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7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作文教学:无拘无束写 有章有法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2-11 16:10: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文教学:无拘无束写 有章有法练

  10月27日,在本报联合中央教科所科研管理处、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儿童发展研究中心(暨中国关工委专家委员会)、中国家庭文化研究会教育科研处、北京市大兴区教科所、北京市海淀区教科所举办的“对话沙龙”上,北京市语文特级教师、作文教学专家张光缨与百余名一线教师及理论工作者进行了热烈研讨。
  学生发憷写作文,教师发憷判作文,作文成了负担,怎么办?作文教学与课文教学如何结合?班级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如何统一教学与辅导?10月27日,在第28期对话沙龙上,张光缨老师进行了解答。
  作文是为自己服务的
  “作文是什么?什么是作文?”对话沙龙刚刚开始,张光缨老师就抛出了这个看似简单但又难以回答的问题。“作文是工具,是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与人交流的工具。”这个答案得到了听课教师的共识。
  在北京市宣武区有一家医院,原来是为建筑工人服务的,取名为建工医院。后来医院体制改革,为了吸引更多的人,建工医院悄然改名为“健宫医院”,意为健康的宫殿。张光缨认为这实际上就是医院在作文,为了经营而进行的作文。作文实际上时时在我们的身边,在我们的衣食住行之中。作文是在为自己服务。
  “学生发憷写作文,作文成了负担。”来自大兴区第十小学的老师提出了自己的担心。对于这种担心,张老师认为主要是我们当前的作文教学缺少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的观念,是为作文而作文。“没得说非让说,没得写非让写。”好的作文教学应该是让学生为自己写作文。
  在新课标中,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总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对于小学作文教学,她给出了建议“低年级喜欢写,中年级自由写,高年级能够写。”
  “眼前看是生活能力,长远看是生存能力,文才加口才是通往成功的‘护照’。”张老师这样解释作文。
  让学生学会积累生活
  “学生没有写作素材,怎么办?”很多一线教师都提出了这个问题。素材来源于生活,要让学生学会积累生活。张老师不但给出了答案,并且还向老师们介绍了自己的工作经验。
  在张老师的教学中,她会让学生每天想一想有什么值得积累的材料,每天写几个纪要。这个纪要不是日记,只是记录内容和中心。比如一位学生记录:“今天我去姥姥家看到一只猫,它特别懒,我拿东西打它,它也不动。中心:我想,人可不能这么懒呀。”
  每周,张老师还会拿出一节课专门做全班同学的素材交流会。会上,学生们念自己认为最精彩的纪要,同学们互相点评。在点评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筛选素材,选取那些自己熟悉的,新颖的,有意义的小事。“坚持一个学期,就会发现,学生积累了很多素材。”
  用这种方法要特别注意,一开始不要去管学生选了什么样的素材,让他自由记录。当有了一定数量以后,再去告诉他什么样的素材是好素材,应该积累哪些素材。
  写好作文的关键是读好
  现在很多老师都要求学生要有一个“好词好句本”。对于这种做法,张老师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什么是好词?有标准吗?”她认为,好词好句都是要有文章环境的。让学生做这种积累不如去做片段积累。她更加看重的是学生的阅读积累。
  她建议,教师们一定要拿出课时来让学生欣赏佳作。在课堂上品读、欣赏、背诵。“语言积累必须在语文课上下工夫,不是动笔练。”读是在为写积累,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佳作,可以让学生积累情感、积累语言,还可以积累布局谋篇。“劳于读书,逸于作文。”
  给规律而不是教方法
  石景山区实验小学的张秀芬老师提出“作文的方法就这些,大家都这么讲,可是学生知道了方法还是不会写,甚至写得都差不多,怎么办?”学生作文“千篇一律”,是教师们在教学中遇到的困惑。
  张老师认为,学生出现这种问题,一个是学生没有自己的生活积累,另一个就是我们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更多的是在教学生方法,而不是规律。
  她分析说,目前我们的作文教学存在着四种现状:“有拘有束写,有章有法练”;“有拘有束写,无章无法练”;“无拘无束写,无章无法练”;“无拘无束写,有章有法练”。很显然,最后一种是我们所追求的。“无拘无束写”强调的是“把写作文的权利交给学生”,“有章有法练”强调的就是问无定法,有规可循。但是,要给规律不要给方法。
  张光缨指出,我们现在很多老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过于注重方法的介绍,经常是就一篇作文说一篇,教学生开头怎么写,结尾怎么写,甚至是每一句应该怎么组织。这样教出来的学生作文自然是“千篇一律”。
  要重视讲评课
  张老师介绍说,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要特别重视讲评课,尤其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她指出,我们的一些老师注重在学生作文本上的批改,而忽视了讲评课。例如,她曾经见过一位老师在二年级学生作文本上的批改。那位老师很认真,作文本上用红笔改了很多,还写了批语“点面结合,相得益彰”。可是,这批语对二年级学生而言不但不能明白意思,而且连字都不认识。
  在张老师的课堂上,她经常让学生们组成若干个编辑小组,分工协作修改文章,有些人专门改错别字,有些人专门改病句等等。经过学生们的互评以及她的精彩讲评,学生们的作文水平总能得到很大的提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7 17:09 , Processed in 0.854278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