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62|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体现习作指导的阶段性 增强习作训练的实效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3-10 12:21: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课程理念下各学段习作教学策略研究[转贴]

不同学段的具体习作教学策略,要在习作教学理念的指导下,结合“阶段习作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来思考探索,努力体现出阶段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第一学段(1—2年级)的写话教学要围绕“早”字做文章

《新课标》虽然只规定第一学段为“写话”阶段,而没有具体说明什么时候开始进行“写话”训练。但教学实践证明,汉语拼音不仅是学生识字和学说普通话的工具,也是辅助学生写话的“好帮手”;同时,写话并不等于会写的字数量的简单相加,往往当学生在会写一定数量的字后,再开始学习写话,我们会发现学生会侃侃而谈,却不知如何下笔写话。这就是说,书面的“自由表达”远不像理论上说的那样:“有了一定积累,笔尖便会汩汩而出”,“情动而辞发”。因此,写话教学应立足于一个“早”字,使学生学习语言之初就成其为学习写话之始,让“写话”(书面表达)与口语交际(口头表达)尽量同步起来,做到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怎样引领学生尽早开始写话训练呢?

1、看图诱写法。低年级学生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对那些栩栩如生的图画特别喜欢,而低年级语文教材(特别是低年级实验教材)中配有大量的生动活泼、儿童喜闻乐见的插图。如果我们开始就注重挖潜利用隐含在那些生动有趣画面中的写话资源,就能诱导学生尽早进行写话训练。比如,在学生基本掌握汉语音节拼写的基础上(北师大版教材从第一册第10单元开始),教师可从每个单元的插图中选择一至两幅引导学生观察,并诱导其将自己看到、想到的东西试着写下来(刚开始虽然学生会写的字不多,但可以引导学生用汉语拼音代替没学过的汉字写话)。起始阶段,看图写话重在激发、诱导学生写,至于他们写什么、怎么写、写多少,就不必提什么要求。这样学生不受任何约束,完全凭他们个人对图画的观察、想象和感受写话,不仅写出内容会颇具个性、丰富多彩,更重要的是能有效激发学生写话兴趣,在不知不觉中把他们带进写话表达的语文实践之中。一位教师诱导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恐龙”照片写话,有的学生基于对画面的观察来写:“这只恐龙的脖子很长”;有的学生则表达个人的感受: “我非常喜欢恐龙”;还有的学生写出了自己的思考;“我很想知道恐龙是怎么消失的”;有的学生甚至还与图画交流起来:“小恐龙,你是从哪里来的呀?”。

写话是学生进入习作的第一步,看图写话是低年级写话的主要内容。有效诱导低年级儿童看图写话要奏好“四部曲”:一是诱导学生“看”——看图写话,看图是基础。可低年级学生不具备观察能力,需要教师在指导看图上下功夫,要逐步引导学生掌握看图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习看图的顺序;要让学生通过看图知道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了解图画上所反映的主要内容。二是诱导学生“想”——语文教学的一项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阅读也好、习作也好、写话也好,如果没有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就不可能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新课标》在第一学段的写话目标中也要求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因为诱导学生看图写话虽然是从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入手的,但它的目的之一在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诱导学生“想”:既要诱导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想,又要诱导学生对图画内容、人物对话等要想象。教师提出的问题给学生提供了思维的支点,学生借助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观察想象、理解图画内容,有利于启迪开拓学生的思维。比如,教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11单元《编故事:山泉娃娃》时,在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后,可提出“山泉娃娃家在哪里,爸爸妈妈会是干什么的?”“图上都画了些什么,图上画的地方你觉得怎么样?”“观察山泉娃娃的表情,想想她会说些什么、会做些什么?”等问题,这样学生会仔细看图,并边看边想象、互相交流,既有利于诱导学生把话写好,又能促进学生想象力、思维力的发展。三是诱导学生“说”——说话是写话最重要的前提和条件。常言说“我手写我口”,如果学生”我口“都不能“言”,那么“我手” 又能写什么呢?如何在写话之前诱导学生把自己想到的先说出来呢?可组织学生开展“说话接力赛”,小组、同学之产互相比一比,给每一个学生提供表达自己的机会,为写话奠定基础。比如,指导学生进行“在哪里可以找到我们喜欢的书?”这一说话、写话练习,就可以通过开展“接力说话赛”,帮助学生说清楚自己平时在什么地方看书和买书。每个同学所住的地方不一样、所在的社区不一样,那么所到的书店和图书馆也不一样。这样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有话可写了。四是诱导学生 “写话”——低年级写话是高年级习作的基础,在诱导学生看图写话中,要逐步让学生分清楚主次、重点,抓住最主要的东西来写;要教学生把屋住时间、地点、事物或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把话写通顺、写完整;要把指导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把内容写具体上,就是指导学生抓住图画中所反映事物的主要情节及其与主要情节有关的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和心里活动等来写。

2、以读促写法。阅读是写话的基础,好的范文对小学生会产生极大的吸引力。因此,在早期写话训练中,教师要善于根据低年级儿童的模仿性和充分利用范文的感染力,引领学生读写结合、模仿写话、从读学写。一是引领学生读诗歌写诗歌。新教材中选入了大量富有儿童情趣、具有鲜明时代气息的文质兼美的诗歌。这些诗歌内容浅显易懂、语言生动活泼、读起琅琅上口,是低年级儿童学习口头和书面语言的极好范例。因此,在教学时要在引导学生反复诵读积累语言、受到熏陶、有所启迪的同时,指导学生尝试着用如诗如歌的语言把相关的事物表达出来。比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太阳》(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10单元)时,当引导学生把诗歌内容“大海上,太阳是从水里跳出来的。草原上,太阳是从草里冒出来的。山村里,太阳是雄鸡叫出来的。在森林里,太阳是鸟儿唱出来的……”读得琅琅上口,受到一定熏陶感染后,启发学生想一想、说一说、写一写“太阳还会怎么出来?”由于受到课文范例的启发,很多学生都尝试着用诗歌一样的语言说着、写道:“操场上,太阳是同学们的笑声笑出来的。”“公园里,太阳是扭秧歌的老奶奶扭出来的。”……丰富的想象,生动的语言,通顺的表达,可以说一点儿也不比课文差。二是在拓展延伸课文内容中引领学生进行丰富多彩的写话训练。低年级儿童活泼好动,如果能把学习丰富多彩的课文与开展相应的生动活泼的活动结合起来,不仅能沟通课内外的联系,拓展延伸课文内容,而且能丰富写话内容、活跃写话形式。比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春天的手》(北师大版一下第三单元)时,当学生对课文内容熟读成诵后,利用课后问题:“春天到了,你身边发生了什么变化?”将学生带出课堂,让他们亲眼目睹、亲身体验和感受身边的变化,让他们去捉迷藏、放风筝、开展春游,在大自然中去寻找春天的脚印,还引导他们收集有关春天的古诗、儿歌,然后举行了“春之声”音乐会(或诗歌朗诵演唱会等)。由于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拓展延伸了课文内容,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打开了他们写话的思路,一句句童言稚语也从他们的心底里流淌了出来。有的写道:“春天的手抚摸着小朋友,小朋友们都长高了”;有的写道:“春天的手摸到了我们的校园,我们的校园更美了”;有的小朋友还写出了自己把风筝放上天时的快乐、心情……。三是在引领学生以课文内容为基点展开想象翅膀的基础上进行自由生动、富有个性地写话训练。儿童的天性就是喜欢幻想,为了“在做梦的年龄让儿童把梦做够”,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要注重把引领学生学习课文内容积累语言和启发学生思维想象与语言表达运用有机结合起来,这样能激发学生写话兴趣,降低写话难度、提高写话教学效率。比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夏天》这个主题单元(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16单元)时,启发学生思维想象:“夏天到了,小朋友们最想变成什么?会有什么样的独特经历?”这一启发,学生的想象的翅膀都展开哪:“我想变成爱唱歌的蝉”,“我想变成冰箱”,“我想变成冰糕”,“我想变成一个大空调”……就这样,一句句生动有趣、充满幻想的童话诞生了。
2#
 楼主| 发表于 2008-3-10 12:21:45 | 只看该作者
二、第二学段(3—4年级)的习作教学要围绕“放”字做文章

为什么第二学段的习作教学要围绕“放”字做文章呢?一是从《新课标》的第二阶段目标“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中可以看出,习作起步阶段不能“高标准严要求”,要引导学生多写“放胆文”、“自由文”、“观察文”、“想象文”,让他们把文章写开、把思想写活、把笔头写顺,产生强烈的习作兴趣,增强习作的自信心;二是从习作教学经验来看,指导学生进行习作训练不仅要体现连贯性和一致性,而且要注重阶段性,虽然从三年级开始要进行“成型”的习作训练,但要求不能一步到位,要在努力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的前提下,逐步提高习作训练要求,所以要体现一个“放”字,就是在习作内容、习作要求等方面要适当“放低、放开”,把他们引上习作的“路”以后再说。那么,第二学段的习作教学如何在“放”中增强训练效果呢?

1、循序渐进法。三年级是中年级的起始阶段,也是习作训练的起始阶段。如何引导学生从一、二年级“写自己想说的话”过渡到三、四年级“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 呢?必须历经一个从“句→段→短篇”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习作实践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作为学生学习习作实践的指导者、激励者,必须遵循“从说到写”的习作规律,根据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实际,以原来的句、段训练为基础,从句段到篇章,逐步提高训练要求,引导学生将自己想表达的意思写明白、写具体、写生动,而不要在学生开始习作的最初阶段就面面俱到地训练、要求学生写出一篇篇完美的文章。同时教师还要特别关注学生在习作过程中的表现,也就是要关注习作过程中的人,而不是只看到习作本身。学生在老师的引领、鼓励下刚刚开始蹒跚学步,不管那步子是大是小,脚印是弯是直,老师都应给他们以热情地回应,及时肯定学生习作的点滴进步,让他们从中感受到习作不过是“用我笔写我口、用我口说我心”,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和自信心。

2、自由表达法。综观学生的习作生活,一般可分为两种状态:一是规则习作状态,学生要学习用词造句、谋篇布局的规划,掌握习作的基本方法技巧和常用的共同规则,这是“作文” 作为一门学科必须承担的教学任务;二是自由习作状态,没有封闭的命题,不受体裁的限制,不论篇幅的长短,有啥写啥,自由表达,学生只要能写清楚自己要表达的意思就给予充分肯定。三年级作为起步阶段的习作训练,主要应处于自由习作状态,要求教师不以呆板的章法去限制学生的习作,更不以不切实际的标准去要求学生,而是要像教练一样和学生一起去游泳,把习作主动权完全还给学生,让习作真正成为他们的快乐呼唤。《新课标》也指出:“作文教学要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减少对学生的写作的束缚,鼓励自己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比如,一位教师在组织学生共同吃梨、卖梨、议梨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围绕“吃着梨子写习作”这一主题自由表达,放飞了自已的想象,走进了梨乡的生活:“我从6岁开始上学,接触过许许多多的老师,也上过无数堂课,我最喜欢的还是今天张老师给我们上的有趣的习作课——《砀山梨》。一上课,老师并没有给我们讲习作、读习作,而是给我们放了一段精彩的录像,那美丽的梨花海,硕大的黄酥梨,一望无际的果园,堆成如山的梨……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接着老师拿出一个黄澄澄、亮晶晶的大梨,摸着、闻着,同学们都来劲了,一个个都成了小馋猫,我也光想吃梨,不由自主跑到了台上。可是这个张老师非得转个弯,让我们给他把梨卖出去,才能吃梨……。”可见,教师在习作指导中,只要注重创新指导方式,哪怕是运用一个得当的动作、一种声音、一个表情、一句话,都能激活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引领他们自由在地表达。

3、童话起步法。童话是每个人在生命中最先接触到的艺术形式。从大灰狼的传说到小红帽的故事,从安徒生的美人鱼到现代的智能机器人……五彩缤纷的童话把孩子们带进了一个超越时空、变幻无穷的神奇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一颗颗稚嫩的童心快乐地感受着爱与恨,体验着是与非。小学中低年级儿童的思维具有鲜明的具体形象性,富于幻想,对童话非常喜爱,总是用童话的方式来观察和解释世界。也正是因为如此,小学语文教材(特别是低中年级语文新教材)中编入了大量的童话。如果把指导学生写童话体习作作为第二学段习作起步的主要形式,就顺应了他们的心理发展的客观规律,促使他们的心理功能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协调发展。那么,怎样帮助孩子走进童话创作的天地呢?一是指导学生复述与仿写童话故事。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编童话的工具,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学习童话故事(课本中的童话故事或课外读物适合的童话故事),总结这些童话故事的写法,让学生认识所学童话故事中各种形象及其象征意义,教学生学习想象和运用想象的手法。比如,为了引导学生编好《蝴蝶、苍蝇、蜜蜂想和玫瑰交朋友》这一童话故事,教师先给学生讲了《孔雀、八哥和母鸡》这一童话故事,并问他们:孔雀、八哥、母鸡分别对农夫说了些什么?农夫为什么请母鸡住到他那里?学生一一作了思考回答。孔雀说:“让我和你住一起吧!我长得最好看,打开我的尾屏,像鲜花一样漂亮。”……学生叙说这个童话故事,并迁移此法编写新故事,学生不仅乐意编而且编得也很精彩。二是指导学生续编童话故事。教材中选入的不少童话,在结尾给读者留下了思考的余地,这也给学生提供了练习童话的机会。比如,《坐井观天》讲青蛙和小鸟为天有多大而争论不休,最后小鸟要青蛙跳出井口去看看。教师可启发学生思考和想象,并以《青蛙跳出井口之后》为题,让学生续编故事。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想象的物质基础,让他们轻愉快地进入童话创作的天地,如看图写童话、根据提供的词语构造童话故事、通过玩具和实物的摆拼游戏进行童话创作,还可以引导学生改编童话、命题童话直至独立创作童话。
3#
 楼主| 发表于 2008-3-10 12:23:02 | 只看该作者
三、第三学段(5—6年级)的习作教学要围绕“实”字做文章

这里的“实”,一是指到小学高年级要加强实用文训练,《新课标》在第三学段的“习作教学目标”中要求:“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二是指习作作为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的书面形式,不仅要进行自由习作训练(就是第一和第二学段所倡导的学生用笔作心灵独白与生命对话,可以没有固定的命题,不受体裁的局限,不论篇幅的长短,有啥说啥,有啥写啥),而且要进行规则习作训练(就是学生在自由习作时,还必须指导他们逐步掌握一定的审题立意、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规则,运用好习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这就好像是学生习作缺一不可的“两翼”,只有把“两翼”都抓住,才能为学生的习作打下扎实的基础。那么,第三学段教学怎样才能围绕“实”做好文章呢?

1、实用习作训练法。实用文是指哪些为了社会交往、为了学习和工作需要而写的“文”,其范围很广,笔记、发言提纲、采访提纲、会议记录、各种便条、短信、上网对话、计划、总结、书信、贺卡、请柬、广播稿、墙报稿、实验报告、调查报告……直至论说文,其中也有记叙文。指导学生写好实用文须从实用文自身的特点以及学生的接受能力出发探索方法。相对于其它文体,实用文比较平淡,没有生动的有吸引人的情节,也少有优美的词句,因此,要把提高学生写实用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放在首位。好在实用文“实用”,大都比较短,可以当堂、实地完成。利用这样的特点,可以把写作实用文的练习与活动与生活紧密结合。比如,过年练习写贺卡;“旅行”单元练习写借条、留言条、电报,发短信……这样,写实用文就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成为活动的一个环节了,练习效果就会更好。写实用文最难过的是语言关。可先从记叙的语言过渡:先指导学生怎么想就怎么写,写大白话,用聊天的口气写,热情洋溢、绘声绘色地写都可以,只要把应该说明的意思说明白了就行,随后通过指导学生阅读自己的文章,让他们体会实用文的语言跟记叙文的语言不一样,怎么不一样,最好引导学生意会,不必讲修辞的知识;最后试着练习做减法——在不改变原意的条件下,删去抒发感情的语句(类似“我……”的句子),删去渲染描写的语句,压缩记事的语言……;也可以试着做加法——老师提供表述最简明的信息,请同学加描写、加分析、加抒情,比较前后两种语句表达的异同……。引导学生过实用文的语言关,不要急,要指导学生多练、多比,在练、比中提高。

2、规则习作训练.一是上足习作指导课,努力变“虚”为“实”。这里的“上足”,就是要改变过去习作指导老师只帮孩子读题目、命题目的做法(有的老师一旦帮孩子拟定题目,便完全放手让孩子写,不会写或写不好,就让孩子去背或套用别人的优秀习作,)习作课上要安排一定的时间,通过老师精心创设的情境来打开学生记忆的闸门,唤醒学生生活的回忆,让学生明确“写什么”。当学生的表达欲望被激活。人人都想一吐为快时,教师就要安排较多的时间用自己的笔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只有做到每次习作课教师指导充分、学生训练落实,才能使学生逐步掌握习作规则和技巧,不断增强习作能力。二是上好习作指导课,努力变“假”为“实”。提出“上好”习作指导课,是因为长期以来我们只注重研究识字课、阅读课的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和方法,大多数教师不知道习作课怎么上,所以上习作课,要么放任自流,根本不作任何指导;那么走“捷径”,让学生背(抄)他人习作,习作课的教学效率普遍较低。要提高学生规则习作的能力,就要在学生明确“写什么”的基础上,再进一步以课文中的典型的句、段、篇为范例,抓住取材、构思、起草、修改等环节进步指导,引导他们在习作的实践中学会“怎么写”。习作的指导实践证明,学生有了选材的能力,放宽选材限制以后才能自主选材,而不是茫然不知所措;有了构思与表达能力,才能在知道写什么以后明白怎么写,才能把想写的内容写出写好;有了修改能力,才能在写后知不足,做到精益求精。
4#
发表于 2008-4-5 08:52:09 | 只看该作者
欣赏拜读您的转贴!问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2 18:12 , Processed in 0.264578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