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7|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张之路:“铤而走险”写“字”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2-5 14:50: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张之路:“铤而走险”写“字”书

“超凡想像”的汉语文化小说





  张之路:儿童文学作家,中国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其作品不仅屡在国际国内获奖,而且绝大多数被改编成电影、电视,拥有广大的读者。著有《羚羊木雕》《题王许威武》《有老鼠牌铅笔吗》等名篇,长篇小说《第三军团》《极限幻觉》《坎坷学校》《非法智慧》《蝉为谁鸣》《小猪大侠莫跑跑》等,电影文学剧本《霹雳贝贝》《魔表》《傻鸭子欧巴儿》《暗号》《疯狂的兔子》《危险智能》等,电影理论专著《中国少年儿童电影史论》等;作品曾获国家图书奖、中国图书奖、中国作协儿童文学奖、宋庆龄文学奖、冰心儿童文学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等,并获电视剧飞天奖、大众电视金鹰奖、电影华表奖、五个一工程奖、夏衍电影文学奖、童牛奖等。
  北京的隆冬,完全可以用“严寒”来形容了,然而,一本关于“字”的奇书“横空出世”(评论家李东华语),把寒风中的北京书会点燃了。

  万物有灵,字为情生。延续了三百年的承诺,前世与今生的纠缠,“人世界”与“字世界”的交织,大千世界,无“字”不灵,有情皆还,承载中国文化的汉字在这本书中获得了独立的生命。要把汉字的历史、汉字的命运、汉字背后的传统文化信息交融进一个可以触摸的、有质感的故事之中,作家曹文轩的评价是“铤而走险”。

  然而,作家张之路做到了,他向来就是一位选择“走钢丝”的人物。他总是跟自己较劲,希望不断超越自己,在他看来,这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他对自己的“严苛”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召唤。

  这一次,是《千雯之舞》,被评论家冠以“超凡想像”的汉语文化小说,它的到来,也正是一种机缘的召唤。
2#
 楼主| 发表于 2011-2-5 14:51:27 | 只看该作者
机缘猝然降临

  2007年,张之路在深圳给一个教师进修学院讲课,下午没事,主人请去喝茶。坐在异地的茶馆中,张之路突发奇想,如果有两拨汉字,一拨带反犬旁,一拨带人字旁,振臂一呼,带这种偏旁的汉字就云集各自麾下,如果它们开始打仗,这个场景就太有意思了。“而且可以写成文学作品,比起我们经常讲的枯燥的汉字知识而言,要巧妙得多。”此后,这个场景和想法就一直在张之路的脑海中盘旋,他想,可能会写出些东西来。因为字像蚂蚁,他脑海里甚至浮现出了《蚂蚁奇兵》的书名。

  回京后,张之路翻阅了大量文字的书,并随时记笔记。这样的阅读让他激动不已,中国的文字是以象形文字为基础的,文字的造字,文字的结构,“其中的含义太深太深了”。张之路隐隐约约感到,文字其实是中国文化最根本的承载,感受文字,其实是触摸中国五千年文化的肌理和血脉,而一个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大门似乎就在他眼前洞开。然而,就字分析字,前辈学者已经做了很多,“我想的就是,我写的这些汉字,一定要有命运,有血有肉。哪怕只有一位小读者看完我的书之后,对汉字文化有了一点的兴趣,我就很高兴了”。

  机缘往往是猝然来临,而把握机缘的过程却是艰辛的。虽然阅读让张之路感受到了莫大的兴奋与激动,但开笔写的时候,“非常有难度”。

  张之路第一步想到的,这个作品要有意思,就必须有真的人和书里的字交流,“只有真人,才能把我们真的情感带进去”。所以,这个时候想到的第一道难题,“就是如何把人变成字”。刚开始的一些设想都被他推翻了,虽然有很多童话手段,比如吃了药,或者钻到爱丽丝漫游奇境记的兔子洞,等等,“但是我想,要把这个节点说得更中国化,更合理,不同以往。这是第一步”。

  其实,人如何变成字,而且字还带有人的生命信息,这两个东西是齐头并进的,张之路想到了顾远谋这个人物。开始构思的时候,影影绰绰的,顾远谋已经带着中国历史和现实的影子——一个很有才华的书生,受到无端迫害,他得到了一本宝书,走火入魔,最后去迫害别人。

  所以,在《千雯之舞》中,张之路想尝试给“儿童文学”赋予更多的内涵,包括其中的人物,并非“非黑即白”的脸谱化的人物,就像顾远谋,虽是可恨之人,却也有可怜之处。

  包括对儿童文学的语言的“革新”。“可能和小时候看了很多中国古典武侠小说有关系,我的侠义的情绪比较饱满,尤其写到100年前、200年前,我的文笔就会很流畅,很灵动,觉得这些东西很适合我的书写表达。虽然我没有上过专门的写武侠小说的科目,但是别人看下来,都觉得很驾轻就熟,包括文字,也自然带了些半文半白的感觉”。

  “以前我们给孩子们写东西,怕他们不明白,会写一些很平易的话。其实那些平易的话,有时候啰嗦。所以文轩(曹文轩)说,折腾。”这一次,张之路尝试含蓄精简的半文半白的语言,“有古代文字的精炼内涵,也有白话的通俗易懂,这两者的结合会让人觉得文字不‘水’,希望孩子们也能接受吧”。
3#
 楼主| 发表于 2011-2-5 14:51:57 | 只看该作者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虽然讲故事是张之路的擅长,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对自己放低要求。“当我构思一个故事的时候,往往有这样的体会——当你觉得一个故事真不错的时候,总有一天,你会说,幸亏我又往前想了,否则就会满足于当时那个一知半解、浅尝辄止的故事。”在追求故事的流畅、新奇上,张之路总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执着的渴望。

  他用这样一个比喻形容这个过程:“比如,我想了一个大概的故事,再往前写的时候,就好像孤军深入,一个人拿着长矛或者短枪往前走。走到走不动的时候,就要挣扎,就要战斗,在这个过程中,可能就会出现让我感觉很新奇、很有意思的构思。”有时候,张之路拿纸“排兵布阵”,当他把一条条线索摞在纸上的时候,也是他在脑海里思索构造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痛苦的,也是愉快的”。

  面对一个正在写作的故事,就像面对一场未知的战役,要“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多年的写作下来,张之路已经拥有了这种“创造”的自信,写作的经验与大范围的阅读,让他这个时候的思考敏捷而成熟,就像他构建了一个全新的“字世界”一样。

  “字的世界,虽然完全是作家构造的,但不能瞎写,要有一套关于字世界的规则。”这其中的规则包括,字有自己的部落(以书为界),不能随意越界;包括夜晚时分,字是可以自由活动的,但是,当图书馆的门一打开,它们就必须回到原位,等等。

  “在构建这个房子的时候,我还没有那种自信,不管什么木头,什么砖瓦,都可以往上堆。要有一个基本的调整,让这个房子可以盖得基本像样。这个房子在往前盖的时候,在接榫的时候,有时候觉得差一块砖,没问题,回来补就是了;有时候觉得大梁就不正,不能往前走了。”

  几根“大梁”,是这本“奇书”得以呈现的基石,也是张之路犹豫和纠结得最多的地方。第一,幻想部分与现实部分的矛盾,“怎么进出,包括我构思的字的世界,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字世界与人的世界的纠葛,等”。

  第二,要传送知识的构思刚开始就有,但这个“承载”,与文学层面的故事部分,“一写矛盾就出来了。当你完整叙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故事的时候,忽然停下来说这个字念什么,怎么来的,就是知识硬块”。纠结了一段时间,张之路突然有一天下了决心,凡是这两者发生矛盾的时候,知识让位于故事。“在我之前,有那么多的前辈、学者写了那么多关于文字的著作,读者要从我的书得到文字的知识,可以放在非常次要的地位。”当然,也不能完全舍弃知识,这是张之路写下这个故事的动力之一,文字是书中传奇爱情故事的载体,尽管在文字里边一点一点地行走会让张之路的创作变得艰难。

  唤起对“字”的敬畏

  很多人的疑问是,书涉一段三百年的传奇爱情,这本书是否是为孩子们写的呢?

  “作为儿童文学作家,长期写作的经验和习惯,还是希望将来孩子喜欢看这本书。当然,写作的时候,我就一直在想,历史中的成人世界,包括语言,沉重的事件、思想,应不应该摆在这?后来的解决办法是,我觉得真正好的文学作品,不管是给孩子看还是给成人看,其艺术标准是相通的。只要我写得吸引人,精到,没有暴力、没有色情,能够做到深入浅出,谁是主要的观众我就不管了。”

  书写三百年坚贞不渝的爱情,张之路内心的期望是,当孩子们看到这段爱情的时候,就像看《白雪公主》、《海的女儿》这样的作品一样,书写的那些爱情都是美好和纯真的,没有任何污染的。“对于青少年来说,他们可以看到,有人是这样号召和书写的,还有承诺与信念的问题,为人的信则等。”

  事实上,文学部分越长,把读者带入文学的世界和意境中就越深入,偶尔读到知识,孩子们也不会厌烦。“没有兴趣,就没有记忆。希望在老师讲解枯燥的汉字知识的时候,这本书能够给孩子带来形象的回味,帮助他们的学习和思考,启蒙他们对汉字的认识。”

  张之路内心还有一个深深的渴望,那就是,希望从小就在技术世界长大的孩子们,在读完这本书后,重新唤起心中对字的敬畏,对一种书写文化的敬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1 20:51 , Processed in 0.07620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