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3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余华:作家只是时代的书记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5-15 12:36: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余华:作家只是时代的书记员
2015-05-14
来源:北京青年报作者:张知依



谈到国内对《第七天》的批评时,余华说:“就算在背后有差评,开个研讨会,当着面评论家还是会说你好话。”问及他对争议的看法,他说自己会到电商网站上看读者对书的评价,“当当、京东、亚马逊三个网站,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四星以上,不像是媒体上说的那样恶


余华在新书发布现场
  不论是早期《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还是2013年出版的《第七天》,余华每每有新作问世,都会掀起一番讨论。近日,余华将十年来在文学与现实中的呼喊与回望集结成杂文集《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现场,十月文艺出版社总编辑韩敬群借一句作家的言论称赞余华,“在面对中国幽暗复杂的现实时,没有在人民的疾苦面前闭上眼睛,没有背过身去,而是以犀利的目光洞察时代。” 余华在现场表示,“因为我们一直生活在两种极端里。我们都是病人。”
  “对现实社会我没有找到答案”
  “这是我的写作,经过政治、历史、经济、社会、体育、文化、情感、欲望、隐私等等,然后再回到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 在新书中,余华用笔记录下对当下不平衡时代的观察,“社会生活的不平衡必然带来心理诉求的不平衡。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央电视台在儿童节期间采访了中国各地的孩子,问他们六一节的礼物,北京的男孩子想要一架真正的直升机;而西北的女孩想要一双白球鞋。”余华坦陈,社会的不平衡刺激作家写作,可他并没有找到出路。
  余华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这本书也许不能为读者提供“面目全非的社会”中的出路。 “我没有找到答案,写书的过程就是寻找答案,但答案是找不到的。”他说小说家应该是社会的速记员,记录下社会的变化。“同一件事,媒体的工作是客观报道新闻,小说家应该提出更多的角度。”
  “现在为止我对自己都不是特别了解”
  除了探讨社会问题外,余华当然谈到了文学与写作,回应了自己写作风格的转变。余华谈道被问过多次的问题,“为什么我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短篇小说里有那么多血腥暴力,为什么到了九十年代的长篇小说里,这个趋势明显减少了。这都是我从26岁到29岁的三年里干的事情,我的写作沉浸在血腥和暴力中无法自拔。”在文中,余华从童年目睹很多死刑执行开始写起,余华写道,所谓文风的改变源于他做的一个梦,他梦到自己被人追杀并且执行死刑。但在现场面对记者的提问,余华却改变了回答。“其实到现在为止,我对自己都不是特别了解。”
  《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也囊括了很多较为轻松的随感,如在体育、旅行以及教育孩子时的感想。提起这些,余华很有表达的积极性,现场他回忆起自己和史铁生、莫言、马原、刘震云一起踢球的情景,“1990年的世界杯,我们去辽宁文学院讲课,期间跟史铁生和刘震云,还有莫言、马原一起踢球,因为辽宁队主场,我们势单力薄。最后让铁生当我们的守门员,史铁生(和对手说)你们往我身上踢,一踢我就死。”余华回忆道。
  访谈
  “我不看朋友圈,朋友圈里没意思”
  北青报:您在书中谈到“现在的人通过网络或电视关注新闻”,我们看到您已经有近半年时间没有更新腾讯微博,您从什么渠道获得新闻信息呢?
  余华:网络是一个很好的渠道,但网络上的消息还是需要辨别一下的。原来我上网看新闻一看两个小时,自从我有了智能手机,看网络消息少了。虽然我有微信,但从来不看朋友圈,我的朋友圈比较没意思,一次我在国外,想看看朋友圈对亚航失事的报道,结果朋友圈里都是分享吃喝玩乐的消息。
  北青报:那您的朋友圈里都有谁?
  余华:基本上能跟我交流的人也不会用朋友圈,朋友圈里的人都是看我在用微信的时候,问我能不能扫一下。扫过去一大帮人,没意思。
  北京青年报《青阅读》对余华后续的专访
  在距《第七天》出版一年半之后,他终于回应了大众对这本书的争议,说:“如果去电商网站上看评论,会发现《第七天》好评如潮。相较于书评媒体或者评论家的观点,这是最真实的评价。”
  作家只是时代的书记员
  “因为《第七天》的前面那部小说是《兄弟》,相隔了7年,这期间我做了太多的采访。发现整个世界就像我一个人在说这本书似的,特别无聊,所以不想再说了,想听听别人怎么说。”面对《青阅读》记者的提问,余华这样解释《第七天》出版后对媒体的避而不见。而这次出书之所以愿意面见媒体,他的回答颇令人摸不着头脑:“因为(书里)这些文章都已经发表过了,对读者来说可能是一本新的书,但对于评论家来说已经不是一本新书了,他们或多或少也看过里面的十分之一或者三十分之一。”
  从上一部小说被诟病大量“移植”社会新闻,到今天以社会差距作为杂文集的题目,这当中显示的是余华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在面对变化迅猛、复杂的社会现实之下,作家该做些什么呢?余华告诉记者他以前有对小说的一个比喻,“假如我们的社会是一个法庭的话,小说肯定不是原告、被告、律师或者法官,他就是那个书记员,谁都不会去关注他。但是当那个时代过去以后,书记员有关这个庭审记下的是什么,你看到的就是什么,他很真实。”
  新作《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中,余华记录下关于社会现实的种种感受和看法。青阅读记者问他,用随笔记录这个时代的巨大差距,是不是比小说要容易?他回答说:“不存在容易或者难的问题,只不过就是方法问题。这个可能更加直接一点,另一个可能更加婉转一些,就这样的一个区别。”
  国内没有公正的书评媒体,更在意电商网站评论
  在新书发布会上,余华多次盛赞外国媒体。先是讲起欧洲记者启发了他对《兄弟》的创作:“1995年我开始写《兄弟》,后来没写下去。因为那个时候感觉到中国社会跟‘文革’时期相比已经变化很大,不知道怎么写。2000年我接受外国媒体采访,记者先问了我小时候的一些事,又问了当时中国的一些事,他觉得不敢相信(其中的变化)。”余华说从记者惊讶中他明白了应该开始写了,“从他的惊讶的表情中我发现这个非常重要。”
继而他又谈到国外书评媒体的公正与独立,“如果是《纽约时报》书评编辑把自己非常喜欢的一本书推荐给书评人,书评人发来一篇评论不好的文章,也要照样刊发,不像是国内的报纸,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都是(作者)认识的人在写。”  然而谈到国内对《第七天》的批评时,余华说:“就算在背后有差评,开个研讨会,当着面评论家还是会说你好话。”问及他对争议的看法,他说自己会到电商网站上看读者对书的评价,“当当、京东、亚马逊三个网站,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四星以上,不像是媒体上说的那样恶评。”他说这里的读者是最真实的,“我都不认识他们。”
  如果有一天读者不再点赞,余华会失落吗?面对青阅读记者的提问,他回答说:“假如有一天读者要抛弃我了,这不是我能控制的事。我的生活经验是,凡是你自己控制不了的事,想都不要去想,本来就睡不好。努力去想如何(把作品)做好,是我能控制的事情。”余华说,为什么喜欢一个作家的书,或者因为什么原因抛弃他,读者是不会来跟作家谈理由的。“所以当那个读者开始抛弃你的时候,就是你活该被抛弃的时候,这个是你根本就左右不了的形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05:50 , Processed in 0.07988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