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8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论词义的修辞方式和派生方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9-13 01:1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载《汉语学习》1989年第5期
               
                             论词义的修辞方式和派生方式

                                        孟华

    0   引论
    词义有静态和动态两种存在方式。静态的词义研究,着重于对词义结构系统作静态描写:动态词义研究,则主要考察词义的共时变异和历时发展。本文所探讨的问题,属动态词义研究的范畴。
    1 词义的变异与发展
    词义的变异和发展,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
    1.1    词义的变异
    指词义在共时的言语使用状态所发生的临时变化。如:“行者道:‘……我去!我去!——去便去了,只是你手下无人。’唐僧发怒道:‘这泼猴越发无礼!看起来,只你是人,那悟能、悟净,就不是人?’”(《西磁记》第二十七回)
    上例中“手下无人”的“人”,专指孙悟空自己,因而,“人”的词义就由静态中的泛指变为动态中的特指。这种词义发生了临时变化的情况,就是词义的变异。
    1.2    词义的发展
    指在使用状态中发生临时变异的词义,逐渐被社会约定俗成而演变为新的词义单位。
    如“消肿”一词,本为医学术语,意指“用药物消除皮肤上的肺块”。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邓小平经常用“消肿”来比喻“精简机构”:
   “现在提出‘消肿’主要是解决军队机构重叠、腺肿,以及由此带来的各级指挥不灵等问题。”(《邓小平文选》248页)
    上例中,“消肿”实现的是自己临时变化了的意义“精简机构”,当时这种变化尚属于共时的词义变异性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在八十年代中期以后,“消肿”的比喻用法逐渐为全社会所熟悉、接受,进而“精简机构”由临时性的比喻义变成了固定的比喻义,“消肿”也从单义词,演变为多义词体现了词义的发展。
     1.3    词义变异和词义发展之间的关系
     两者是共时的言语创新和历时的语言演变的关系。言语创新(词义的变异)是个人的行为,语言演变(词义的发展)则是集体的规约。一个语言事实的形成,都是由个人的言语创新经过集体采纳、接受(约定俗成)而演变来的。这一点索绪尔早有论述:“语中凡属历时的,都只是由于言语。一切变化都是在言语中萌芽的。”(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队,高名凯译,141页》
     并不是任何言语创新都能演变为语言事实。言语创新只要没流行开、没成为集体所有,它只能是个人的、临时的东西,只属于言语而不是语言。可见,从言语创新到语言演变的决定因素是社会集体的采纳、规约。
    2 词义变异和发展的语言手段
    词义的变异和发展是通过一定的语言手段表现出来的。词义变异的语言手段是修辞方式,词义发展的语言手段是派生方式。两者也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概念。
    2.1 词义变异的语言手段——词义修辞方式
    修辞学,是研究语言运用和变异的学科,修辞方式,就是语言使用、变异的方式。并不是所有的修辞方式都能产生词义变异,因此,词义的修辞方式,仅指能产生词义变异的修辞格,比较常见的有“比喻、借代、转用、转类、移就、易色、婉曲”等等(详见本文3)。
    2.2 词义发展的语言手段——词义派生方式
    词义的派生方式,指派生义所赖以产生的那些语言手段。按目前有代表性的观点,它可分为比喻方式和引申方式两类:“首先,(词义演变)是通过词义的引申来实现的。所谓词义的引申就是……把原有词义所概括的内容中的某一点加以突出或延伸。……另外,还可以通过比喻来产生新义。”(刘伶等主编《语言学概要》)
    2.3  词义修辞方式和派生方式
    词义修辞方式和派生方式之间的关系,是由词义的变异和发展之间的关系所决定的:变异和发展,是修辞方式和派生方式的表现内容,而修辞方式和派生方式又是变异和发展的表现形式,形式是由内容决定的。
具体分析:词义修辞方式,属词义共时变异的言语范畴;派生方式,属词义历时发展的语言范畴:词义变化处于共时变异的言语阶段时,实现这种变异的语言手段就是修辞方式;词义的共时变异逐步为社会约定俗成、成为语言中新的词义单位时,属于言语的修辞方式也就相应地演变为语言的派生方式。可以说,派生方式是由修辞方式转化而来的,两者之间应该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如前面提到的“消肿”,其“精简机构”义属词义共时变异时,实现这种变异的语言手段就是“比喻”的修辞方式,当“精简机构”义完成了历时演变,成为语言中固定的比喻义时,“比喻”也就由修辞方式相应地演变为派生方式。
可见,“比喻、借代、转用……”等作为词义变异和发展的语言手段,处在词义共时变异的横轴和历虫发展的纵轴的交点上。在共时的轴上,它们是词义临时变异的修辞方式;在历时的轴上,它们又充当了新义产生的派生方式。当然,正如并不是所有的词义变异都能上升为词义的发展一样,由修辞方式演变为派生方式也是有条件的:只有它们实现的词义变异为社会约定俗成后,这些修辞方式才具有了派生方式的资格。
    3 “比喻”与“引申”的区别
    既然“比喻、借代、转用、转类、移就、易色、婉曲……”等修辞方式都具有演变为派生方式的可能性,但为什么在词汇学中,派生方式仅仅划分为“比喻”和“引申”两类呢?
    我们认为,作为词义发展的语言手段,“比喻”和“引申”不是两个并列的术语。“比喻”是一种具体的派生方式,它与“比喻”的修辞方式相对应;而“引申”则是一个类概念,它是对许多具体派生的一种概括。“引申”所包含的具体派生方式主要有“借代、转用、转类、移就、易色、婉曲”等六种。下面,就重点考察构成“引申”的这六种具体的派生方式,并通过它们,来进一步说明修辞方式与派生方式之间的对应、转化关系。
    3.1  借代方式产生的派生义
    借代,是不直接说出事物的本名,而借用同它密切相关的事物的名称来代替的一种修辞方式。同时,它也可作为派生方式产生新义:
    财神
    基本义      为道教所奉的财神。
    派生义      指能创造财富的人。如:“他们到省城合肥,是来请‘财神’(科技人员),寻富路的。”(《人民日报》86年11月8日1版)
    “财神”的派生义,是由“以特称代泛称”的借代方式产生的。(本文例举的派生义均为近十几年产生的新义)
    3.2  转用方式产生的派生义
    转用,是指依靠语境帮助,临时改变词语的适用范围,使之变通运用的一种修辞方式。转用也常转化为派生方式:
    禁区
    基本义      禁止一般人进入的地区。
    派生义     泛指不准或不能涉人的领域。如:“他刻苦钻研,敢闯‘禁区’掌握了修理陀螺仪的方法。”(《〈解放日报〉86年1月8日2版》)
    “禁区”的派生义,是通过“转用”的方式,改变词义的适用范围而演变来的。
    3.3  转类方式产生的派生义
    转类,是指依靠语境帮助临时改变词语的词性的一种修辞方式。转类也常作为派生方式产生新义:
    意思
    基本义    (名词)指礼品所代表的心意。
    派生义    (动词)指通过赠送礼品来表示心意。如:“既然省委书记那边没有动静,说明他已‘笑纳’了,那么自然应该再‘意思意思’。”(《每周文摘》88年1月13日8版)
    “意思”的派生义是通过“名词变动词”的转类方式产生的。
    3.4  移就方式产生的派生义
    移就,是把对甲事物的感觉、意念移用于乙事物上面去的一种修辞方式。它也可作为派生方式产生新义:
    解渴
    基本义    消除渴的感觉。
    派生义    指感到满意、痛快。如:“战士们普遍反映说:‘讲的是我们想知道的,听起来解渴!’”(《人民日报》75年1月20日8版)
    “解渴”的派生义、是通过移就方式,将由口觉所产生的感受移用于一般意念而产生的。3.5  易色方式产生的派生义
    易色,指临时变易词语感情色彩,将褒词贬用或贬词褒用的修辞方式。有时它也可、作为派生方式产生新义:
    回敬
    基本义    回报别人的敬意或馈赠。
    派生义    对双方言论、行动进行相应的回击。如:“对于那位没来由地拍桌子骂我的吴老师,我也只是当场拍着桌子回敬了一下。”(《文汇》月刊82年8期4页)
    “回敬”的派生义,是通过“褒词贬用”的易色方式产生的。
    3.6  婉曲方式产生的派生义
    婉曲,是运用委婉、曲折说法来表达本意的修辞方式。它也可作为派生方式产生新义:第三者
    基本义    当事双方以外的人或团体。
    派生义    指插足于夫妻之间,与其中一方保持不正当关系的人。如:“她就这样成了一个时下鲜见公开的‘第三者’。他们就这样成了一对没有合法身份但却患难与共的精神恋人。”(《中国作家》86年5期)
    “第三者”的派生义,是通过婉曲的方式来代替“情夫(妇)”、“拼头”之类的说法而产生的。
不难看出,上述六种派生方式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它们都是对基本义的某个或某些语义成分的推演和引申,而不象比喻那样是一种跳跃性义变的方式。正因为这种共性,人们才用“引申”来概括“借代、转用、转类、移就、易色、婉曲……”等派生方式,以示与“比喻”的区别。但也正是由于这种概括,才能人们有意无意地误把“引申”当成一种具体的、与比喻并列的派生方式。而这种误解掩盖了“引申”内部包含的若干具体的派生方式,进而模糊了派生方式与修辞方式之间的对应与转化关系,这样,既不利于多义词义项间的分析,也不利于深入了解词义的变异与发展间的矛盾统一关系。因此,在使用“引申”这一术语时,必须搞清它的确切涵义。
    4小结
    词义的变异和发展,是通过一定的语言手段来实现的。这些语言手段,在词义变异范畴中表现为修辞方式,在词义发展范畴中表现为派生方式。换言之,修辞方式和派生方式是同一语言手段在不同范畴中的表现形式。它是词义运行机制的双桨:作为修辞方式,它使有限的词义系统可以灵活多变地表,现无限的客观内容:作为派生方式也它又使稳定的词义系统得到不断地充实、发展以适应社会交际的需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07:01 , Processed in 0.05681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