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0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解读“堰塞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0-26 10:43: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源:中国科技术语   20083作者:魏




2008512日下午228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大地震。此次地震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除了建筑物倒塌、山体滑坡、泥石流等之外,地震产生的堰塞湖成为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又一巨大隐患。连日来,堰塞湖在新闻媒体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堰塞湖的状况成为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

何为堰塞湖


    堰塞湖(
barrier lakedammed lake)是指由于山崩、地震、滑坡、泥石流、冰碛或火山喷发熔岩阻塞河道形成的湖泊。[1]
其中,地震引发河道两侧山体滑坡或崩塌,山石落入河道阻塞成湖的称为地震堰塞湖。地震堰塞湖的形成需要三个基本条件:地震区内有河流经过;河道两侧有山体,河床海拔明显低于周边山体;由于地震产生了山体滑坡,并堵塞了河道。[2]
截至523日,四川省受地震灾害形成的堰塞湖共34处。[3]


堰塞湖的危害


    地震堰塞湖堵塞了河道的正常水流,造成湖区内水位不断升高,水体渗流压力逐渐增大,由于坝体是快速堆积所致,组成物质结构松散,胶结不良,很容易松动而在湖堤上形成管涌,进而造成垮坝。一旦垮坝,湖区中的全部水量将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排泄出来,高水头洪水将会给下游造成灭顶之灾,形成严重的地震次生灾害。
1933年四川叠溪地震的海子垮坝就是一例。因此,凡是出现地震堰塞湖的地方,都必须及时排除堵塞物,将河道疏通,这样才能避开险情。[2]
此次地震后备受关注的唐家山堰塞湖,位于北川县外3公里,由一座大山崩塌、泥石堵塞河道而成。如果溃坝,将淹没北川全县,威胁下游70万军民的生命安全,后果不堪设想。


堰塞湖的读音


    在有关堰塞湖的电视、广播报道中,“塞”的读音很不统一。有的读为堰塞(
sāi)湖,有的读为堰塞()湖,有的读为堰塞(sài)湖,还有少数读为堰塞(sēi)湖。经常出现不同的播音员读音不同、甚至同一报道中演播厅主持人与现场记者读音也不统一的现象。
《现代汉语词典》中,塞字有三个读音。第一个读音为sāi:做动词时表示把东西放进有空隙的地方,如“塞入”“塞车”;做名词时表示“塞子”,如“瓶塞”“软木塞”。第二个读音为:义同“塞”(sāi),用于某些合成词中,如“阻塞”“堵塞”“敷衍塞责”。第三个读音为sài:可做屏障的显要地方,如“边塞”“塞外”。[4]
从堰塞湖“阻塞形成围堰”之义可见,读sāi,在词义上是可以解释通的,读sài是不可取的。sēi则为北京土话读音,词典并未收录,更不可取了。

既然读和读sài的意义相同,那么堰塞湖的“塞”到底读那个音好呢?
《辞源》中,塞有两个音:sài。塞()的解释为“堵,阻隔”“充实,充满”“补救”等。塞(sài)的解释为“边界”等。[5]
古时“塞”没有(sāi)的音,“阻塞”之义的“塞”字古为入声,发展到现代为阴平和去声。塞()为文读,塞(sāi)为白读。塞(sāi)用作动词时多单独使用,很少用于组词(“塞车”是方言词),塞()则多用于合成词,如“闭塞”“充塞”“哽塞”“梗塞”“搪塞”“填塞”“壅塞”“拥塞”“语塞”“淤塞”“滞塞”“顿开茅塞”等。笔者征询了几位语言学家的意见,多数认为应读为堰塞()湖,也有提倡渎为堰塞(sāi)湖的。笔者认为,塞()音并不冷僻,“堰”就是书面语,“塞”宜文读,堰塞湖读为yànsèhú
比较好。


参考文献
[1] 王嘉良,张继定.新编文史地辞典.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616
[2] 聂高众,高建国,邓砚.地震诱发的堰塞湖初步研究.第四纪研究,200424(3)293301
[3] 四川受地震灾害形成的堰塞湖已有34处.新华网.[2008-5-25] [2008-5-24]http//newlxlnhuanet.com/newscenter/2008-0524content_8245768htm

[4]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5] 辞源.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620621

作者:魏星,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

相关帖子

2#
发表于 2008-10-26 15:00:17 | 只看该作者
这里“堰塞湖”一词的读音,确实很多人都不知道怎么读,新闻工作者不知道怎么读更是不能乱读,教育工作不知道如何读,就得搞准了才能给学生读啊,否则将贻害一大片啊!
         堰塞湖读为yànsèhú
我们更应该尊重专家的意见和解释,平平淡淡的读音,不必搞得那么复杂的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26 15:53 , Processed in 0.095313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