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0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想·我写·我说(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7-17 20:55: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想·我写·我说
哦,天哪!
三 文章是什么
    这个问题从学术角度讲挺大的,但是从写作角度来看并不复杂。
    我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拿一张白纸,悄悄在一个角上点一个小黑点,然后让学生隔一段距离来观察,学生没有发现什么问题,以为只是一张白纸;然后走近学生,再让学生观察,有的学生发现了那个黑点。我问学生由此想到了什么?学生说观察的距离、角度不同,发现的问题就不同。我让学生把观察过程和自己的感想写下来。
    我又把纸搓成一个纸团,让学生说说有什么想法。学生说,这张纸本来是很有用的,可是被老师搓皱了,就没用了;还有的学生指出这是一种浪费现象。我又让学生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
    我突然举起纸团,作出要向一个正在和其他同学讨论的学生砸过去的动作,把学生吓得侧身躲避。我收住手,问他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情绪上有什么变化。又让学生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然后顺手抓起纸团丢到地上,观察学生的反应。过了一小会儿,我问学生:现在有什么想法?学生对我的行为显然很反感,没有人回答。我说:好吧,不好意思当我面说,可以把你的情感、态度、观点写下来。
    等学生停下笔以后,我找两三名学生把自己写的文字读给大家听听,每个人写出来的居然都是很像样的文章。我问学生:写作文很难吗?老师不过是借用一张白纸,制造了一点故事,然后让你们记下来,这几位同学就写出了很好的文章。我们生活的大千世界,每天发生那么多事情,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为什么很多同学写一篇作文那么困难?
    接着我分析几名学生文章的成分:记录所见所闻部分属于记叙和描写,老师要砸同学和扔掉纸团时的情绪属于抒情,对老师的做法发表的看法属于议论。文章虽然还很粗糙,但已经使用了好几种表达方式,运用了各种方式的结合与穿插,具备了不少文章要素;只要我们把这些东西写得精细一些,就是一篇很好的作文。学生渐渐明白了一些写作方面的道理。
    我又问:谁能告诉我这张纸是从哪里来?学生议论纷纷,很多学生由此想到了植物和环保问题。我接着问:谁能知道这张纸将到哪里去?如果这张纸不是落在我的手里,它的命运又将如何?至此,学生的思路完全打开了,讨论的范围非常广泛。我告诉他们:前面写所见所闻是实写,如果把后面纸的来历和命运写出来,就属于联想和想象,就是虚写。一篇文章虚实结合,就容易有深度、有厚度,就是一篇很优秀的文章了。学生恍然大悟,原来文章就是这样写出来的啊。
    我接着带着学生的思维向深处和广处拓展,不过只说了一句话:一张纸尚且如此,一个人又会如何?学生讨论得更加热烈,已经远远超出了一张白纸所引发的问题。我趁机布置任务:好好想想,把你看到、听到、想到和思考的问题整理一下,看看哪些是不必要的,哪些是需要加强的,梳理成一篇文章,题目不妨就叫《命运》。可以看得出,每个学生都已胸有成竹,可以毫不费力地完成这篇作文。
    小结的时候我对学生说:很多人把文章、把写文章看得很神秘,你们说,文章是个什么东西?要让学生对文章的认识由感性一下上升到理性是很困难的,于是我告诉他们:在写作人的眼里,文章就是现实生活通过艺术化语言表达出来的结果,简单地说,“文章=生活片断+思想感情”。要想写出好文章,只要做好三件事就行了:一是学会观察生活,二是学会思考生活事件中包含的人生道理;三是学会运用合适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思考的结果。
    把事情简单化,才能够发现它的实质,把认识上升到简洁的高度,才能驾驭好要解决的问题。写作教学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是,把文章神秘化,把写作繁琐化,那将让学生永远一头雾水,永远找不到真正的出路,也就不可能走得更高、更远。
                                                           2009.7.1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6 08:28 , Processed in 0.06409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