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思想者的宿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7-8 07:40: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思想者的宿命

——读摩罗

任玲 2003年8月



(一)

我喜欢读休闲小品的轻松,那些文字中的智慧和才情,算是小憩时的一杯清茶。但摩罗的文字不是这样。读摩罗的书,总让人坐立不安。我时时惊叹这家伙怎么就靠了这些长达千字、几千字的小文,就承载了自己那么多的忧患,那么深的沉重。这使我对千字文的份量产生了足够的敬畏,也不再只会用篇幅的长短去衡量思想的质地了。

(二)

我是个爱书的人,却没有一般爱书人的好秉性,他们爱书是爱到从不舍得折叠书页的,更不要说用笔去勾画了。我却不同。甚至上课的时候,都要极力鼓动学生去勾画批注,让他们不要顾虑那些感触是否正确,是否高明。有时候很心虚,担心他们批出了错误的论断,别人看见还以为是我教不对。但这疑心马上解除了。因为我坚信,只会录入别人的高明正确的见解,远比不上输出些纯属自己的并不完美的思想和认识。所以,我向来喜欢折叠书页,喜欢胡批胡划,而且完全可以用一本书被我折叠批注的程度来衡量它对我冲击震撼的次数。摩罗的书经我的折叠,更厚了。

(三)

每一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喜欢什么或者不喜欢什么。也许有些选择并没有道理。但喜欢、欣赏或者崇拜往往会被误读为逢迎,以为那便是一种肉麻的讨好。对于此,我向来不以为然。喜欢什么就照直了说。而且在我看来,喜欢一些人的文字,更重要的不是这些人有无名声,有无权势,而是那些文字本身,给你一种心照不宣的共鸣。那份相通的内心暗示着性情的投合,更暗示着思考的共同归宿。我总能在我喜欢的文字里看到太多自己宿积已久的思想,甚至觉得那本身就是自己想说的话。不仅如此,我之所以喜欢并敬佩,是因为那睿智、深刻、犀利抑或是忧患、苦恼、悲悯或者是韧性、理性、执拗,正是我所需要的。那一种高度、远度、深度,魔力一般引领着你走进一个思考的世界,哪怕总是让你从一个痛苦的泥潭陷入另一个泥潭,让你沉静,让你明朗,也让抑郁,把单纯的你感性的你引进一个丰厚深邃的天地。那种卓尔不群的风范的引领力量,不是任何政治的手段和命令能达到的。我喜欢摩罗。

(四)

醒者,永远是痛苦者。摩罗早期的慷慨激昂愤世嫉俗,在后期的几个集子中已经明显的低沉了下去。孟繁华先生在《因幸福而哭泣》的序言中说,当我震惊于摩罗的尖锐、沉重、痛苦和求证的勇气时,也常常为他感到担忧……我所忧虑的,是摩罗燃烧般的忧愤和不可遏制的思考的激情,无疑也是一种“耗损”。而这耗损能坚持多久呢?我由衷地为他拥有了充满爱意和阳光的心灵而兴奋和快乐。但我仍然读出了醒者的忧患和思想者的沉重的内心。不过我竟然不清楚那是摩罗深沉了成熟了还是绝望了。

“绝望”这个词是残酷的。但我似乎感觉到了这醒者最终的宿命。思考的终极就是精神的无所归依吗?无所归依的时候,是不是只有这两条路:或者将太有硬度的生命折断,或者将生命投向虚无,在无奈中寻另一个避所?

“我以前的文字,偏于紧张坚硬,一些读者说太让人喘不过气来。从这一篇(《体验爱,体验幸福》)开始,才渐渐出现一些柔和温馨的气息,能够给人一定的轻松感。”摩罗说,“好让我的精神在这样的氛围里得到喘息。” 我真的不知道“爱”、“怜悯”、“关怀”、“人道”是不是最终疗救世界的指望,却真的觉到了思想的无能为力。我也不知道是为写者终于寻求到了内心碾轧之后稍许的平和安宁而欣喜,还是为思想者的宿命而悲哀。但,醒者的归宿就是找不到归宿,这个结论是清楚的。

(五)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 我可以感觉到海子的诗给摩罗的撞击,我可以感觉到撞击之后内心升起的对爱、幸福——简单平和的幸福的向往,能感觉到那种内心最深处的对人类、对自己的怜悯。我似乎懂得他为什么会被那俗世的、朴素而简单的幸福感动了。他已经走到了思考的深渊,如果不是有一个凭借让自己释然,他的刚而脆的生命是否被这段,如海子一般?那颗曾经太痛苦太冷彻太尖锐的心,他为什么把心灵投向了天国?我无法责备一个人曾经呼唤人本的人最终抛弃人而投向上帝。但却突然感觉到失落,深深深深的失落。读着摩罗,我也不知道自己煎熬的心能坚持多久。



按:我的个人网站关闭了,从其他论坛搜了些自己曾经的文字,慢慢转到这边来收藏吧。

上面的文字是八年前的。那时读了摩罗好几本书,《耻辱者手记》《不死的火焰》《因幸福而哭泣》,读得喜欢,但是也读出一种失落。我那时是不能预见以后可能发生的任何事的,一切仅从文字而出。事到如今,我不禁惊叹:我是预言家吗?抑或,我看到的是思想与思想者宿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1 15:45 , Processed in 0.063512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