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香港小学普通话科课程标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1-14 16:39: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香港小学普通话科课程标准

香港课程议会
   普 通 话 科 ( 小 一 至 小 六 )
课 程 取 向
本 课 程 是 参 照 教 育 统 筹 委 员 会 第 六 号 报 告 书 的 建 议 编 订 而 成 的 。 由一 九 九 八 年 开 始 , 普 通 话 科 成 为 香 港 小 学 核 心 课 程 之 一 , 这 是 本 科 课 程 的 重 要 发 展 。
普 通 话 是 汉 民 族 的 共 同 语 , 是 中 国 各 方 言 区 、 各 民 族 之 间 用 以 沟 通的 语 言 , 同 时 , 普 通 话 是 联 合 国 六 种 工 作 语 言 之 一 , 在 国 际 上 , 是 代 表 中 国 的 语 言 。 本 科 的设 立 , 目 的 是 让 本 港 学 生 掌 握 汉 民 族 的 共 同 语 。
语 言 是 交 际 的 工 具 , 也 是 文 化 的 载 体 。 学 习 语 言 如 果 只 强 调 工 具 的掌 握 , 而 忽 略 了 文 化 的 学 习 , 仍 未 能 真 正 掌 握 该 种 语 言 。 本 港 普 通 话 科 的 教 学 , 一 方 面 使 学生 掌 握 语 言 的 技 能 , 另 一 方 面 也 增 强 他 们 对 中 国 文 化 的 归 属 感 、 认 同 感 。
普 通 话 是 「 以 北 京 语 音 为 标 准 音 , 以 北 方 话 为 基 础 方 言 , 以 典 范 的现 代 白 话 文 着 作 为 语 法 规 范 」 。 香 港 属 于 粤 方 言 区 , 粤 方 言 和 普 通 话 在 语 音 、 词 汇 、 语 法 上均 有 不 同 。 由 于 存 在 这 种 语 言 差 异 , 本 港 普 通 话 科 教 学 , 应 以 广 东 人 学 习 普 通 话 的 难 点 作 为重 点 , 以 提 高 教 学 效 果 。
本 课 程 的 设 计 , 以 学 习 心 理 学 为 基 础 , 以 语 言 学 习 为 主 体 , 重 视 学习 目 标 及 学 习 范 畴 的 确 立 和 学 习 重 点 的 分 立 , 务 求 教 与 学 都 有 较 明 确 的 方 向 。


学 习 目 标
一 、 本 科 学 习 目 标 的 分 层 结 构
本 科 课 程 目 标 分 为 四 层 :
( 一 ) 学 习 总 目 标
( 二 ) 学 习 范 畴 的 学 习 目 标
( 三 ) 学 习 范 畴 各 学 习 阶 段 的 学 习 目 标
( 四 ) 学 习 范 畴 各 学 习 阶 段 的 学 习 重 点
在 分 层 结 构 内 , 四 个 学 习 阶 段 ( 小 一 至 小 三 、 小 四 至 小 六 、 中 一 至中 三 、 中 四 至 中 五 ) 的 学 习 目 标 由 概 括 到 具 体 顺 序 排 列 出 来 。 本 科 最 概 括 的 学 习 目 标 是 「 学习 总 目 标 」 , 其 他 所 有 的 学 习 目 标 均 由 此 衍 生 。
本 科 的 学 习 分 为 聆 听 、 说 话 、 阅 读 及 译 写 四 个 范 畴 , 每 个 学 习 范 畴均 有 其 学 习 目 标 , 称 为 「 学 习 范 畴 的 学 习 目 标 」 。 这 些 学 习 范 畴 的 学 习 目 标 内 , 包 含 了 「 学习 范 畴 各 学 习 阶 段 的 学 习 目 标 」 ; 学 习 重 点 则 包 含 在 学 习 范 畴 各 学 习 阶 段 的 学 习 目 标 内 。
本 科 课 程 内 容 的 编 排 由 浅 入 深 , 紧 密 照 应 , 使 教 师 有 明 确 的 教 学 方向 , 学 生 能 循 序 渐 进 地 学 习 。
 
二 、 本 科 学 习 总 目 标
( 一 ) 培 养 聆 听 、 说 话 、 朗 读 等 语 言 能 力 , 以 及 自 学 能 力 。
( 二 ) 增 进 与 本 科 有 关 的 语 言 知 识 , 以 及 对 中 国 文 化 的 认 识 。
( 三 ) 提 高 对 本 科 的 学 习 兴 趣 , 培 养 良 好 的 学 习 态 度 和 习 惯 。
本 科 的 学 习 总 目 标 , 以 培 养 学 生 听 、 说 普 通 话 的 能 力 为 主 , 培 养 朗读 能 力 、 译 写 能 力 及 增 进 与 本 科 有 关 的 语 言 文 化 知 识 为 辅 。
 
三 、 学 习 范 畴 的 学 习 目 标 ( 表 一 )
学 习 总 目 标
学 习 范 畴 的 学 习 目 标
培 养 聆 听 、 说 话 、 朗 读 等 语 言 能 力 , 以 及 自 学 能 力 。
增 进 与 本 科 有 关 的 语 言 知 识 , 以 及 对 中 国 文 化 的 认 识 。
提 高 对 本 科 的 学 习 兴 趣 , 培 养 良 好 的 学 习 态 度 和 习 惯 。
聆 听
培 养 聆 听 能 力 , 以 理 解 话 语 的 内 容 ; 培 养 聆 听 的 兴 趣 及 良 好 的 聆 听 态 度 。
说 话
培 养 说 话 能 力 , 以 表 达 自 己 的 思 想 感 情 ; 培 养 说 话 的 兴 趣 及 良 好 的 说 话 态 度 和 习 惯 。
※ 阅 读
培 养 朗 读 及 自 学 能 力 ; 增 进 与 本 科 有 关 的 语 言 知 识 , 以 及 对 中 国 文 化 的 认 识 ; 培 养 阅 读 兴 趣 及 良 好 的 阅 读 态 度 和 习 惯 。
译 写
培 养 运 用 汉 语 拼 音 或 注 音 符 号 的 能 力 , 以 提 高 自 学 能 力 。
 


在 阅 读 范 畴 内 , 以 培 养 朗 读 能 力 为 主 。 同 时 , 通 过 阅 读 学 习 材 料 , 增 进 与 本 科 有 关 的 语 言 知 识 及 对 中 国 文 化 的 认 识 。





在 聆 听 、 说 话 和 译 写 范 畴 内 , 也 可 以 增 进 与 本 科 有 关 的 语 言 知 识 及 对 中 国 文 化 的 认 识 , 但 实 际 上 , 这 两 方 面 的 学 习 , 较 多 在 阅 读 范 畴 内 进 行 , 所 以 这 两 方 面 的 学 习 目 标 , 只 列 写 在 阅 读 范 畴 内 。
 
 四、学习范畴各学习阶段的学习目标(表二)



学习阶段的学习目标
学习范畴的学习目标
第一学习阶段
(小一至小三)
第二学习阶段
(小四至小六)





培养聆听能力,以理解 话语的内容;培养聆听的兴趣及良好的聆听态度。

1. 培养聆听的基本能力。
2. 听懂各类型话语。
3. 培养聆听的兴趣及良好的聆听态度。
1. 培养聆听的基本能力。
2. 听懂各类型话语。
3. 培养聆听的兴趣及良好的聆听态度。






培养说话能力,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培养说话的兴趣及良好的说话态度和习惯。

1. 培养说话的基本能力。
2. 掌握各类型话语。
3. 培养说话的兴趣及良好的说话态度和习惯。
1. 培养说话的基本能力。
2. 掌握各类型话语。
3. 培养说话的兴趣及良好的说话态度和习惯。














培养朗读及自学能力;增进与本科有关的语言知识,以及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培养阅读兴趣及良好的阅读态度和习惯。

1. 培养朗读的基本能力。
2. 朗读各类型作品。
3. 积累词汇、掌握句型。
4. 增进语言基本知 识。
5. 增进对中国文化的认识。
6. 培养朗读和阅读的兴趣及良好的习惯和态度。

1. 培养朗读的基本能力。
2. 朗读各类型作品。
3. 培养自学能力。
4. 积累词汇、掌握句型。
5. 增进语言基本知识。
6. 增进对中国文化的认识。
7. 培养朗读和阅读的兴趣及良好的习惯和态度。



培养运用汉语拼音或注音符号的能力,以提高自学能力。
掌握正确书写及标注声调符号的能力。
掌握正确书写及运用汉语拼音或注音符号的能力。

五、  学习范畴各学习阶段的学习重点(表三A、B、C、D)

表三A 聆听范畴各学习阶段的学习重点

学习阶段
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


1. 培养聆听的基本能力。
‧听懂个人方面、家庭方面、学校方面的常用词,并了解其基本用法


‧听懂简单的指示

 
‧听懂简单的提问
第一学习阶段

‧听懂简短的对话

(小一至小三)
2. 听懂各类型话语。
‧听懂简短的故事(童话、生活故事、自然故事、寓言)


‧听懂简短的报告(个人方面、家庭方面、学校方面)


‧听懂简短的讲话

3. 培养聆听的兴趣及
‧乐于欣赏普通话的节目

良好的聆听态度。
‧有礼貌、有耐性、专心




1. 培养聆听的基本能力。
‧听懂个人方面、家庭方面、学校方面、社会方面的常用词,并了解其基本用法


‧听出语气变化所表达的不同意思


‧听懂指示


‧听懂比较复杂的提问
第二学习阶段

‧听出对方讲话的先后次序

(小四至小六)

2. 听懂各类型话语。
‧听懂故事(成语故事、历史故事、民间故事),并能把握中心思想


‧听懂、看懂短剧


‧听懂简短的报告(个人方面、家庭方面、学校方面、社会方面)


‧听懂简短的演讲

3. 培养聆听的兴趣及
‧乐于欣赏普通话的节目

良好的聆听态度。
‧有礼貌、有耐性、专心

表三B 说话范畴各学习阶段的学习重点

学习阶段
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


‧发音正确、吐字清晰




1. 培养说话的基本
‧恰当地运用配合日常生活的普通 话常用词(个人方面、家庭方面、学校方面)

  能力。
‧说话符合现代汉语语法


‧尝试边想边说


‧按照恰当的顺序说话


‧回答简单的问题

 
‧提出简单的问题
第一学习阶段

‧复述/传达简单的话

(小一至小三)
2. 掌握各类型话语。
‧简单地说出与个人生活、家庭、
学校有关的事情


‧复述故事(童话、生活故事、自然
故事、寓言)


‧介绍自己和家庭


‧培养用普通话交谈的兴趣
3.  培养说话的兴趣
   及良好的说话态
   度和习惯。



‧友善、诚恳、有礼貌、得体


‧主动、不轻率


‧自然大方


‧尊重他人发言


‧体势、动作给人舒服的感觉

表三B 说话范畴各学习阶段的学习重点(续)

学习阶段
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


‧发音正确、吐字清晰




1. 培养说话的基本
‧恰当地运用配合日常生活的普通话常用词(个人方面、家庭方面、学校方面、社会方面)

  能力。
‧说话符合现代汉语语法


‧用恰当的语调、音量说话


‧尝试边想边说


‧按照恰当的顺序说话


‧运用意思完整的句子回答日常生活的问题


‧运用意思完整的句子提出一般的问题


‧用清楚明白的话与人交谈
第二学习阶段

‧复述/传达别人的话

(小四至小六)
2. 掌握各类型话语。
‧说出与个人生活、家庭、学校、
社会有关的事情


‧讲故事(成语故事、历史故事、民间故事)


‧介绍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身边的事物


‧讲述见闻,叙事清楚,有条理


‧作简短的演讲


‧培养用普通话交谈的兴趣
3.  培养说话的兴趣
   及良好的说话态
   度和习惯。



‧友善、诚恳、有礼貌、得体


‧主动、不轻率


‧自然大方


‧尊重他人发言


‧体势、动作给人舒服的感觉

表三C 阅读范畴各学习阶段的学习重点

学习阶段
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


‧认识声调符号,掌握声调的升降
1.  培养朗读的基本能
   力。



‧发音正确、吐字清晰


‧语调自然、轻重相宜


‧正确读出配合日常生活(个人方面、家庭方面、学校方面)的普通话常用词

2. 朗读各类型作品。
‧朗读简单的对话、儿歌、故事 (童话、生活故事、自然故事、寓言)

3. 积累词汇、掌握句
‧通过阅读,积累普通话词汇

  型。
‧通过阅读,逐渐掌握普通话句型


‧认识声调
4. 增进语言基本知识。


‧认识变调


‧认识轻声
第一学习阶段

‧认识普通话常用词汇和句型

(小一至小三)

‧掌握简单的招呼、问候、介绍、告别用语


‧掌握称谓用语(家庭成员、学校老师、同学)


‧掌握简单的礼貌用语

5. 增进对中国文化的
认识。
‧掌握简单的邀请、感谢、祝颂、道歉、许诺、拒绝、约会、寒暄等用语


‧认识传统节日习尚


‧认识民间故事、神话故事、成语、寓言、谜语


‧认识传统文化艺术


‧认识风光名胜
6. 培养朗读和阅读的
兴趣及良好的习惯
  和态度。



‧选择不同类型的学习材料


‧姿态正确、精神集中


‧经常阅读及朗读


‧爱惜书籍




表三C 阅读范畴各学习阶段的学习重点(续)

学习阶段
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


‧ 认读声母、韵母


‧ 初步拼读音节或直呼音节


‧ 发音正确、吐字清晰


‧ 语速适当、流利和谐

1. 培养朗读的基本
‧ 语调自然、轻重相宜

  能力。
‧ 语气适当、停顿合度


‧ 基本掌握轻声、儿化


‧ 正确读出配合日常生活(个人方面、家庭方面、学校方面、社会方面)的普通话常用词

2. 朗读各类型作品。
‧朗读简单的短文、诗歌、故事(成语故事、历史故事、民间故事)
3. 培养自学能力。


‧初步朗读注音的词语和短句


‧运用工具书查检字词的读音

4. 积累词汇、掌握
‧通过阅读,积累普通话词汇
第二学习阶段
  句型。
‧通过阅读,逐渐掌握普通话句型


‧认识声调的作用
(小四至小六)

‧认识变调

5. 增进语言基本知
‧认识声母、韵母、拼音 ※

  识。
‧认识拼写规则


‧认识轻声的特点


‧认识普通话常用词汇和句型


‧掌握称谓用语(亲属、社会)


‧掌握谦敬、委婉、禁忌用语


6. 增进对中国文化
‧掌握邀请、感谢、祝颂、道歉、许诺、拒绝、约会、寒暄等用语

  的认识。
‧认识传统节日习尚


‧认识典故、俗语、格言、歇后语


‧认识传统文化艺术


‧认识风光名胜
7.  培养朗读和阅读
   的兴趣及良好的
   习惯和态度。



‧选择不同类型的学习材料


‧姿态正确、精神集中


‧经常阅读及朗读


‧爱惜书籍

※ 声母、韵母、拼音的学习可作如下安排:

  四 年 级 : 1. 学习声母、韵母。
          2. 对拼音有初步的认识。

  五、六年级 : 1. 复习小四所学的声母、韵母、拼音。
          2. 强化学习语音难点#:


声母难点
韵母难点

舌面音(j、q、x)
舌尖前音(z、c、s)
舌尖后音(zh、ch、sh、r)
鼻音和边音(n、l)
唇齿音和舌根音(f、h、k)


前鼻音和后鼻音:  %n / %ng
  en / eng
  i%n / i%ng
  in / ing
  u%n / u%ng
  uen / ueng

介母:i、u

其它韵母: ie / 9e
  u%i / uei
  9n / 9%n
  ong / iong

  # 语音难点的教学应作有机的组合。


表三D 译写范畴各学习阶段的学习重点

学习阶段
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
第一学习阶段
掌握正确书写及标注
‧正确书写声调符号
(小一至小三)
声调符号的能力。
‧正确标注声调符号
第二学习阶段

掌握正确书写及运用
‧正确、端正书写汉语拼音或注音符号
(小四至小六)
汉语拼音或注音符号的能力。
‧把汉语拼音或注音符号译写为汉字(词语和句子)


教 学 时 间
开 设 普 通 话 科 的 学 校 , 每 星 期 宜 分 配 二 至 三 教 节 ( 每 节 约 三 十 五 分钟 ) 作 本 科 教 学 之 用 。
本 科 包 括 四 个 主 要 教 学 范 畴 , 即 「 聆 听 教 学 」 、 「 说 话 教 学 」 、 「阅 读 教 学 」 及 「 译 写 教 学 」 。 整 科 的 学 习 总 目 标 , 以 培 养 学 生 听 说 普 通 话 的 能 力 为 主 , 培 养朗 读 能 力 、 译 写 能 力 及 增 进 与 本 科 有 关 的 语 言 文 化 知 识 为 辅 。 因 此 , 在 教 学 时 间 安 排 上 , 应作 适 当 的 分 配 , 以 体 现 课 程 的 精 神 。 由 于 各 学 习 范 畴 的 学 习 内 容 , 往 往 互 相 交 织 , 难 于 截 然分 割 , 所 以 教 学 时 间 不 易 作 精 确 的 划 分 。
建 议 教 学 时 间 大 致 可 作 如 下 分 配 :
第 一 学 习 阶 段 ( 小 一 至 小 三 )
聆 听 教 学
说 话 教 学
} 约 占 教 学 时 间 的 四 分 之 三
阅 读 教 学
译 写 教 学
} 约 占 教 学 时 间 的 四 分 之 一
第 二 学 习 阶 段 ( 小 四 至 小 六 )
聆 听 教 学
说 话 教 学
} 约 占 教 学 时 间 的 三 分 之 二
阅 读 教 学
译 写 教 学
} 约 占 教 学 时 间 的 三 分 之 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8 13:58 , Processed in 0.119514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