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启瑞
广西临桂人。字翰臣。生于清嘉庆十九年(1814),卒于清咸丰八年(1858)。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状元。授翰林院修撰。道光二十三年,出任顺天乡试同考官。道光二十四年,出任广东乡试同考官。道光二十七年,察考翰林詹事列二等,升为侍讲。出任湖北学政。
![]() 鈕福保
乌程(今浙江吴兴县)人。榜名福保。字右申,号松泉。生卒年不详。清道光十八年(1838)状元。是科出了几位名人。如:三甲第四十名曾国藩。钮福保取状元后,授翰林院修撰,掌修国史。道光十九年,出任江南乡试副主考官。道光二十年,出任江西乡试副主考官。后转任广西学政。道光二十五年、二十七年两次任会试同考官,公允取士。任中允,后来官至詹事府少詹事。在朝为官,以主持试事为主。多次出任典试官,以公平选拔,认真取士著称于世。
![]()
彭浚
湖南衡山人。字映旗,号宝臣。生卒年不详。清嘉庆十年(1805)状元。授职翰林院修撰,掌修国史。嘉庆十六年,任会试同考官。嘉庆十八年,任顺天乡试同考官。后历任右春坊、左春坊赞善,中允,翰林院侍讲,咸安宫总裁,教习庶吉士等职。嘉庆二十三年,散馆考试时,列为三等。因此,降职为户部员外郎。
![]()
王仁堪
闽县(今福建闽侯县)人。字可庄。生于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卒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清光绪三年(1877)状元。王仁堪于同治十三年由举人考取内阁中书。取状元后,授翰林院修撰。
![]() 王寿彭
潍县(今山东潍坊)人。字次篯。生于清光绪元年(1875),卒于民国十八年(1929)。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状元。授翰林院修撰。王寿彭少年苦读,十七岁中秀才,二十六岁中举,年仅二十七岁即状元及第。光绪三十一年,王寿彭被派往日本考察政治、教育和实业。在日本,他敌视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回国后,著《考察录》,倡导改良教育和实业。
![]()
吴鲁 福建晋江人。字肃堂。生于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卒于民国元年(1912)。清光绪十六年(1890)状元。该科为庆祝光绪帝"亲政"特开恩科。同科榜眼文廷式德才兼备,诸考官一致列为第一。惜在其策试卷中将"阎"字误写为"面",光绪帝将其列为第二,吴鲁夺魁。取状元后,授翰林院修撰,掌修国史。光绪十七年,出任陕西乡试副考官。后转任安徽学政。光绪二十二年,母丧回乡。三年服丧期满,出任国史馆纂修,教习庶吉士。光绪二十六年,充任军务总办。光绪二十七年,吴鲁出任云南乡试主考官,次年,任云南学政。光绪三十二年,返京后,被任命为吉林提学使。同诸省督学赴日本考察。光绪三十四年,在京学部供职。
![]() 张建勋 广西临桂人。字季端,号愉谷。生于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卒于民国二年(1913)。清光绪十五年(1889)状元。
![]()
骆成骧
资州(今四川资中)人。字公骕。生于清同治四年(1865),卒于民国十五年(1926)。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掌修国史。光绪二十四年,充会试同考官。同年,受聘为京师大学堂首席提调官,操持大学堂事务。骆成骧创立"蜀学堂",讲习新学,宣传维新。光绪二十六年,出任贵州乡试主考官。光绪二十九年,放任广西乡试主考官。后被派往日本留学,专攻法政。回国后,受广西巡抚特聘,主办广西桂林法政学堂。
![]() 张之万 河北南皮人。字子青。号銮坡。生于清嘉庆十六年(1811),卒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7)。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状元。授翰林院修撰。道光二十九年,出任湖北乡试副主考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