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4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想·我写·我说(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7-17 20:59: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寒梅 于 2009-7-19 10:07 编辑

我想·我写·我说
哦,天哪!
七 向思维挑战
    如果没有外界的压力,谁都会有惰性,特别是人的大脑,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我懒得去动脑子!而写作是一件必须动脑子的事情,王勃腹稿、贾岛苦吟、香菱学诗都说明文章是想出来的,而不是随随便便写出来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听到别人赞扬某人文章写得好,总是说“这个人笔头快”、“这个人文笔好”,似乎那文章是长在笔尖上的。我以为,与其说文笔好,不如说“这个人爱动脑子”、“这个人文思敏捷”。勤于思考、善于思考才是写好文章的前提,所以要想写出好文章,必须经常向自己的思维发起挑战,挑战思维惰性,挑战思维宽度,挑战思维深度,挑战思维速度,挑战思维严密性。
    很多老师会用各种方式训练学生挑战自我思维的习惯,但不一定意识到这样做的目的和具体策略。下面我以课堂提问为例,来谈谈这个问题。
    众所周知,一个完整、有效的课堂提问并不是老师问、学生答就完事的,它包括老师对学生思维的引发、感受、判断、引申和小结几个步骤,有时还要循环进行,其中的关键在于老师从学生的回答中判定学生的思维方向是否正确、思维速度是否敏捷、思维广度是否宽阔、思维深度是否深刻、思维精度是否严谨,然后根据学生思维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跟踪式发问,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快速训练。所以,一个好的提问,是师生思维相互激活、沟通和评判的过程,其实质不仅仅在于回答的内容是什么,而在于回答这个问题时学生是怎么想的。
    根据老师提问的内容,学生的发言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列举式发言、描述式发言、论述式发言。下面我们来看看几种发言类型中,可以如何促使学生向自己的思维发起挑战。其实做法非常简单,总的来说,就是要有意识地对学生的课堂发言进行追问,通用公式是“还有呢?”。
    列举式发言,是指老师让学生回答自己知道的某类事物进行的了解性回答,以数量和反应敏捷性为评价指标,比如“说出你所知道的名山”、“背诵描写春天的古诗词”。这类发言主要指向是学生思维的广度和速度,老师可在学生回答以后不断追问,“还有吗?”有时一个学生发言,可以默许或者倡导其他学生帮忙补充。在课堂展示的特定氛围里,学生的大脑必然高速运转,最大限度地调集自己存储的信息。经过长期的引导和训练,可以强化学生的有意注意和对信息的整理归类,这是积累写作素材的重要心理品质。
    描述式发言,是指老师让学生对某种场景、人物、心理、感情等进行描绘的一种形象性回答,以具体、形象、生动为评价指标。教学实践中,在进行这种回答时,很多学生喜欢用粗线条的概述性语言。老师就要抓住其中可供描述的节点,让学生把事物、情景说清楚、说具体,从语言特征上说,就是让学生逐步增加修饰性、描写性语言。这种回答的目的在于训练学生把描述对象具体化的思维特点,这是学生写作中经常要用到的化抽象为形象的一种思维转换能力。追问语言可以设计为“那里还有什么东西?是什么颜色的?有声音吗?……”
    论述式发言,是指老师让学生陈述理由的一种抽象性回答,以完整、有条理为主要评价指标,主要可以训练学生回答问题时明确角度和思维的严密性。追问语言可以设计为“还有其它原因吗?你前面的回答是从哪些角度说的?这个问题还可以从哪些角度思考?哪些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顺便说一句,现在高考作文评分似乎已经形成了一个导向,就是叙事类文章容易得高分,而议论类文章得分往往不理想;更有专家说中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很难有什么深度和独到的见解,因此不提倡写议论文。这种导向的直接后果是,中学放松甚至放弃了议论文写作教学,使学生的逻辑思维得不到有效的训练,很多学生的作文表述含糊、条理不清。须知,叙事类作文是论述性思维的转化,亦即由抽象的道理向具体的形象的转化,没有明确的观点和思路,是什么文章也写不好的。
    除了老师的训练以外,学生自己也可以对这些思维能力进行有意识的培养。在写作上有一个成功的构思方式就是“多问几个为什么”,自己在构思过程中不断地向自己提问,然后一个一个来回答,把这些东西整理出来,就是全文的纲要。
    [我写]苋菜
   
孩子爱吃苋菜汤,大约起因于我从厦门回来做的一次苋菜豆腐煲。
    以前我是不大吃苋菜的,因为我小时候妈妈就不爱吃苋菜。那时候虽然已经不再挨饿,但食物依然比较匮乏,在邻居家看到人家吃苋菜,回来就跟妈妈嚷嚷:我们也弄苋菜吃吧,小燕家吃苋菜,味道可香了!妈妈摸摸我刺起的头发说:那东西有什么好吃,一股烂泥味儿。说是这样说,下顿饭桌上就有了炒苋菜,而且是鸡蛋炒苋菜。粉红色的汤汁、洁白的蛋白、金色的蛋黄,吃得我嘴角都流下红汁来。哥哥们也爱吃,只是筷子专挑苋菜吃,把蛋白蛋黄悄悄地往我和妈妈眼前拨。心里感到奇怪,既然你们也爱吃苋菜,为什么不叫妈妈做来吃?这东西是不要花钱的,田边地角到处都是,野菜嘛,连种都不需要种,年年自己就长出来了。
    吃了一次,妈妈似乎又忘了,宁愿天天吃咸菜或者费很多功夫煮苦菜。哥哥们也不说,妈妈做什么就吃什么。终于忍不住,又冲妈妈嚷着要吃苋菜。哥哥把我拉到一边去教训:苋菜有什么好吃,天天嚷嚷!我不服:做好了你不也爱吃吗?哥哥缓和一下脸色说:你不知道,妈妈不爱吃苋菜,早生十几年你就不喊了。我不明白为什么早出生十几年我就会不嚷着要吃苋菜。哥哥这才给我讲了一段关于苋菜的往事,从那以后我也不嚷嚷要吃苋菜了,偶尔吃一回,感觉那菜也不再那么鲜艳,不再那么鲜美。
    哥哥说,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饿死了很多人,我们大舅饿死了,不多久外祖父也饿死了。外祖父浮肿躺倒了,妈妈去看他,实在没有什么吃的,好不容易找了几棵苋菜带去,煮了一碗汤端给外祖父。外祖父听说女儿来了,用力睁开肿胀的眼睛,看见妈妈端来的白水煮苋菜,眼睛里刚刚燃起的一点光又渐渐地暗下去,半天才满心委屈地说:大姐啊,这东西吃过了,心里就像刷子在刷一样难受,还是不吃吧……妈妈看着奄奄一息的老父亲,泪水一颗一颗地落进苋菜水里,哄着老父亲说:喝一口吧,把命度过去,兴许哪天日子就好起来了呢。外祖父艰难地喝了一小口,却无法咽下去,红色的菜汁顺着嘴角流下来。妈妈临走的时候又劝他:还是喝一点吧,大哥已经饿死了,你再……妈妈说不下去了。外祖父用手指拨开眼睛,看了一眼女儿,气息微弱地说:唉,有几粒米熬口汤喝也好受些啊……可是到哪里去找这几粒米呢,因为过去日子过得好,解放后成了地主,这样的家庭没有人敢同情。听说妈妈是一路哭着回来的。那天夜里,外祖父过世了。妈妈再次来到老父亲身边,他已经不再说想喝一口米汤了,嘴巴空洞洞地张着,嘴角还有昨天没擦干净的苋菜汁。
    或许是妈妈知道我爱吃苋菜,或许是时间久了,她心里的伤口已经结痂,即使我不嚷嚷,后来她也会偶尔做一次苋菜给我们吃,只是她自己从来不碰一下。我不知道那鲜红的汤汁在她的心底究竟是什么颜色,没有人再去触动那些往事,只平平淡淡地吃着。
    南方的苋菜煲做得真好,浓浓的汤汁,清新质朴的气味,让人看看闻闻就要流口水。朋友说:多吃点啊,这东西降血脂还补血气。这东西有这么好吗?我不知道。他们总是把饭当药一样吃的,讲究药膳,大概有些道理吧。可是当年我的外祖父却觉得吃苋菜比饿死还难受啊。
    大概是受了“补血气”的影响吧,回来就做了一次给孩子吃。谁知他却一吃不忘,见到菜场有这种一煮红红的菜就说:吃苋菜汤!看着打理得精精致致的一小把,我知道这已经是种植的了,绝不是过去田边地角的野苋菜,怕是也有化肥农药了吧?但是孩子爱吃就吃吧。
    吃着鲜嫩的苋菜,就自然想起不爱吃苋菜的母亲。有时很想把苋菜的故事给孩子讲讲,可是想想还是不讲吧——我差十几年没有见过外祖父,孩子也差十几年没有见过他的祖母,就让苋菜的苦难到此为止,让它在孩子的心里永远保持着既美味又美丽的形象吧。

    [我说]人生总要遭遇这样或者那样的苦难甚至灾难吧,遇到了苦难应该怎么办?这是我写这篇小文章要回答的一个问题。但我不想用空洞的说教来论述它,因为结论大家都知道,所以我仍采用叙事类文体,以增加文字的可读性。
    在构思过程中,我给自己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系列,然后用形象化叙述来作答:孩子爱吃苋菜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我不大吃苋菜?妈妈为什么不肯做苋菜给我们吃?在叙述完苦难的过程后,我又问:我爱吃苋菜却不常吃是因为妈妈,我是不是还要把祖辈苦难的阴影投射给我的孩子?在这一连串问题的引导下,我完成了一个纵向的思考:一代人的苦难已经由一代人承受了,不要再让孩子在这个阴影里徘徊吧,让他们充分地享受现实中的美好事物。在这个问题上,母亲因为有切肤之痛,所以解决得不够好,而我必须在母亲努力的基础上再向阴影外面走一步。这个问题还可以作横向思考:我们在外面或者家里产生的不愉快,是不是还要传递给别人?对于生活阅历不深的学生来讲,这样的思维方向可能更容易把握。
    要明确的一点是,我这里说的是“传递”,不是“分担”,和我们平时所说的“一份喜悦与他人分享可以变成几份喜悦,一份痛苦与他人分担就只剩几分之一”不是一回事。
                                                            2009.7.1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7 00:29 , Processed in 0.14866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