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严华银:找回中国教师的“实践自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18 20:55: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严华银
找回中国教师的“实践自信”
课改催生了太多的理论和实践专家,课改催生了太多的教学模式,课改也成就了不少的学校典型。宜兴市实验学校也是,而且是典型中的“另类”。该校校长、省特级教师王俊通过学习借鉴、揣摩深悟、斟酌推敲,提出了“两类知识结构”课堂教学的新思路,一时为大江南北很多老师、校长和学校所追慕。该校也是省教育厅师干训重点基地校,笔者因工作关系常有机会去校学习。深感奇怪的是,在外声名很响的所谓的王氏“模式”,校内却没能做到“千篇一律”,不少老师还持有“异见”甚至反对。王校长对此竟不以为意,还特别告诉我,有异见者,很多都是教学有个性有成效的老师,他们的最大特点也是优点就是富有充分的“自信”。
听罢愕然:自信,教师的自信,当下我们基础教育阶段的很多教师身上,还找得着“自信”吗?
近几年来,因为工作,经常出入省内外许多中小学。所到之处,感受极深的是,“名校”的“成功”经验就是决胜升学疆场的宝典,媒体追捧的“教学模式”就是四海皆准的“真理”,名师一己的想法和做法就是诸多老师心中不二的“圣经”。在苏南的一个语文研讨会的现场,我刚刚才就一位公开教学过的女教师的课堂非常小心谨慎地提出一点商讨的意见,万没料到这位教师马上“反驳”:“老师,我也知道你说的有道理,但是,有些专家可不这样看。假如我像你说的这样做,给上海的某某专家知道了,他要笑死的。”我有点不悦,不是因为她的“反诘”,而是因为她的缺失“自我”一味迷信的思维方式。便不经意也带点戏谑的方式回应道:重要的是你自己,你自己的认识和看法。至于专家,他距你那么遥远,没有千里眼和顺风耳,又没人通风报信,他又何以知晓?即便知晓,他愿意“笑死”,又与你何干?
这一位可能是课改后被专家“迷倒”的教师典型。唯“专家”马首是瞻,只要是专家所言,科学也好,偏激也好,不作鉴别,不分青红皂白,一概照单全收。大量教师的自信缺失、自我失落,这是如今国内中小学教育一方面在现代化和均衡发展方面高歌猛进而另一方面在内涵领域却怪相百出、险象环生之主因。
也有例外。在西南边陲某省的一场规模宏大的课改推进会上,当某一位理论专家用所谓的理论、框架和标准,将10余位特级教师的课堂批得体无完肤时,有一位女教师当堂发声:这样的不尊重人、不尊重实践,以为理论可以包打天下,课改滋养出来的一些所谓的理论家,实际已经成了课改的绊脚石。因为他们的这样的做派,毁掉了很多老师的自信和尊严,而本质上伤害的就是课改和教育。
这位老师的话,可能稍有偏颇。但却道破了不少教师“自信”缺失的根由;同样,也是由这位老师的自悟和上述王俊校长所在学校老师的“独立”,我们也不难悟出教师的“自信”之由来。
首先来自用心尽力的实践。经过专业学习培养之后的教师苦心经营的教育教学,只要假以时日,焉能没有成果和经验。孔子当年的成功教学又何曾有什么高深的理论引领?片面地过分地夸大理论的绝对价值同样也是危险的。比如王俊学校的那些老师。其次来自实践的有所成功和建树。有了较长时段的探索,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就,有了深度的反思,甚至还有深度的研究。那当然就理直气壮、底气十足。再次来自于真正的科学理论的支撑。任何专家的一面之词、一家之言,是不是就能代表理论特别是科学的理论?这真的还很难说。原文原著的系统阅读,实践与理论的对照分析,斟酌权衡之后的体验感悟,这才会感同身受,融会贯通,因而信心满满。最后来自思维理性。凡是多问为什么,不仅反求诸己,而且直究其真。不在乎名头和身份,只计较是非和真伪。前因后果、来龙去脉都一目了然,那还有什么可说呢?
如是,那自立进而立人的极为难得的自信,便可以逐渐滋生成长;而同样不可忽视的是,在当下教育转型的当口,那些控制着话语霸权的“专家们”的收缩阵地、降低音调,那些几乎可以“生杀予夺”的行政官员和校长们的尊重理解、大度宽容,可能更加重要!
如是,教师的自信有望被唤回;如是,中国教育的前景和未来定然有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6 08:33 , Processed in 0.08015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