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课堂应有“言语技能训练”的地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22 02:14: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课堂应有“言语技能训练”的地位

在当今的语文课堂上,“言语技能训练”基本上成为昨日黄花,处于可有可无的状态。在有些语文教师的头脑里,一谈到“技能”,就仿佛犯了“忌”,仿佛与时代格格不入,仿佛意味着观念的落后,更不用说“训练”了。
其实,只要我们沉下心来,认真琢磨一番,就可以明白:语文教学中,学生如果连起码的言语技能都没有掌握,或者没有达到与该年级段相应的水平,那还能算是成功的语文教学吗?而言语技能的掌握,是与“训练”分不开的。不经过一定“训练”,技能是不可能形成的。这本来是不成问题的基本共识。
所以,在当前的语文课堂上,应该有“言语技能训练”的地位。
读了由章熊、张彬福、王本华合著的《中学生言语技能训练》一书,收获颇多。
这是一本在新课程标准实施以后,2005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师用书。也就是说,它是在一些人不那么看重言语技能训练的背景下出版与发行的,并非新课程实施以前的著作。这也足以表明出三位作者的远见卓识,他们没有简单地跟随潮流。
全书50多万字,既有中学生言语技能发展的理性思考,也有诸多的实际例子及其分析,更为读者提供了一些比较有效的实例供参考。笔者以为,这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该书好在:
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可以说,这是本书一个最为显著的特点。
当下,有关学生言语技能训练的书籍或书中有关的章节并不鲜见,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用“汗牛充栋”来形容。就连我这个乡村教师,也接触过不少。可是,让我们大跌眼界的是,这类书籍,要么就是粗制滥造,要么就是为应试服务,为学生在考试中拿高分服务,给了人们并不那么美好的印象。可我手上的这本《中学生谚语技能训练》却不同,它完全立足于学生言语技能的发展,它的所有章节,始终围绕着这根“轴心”旋转。
在“绪论”部分,作者告诉我们:“在这个时期(指中学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文化水平的提高,他们(指中学生)的言语运用(尤其是书面表达)一直处于变化之中。这种变化的特征是句子长度增加,连接词语使用频率也随之增加,与此同时,语病也呈上升趋势,尔后逐渐下降。”并指出高峰期女生约出现在初三,男生则约出现在高一。
这样的细致研究,为本书后面的撰写奠定了基础。
所以,当我们阅读完后,一般而言,决不会产生那种仿佛让人感到无法企及的感觉,而是处处贴近学生心理发展的事实,贴近学生言语发展的实际。这就使它完全区别于那些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在考试中拿高分的纯粹简单操练的书籍,而是有血有肉,有生命气息的文字。更为重要的是,书中的大多数例子,都直接来自于学生的作文,带着学生生命的年轮,而不是完全由编者随意从其他地方搬进来的。
从发展的眼光来看,“人类能力的发展有不同的模式,有的随着能力层次的提高,低层次的能力会相应消失,有的则高层次能力的出现并不意味着低层次能力的消失,相反,低层次能力会因高层次能力的作用而进一步发展、完善。言语能力看来属于后者。”这就是说,在不同的年龄段,其言语能力的层次是不相同的。高层次言语能力的形成,可能意味着低层次能力的自动消失,也可能意味着低层次能力的顽固存在。所以,教师就不要过多的在乎学生言语能力中的缺陷,从而一而再,再而三地反复纠正,眼睛应该多向前看,看到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通过他们言语能力的训练提高来消除低层次的错误,从而获得技能的提升。
肯定了言语技能训练的必要性。在书中,作者向我们提供了一些来自一线调查的资料,并告诉我们“在中学阶段,对大多数学生来说,特别是他们的写作能力来说,言语技能是一个关键因素。”这就很明确的提醒我们这些一线教师:学生的言语技能的形成,万万不可忽视!
“对大多数学生来说”,而不仅仅是一小部分,乃至极小部分学生,或者至少也是80%的学生吧,他们都需要掌握必须的言语技能。而我们的语文教学,所针对的,也正是大多数,而不是那极少数。
“特别是对他们的写作来说”,这里强调的好象仅仅是写作。其实,我们一向都有这样的看法: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高低,往往体现在其文章写得怎么样。《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这就告诉我们:言语技能的训练,并不仅仅是写作的需要,更是提高学生整个语文素养的需要。
这一点,在当前特别有意义。因为随着新课程的进一步实施,在一些教师的头脑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占据了绝对的优势,技能的训练,几乎被排斥到了可有可无的地步。
其实,不论是传统教育观念还是现在新观念中,技能或能力都是占有重要地位的。在传统的观念中,传授知识是第一位的,培养技能处于第二的位置,思想、精神及人格的形成则处在第三位。当今,则来了个大颠倒,思想、精神及人格派第一,技能位居第二,知识则成了老三。由此可见,技能是稳居第二,语文课堂,怎可排除?
新的“训练”观。言语技能的培养,在当今之所以被排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受陈旧“训练”观的牵连。
那么,什么是“训练”?《现代汉语词典》告诉我们:训练就是“有计划有步骤地使具有某种特长或技能。”可是,在我们原先的观念中,“训练”几乎是机械重复代名词,反复地让学生进行简单的机械操练,结果,不但言语技能的掌握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而且还让学生越来越排斥语文学习,造成语文被扣以“误尽苍生”的恶名,严重败坏了“训练”的好名声。
在作者看来,真正的言语技能训练是什么样的呢?是“在一定语言材料和言语经验积累的基础上进行的适当点拨。”这里,有两点特别值得我们深思。第一是“在一定语言材料和言语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就是说,训练并不是在白板上,白纸上进行,而是在学生积累了一定的言语材料及相当的言语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缺乏相应的言语材料及经验,则基本无效。例如句子的连贯,这是言语技能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能。如果是在学生具有了一定的写作经验之后进行训练,效果可能就要比在学生没有相应经验的基础上进行,要好得多。那是因为他们在写作过程中或写作过程之后,在老师的指点下,可能发现自己的作文或者他人的作品中品存在着类似的毛病,这种情况下的训练,就是比较有效的,学生的体验、体会就会更深刻。他们的训练,就仿佛是完全出自他们个人心灵的体验,他们手下的文字,也就仿佛是心灵自然流淌出来的,连贯就是很自然的事了。相反,如果仅仅进行简单重复的操练,学生所练之文字,则可能成为外在于他们的东西,效果自然就不会很理想。第二点是“点拨”。这里指的是教师的作用。既然教师的作用仅仅在于点拨,而不是全面地介入,学生就很自然地成了训练过程的主体。既然是“点”,是“拨”,“点”在需“点”处,“拨”在关键处,学生的投入就是深层次的,全面的,而不仅仅是做做样子的,局部的。
这样的训练观,很有见地。它完全摆脱了以前那种简单重复的训练模式,让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心灵的体验,在体验中掌握技能,获得发展。
辨证的“训练”观。以往,“训练”的名声之所以不那么好,还有一个被人们忽视了的原因,那就是:其作用被夸大。训练成了灵丹妙药,什么技能,仿佛一练则灵,一练就会。这其实是一种误解。
任何一种技能,并不仅仅是一种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多种因素参与的结晶。言语技能也是这样。一般而言,一个3岁小孩,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的法则的。原因何在?生理水平还不够成熟,智力水平也不够高。
在书中,作者们一方面极力强调言语技能训练的必要性,指出:技能“能够通过强化训练而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有比较明显的变化,同时,它又不那么稳定,当它形成以后,有可能由于生疏而出现衰退。”由此可见,言语技能的训练势在必行,忽视不得。更为重要的是,这种训练还必须长期坚持,不可放松。一放松,就有可能变得生疏。所谓的“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但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任何一项技能的训练,如果过分夸大它的作用,就可能走向反面,让人生厌。言语技能的训练也这样。对于这一点,作者们的头脑是清醒的,他们并没有无限夸大训练的意义,而总是把它的意义限定在一定限度之内。请看这么一段文字:“我们说训练不是万能的,是指没有一定的语言材料的积累,没有一定的语言经验,言语技能的训练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是一层意思。还有一层意思,那就是作者们再三强调:“智力是语言发展的基础”,言语技能的训练没有相应的智力作为基础,那也是没有效率的。这也是作者在书中反复强调的一个观点。
此外,书中还向我们介绍了一些比较有效的训练经验,有的,就很值得一试。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丰县付坊中学
邮政编码:344506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6 05:25 , Processed in 0.07031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