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8|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共和国唯一没试过的新办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7-5 22:21: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共和国唯一没试过的新办法

                                                 韩石山



                        小序



为女作家写评介文字,在我的经历中不算多,有数的几篇而已。这或许是女作家们,觉得我的文字有些硬,爱批评人,且是那么不讲情面。女人都是爱面子的。说好还好,说不好面子上不好看,最好还是别招惹这家伙。事有凑巧,近来却接连为几个女作家写了,且全是山西的。

说凑巧,还真是凑巧。写的原委,各有不同。写李燕蓉的一篇,是3月间去济南参加中国小说学会的小说排行榜评定会,江北片的提名中有她的《那与那之间》,几经评选,最终入围。按小说学会的规矩,入选作品要出合集,每篇之后都要附评委的评文,我是山西人,这篇就分给了我。

写蒋殊的一篇,是《中华文学选刊》要我推荐作品,我是《山西文学》的主编,于公于私,都应当推本刊的作品,就推了蒋殊的《草儿的粉》(2006年第一期)。他们的规矩是,推荐者必须写篇评文附后,只得写了。

写李月丽的一篇,是月丽要出本小说集,打来电话,要我给她写个序。她发在《山西文学》上的一篇小说,得了赵树理文学奖的短篇小说奖,为刊物争添了荣誉,理当感谢,没有推托就答应了。篇目早就寄来了,写是不久前的事。

写葛水平的一篇要早些。去年冬天吧,《文艺报》要发篇葛水平小说的评文,编辑来电话要我写。费不了多大的事儿,推诿一番说不定还得写,不如痛快答应算了。评的小说,是编辑定的,好几篇。能省事就省事,我没有全看,只看了《黑雪球》和《浮生》就写了。写的长了些,发出来一看,删节不少。我从不反对删节,但我最心疼的恰是删节。按编辑的理念,留下的都是有用的,要紧的,没少什么呀,不过删了几句废话嘛。殊不知,正是那些没用的,不要紧的,看着像废话似的东西,才是最见性情,最见才具的(假如我还是有点)。正经话谁说都一样,只有废话才会因人而异。这也是我应邀写文章时,总要问清字数才写的一个原因。省得你改,省得你删。宁愿自己先把干货去掉些,也愿意写出来的文章像刚从水里捞出来似的水灵灵的。

为了合起来像篇文章,有些套话就删去了。再就是没篇名的,比如序,拟了个篇名。

这个总篇名有点怪,不必讶异,耐点烦,不等看完第一篇就知道了。



                         她的运气还不错



    月丽要出本小说集,要我写序,我没推辞,很爽快地答应了。

我不知道她的学历,也不知道她的经历,见过两三面,还是多人之际。突出的感觉,只有一个,就是她和她生活的那个地方,很协调也很般配。那是山西省阳泉市所属的一个县城,出煤也出铁;很久以前我曾去过那里,感觉不怎么好,只能说是一个极普通的山区县城。特别之处是,这个县过去是个州,现在成了地级市的阳泉,过去只是它属下的一个小镇。

刚才查了一下,是2003年,月丽寄来一篇小说,我看了觉得不错,就签发了。后来这篇小说,就是收在本书中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获得山西省一个很高的奖项——赵树理文学奖的短篇小说奖。全省只评了三篇。知道了这个消息,她给我来过一封信,说是感谢我,把她十年前写的这个小说发了,要不不会获得这个荣誉。

纵然获了奖,我对她的看法也没有变,只是觉得她的运气还不错。好些女作家加上别的手段才能得到的东西,她靠着自己的才华一样地得到了。虽说这对一个女人来说,并不是什么值得庆幸的事。

后来我还看过她写的两三个小说,觉得她对人生有极好的感悟力,也有极好的表现力,渐渐地也就觉得她和她生活的那个地方,不是那么协调不是那么般配了。那样的地方,不该有那么多的忧伤,然而她有;那样的地方,不该有那么多的纷扰,然而她有。莫非月丽是个异数?

我所以有这样的感觉,或许还有别的因素,比如无端地为山西的文学事业操起心什么的。几度风雨几度春秋,风流总被风吹雨打去。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不管别人怎么说,我总觉得这个老大省份的文学创作,已显出了疲惫之象,再不注入活力,怕要更其疲惫了。

有没有解救之道?这个问题时常萦绕脑际。

是去年吧,修订我的《李健吾传》时,看到“《和平颂》引发的不和平”一节,——此剧原名《妇女公民大会》,乃古希腊伟大的戏剧家阿里斯托芬的名作,——剧中,一群妇女穿戴上丈夫的衣帽,出其不意地把政权夺了过来,因为共和国的顾问们一个坏似一个,他们中间偶尔有一个人做了一天好人,就有权连做十天坏人。一个男子绝望之余喊道:“把政权交给女人吧,这是雅典还没有试过的惟一的新办法!”当时不知脑子怎么拐了个弯儿,想,要重新振兴山西的文学创作,看来得靠一批女作家了。因为这是我们还没有用过的惟一的新办法。这当然也是因为,这两年间,山西出现了葛水平、李燕蓉、高菊蕊等一批显示了才情的女作家。她们最大的特点是灵慧,不信神也不信鬼,只信自己手里的笔;一出道就身手不凡,让你得擦亮眼睛还得细细地去看。艺术,几乎是所有的艺术,如果只用一个词儿概括的话,还有比灵慧更准确的吗?

山西这个地方,是到了该出几个优秀女作家的时候了。

上面举例说到的三个女作家,葛水平是长治的,李燕蓉是晋中的,高菊蕊是永济的,都还可说是生于灵秀之地,而李月丽生活的那个地方……忽然想到,上世纪二十年代就在那个地方,曾出产过一个优秀的女作家,就是那个叫石评梅的女子。那原是个出人才的地方。

不必胡拉乱扯了,我还是太迂,凡事总想找个根据,这世上哪有那么多的根又哪有那么多的据。不在地方,不在时代,全在人,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再偏远的地方,也挡不住一个有心人对事业的追求;再世俗的地方,也挡不住一个有心人对高雅的奔赴。

正是春天,小外孙在客厅里唱着“春在在哪里,在小朋友的眼睛里”,月丽的灵慧在哪里?在她那一双黑亮的眸子里,在她那恬淡而又忧郁的心性里。

月丽,虽说生活在那么个地方,虽说生活或许给过你许多的磨难(我这么猜想),但我还要说,你是幸运的,因为上苍还给了你一个常人难得的礼物,那就是灵慧。你只管写下去好了,不旁鹜,不气馁,走到什么时候,走到哪儿,你和你的作品都会照亮一片天空,泽润一片土地的。

如果说还有什么嘱咐的话,那就是勤勉,多读书。
2#
 楼主| 发表于 2011-7-5 22:22:58 | 只看该作者
写作是一场较量

            

我一直想不通,走到哪儿都堪称俊俏的蒋殊小姐,为什么会写这样一篇小说?一直,我说的是,从接到稿子到审阅到发表到不久前又拿出来看。你已然很漂亮了,还不忘奚落你的同类?你已然在省城了还不忘作贱少年时的伙伴?——那些生得不如你,长得不如你,命运更不如你的乡村女孩子。人世真的就这么冷酷?人心真的就这么险恶?

事情有些荒唐,不,应当说是辛酸。一个相貌丑,脑子似乎也不怎么机灵的乡下女孩子,看似混混沌沌,但你挡不住到了那个年龄她有一颗躁动的心。其标志是一块男人送的香皂,俗话叫粉;姐姐有了,同伴们有了,然而她没有,似乎永远也不会有。忽然有一天,野地里,草丛中,一个男人捂住了她的眼睛,要和她做那个事儿,答应送她一块粉。条件是不能睁开眼。她同意了,下次又去了,她得到了粉,又去了,又去了,她信守诺言,从未睁开过眼,直到怀上孩子都不知道。怀了孩子又那么丑的她,被家人匆匆嫁出,很快就因难产而去世。直到这时,家人才发现了她带在身边,视若拱璧的那块粉。就这,世人还将信将疑,说是不是偷的。

写作是一种较量。打入你的灵府的,你要将它剔出;怎么也进不来的,你要将它拽入。纠缠不清的,你要将它理顺;直通通的,又要将它扭曲。拳打脚踢,你要制服的不是一个怪物,而是一群。最终要让它们都变成温顺的羔羊,你挥动着鞭儿,赶着它们一起步入艺术的殿堂。师法的不同,智愚的差异,再好的身手,也难免怯阵,一个失手有可能前功尽弃,接连失手说不定连小命都不存。于是避难就易,往人多的地方走,就成了明智的选择。美女写性,自擅胜场,勇士献武,擂台高筑。看似耀武扬威,早已从俗如流。没有了较量,光剩下热闹。没有了较量,也就没有了艺术的辉煌。

是心智的较量,也是人性的较量。再没有比人性更乖张的了。违拗性情,不可理喻,或许是它最好的解释。入情入理,又是它最好的归宿。迎着人性走上去,不要理会作者的俊俏,不要理会乡野的荒蛮,再走上去,不要在意文字的羁绊,不要在意理念的关碍,还得丢弃你或许会有的那么一些龌龊的感觉,最终,不用最终,随时你都会发现,我们的作者心里原是怀了大的悲悯,才能以她的灵慧的心,纤细的手,写出这个丑,这个丑中又饱含着的那种美。你会有一丝丝的不快,但她让你知道人与已纵有天大的不同,到了天那个高度竟是处处相通。你所以不是她,那个既丑且愚的女孩,不是你多么善良,也不是你多么机智,只是你还没有落到她那样的境地。你可以庆幸,但你不能收回你的同情,虽说你的同情对她没有一分一厘的帮助。此刻不是你在给她,而是她在给你,只是你浑然不知!

   在这场较量中,蒋殊是通吃的赢家。显现了她的心性,也显示了她的才情。俊俏没有成为她发嗲的依凭,良知在随时做着匡正。她俯下身子不是因了她的谦恭,倏然升起的才是她的尊荣。

   

                  沙子在眼里的感觉

                    

《那与那之间》的作者,是一位年轻的女子,她的本行是绘画,写小说是近年的事。不多,也就那么几篇,却让我们看出了一种新奇。

故事有分几分荒诞,怕也确实荒诞。但她写的那么真,真到我们一面读,一面时不时地会想,如果那个近乎死亡的失忆者是我,如果那些表示伤悼的人里有我,会是多么的可鄙而又多么的可怕。万幸,没有我,也没有你,只是一篇小说,一个虚构的文学作品。

如果用一句话来说明这个故事,我倒愿意用一个比喻,也是小说中的一句话,就是,人民的眼里揉进了一粒沙子。你说不是吗,好好的一个单位,好好的一个艺术群体,大家和谐相处其乐融融,多少纠纷多少怨毒,平日都掩藏在脉脉的温情里,熙熙的平庸里,忽然有一天,这个肇事者因车祸而失忆,一躺就是三十多天,眼看就要死去了,给了我们多好的一个释放的机会,表现的契机。正所谓一死百了,有冤的报冤有仇的报仇,能利用的则尽情地利用,反正说什么做什么,他都不会再起来反驳也就百无顾忌。然而谁又那想到,这促狭鬼,这是非精,竟是在进行一个什么行为艺术。于是那些表演者,一个个全露了原形,多么尴尬多么恐怖。往后,往后这世上还有什么可以信赖?连死亡都会是一个骗局!

不在写什么,而在怎么写,这句俗而又俗的话,自有它颠扑难破的蕴含。我们的作者,这往日拜倒在绘画艺术之神脚下的女子,当她用电脑敲打出这些文字时,指尖仍是绘画的感觉。一笔一笔,既是精细的描摩,又是意象的连缀,既色彩纷呈,又气韵灵动。整个故事如同一宗疑案,作者却没有层层推勘,而是一起始便真相大白。说是写了人民眼里揉进一粒沙子,莫如说是这粒沙子在人民眼里的感觉。本来是一种艺术的追求,得到的却是人世的险恶,一个意外的收获。什么是师长,什么是同事,什么是友情,什么是背叛,一时间尽现眼前(他一直在病房里看电视)。你亵渎了生活,生活必然会施以重处。于是我们的主人公,那个几天前还人人夸赞的艺术天才,顷刻间便成了人人嗤之以鼻的混蛋。朋友疏离,女友离去,不得不“开始保持了沉默,像先前失去记忆时一样不再开口说话”。结果只能是这样:你想得到的,生活给了你一堆龌龊,你不想得到的,生活给了你一个正好。先前你还能思索,现在连一句人话都不能再说。

作者的笔致,看似随意,用词也不能说多么繁富,却能将她的笔端,她的思考力,穿透事物的表象直达人物的灵府,显示这个世界荒谬却更为真实的一面。似乎也不讲究什么章法。那是你起初的感觉,读到后来,你只有感叹,她的结构的能力超出你平庸的设想。小说中有这样的话:“由于失忆,他的未来变成了无限的可能。”作者正是要把这件看似寻常的事件,写出它无限的可能来。这是一种智力的较量。是作者与作品中人物的较量,也是作者与读者的较量。人物要的是丰盈,简直只会让他死亡;读者要的是败北,胜利只会让他索然无味。

整个作品的叙述者,是一位看似局外人的女孩子,她尽量地隐藏起自己,自己的身体,自己的感情,而让那些艺术家们去作飞扬跋扈的表演。这让我想起了作者平日的为人,不管怎样热闹的场合,她总是静静地听着,脸上是平静的笑容,眼里满是惊奇,偶尔来上一句半憨不精的问话,让你的自尊忽地膨大。看过她的几篇小说之后,我不由地惊悸:这玲珑的小女子,这可怕的有心人!她让世界在她面前尽情地表演,她却像嚼她嘴里的口香糖一样地慢慢品味,此刻倒也事不关己,然而,你想到她最终会扑地一声,把嘴里的渣滓吐掉,那一刻你能不吓上一跳?
3#
 楼主| 发表于 2011-7-5 22:23:27 | 只看该作者
葛水平的水平



     中国的当代文学,迤迤逦逦走过了二十世纪,多多少少显出了疲惫之相,过来过去就那么几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起来的作家,艰辛地支撑着这看似繁华的局面。你可以说他们是老树常青,从另一面说不也是艰难的固守?你可以说他们是佳作迭现,见得多了真的不让你心烦?文场也如同战场,没有新锐力量的投入,战事只能是旷日持久难有转机,不管你是怎样的身经百战,也不管你是怎样的神机妙算。

然而,到了2004年,让许多小说刊物的老总,还有好些严苛的评论家眼前一亮的是,从太行山斗折的山路上,走来了个葛水平,带来了她那粲然又羞怯的笑靥,还有她那些一篇接一篇的风格独具的中篇小说。到了年底,有轻薄的评论家祭起了他的祖传法宝,说今年是“葛水平年”。他不知道,娉娉婷婷的葛水平,看似年轻,却如唐代老杨家的女儿一样,在山西这块荒老的土地上,早已初长成人,只是深山也如同深闺一样,不广为人知罢了。

近日偶有余暇,接连看了葛氏的两三个中篇小说,心中的感触是复杂的,为她高兴,为她骄傲,都是应当说的话,然而,人的感情总有可怪异处,就像平庸的官吏,看到飞黄腾达的下级,转瞬间已是自己的上司,赞誉诚属难免,嫉恨必生心中。久经历练,且让我放松了褊狭,以持平之心说说自己未泯的感知。最动人心魄的,该是发表在《人民文学》第八期上的《黑雪球》。

抗战题材。故事并不复杂。这次她没有写她笔下多次出现的太行山,写的是她的故乡太岳山里发生的一段战争年代的事儿。良平村,一个嵌在大山里的小村庄,伍海清,一个良善的青年农民。在敌寇的一次突袭中,为了保全村子和村民,他被敌寇剁去了一只手。也是有这个残疾,他深入敌占区,炸毁了一辆运送军火的列车。战罢归来,为了救出心爱的女人,他混进敌人占据的寺院,恰遇敌人正在对中国妇女施暴,这人世间最丑恶的一幕,深深地刺痛了他的心。在敌寇又一次更大的扫荡中,这可怜的小村庄惨遭荼毒,活下来的只有伍海清和他朋友的一个女儿,一个叫翠花的灵秀的女孩。面对少女的热情,伍海清痛苦地发现,那次混入寺院的经历,已使他去了男人的机能。从搬迁到山庄的人中,他为翠花找了个合适的对象,成婚的那天晚上,他守候在窗外,打的主意是,一旦屋子里传出他在寺院里听过的那种痛苦的喊叫声,就冲进去救翠花出来。但是,他听到的只是欢快的呻吟,这让他茫然不知所措。黑蚂蚁是个象征,出现在小说的最后。一次伍海清抽烟不慎,引燃了山火,惊讶地看到,“一团一团的蚂蚁,像一个又一个黑雪球,紧紧抱着,从山火中滚落下来。蚂蚁一层一层被山火烧得剥落开,待滚到山下时,它们剩下只是很小一团。但活下来的蚂蚁,它们挣扎着,分散开,休整了一下,列了队,然后朝着湿润的有草的地方走去。”

任何转述都是平庸的,好的小说是一个温润的浑然。打动你的是文字,然后才是文字生成的意象。没有人物,人物都是你见过的,没有意义,意义都是你思考过的,只有一种情感的流淌,滋润着你的心灵,痒痒着你浑身。引诱着你一行一行地看下去,看过之后周身欢畅,如同一次——不必说了,那感觉你自己知道。

葛水平的小说的魅力就在这里。论学识她不及你我,论人情的练达也未必及得我你,然而,有一点她肯定在你我之上,她有对人性的精细的把握,她有对文字的敏锐的感悟。未必熟谙现行的语法规则,心性会给她一个更为圆润的引导,未必记住了那么多词语的本意,感觉会给她一个更为机警的运用,颠倒,甚至破碎,不经意间你会露出一丝轻蔑的微笑,以为不过尔尔,然而,很快你便会羞愧,承认这是一种更其高明的调配。你白学了你的文学,这小女子的狡黠,更近于文学的本源。色彩,形状,气味,月光下的山影,树隙间的日光,就是走在山路上脚下那种粗厉的感觉,在她的文字里随处都是,你不是在读印在纸上的小说,你,你简直就是跟在她的身后,去一个隐秘的处所。你看见草叶儿倒下又起来,你看见云块在月边轻轻地滑过,你看见□(穴下加悉字)□(穴下加卒字)的衣角一闪一闪。你找到了你阅读也是你做人的感觉,一阵快意涌上你的心头,如忽忽蹿动的火苗。

然而,恰在此时,她扭过身来,你看到的是一张审视的和善的笑脸,你看到的是一个粲然的怜惜的微笑。事情到此为止,你完成了你的阅读,完成了一次人世的感觉。你不觉得受编,也不觉得蒙羞。这样不也很好吗?你的不那么高尚的心灵得到了一次洗涤,你的高尚的灵魂得到了一次升华,如果它真的是那么高尚的话。

你很惊异。荒凉,贫瘠,仇恨,血污,性的纠葛,这是我们的女作家,几乎每一篇小说都必具的元素。然而,因为注入了一种女性的温情,这些原本可以各不相干的元素,便成了一种顺理的编织,一种谐调的皴染。更重要的是,她有一颗怜悯的心,怜悯这由男人们作主的世界,于是这荒凉,这贫瘠,这仇恨,这血污,这性的纠葛,便罩上了一层柔美的轻纱,便有了一种人性的真情流动其间,便给了你我一种近乎肌肤之亲的爱意。这才是葛水平小说的魅力的真正所在,这才是葛水平的小说能在短时期内得到这么大的声誉的秘密所在。

不必神化。作为一部优秀的中篇小说,我说的是《黑雪球》(最近在《黄河》上发表的《浮生》也同样优秀),一切都是巧妙的编织,——这世上没有天才,就像海里没有龙王。你如果有足够的阅读的耐心,还得有足够的智力,不妨拆了这七宝楼台,剪了这五彩锦衣,不,就算是一件得体的农家女子的紧身花衣,你会看到剪裁的刀痕,细密的针脚,只是她的心灵,她的手巧,让你不由得不惊叹,甚至爱怜。只是这些功夫,你不能顺看,你得逆推。如果顺看,你会以为她不过是个傻姐,不经意间,按照事件的发展,写了这个写那个,这个必然引出那个,一切都是人生的本相,一节都是事件的必然。如果逆推,你就会发现,那个之前必是这个,先有了那个才安排这个,一切都是精心的剪裁。举个未必恰当的例子。在《黑雪球》中,第九节有这样的话:“眼看到月尾了,伍海清跟各户织布的人说,慢慢织,小日本越想多收布咱越不给他交……节骨眼上,一个日本兵突然疯了,傻笑着用布裹着自己的身体逃出惠日院,王西才突然明白了,马上要有一场血战,所有的布都是用来裹尸的。”而在第四节里,给日本人织布不过是李书枝找伍海清的一个由头,你绝不会想到织布这个事儿,在后头还有什么用项。原话是:“此时,日本人要全村户户织布,一户二十丈,下月尾交。李书枝要伍海清领棉花时到屋里一趟。”  较为恰当的例子,该是第十一节说到的,一九六四年县政府的调查资料,上面说“屯长县良平村除跑出去参加革命的,一村人被日本人炸得只剩下一男一女”。我甚至想,葛水平最早就是看到或听到这么一句话,便开始结构她的小说。一男是个什么人,一女是个什么人,怎么会是这么个男人,怎么会是这么个女人,他俩本来可以像亚当和夏娃那个繁衍这一村的男女,但是碍于中国的伦理道德不能那样做,再说真要那样做了不过是一个俗之又俗的传说,怎么办呢,只有让那个男的丧失他的男性的机能,怎么丧失呢,只能如此这般。我承认我这是焚琴杀鹤,大煞风景,斯文人没有这么做的。我还得承认,我能把这样的七宝楼台拆成砖砖瓦瓦,把这样的五彩锦衣剪成条条缕缕,但我绝没有能力把它再垒成原来的七宝楼台,再缝成原来的五彩锦衣。能做成这件事的,只有水平这样心灵手巧的女人。

还要说一句,也是我看葛水平小说的一个强烈的感触。笨拙的作家把情节当细节用,不说自己太笨,还说生活待他太薄,聪明的作家把细节当情节用,那么细密那么婉约,让人看了只有佩服,所以他才能写得故事简单而人物饱满,所以他才能写得那么引人入胜,轻轻松松地写出数万字的小说。葛水平就有这号本事。最突出的例子,该是李红发因为腰里有条军用皮带被日本人残害的事,他人或许几句话就交待过去了,而在这位作家的笔下,洋洋洒洒,热热火火,千余字还觉得意犹未尽笔不能歇。

不必说什么葛水平年,也不必说什么天分不天分,葛水平的出现,可说是一个昭示,功成名就者可以全身而退不必再担心什么后继乏人,急功近利者可以另辟他途不必担心没有自己就会满目疮痍,什么圣人出来黄河也不会清,没了什么人中国的文学都会生机勃勃漫野葱绿。



                      2006年3月28日于潺湲室
4#
 楼主| 发表于 2011-7-5 22:39:16 | 只看该作者
当写作成为一种生命的必须

                                                   韩石山

     年龄,性别,地域,甚至智愚,当然我是那个愚,都不能成为累赘,让我几乎是轻轻地一跃,便进入了航之女士营造的这个艺术的境地。艺术!一写下这两个字,我就想起了自己那不雅的属相,加上年龄,就成了一条怎么也改变不了吃什么的什么。夹起你的尾巴吧。幸亏这世上不是只有这么一种动物。

    《青藤缠绕》,航之的长篇处女作,刊《十月》今年第三期。读完之后,许久许久,我无话可说。我想起了自己,还有许多跟我经历相似的写作的朋友。多少年了,我们最常说的一个句式是,为了什么而做好什么,套到写作上便是,为了繁荣社会主义的文学事业,而写出无愧于这个时代的优秀的文学作品。不能说不对。应当说是绝对正确。纵使去掉思想的含义,仅从敬业上说,也是如此。你选择了这个工作,就应当把它做到尽善尽美。如同工人要做好工,农民要种好地。道理确实是这样,但接下来的结论会让你目瞪口呆:只要精心设计,精心制作,优秀乃至杰出的作品,便会一部一部源源不断地产出。

现实让我们羞愧,也让我们醒悟。精神产品或许有它独特的产出方式?然而,究竟怎样一个独特,多少年来,却各执一端且振振有词。航之的成功,或许能给我们一个未必是唯一却肯定切题的答案,这便是,当写作成为一种生命的必须。

生于文人家庭,自小便富于幻想。生性倔犟,一进入社会,她便以救赎他人为人生的使命。正当芳龄,违拗了父母的心意,甚至不顾同学同事的非议,毅然嫁给了一个比她大十二三岁,且有一个女儿的离婚男人。她要让爱情的清泉,涤净他心灵的污秽,更要让爱情的标尺,矫正他人格的扭曲。一切的设计,都是那样完美无缺而顺理成章,多少年之后,她将不再是她,而是一个近似圣母一样的女人。

残酷的现实,很快便击碎了她的梦想。她怎么也没有料到,在这样一个官宦人家,竟有一个施虐狂一样的婆婆,百般刁难而且是无所不用其极。这些尚可容忍,最最不能容忍的是,她千辛万苦培育起人生自信的丈夫,在母亲面前仍是委委琐琐,在领导面前仍是唯唯诺诺,在她面前却是十足的大丈夫派头。先是肆意辱骂,继而是脚踢拳打,更可笑的是,还有一套从精神上摧毁她的谬论,荒唐可笑又头头是道。又一次施暴之后,她嗫嗫嚅嚅地说,不管怎样,先动手打人总不对。丈夫当即这样开导她:

“我说你的是时候你不吭声我能再骂你?我骂你的时候你不犟嘴我能再打你?”

这样一来,倒是她没理了,只能吧嗒吧嗒滴眼泪。丈夫看见就说:“你还哭?好像我欺负你了?”她赶紧说:“没有,是我自己不争气,我知道自己说不过你,当初就不该顶你。”最后丈夫命令:“你马上给我写检查!”她只好去写检查。到了后来,她的精神几乎要崩溃了,甚至想到,总有一天,自己就跟这个城市中心广场,时常出现的那个疯女人一样,“赤身裸体掬水漂洗,然而穿棱在大街小巷,手舞足蹈,将自己定格在曾经的生命争艳中”。

这是小说,这是小说。看的过程中,我一遍一遍地给自己说。然而,越是这样说,越是感到一种沦肌浃髓的痛楚。数十年的人世沧桑,我知道什么是理想什么是现实,什么是生活什么是艺术。理想可以在现实面前摔碎,生活可以在艺术中变形。一切都会有个度。崇高的理想,悲惨的结局,可以引人同情,激人上进。而这是什么呢?一个美好的开端,接下来全是丑恶,丑陋的丑,恶心的恶,让你感到一阵阵的渗凉,一阵阵的惊悸。

“如果我不写作,可能就彻底疯掉”。“我像是一叶漂萍,吹落在逝水中。我游啊荡啊,水流一圈一圈渍洇,它在一步一步蚕食我。写作却让我猛然抽身,把自己放在另一个观景台,来察看自己走过的足迹,来检拾遗落在岸边的花瓣。”一句话,写作成了一种生命的必须。

这种必须,奠定了了作品独具的笔调,无论怎样腾挪跳踉,怎样风狂雨骤,总有一种激情在底下汹涌。这种必须,也创造了作品独具的形式,酣畅的叙述过后,总有沉痛的反思,叙事是主体,反思却绝非陪衬。于是每章之后,必有一节的“写作之夜”,是反思也是补充,更像是无告的祈求。

仅有这一部作品,对于葛水平之后的山西文坛来说,已足够幸运。至于航之自己,我却不敢做过高的评估。也许是一道闪电,也许是一个雷霆,我的私心,当然是愿意看到,墨蓝色的天幕上长久地闪耀着一颗灿亮的星。



                            2008年7月31日于潺湲室
5#
 楼主| 发表于 2011-7-5 22:50:22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如丽人出行

韩石山



日前,几个朋友在一起小聚,多非文学界人士,却不能说于文学全系外行。酒酣耳热之际,一位年岁已然不小的朋友,突然对我说,韩兄,你能不能用一句简单的话,说清什么样的文章,才算是好文章。这真叫我作难了。原本是上一堂课也未必能讲清的事体,现在要一言以蔽之,我的尴尬可想而知。说呀,说呀,这老兄竟较上了劲儿。我只好说,老兄爱美女,且以美女喻之,好的文章,应当是:如丽人出行,身佩琼琚,仪态万方而叮当有声。

举个例子吧!仍是不依不饶。还是喝酒吧,我只有搪塞。不是不成全人,实在是一时想不出合适的例子。

这两天,看竹雪芹小姐的书稿,名为《我看梦里知多少——俗尘之上的悲情三毛》,尚未看完,忽想起前两天酒桌上的事,由不得轻轻一拍桌子,嗨,若事先看过此书稿,当时便会大喝一声:竹雪芹小姐的文章,就是一个绝好的例证!

只看书名,便知这是一部写三毛的书,写她悲情的一生,或者说是一生的悲情。那么,该是一部传记了?否;该是一部研究著作了?否。约略地说,是一部解析三毛的书,又是一部聚拢三毛的书,更是一部用三毛式的智慧应对三毛的书。

说是解析三毛的书,是因为年轻的作者,一针一针都扎在了三毛生命的穴位上,没有从生写到死,却处处有她的生,有她的死。说是聚拢三毛的书,是因为三毛的文章,多系单篇之作,未免零七八碎,而我们的作者,熟烂于心又别有会心,娓娓道来,浑然一体。至于说,用三毛式的智慧应对三毛,乃是因为,书中处处有三毛的身影,也处处有作者的身影,一大一小两个女子,似乎在攀谈,在交心,实则是在对决,在斗智。

书中每一个命题,既是包容的,也是绽放的。这绽放,不止是旁征博引,恣肆汪洋,而是,将自己的人生经历,朋友间的聊天,甚至母亲的责难,信手拈来,增添谈兴也增添气韵。

谈自己经历的。比如第二章《写作的女人》有一节,引用三毛的话:“我的功课不行,数学考零分,唯一能做得好的只有国文,我的作文好,小学五年级时参加演讲的演讲稿就是自己写的”。接下来,作者说:“这段话确实蛮感动我的,原因我也曾把玩过这样的人生。比如在数学考卷的答题卡上留下一首长长的诗(而且这种癖好,几乎从初中开始就跟了我一学期)。”千万别以为只是这么一句插话。接下来说了怎样在考卷上写了一首名为《雨夜》的诗,且引了其中的两句。老师看过之后,“很开心的找到了我……对我的诗一说一个准”,自己又怎样狡辩,“于是老师也大怒,但总算也是喜欢我的……就再也不在考卷上‘作诗’了”。

请来朋友帮衬的。第二章中一节,谈到三毛的写作天赋,“打小学到现在投稿没被退过”。接下来说,“一个作家也是需要精神支柱的,小时候获得相关的奖项就是最直接的支柱”。趁便说到自己与作家苏童的一次面对面的交谈。引用了苏童说的一个喜欢文学的人,少年时期的三个特点。其中第三个便是,年轻时“所写作品得到了身旁好友或者师长的认同与支持”。

母亲的责难。也在第二章里,谈到三毛读书有个习惯,“手痒,定要给书批注批注”,先说“写到这里也能看出三毛读书的时候,时常喜欢在自己的书上用笔注解一番。同时,这段文字还引申出另外一种暗示:那就是作者的敏锐与天赋不全是与生俱来的。但它确实是成功上,十分重要的一关键所在”。接下来说,她也有这样的习惯。“就这个问题,我的母亲还时常取笑我。有一次,她在翻阅我的书籍时发现我的一部分书上留着圈改过的痕迹(这中间不排除白字的修改)。虽然母亲不赞同我的这个做法,可我这样做,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正是因为我对这本书的重视程度”。更妙的是下面这段话语:

最后我从那一大叠的书里面找到了答案,原来它们也像那些后宫的嫔妃一样,一旦得宠就会“伤痕累累”,假如连施宠的痕迹都没有过的书籍,它不是白晳干净的毫无污染,就是这种白晳干净像漏风的口袋一样,仅仅是“两袖清风”。当然,这也不是随意在书上乱写,而是在那些重点符号的旁边,工工整整地蹲着几处注解。

后宫嫔妃,伤痕累累,看到这些词语,我不由得会心一笑。真是个刁钻的女

子,亏她能想得出!

至于那种两人交心也斗智的话语,书中随处可见,就不必举例了。说说感觉

吧。一时间仿佛在看京剧《沙家浜》里《斗智》一场戏。毕竟是两个女子的斗法,多的是心灵的碰撞,不会有那样多的暗箭明枪。

这样的透辟,这样的张扬,这样的深邃,又这样的丰厚,你说,还不是如丽人出行,身佩琼琚,仪态万方而叮当有声吗?



                                      2011年3月2日于潺湲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8 21:49 , Processed in 0.18792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