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833|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東 莞 台 商 子 弟 學 校 校 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3-22 07:20: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東 莞 台 商 子 弟 學 校 校 徽
此標誌設計融合東莞台商子弟學校的創校精神、歷史意義、時代使命、教育理念,以及發展格局。東莞台商育苗教育基金會亦秉此象徵意義,沿用此標誌。
東莞台商子弟學校是凝聚台商鄉親的共識,披荊斬棘辛苦 創建而成,她不僅是兩岸人民愛心和誠意的體現,更是象徵新世紀無疆界、回歸人本教育的新里程碑。我們以這個無私大愛的校園,培育台商第二代幼苗,同時也培育台商企業之苗。
我們的目標在落實國民教育,以培育出擁有人本情懷與統整思考能力、走在時代前端,能善用科技,並具備國際宏觀視野的學生;並藉著推展企業教育、親職教育、社區營造,並台商提供一個文化生活的願景,一個可以終身學習的場域。
圖案象徵:
一、標準綠色:代表萌芽、生命、生氣與活力。
二、標準紅色:代表愛心、關懷與感恩。
三、中央紅色、白色葉苗:象徵培育台商第二代幼苗,以及企業之苗。兩者交錯部分,象徵兩岸交流,與兩岸對教育的共識與愛心。
四、綠色書本:象徵本校與基金會以教育為關懷台商之起點,由此打造出優質的文化生活場域。
五、紅色圓形:象徵大愛圓滿。
六、環形外圈:以中、英文書寫學校名稱,象徵走國際格局,以及全球視野。
2#
 楼主| 发表于 2010-3-22 07:20:42 | 只看该作者
3#
 楼主| 发表于 2010-3-22 07:21:25 | 只看该作者
廣東地區至校路線說明

深圳、寶安方向:走廣深高速公路,過虎門厚街於東莞交流道下高速公路,沿東莞大道直走(往高步方向)至樟村過大王洲橋,
                                                    直走約八公里過橋左轉。

珠海、中山方向:京珠高速過虎門大橋接廣深高速,過厚街於東莞交流道下高速公路,沿東莞大道直走(往高步方向)至樟村    
               過大王洲橋,直走約八公里過橋左轉。
   廣州、彿山方向:廣深高速往深圳方向,麻涌交流道下高速公路經中堂接107國道,於江南大橋旁加油站旁公路直走,約八公
            里不過橋右轉。
   ★龍岡、塘廈方向:莞深高速公路往東莞方向,終點下高速公路,沿路標往高步方向右轉,至樟村過大王洲橋,直走約八公里過
            橋左轉。
   到達本校的另四條路線:
   廣州經廣深珠高速公路→新塘出口→東莞江南大橋→中堂潢涌  約15分鐘
   深圳經廣深高速公路→道滘出口→萬江→高步→中堂潢涌          約15分鐘
   東莞銀城酒店高步中堂潢涌        約20分鐘

華僑大酒店→大王洲橋→中堂潢涌         約15分鐘                        附Google地圖查找指南
4#
 楼主| 发表于 2010-3-22 07:22:29 | 只看该作者

本 校 的 發 展 歷 程
校長 陳金粧
  東莞台商子弟學校的成功創辦,是歷經一段篳路藍縷的過程。於此之前,台商在大陸各地的台商協會,也曾提出籌辦學校的構想,但礙於諸多客觀因素,皆未獲得大陸當局認可。而「東莞台商協會」於1995起,成立「教育事業委員會」,在第二、三屆葉宏燈會長的帶領下,以「公益辦學」性質號召兩岸相關人士建校,一批創校志工辛勤地投入,從與兩岸政府關係的建立,到硬體興建階段積極地參與,最終獲得兩岸政府的認可,成為第一所兩岸共同承認學歷的學校,在兩岸的教育交流史,畫下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壹、
成立背景
  本校成立的背景,可從經濟發展、政治關係文化交流三個層面談起。就「經濟發展」層面分析可知,本校在大陸地區設立的主要動因是中國大陸乃當前世界經濟發展之重心,以及廣東珠江三角洲地區經濟發展之效應,促使台商群聚東莞、珠海、廣州、深圳等地,故因而衍生出創辦台商子女學校的需求。
  就「政治關係」層面部分,台灣當局從1987年起,正式開放民眾到大陸地區探親與投資,不少企業人士紛紛前往對岸投資設廠,促使兩岸互動關係更加頻繁。而為解決兩岸人民互動所產生的相關問題,於是兩岸當局便設立海基會與海協會兩個對口單位。但隨著兩岸經貿關係的快速發展,台商、台幹的家庭與孩子教育問題逐漸浮現,所以在1995年東莞台商協會因應台商子女教育之需求,成立「教育事業委員會」,推動籌辦台商子女學校。
  在「文化交流」方面,兩岸在分隔40多年後,大陸於八○年代宣示開放改革,台灣在1987年開放民眾至大陸投資與探親,兩岸人民之間的交流日易頻繁。相關的學術與文化團體不斷互訪,對於分治後的兩岸教育與文化,皆有一定程度的理解與認識。再者,兩岸文化具有共同的源流,彼此的互動更容易產生共鳴與交集,故兩岸政府對於民間的學術、文化、體育、科技與教育交流,皆採樂觀支持的態度。於此一背景,對於台商學校的成立,具有正向助益。同時,也為本校成立之後,創造一個兩岸教育文化交流的平台。
由上可知,兩岸數年下來,已有頻繁之互動,各地台商協會扮演兩岸「溝通橋樑」的角色,在此一政治氛圍下,台商協會不僅具有經濟實力,也逐漸在政治上產生一定的影響力。因此,東莞台商協會累積相關的經濟與社會資本後,開始與大陸的地方及中央當局進行互動,以為台商學校的設立鋪路。

貳、成立過程
  本校在外部經濟、政治與文化等因素的交錯下,能夠成功地突破困境,獲得大陸教育部門及國台辦系統的支持,以及台灣教育部的認可,可從創辦的緣由、歷程兩個層面說起:
(一)學校創辦的緣由
台商到大陸投資,創造兩岸經濟的雙贏效應後,衍生而出的個人健康、婚姻關係,乃至孩子的教育問題層出不窮,但卻一直為兩岸政府所關心卻無從著手。此一問題對於兩岸經貿發展,有著一定程度的影響。東莞台商協會為解決台協會員問題,積極倡導相關活動,例如禁喝白酒,推動正當休閒活動。但上述相關措施皆只是治標的短期措施。長期來講,若要徹底解決上述問題,還是必須如日本政府當年在鼓勵人民大規模移民巴西時,為其人民「開辦學校、設立醫院及成立銀行」,因為此三項東西是經濟發展所必備的配套措施。19951999之時,當時的東莞台商協會會長葉宏燈先生,承受會員極大壓力,因為台商聚居此地愈來愈多,成立學校的需求性更加強烈。東莞台商協會當時之所以會承受如此大之壓力,在於會員知曉唯有在當地成立一所能與兩岸教育接軌的學校,才能徹底解決台商子女的教育與家庭問題。因為學校成立後,孩子得以過來接受教育,眷屬也因而可以舉家搬遷,解決了台商與家人分隔兩地所造成的離婚與健康問題。
(二)學校創辦的歷程
  台商至東莞地區發展,所衍生的相關問題,必須要有一所能與台灣教育接軌的學校才能徹底解決問題。是故,台商協會第二屆、第三屆理事會為因應台商子女教育需求,正式於協會內部成立「教育事業委員會」,開始展開一連串的籌辦事宜。
  就整個創辦的歷程可分為兩階段,第一部分是台商協會取得大陸中央及地方當局的認可,第二部分則是獲得台灣教育部的支持與承認。在整個推動過程中,東莞台協需不斷與兩岸政府進行溝通,並作了以下的努力,最終獲得支持,成功創校。
1.尋求大陸官方支持,制定設校法規
  東莞台商協會歷經數年的努力,運用台商辦學有利於吸引台商聚居投資的策略,促使大陸有關部門制定相關法令規章,使台商學校設立有了法源相關依據。1997年中國大陸頒佈的「台灣同胞投資保護法實施條列」中,第19條規定,於大陸投資的台灣同胞子女,在大陸地區上學視同國民教育,可以就近申請進入中小學讀書。國家允許在台灣同胞投資企業集中之地區舉辦台商子弟學校,但應接受教育管理部門的指導與監督。此一條例為台商學校設立開闢了法源基礎,但是並沒有相關的施行細則及具體實施辦法。
  直至1999125日,中國大陸又頒佈「中華人民共和國台商同胞投資保護法實施細則」,於第17條規定,台灣同胞投資者個人的子女和台灣同胞投資企業中的台灣同胞職工的子女,可以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入大陸的小學、中學和高等學校接受教育。另外,台灣同胞投資者或台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在台灣同胞企業投資集中地區,可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申請設立台灣投資子女學校,經批准設立的台灣同胞子女學校,應當接受教育行政部門的監督。
2.獲得國台系統支持,設校阻礙減少
  對於台商學校的設立,基於對東莞經濟發展具有正向助益,地方的東莞市政府與廣東省台辦系統一直是採支持態度。但由於牽涉使用台灣教材、教師及任用台籍校長之問題,必須由中央單位審批通過。所以,關鍵點就在中央國台辦系統的認可。當時,在與國台辦互動時,相關部門皆堅持台商學校必須任用大陸當地校長與教師,並認為大陸師資素質並不比台灣差。而東莞台商協會則是根據實際考量,認為使用台灣教材,任用台籍教師自是較為恰當。據此一邏輯,教師是台灣教師,當然也就由台籍校長擔任,才能使管理機制運作順暢。事實上,此一問題會獲得解決,主要是台商協會會長葉宏燈先生平時即與北京及國務院台辦系統具有良善之關係,故在此一問題遇到瓶頸時,即拜會大陸國台辦有關領導人,獲得中央部門支持,所以台商學校的籌建才有明顯的進展。是故,本校流傳一句話:「沒有唐樹備先生,就沒有第一所的台商子女學校。」
3.爭取省教育廳核准,東莞市政府全力支持
  在獲取中央部門支持後,東莞台商協會緊接著面臨如何具體開辦學校的問題,也就是廣東省教育廳在審查東莞台商協會是否具有能力籌設學校時,台商協會平時所經營的關係網絡效應就發效出來。當時東莞市政府表示,如果台商學校在經費及土地上若有困難,願意全力支持。其主要原因在於他們知道「學校蓋在哪裡,就有台商聚居,那個地方的經濟就會發展。此時,學校可以說是同時解決了財力與土地的相關問題。所以,廣東省教育廳批准了全中國第一所的台商子弟學校。
4.回台爭取台灣教育部之認可
就在學校獲得大陸當局認可設校後,1999113正式奠基。但台商協會希望創辦學校是一所可以與台灣教育接軌的學校。所以,如何獲得台灣當局的承認,也是台協必須面對的問題。於是,相關人士開始至教育部及立法院奔走,並且舉辦多場的公聽會。最後,陸委會於199912初邀及中央各相關單位(包括陸委會經濟處、法政處、文教處;教育部國教司、僑教會、大陸工作小組、人事處;僑委會;經濟部投審會;海基會),安排葉宏燈等人至陸委會及教育部進行簡報,對學校之立案、教材、師資、規模、經費補助等問題獲得一些結論,並由當時教育部部長楊朝祥先生(本校榮譽董事長)親自主持記者會宣佈,正式認可台商子弟學校之設立,承認學生之學歷,並將其視為國內教育之延伸。

參、發展現況
一、員額編制:二○○五學年第一學期
  (一)學生人數
幼稚園80人、國小720人、國中444人、高中192人,合計1,436人。
二)班級數
幼稚園3班、國小22班、國中12班、高中8班,合計45班。
三)學校人員編制
教職員工共計312人。包含教師105人、生活輔導老師48人、行政及職工159


、組織現況
1.
董事會:本校董事是由企業與文教人士組成,一共有17位,其中企業人士有10位,文教人士有7位。
2.
校務會議:由校長、教師、職工、家長代表共同組成,負責議決校務發展計畫、學校各種重要規章等重大事項。
3.
行政單位:設有校長室、總務處、人事室、主計室、台北辦事處。
4.
教學單位:設有教務處、學務處、輔導室、教育資源中心。


三、校舍建築現況
目前學校硬體建築有科技樓、國小部教學大樓、小學部學生宿舍、餐廳樓、教師宿舍樓、中學部教學大樓、中學部教師與學生宿舍樓、生命力學習營地。未來的硬體規劃包括室內溫水游泳池、教職工宿舍、學生活動中心等。
5#
 楼主| 发表于 2010-3-22 07:23:29 | 只看该作者
東莞台商子弟學校小學多語文學藝競賽實施辦法
一、依據:本校 2008-2012 校務發展計畫。
二、目的:
  1. 提高學生學習國語文的興趣,增加相互觀摩的機會,樹立學習的榜樣,以提升學生整體國語文的能力。
  2. 引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及好奇心,培養學生聽說基本能力。
三、比賽項目、對象、 人 數及規定時 間:

六年級
五年級
四年級
三年級
二年級
一年級
時間限制
演說

2
1



每人 3-4 分鐘
英語 演說

1
1



每人 3-4 分鐘
朗讀

2
1



每人 4 分鐘
英語 朗讀

1
1
1


每人 4 分鐘
作文
1
2
1
1


90 分鐘
書法
1
2
1
1


40 分鐘
字音字形

2
1



10 分鐘
硬筆字




2
2
40 分鐘
說故事




2
2
3-4 分鐘
四、比賽日期: 2009 年 3 月 10 日 ~ 4 月 8 日 , 依比賽時間進 行 。
五、報 名: 2009 年 2 月 25 日 ( 星 期三 ) ~ 3 月 4 日 ( 星 期三 ) 。為鼓勵學 生 多 元發展及擴大參與,參賽者至
   多參加兩項 。
六、評 審:由學校聘請校內教師協助評審
七、比賽內容、地點及評分標準:
項目
比賽內容與規定
作 文
•  題目:高年級-「不一樣的一節課」 、「己丑話牛」 、「讓世界亮起來」
    中年級-「寒假記趣」 、「我最喜歡的寵物」 、「我們這一班」【當場公布比賽題目】
•  地點:小學部四樓美術教室
•  時間: 3/13 (五)早上七點五十分至九點二十分 時間 到收卷
分標 準
內容思想 50% 、結構修辭 40% 、標點 10% 。
國語演說
•  題目:高年級- 『 如何做一個守法的學生 民主與法治 、『 不為人知的
         行』
『我看小市長選舉』、 班會的省思 」。
     中年級-「 最 想去 玩 的地 方 」 「 我 愛 大自 然 」 「 單車與我
•  地點:階梯教室 (此項比賽邀請學生觀摩)
•  時間:(中年級) 3/25 (三)晚上七點。
     (高年級) 3/26 (四)晚上七點。
•  抽籤時間: 3/11( 三 ) 朝會完畢,現場抽籤。
英語演說
•  題目: 「 My Favorite Pet 」 、 「 My Favorite Holiday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  地點:階梯教室 (此項比賽邀請學生觀摩)
•  時間:(高年級) 3/26 (四)晚上七點。
•抽籤時間: 3/11( 三 ) 朝會完畢,現場抽籤。
分標 準
語音 ( 聲、韻、調、語調 )45% 、內容 ( 思想、結構、詞彙 )45% 、儀態 ( 儀容、態度、表情)
10% , 時間不及 3 分鐘或超過 4 分鐘,每半分鐘扣總平均 1 分,未足半分鐘者以半分鐘計
算。
朗 讀
(中、英)
•  題目:由教務處統一命題,中、高年級各選 5 篇文章適合中、高年級學生朗讀
•  地點:階梯教室
•  時間: 3/18 (三)晚上七點。
•  文具:由參賽學生自行準備國語字典
分標 準
語音 ( 發音及聲調 )50 % 、 氣勢 ( 句 讀 、 語 調 、 文氣 )40 % 、
儀態 ( 儀 容 、 態 度、 表情 )10%
說 故 事
•  題目:本學期五大價值觀相關故事
•  參加對象: 低年級每班各派二名學生參加
•  地點:階梯教室 (此項比賽邀請學生觀摩)
•  時間: 4/8 (三)晚上七點至八點半
分標 準
語音 ( 聲、韻、調 ) 45% 、內容與結構 40% 、儀態 ( 儀容、態度、表情 ) 15%
書 法
•  內容:請參閱附件
•  地點:四樓美勞教室
•  時間: 3/10 (二)上午七點五十分至八點半
 三~六年 級 均以傳統毛 筆 正楷 書 寫,每字之大小為 5 公分 見方,共 28 字。
評分標準
筆勢功力 60% 、整潔美觀 40% ,錯別字或漏字每字扣 0.5 分, 未 完成者,每少一字扣 3 分。
字音字形
•  題目:由教務處統一命題
•  地點:四樓美勞教室
•  時間: 3/10 (二)上午七點五十分至八點半
 四 ~ 五年級均為字 詞 二百 字 ,含注音及國字於 10 分鐘完成。

•  題目: 現場發給範例書寫唐詩五言絕句一首,要寫國字和注音。
•  參加對象: 低級每班各派二名學生參加
•  地點:四樓美勞教室
•  時間: 3/10 (二)上午七點五十分至八點半
評分標準
字體結構 60% 、整潔美觀 40% ,錯別字或漏字每字扣 1 分, 未 完成者,每少一字扣 3 分。
【註】未報名參賽者請勿上台,避免影響該生成績。
八、  獎勵
 •  競賽成績各年段錄取前 名, 請校長 頒發獎 狀 壹張以資鼓 勵 。
 •  並利用朝會時間公開表演。
 •  各項優勝同學將儲備,期有機會代表本校參加校外各項國語文競賽。

6#
 楼主| 发表于 2010-3-22 07:27:27 | 只看该作者
    东莞台商子弟学校“义工妈妈”们的故事


2010年03月16日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3月16日电 据东莞市台湾事务局网站消息,在港台地区,志愿者被称为“义工”。在东莞台商子弟学校,许多学生从3岁读幼稚园开始就住校,在最需要依赖的时候他们就要开始独立生活,许多台商父母没有时间陪伴自己的孩子成长。这时,学校里有一部分热心的学生家长自发联合起来组成“义工妈妈”,成为了其他孩子的“妈妈”。
                       

  这是志愿者队伍中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她们被孩子们称为“义工妈妈”。
  从学校创办之初,“义工妈妈”就已经出现,发展到现在,“义工妈妈”人数已有46人。在图书馆课上陪孩子们读经诵典时,她们是孩子们的老师;对孩子们进行生活辅导,帮助处理宿舍内务、教育孩子们生活自理、对餐厅安全卫生进行监督时,她们又是孩子们的阿姨;高考前为孩子们包粽子(寓意“包中”,中状元)、为孩子们鼓士气;在每年助学活动集体认捐云南少数民族学生时,她们又成为许多与她们无血缘关系的少数民族孩子的“妈妈”。
  宋妈妈:每天和孩子聊两三分钟
  宋妈妈2005年开始加入“义工妈妈”的队伍,然后接替了2年一任的总召职务,她说:“在学校和学生在一起,让我年轻了!”
  曾经历过一段时间大病卧床的宋妈妈,在生病期间就一直想:等康复了,有时间有能力的时候一定要做义工,是这场大病让她深刻地体会到在困难的时候是多么需要旁人的帮助。
  在台湾的时候,宋妈妈一直是一名职业女性,当过老师,做过护理人员,在公司上过班,也当过全职妈妈。刚来到东莞的时候,孩子上学、老公上班,她一天到晚都是一个人在家,当时家住在荒凉的工业区,没有朋友、没有熟人。宋妈妈说,她那时几乎要有抑郁症了。
  来东莞半年后,孩子所在的学校需要护理老师,宋妈妈毫不犹豫地去应聘,后来又在学校加入了“义工妈妈”的队伍,成为总召。在那之后,她觉得生活空间扩大了,结交了许多朋友,生活变得多姿多彩,“走出来有了自己的天空更快乐了。”
  宋妈妈认辅的孩子是一个6年级的学生,由于个子不高在以前的学校常被欺负,来到新校园,为了不被人欺负,他就先欺负别人,他认为要强壮自己、巩固自己,才能不再被人侵犯。只要有人碰了他一下,哪怕是不小心的轻轻一碰,他也会一拳过去,然后和人打架。
  宋妈妈知道这个孩子后,常在吃饭的时候去看他。因为他课业较重,而且不喜欢在很多人面前表现出感性的一面,宋妈妈只是每天上课前和他聊两三分钟。“今天你好吗?”“今天吃饭还是吃面?”宋妈妈从一些简单的嘘寒问暖开始,和他谈他心里的问题,让他感觉到自己正在被人关注、关怀。一个学期下来,孩子会露出一些腼腆的笑容,也没有以前那么封闭自己了。
  宋妈妈常跟女儿说:“施比受更有福!你的手心不要一直朝上,有时候也要朝下。”这些话只是说出来,孩子们也许会不以为然,“但是当孩子知道我们在用关爱去改造一个人的时候,这就是一个机会教育,他们能从中知道自己作为家中的一分子、班上的班干部,要付出,要有使命感。”
  黄妈妈:每个周一带着糖果饼干
  黄妈妈第一次去见自己认辅的孩子,是在课室外的走廊上。当时课堂里正在上美术课,所有孩子都在认真听课、画画,只有这个男孩一个人望着窗外。黄妈妈没有直接表明自己的身份,就和他慢慢地聊了起来。
  “你怎么没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画画?”
  “你是谁?”
  “我是一个小朋友的妈妈,你和我儿子很像,也很漂亮,所以我想认识你。”
  黄妈妈就这样和男孩认识了。
  男孩正在读4年级,黄妈妈在与男孩聊天的时候了解到,以前在台湾的时候,他一直生活在妈妈身边,习惯了对妈妈的依赖。转到东莞来之后,学校离家很远,他必须住校。他不适应住宿的集体生活,所以常常一个人发呆,无法集中精神听课。因为他很聪明,所以成绩并不差,但是因为不能全心听课,导致成绩不能更优秀。
  男孩常在课堂上开小差,他告诉黄妈妈:“我有事要想!”但当黄妈妈问道:“在想妈妈吗?”他又极力掩饰。每个周一他都会特别失落,因为那天他要与妈妈告别,所以黄妈妈那天一定会去看他,带着糖果饼干,对他说:“我儿子喜欢吃这些,所以也帮你带了,我想小朋友都会喜欢的。”黄妈妈有时陪他上晚自习,在图书馆课陪他了解文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的课外小百科,有时还会坐在最后排座位陪他上课。开始他总没办法在一节课45分钟都集中精力,他常常分心或者发呆,可是回头看一眼,看到那双注视着他的眼睛,他又赶紧回头听课,慢慢地他就可以自律了。
  男孩个头长得很高大,可是经常打电话回家给妈妈都会哭,周围的同学都笑话他,但黄妈妈对他说:“小孩子在成长中都怕孤独,换一种生活模式更会失落,每个人都想家,想妈妈,但当你上课时学好了,妈妈知道后会更开心。” 黄妈妈让男孩可以叫她老师、阿姨或者妈妈,她知道,孩子不能依赖人就需要被人依赖,所以她常跟男孩说:“和你做朋友我很开心!”
  黄妈妈的儿子知道她常去看学校的一个小朋友,虽然不知道具体是哪一个,但他还是乐意与他“分享”妈妈。黄妈妈说:“其实孩子会看着大人在做什么,我常和他说鼓励认辅男孩的事情,他也从中学会不占别人便宜,学会付出,学会礼貌,学会发掘任何人身上的优点。”
  陈妈妈:母女一起辅导孩子
  陈妈妈认辅的孩子还在读小一。“由于爸爸工作忙、妈妈住得远,很少有人陪在他身边,他又是学校的通勤生,与住校的同学格格不入,因此这个孩子有一点自闭,信心不足,讲话时不敢看着对方的眼睛,一直低着头,而且跟不上老师上课进程。”孩子年纪还比较小,他并不清楚自己为什么会有一些怪癖的行为和性格,所以陈妈妈并不能与他进行心理上的沟通,目前为止,她只能默默地在他身边陪着他学习,尽量在课业上对他做些辅导。
  按照台湾的教学方法,小学生在学会汉字书写之前,必须先进行十周左右的注音符号学习,以作为认识汉字字音的工具。“这个孩子对注音符号的内容学得不好,我希望能帮助他学好,加强课业上的自信心。”陈妈妈在辅导课上教他认字,辅导他用注音符号看故事书,课辅结束后设计一些小测试,测试后送给他铅笔、橡皮等小礼物,还让老师多在班上公开表扬、赞美他。
  陈妈妈的女儿与她认辅的孩子恰好在同一个班,老师常把这两个同有一个“妈妈”的孩子分在一组,进行分组学习。陈妈妈的女儿也能很细心地教他查字典,和他共同学习,回到家里也常跟妈妈说:“今天老师夸奖他了!说他上课认真,说他考试成绩不错。”上学期期末,陈妈妈认辅的孩子成绩有了很大进步,孩子的妈妈看到他的改善很开心,还请了孩子全班吃汉堡。陈妈妈说:“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换了一个生活环境都会不习惯,孩子尤其是。我们就是希望帮助这些孩子更好更快地适应环境,以后无论到哪里都能找到快乐。”
7#
 楼主| 发表于 2010-3-22 07:28:27 | 只看该作者
陈云林会见东莞台商子弟学校董事长叶宏灯一行(图)
2009年02月25日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25日在北京会见了来京交流的广东东莞台商子弟学校董事长叶宏灯一行,图为叶宏灯向陈云林赠送印有东莞台商子弟学校校训的礼品(中国台湾网 李徽 摄) 
  你好台湾网2月25日消息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25日在北京会见了来京交流的广东东莞台商子弟学校董事长叶宏灯,及其率领的该校校董和师生代表160多人。
  陈云林对叶宏灯一行的到访表示欢迎。他说,东莞台商子弟学校建校至今,树人树德,桃李芬芳。在这些孩子的身上,凝聚着两岸同胞的关心,寄托的是两岸美好的未来。看到孩子们在老师的培养与呵护下茁壮成长,看到两岸下一代之间的误解与隔阂越来越少,发自心灵的认同越来越多,我们感到无限的欣慰和高兴。
  陈云林说,青少年学生是民族的希望,是两岸共同繁荣发展的未来,是促进两岸和平发展的重要力量。在两岸关系新形势下,两岸青少年之间的交流应更加紧密、更加活跃。海协会的重要职责之一是协助有关方面促进两岸交流,我们愿与包括东莞台商子弟学校在内的台湾师生加强联系,为两岸青少年的交流与沟通提供服务。
  东莞台商子弟学校于1997年建立,是第一所专为解决台胞子女在大陆就读问题而建立的学校,目前有学生1700多人。由叶宏灯发起的、东莞台商子弟学校师生积极参加的“奖助云南少数民族学生”活动已连续举办七届,捐助云南贫困学生的助学金与物资累计210多万元人民币,受助学生达1700多人。(记者 李徽)


陈云林与该校学生亲密合影(中国台湾网 李徽  摄)

来源:中国台湾网
8#
 楼主| 发表于 2010-3-22 07:29:04 | 只看该作者
东莞台商子弟学校董事长叶宏灯一行拜会东莞市领导
2010-02-10     华夏经纬网
    1月26日,东莞台商子弟学校董事长叶宏灯一行10人专程拜会了东莞市委、市政府的领导,感谢市委、市政府一直以来对学校的关心和支持。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志庚,市委常委、副市长江凌热情会见了叶宏灯一行。
    叶宏灯董事长在会见时表示,去年以来,在金融风暴的影响下,东莞台商子弟学校之所以能够顺利渡过,并实现了低于往年的学生流失率,保持了稳定的发展,这是与市委、市政府支持分不开的,感谢市委、市政府对东莞台商子弟学校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叶董事长介绍了学校作为两岸交流特别是青少年交流的重要平台,去年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包括举办两岸中学教育论坛、永续校园与环境教育环保论坛、引进台湾的高科技环保项目用于处理学校的生活废水、开拓用于学生生命力强化训练的生命力营地项目等等,今年8月份,学校将承接国台办的重要交流项目——海峡两岸神农文化祭,11月初,学校将举行成立十周年大庆,11月下旬,将举行第六届海峡两岸高等教育论坛,并诚意邀请市各级领导光临。
    陈金粧校长表示,东莞台商子弟学校整合了两岸优质教育资源,是两岸青少年交流的重要平台。学校家长委员会会长李聪富更形象的形容,东莞台商子弟学校的学生就是两岸和平的小天使。
    刘志庚书记对东莞台商子弟学校给予了肯定,“东莞台校是一张靓丽的名片,是两岸交流的桥梁,更是经贸的窗口。东莞市一直将这间学校当成东莞自己的学校。”该校的创办为台商解决了后顾之忧,也为东莞创造了为台商服务的良好投资、生活环境,这对于东莞、对于国家意义重大。“教育创造未来,知识改变命运,希望东莞台商子弟学校办成在两岸更有影响力的一流学校,成为大家热爱祖国,弘扬两岸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学校,进一步增强台湾青年对祖国的认同。” (东莞市政府台湾事务局联络交往科)
9#
 楼主| 发表于 2010-3-22 07:29:52 | 只看该作者
王毅会见东莞台商子弟学校师生代表(组图)

2010-01-21 来源:中国台湾网 作者:高大林
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王毅1月21日在北京会见广东东莞台商子弟学校董事长叶宏灯及学校师生和家长会代表。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王毅1月21日在北京会见广东东莞台商子弟学校董事长叶宏灯及学校师生和家长会代表。


  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王毅1月21日在北京会见广东东莞台商子弟学校董事长叶宏灯及学校师生和家长会代表。
  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王毅1月21日在北京会见广东东莞台商子弟学校董事长叶宏灯及学校师生和家长会代表。
  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王毅1月21日在北京会见广东东莞台商子弟学校董事长叶宏灯及学校师生和家长会代表。
  中国台湾网1月21日北京消息 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王毅今天在北京会见了广东东莞台商子弟学校董事长叶宏灯及学校师生和家长会代表。
  王毅对东莞台商子弟学校为解决在大陆投资台商的子女就学、家庭团聚问题所作的努力表示肯定,对该校积极弘扬中华文化、开展两岸教育交流、增进两岸同胞感情表示赞赏。
  王毅表示,东莞台商子弟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既是台湾人,也是广东人,更是中国人。希望学生们要有远大志向和博大情怀,将来既为台湾的建设打拼,也为大陆的发展出力,更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作出贡献。
  王毅期待两岸年青一代的隔阂与误解越来越少,相互认知与融合越来越多。希望东莞台商子弟学校在各界支持下再接再厉,不断发展,成为培养人才的重要渠道,成为两岸青少年交流的重要桥梁,成为两岸教育合作的重要平台。
  东莞台商子弟学校是在大陆成立的第一所台商子弟学校,目前共有1800名台湾青少年在校就读。每年校方都组织毕业班学生来北京开展“感恩之旅”和“文化之旅”。(高大林)
10#
 楼主| 发表于 2010-3-22 07:31:00 | 只看该作者
广东东莞台商子弟学校在北京举办感恩活动
时间:2009-02-27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海峡两岸):广东东莞台商子弟学校25日晚在北京举办感恩活动,以此对长期以来给予学校支持的单位表达谢意。   东莞台商子弟学校董事长叶宏灯在感恩活动上表示,东莞是台商投资的密集地,目前常住东莞的台商及家人已超过十万人。作为大陆第一所台商子弟学校,东莞台商子弟学校不仅解决了广大台商子女在大陆受教育的问题,也为台商在大陆创业解除了后顾之忧。东莞台商子弟学校在国台办、海协会和教育部等大陆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经过九年的发展,目前已进入良性发展阶段。台湾有句俗话叫“吃果子拜树头”,此次他带领学校140多名学生借助毕业旅行的机会,特意到北京向国台办、海协会和教育部等单位表达深深的感谢。
  在活动现场,东莞台商子弟学校的学生们表演了他们精心准备的歌舞节目以表谢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2 03:57 , Processed in 0.178790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