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构建语文评课的信任机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2-2 16:56: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构建语文评课的信任机制

福州三中  王立根(特级教师)



    年前,我国一位著名的语文课改专家在厦门全市高中语文教师培训会上被喝倒彩、轰下台,原定一天的讲座只讲半天就草草收场,甚至有教师当场质问这位博士:  “这么热的天,我们来听你这样的专家的报告真是浪费时间!”有人甚而撰写《讲课人最聪明,评课人最愚蠢》一文抨击他,事件闹得沸沸扬扬。从这位博士的评课记录看,可以说是说得句句在理,宇宇珠玑,那又是为什么会遭到被评者的集体抵制呢?问题出在哪儿呢7我以为,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缺少一种信任机制。与其他学科比起来,语文的评课更难——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口难调,莫衷一是。专家尚且如此尴尬,教师平时评课更是难上加难。长期以来,经常听到执教者抱怨:现在老师越来越难当了,费尽心机准备了一堂观摩课,却被人说三道四,左右不是人。而评课者也往往抱怨评课之难难于上青天:说好话,人称媚俗平庸;提问题,人说缺少宽容,皆易犯众怒。于是评课就只能流于形式:以廉价表扬为主,也作些不痛不痒的批评。
  评课者和执教者这一对矛盾的主要方面,还在于
评课者。因此,构建评课的信任机制尤为重要。要达此目标,评课者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态度真诚
    评课者应实事求是地表达自己的思考、感悟。甚至联系自己的课例进行反思,启发执教者领悟什么是一堂好课、怎样去上好一堂课,不居高临下、故作姿态。如有人这样评价一位教师教学《我与地坛》的实录:  “这是一堂味道特别纯正的课,我最喜欢的课许多地方,看来感觉非常亲切,因为我也是这样做的;许多地方,看来感觉非常惊奇。因为它做到了我想做而不可得的事。”这样的评价就完全发自肺腑。评课者要站在执教者与帮助促进者的角度去分析、考虑问题,给执教者一个中肯的指导意见,在评价教师的不足时,可先换位思考:,假如这节课自己上,能否避免这个不足。如上文所言的评课者对这节课的不足是这样指出的:  “只是引导学生体味‘我’的痛悔之情这一部分,没能把学生的回答和教师的引导过程展示出来,有点遗憾。我想那应该是全文最动情的地方,我当时上这节课时就把它当作课堂的高潮部分,取得满意效果。建议您也不妨试试。”评价者充分尊重受评者,没有居高临下的优越感。
  二、精心准备
  评课者对教材要做到成竹在胸,评课才有针对性。评课之前,不妨先听取开课教师对本堂课的设计思路,以便有个整体的把握。听课时要认真观察和记录,不仅要听,还要看,仔细捕捉细微信息。观察、思考讲课者的语言、表情、状态等,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愿望、学习习惯、学习状态、参与情绪等。要倡导一种做法:不听无准备的课!大多数执教者都是辛辛苦苦、认认真真准备的,开课不仅仅是为了获得评价,还是一种学习。为此,评课其实就是一种教研活动,不能泛泛而谈或随意胡诌,评课发言一定要有质量。我有一次为了听一位教师教<三顾茅.庐>,不但事先熟读了.<三国演义>第三十七、三十八回,还找来<资治通鉴>中的<隆中对》熟读并背诵诸葛亮的答话。并比较仨顾茅庐>比《隆中对>多出什么,于是在评课中与教师探讨作为小说的《三顾茅庐》有什么艺术魅力时,就更有发言权。
   
    三、热情热心
    热情是指对自己所教的专业有“求知兴趣”和“求知信仰”。通过与执教者建立积极的、.支持性的关系,用自己对专业的执著、投入来激励、感动对方。有一次,我听一位青年教师上《项链》一课,他提出“我的经典、我的阅读”的理念,围绕小说主题展开讨论,让学生结合课文畅谈自己阅读的感悟。一时间,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发言滔滔不绝,说出了关于“虚荣、梦想、欲望、变化、回归、贫富、命运、诚信、感伤、女性”等主题。虽然该教师是借班授课)却能把一个生疏的班级调动得如此活跃,实在高明。我以为这一课的成功就在于教师本身具有高超的“文本解读”能力。于是我帮助他总结经验,完善提高,推荐参加全国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大多数执教者进入课堂时都很自信并渴望成功,这时候评课者的热情就可能激励执教者(特别是青年教师)尽快成长。  四、理念正确
  评课者要传达正确的“课程理念”及“课程精神”。如果评课者对这些缺乏基本的了解或者缺乏了解的热情,评课时忽视课堂教学是否体现课改精神,
仅看所谓的教学法,那就适得其反了。因而,要想让教师上出既符合课程改革要求,又充分展示个人教学风格、弘扬教师个性的课,评课者就不要再将主要精力用于肯定什么、希望什么,而是关注教师有无与课改精神不相适应的旧观念、旧方法。
    有些语文课,为了体现课改精神,就过分追求形式。执教者以为能运用丰富的多媒体资源,让学生讨论、探究。师生“对话”频繁,就是课改。例如一位教师在教萧乾的《吆喝》时,一整节都是教学生如何吆喝,课堂上异常热闹,但充斥着大量与“语文”关联不大甚至明显无关的东西。这时我就对她讲真正符合课程改革要求的课应当是什么课,课改的精神是什么。我引用王荣生教授曾提出的一堂语文课的较低标准说服她,说明一堂课最为重要的是教学内容必须正确,即教学内容与听说读写的常态一致。这样,就化解了她对课改的误解,不再去上那“形式大于内容”的课。
  五、求真求实
  求真求实就是要求执教者和评课者能实话实说——执教者在上课时不能造假,评课者在遇到作假时能直陈其事。有一位教师在教授《竹影》时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边读边想象,并用自己的话对上述两段描写“赞美”一番。“小组合作讨论”约l分钟后,3位学生用优美的、散文诗般的语句“朗读”出自己的“赞美”。王荣生教授在评点时,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显然是事先精心准备的——用齐声朗读(学生腔)的方法,能边读边想象吗?随意读一遍,能做到读出感情吗?这其实是一种表演,非常不可取。
    只有本着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精神,评课才有实际的意义——当然,实话实说也应讲究方法和策略,讲究谈话的艺术。作为一种学术探究活动,评课来不得半点虚假和功利。实实在在、真诚地指出不足,绝不碍于情面而放弃诚实的评课者,反而受人欢迎,人们会真诚地接纳他,愿意听取他的指导。
  六、整体把握
  对一节课的评议应该从整体上去进行。有些评课者所提的意见多半是细枝末节的问题,如教者板书如何,声音大小适中否,教态是否优雅,服饰教具又如何,等等。总之,触及不到实质问题,让人索然无味。上世纪80年代我教《荷蓧丈人》一课,特级教师褚树荣是这么评点的:
    《荷蓧丈人》文不很深,篇不很长。放在高中的课堂上。如果单是疏通文字,十几分钟就足够了,如果加上背诵,一节课也能够完成。但仅止于此,不免暴殄天物。王立根老师短文长教,浅文深教,尤其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令人称道。王老师对《荷蓧丈人》的认识是精当的。他没有把文章看做是古代汉语的载体,而是看做儒家文化的载体。对学生学习难点的认识也是精确的。由于时代的差异,学生很难通过几句简单的对话就看出不同人物的思想个性以及政治主张。特别是对孔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政治态度难以领会。所以,该课的教学目的就定在引导学生体会原文的主旨上,深入地理解孔予和隐士不同的政治观点。
    褚树荣老师就是从整体把握上进行评点,说出了教者的思路,这就使我信服。同时他也指出这堂课的不足之处:
    如果吹毛求疵的话,有两个问题是否可以再斟酌:该课涉及的所有问题和知识都是必要的吗?能否把隐士文化和入世精神放在中国文化发展史的高度上稍加点评?
    这也是从整体上进行评价,不作枝枝节节的纠缠,同时高屋建瓴,口气委婉,的确是一语中的并讲究艺术的评点。
  七、讲究艺术
  评课也要掌握策略,  “把优点说够,把缺点说透”。不说套话、少说正确的废话,力求紧扣教研主
题评出特色,评出个性。教学是一个很个性化很艺术化的过程,评课也是如此——有着个性化的学生实际、个性化的教师实际、个性化的教材实际、个性化的师生关系实际、个性化的教学过程实际等。所以不从实际出发,而只是从理念出发,对每一位教师、每一节课的评价都是一个尺度、一个标准,那既不科学也不艺术。对不同的执教者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对于教学经验丰富的执教者,要着重评价所展示的教学个性、可推广的应用价值:对于新教师,不能求全责备,要充分发掘其闪光点,激发其内动力。因开课、评课的目的不同,评课也要有一定的区别和特色。如诊断型、评比型、观摩型、研究型等都有不同的评课标准和方式。
    当然,执教者也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被评不是一种无奈,而是一次学习和提高自己的机会。没有良好的心态,听到好评时就飘飘然,忘乎所以;听到批评时,,心灵就饱受煎熬,这是非常不可取的。心态常常决定了自己的视野、事业和成就。只有以平常心对待别人的评课,才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教益。在评课活动中,须塑造成功的心态,树立科学的职业心态。任何借口都是不负责任的,寻找借口为自己开脱,将会给自己造成更大的伤害!即便遇到不公正的评判,也不要为之动气。与其抱怨,不如实干,更不能自诩清高、孤芳自赏,拒绝他人的一切品评。
    听课与评课是很难的,但天下之难,无如做人之难。做事先做人,在评课之前先建立人与人的信任机制,把听课评课难以调节的事情处理得圆满融洽,听课评课也就不难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6 05:46 , Processed in 0.90522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