凝聚力,还会产生很强的推动力。
        
    做一个文化管理型校长,是学校发展的需要,是教育发展的需要,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校长个人专业化成长的必然趋势。希望所有校长都成长为具有个性化特色时代特征的文化管理型校长。

    (作者单位:江苏东台市实验小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24 03:38 , Processed in 0.150488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