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田玲老师执教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点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18 21:02: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学诗,从诵读品味开始

            ——田玲老师执教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点评

曹公奇

诗歌,这种流传千古的文学样式,以它精炼优美的文字和节奏鲜明的旋律,赢得了世人的喜爱。千百年来,人们读她,吟她,唱她,诵她,背她……她在人们的心中播下了永远美好的种子。
优秀的诗歌,经典的诗歌,人们一直读她,诵她,反复地咀嚼,细细地品味,犹如面对一杯香气四溢的香茗,先闻闻茶香,再轻轻地吮一小口,慢慢地品啜,慢慢地回味,让茶香通过舌尖,扩展到舌苔,直接刺激味蕾,溢满整个口腔,再回肠荡气,这样才能从淡淡的茶香中品出至清、至醇、至真、至美的韵味来。读诗是如此,诗歌的课堂教学更应如此。但我们许多古诗词教学,学生读得少了,老师讲得多了;学生品味少了,老师分析多了;语用训练少了,语法分析多了。硬是要把生动鲜活、脍炙人口的经典诗歌,上成古汉语翻译课、思想道德分析课。学生得到的,全是老师给予的,学生没有自己的阅读,没有自己的品味,没有自己的体验,难怪学生从小学到中学,虽然学了不少古诗词,但是对于古诗词的认知和感悟还是很有限,这也是我们阅读教学效率一直不高的主要原因。
古语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又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这就充分说明了“读”的重要性。我们的古诗词教学,内容是中华文化传统的精华,学习方法上也当然要传承优秀的文化传统。古诗词教学,教师要带领学生一起读诗,反复地读,运用各种方法去读,让学生读熟文本,在此基础上再和学生一起品味,品味语言,品味情感,品味意蕴,品味文化。这样去教学显得很普通,显得缺乏“创意”,而且,这样做的教师还不是很多,特别是在“语文报杯”这样全国性的课堂教学大赛中,许多人多是以新取胜,以奇取胜,以巧取胜。整个教学过程扎扎实实带领学生诵读、品味的教师并不多见。田玲老师执教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课,就是这样以诵读和品味作为主要教学方法的。她带领学生学习杜甫这首诗,就是在反复地诵读,在细细地品味,虽然没有多少“新意”,但是整个教学过程如行云流水,如坐春风,全班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学习热情高涨,学习效果显著。就是这么一堂自自然然、普普通通、真真实实的课,同样赢得了专家评委和听课教师的广泛认同。
一、学诗,就是诵读品味语言文字。
教学生学诗,首先就是教学生诵读,通过诵读来品味构成诗句的词语,品味诗句的表层含义,品味语言文字运用的妙处,这是诗歌教学的最初层面。在这个层面上,我们惯常的做法是,把教师认为学生不理解或者重点的词语列举出来,给学生一一讲解,讲清词语意义,讲清词语的一些特殊用法,疏通了文字,然后再进入分析阶段。也有的教学是,通过一词一词的对译,一句一句的翻译,来疏通文字。这样的做法,基本将文字和文本割裂开来,也就是“言”“文”分割,过分注重了古汉语的学习,而忽视了具体文本内容和语言文字紧密融合的相互关系。
田老师却采用了最“原始”的办法,她领着学生反复地朗读课文,在学生基本读熟课文的情况下,才和学生一起进入文本,一起咀嚼文字,一起品味语言。对“怒号”“卷”“三重”“挂罥”“飘转”“欺”“盗贼”“自叹息“冷似铁”“踏里裂”“丧乱”“沾湿”等词语的咀嚼品味,既让学生理解了词语本身的含义,也让学生知道了诗人使用这些词语的作用和妙处;既是学习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感悟,也是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更重要的,这不是孤立地咀嚼文字,而是在理解诗意的过程中随机进行的,也就是随文学言。这样的品味语言,是基于反复诵读的基础上的感悟品味,是在学生有了大体感知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具体化,是真正实现了“言文合一”的要求,也是文言诗文教学应该追求的最高境界。
二、学诗,就是诵读品味思想情感。
对于诗歌语言文字的品味,这是学习诗歌最基本的层面。对于词语、诗句理解基础上,更进一步就是对于诗歌的内容情感进行体味。对于诗人情感的品味,还是要通过诵读来实现的。如果只是一味地分析讲解,即使再深刻,那也只是教师自己的感悟和体味,而学生并没有自己的亲身阅读体验,没有通过阅读以后自己的“顿悟”。反复地诵读,特别是对重点诗句的细细品读,加之教师引导式的追问、点睛式的点拨,构成了师生间探究式的对话,从而在课堂教学对话中完成对于诗歌内容情感的感悟。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表现了诗人杜甫多方面的思想情感。面对秋风破屋的惨状,他心情愁苦,无可奈何;面对群童抢茅的现实,他内心非常痛苦,无助叹息;面对屋漏难眠的长夜,他心中无限悲苦,寒湿交迫……诗中表现出的这些思想情感,不是靠教师的讲解就能让学生理解的。田老师在咀嚼品味语言文字的同时,也引导学生琢磨、体会诗人的这些情感。具体情景中,诗人的情感是不同的,需要通过一词一句的细细咀嚼品味,自然而然地就会从诗歌的字眼行间里品出诗人的情感。对于诗人身处困境,仍然表现出激情奔放的博大胸怀和崇高的希望,田老师引领学生多次诵读这些关键的诗句,从“广厦”的含义,到为什么要“千万间”;从“大庇”,到“天下寒士”;从“吾庐独破”“死亦足”,到“突兀见此屋”……让学生在诵读中、在品味中,体会感悟到了诗人那种高尚的情怀。这里的诵读、品味、感悟,结合得是那么天衣无缝,交融得是那么水乳不分。
三、学诗,就是诵读品味文化意蕴。
诗歌教学,如果仅仅停留于通过诵读品味语言文字、品味思想情感上,那是远远不够的。因为,那只是就诗教诗,就文本学文本,教师不能从更广阔的背景上去考察诗歌的文化脉络,学生也不能更清晰地认识诗人的伟大和崇高。所以,在基本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教学要有深度,还需要上升到文化的层面,把文本和作者放在具体的社会背景中去认识,放在整个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传承过程中去感受。这样,才能品读出诗歌深厚的文化意蕴。
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出来的忧国忧民、兼济天下的悲悯情怀和家国情怀,如果就诗人本身孤立地来看,是他个人的一种高尚品格和精神,但要把它放在历史的长河中来看,中华文明发展过程中许许多多的文人,都有着这种悲悯情怀和家国情怀,这是儒家也就是读书人的千年传统,自古文人最推崇的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人格,屈原、杜甫、苏轼、辛弃疾、陆游、柳宗元、范仲淹、文天祥、顾炎武等等,无不是这种家国情怀的代表文人,而杜甫,无疑是这种文化精神史上最耀眼的一颗珍珠,最宏伟的一座丰碑。田老师在引导学生诵读文本、品味语言和情感的基础上,又与学生一道,挖掘杜甫之所以成为“诗圣”、他的诗之所以成为“诗史”的文化渊源,把杜甫的这种品格、这种精神,放在中华文化发展过程中去认识:家国情怀是渗透在中国文人血脉里的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世代传承。这无疑提升了学诗的高度,是对杜诗深入体味基础上的一种深层次的解读。当然,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田老师在这个问题上虽有涉及,但与学生的对话交流以及对这种家国情怀的进一步升华还不充分,无疑留下了一些小小的遗憾。
对于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样一首古代经典诗歌,田老师采用了最普通的诵读、品味的方式,通过反复诵读,品味了语言文字,品味了思想感情,品味了文化意蕴,这种诵读品味,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自然功成,而且,没有丝毫的割裂之感,始终是将诵读和品味紧紧融合在一起的,在诵读中品味,在品味中诵读,读读品品,品品读读,一节课,如行云流水,水到渠成,赢得了学生和不少听课教师的高度赞誉。
这种自然本真的语文课堂,这种看似随意寻常的语文教学,其实需要教师有耐心亲和的教学态度,有灵动鲜活的教学机智,有对整个教学过程高度的把控驾驭能力才行。这样的语文课,才正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课例实录请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课堂实录--田玲的blog
      http://133601.blog.zhyww.cn/archives/2016/2016114161328.html

——选自《第十届“语文报杯”全国优秀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实录·初中组》,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2016年1月出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6 08:57 , Processed in 0.05754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