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欢迎《湖北教育-教学版》编辑部老师以‘湖北教育编辑部’帐号登陆本站!!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5 11:28:32 | 只看该作者
12#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5 11:46:27 | 只看该作者
13#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5 11:52:52 | 只看该作者
武汉民俗民风

除夕凌晨吃年饭
    我国人民十分注重旧历除夕的全家团聚,这一天要吃年饭,也叫团年饭,全国各地皆然。吃年饭的时间,一般在晚上,也有在中午的,但武汉的一些人家却安排在除夕的凌晨。
     这些人家从旧历腊月二十四日“过小年”起,就忙着办年货,忙到腊月二十九日进入高潮。这一天,所有该炖、该煮、该炒、该炸、该蒸的菜肴,都要制成半成品,并把年饭要吃的菜肴准备好。每样菜都象征一个好兆头,如一个熟猪头代表“福”,大块熟猪肉代表“禄”,用笋丝、粉丝、胡萝卜丝加上黄花、木耳、香菌、芹菜等一起炒成的素什锦代表“寿”,用肉丸、鱼丸、豆腐丸象征“三元及第”(武汉人“丸”字发音为“元”),用油炸全鱼象征“年年有余”等。烹制好这些菜看,已是深夜时分。讲迷信的人就在“转钟”(武汉土话,指时钟转为零点)以后供神祭祖,然后吃年饭。全家老少,欢聚一堂,边吃过谈,欢声笑语,持续几个小时,一直闹到东方发白,天光大亮。这也是个彩头,叫做越吃越亮,预示着来年大吉大利。
     为了使这顿年饭吃得欢乐,开始拿碗筷时要注意,拿上桌的碗筷只能多,不能少。如果每人都分得了碗筷,还有剩余的,那就意味着来年要添人进口;如果缺碗少筷,就会结这顿年饭罩上阴影,因为讲迷信的老人认为这预示着他们在来年将面对不幸。
木刻船
     武汉木刻船风格独特,驰名国内外,是一种高雅的木雕工艺摆件。其奠基人是武汉市工艺雕刻厂的老艺人龙云华,他自幼从父学艺,终生从事木刻船的制作。他善于观察,不断创新,先后雕刻出湖北跨子船、小型襄河船、宁波三帆船、湖南平顶船、龙凤船、贵州客船、巡抚官船、川江麻雀尾船等六十多种不同水域、不同风格的船。他以南宋巾帼英雄梁红玉抗金为题材创作的《梁红玉战船>,着意渲染船上的战斗气氛和梁红玉屹立船头的飒爽英姿,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他的另一力作《端午龙舟>成为北京人民大会堂湖北厅的珍贵陈列品。其子龙从发和艺徒程楚春、潘正斌等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成为武汉木刻船的一代新秀。龙从发创作的红木《龙凤船>造型奇特,富有民间神话色彩,在武汉市工艺美术大楼陈列时被一位外宾高价购去收藏。程楚春创作的《集美花梢>精巧别致,颇具闽南水乡轻舟的风韵,备受福建游人的欣赏。潘正斌创作的《镇海宝舟>犹如水上殿堂,在法国展出时备受赞叹。在1981年全国首届旅游纪念品评比会上,武汉木刻船获优秀奖。1985年,龙从发创作的《郑和宝船>参加中国商品秋季交易会展出,受到与会者的欢迎
黄陂泥塑
     黄陂泥塑的知名度很高,汉阳归元寺的五百罗汉和木兰山的神像就是它的传统代表作。黄陂区泥塑工艺厂制作的《七品芝麻官>、《八仙过海>、《金童玉女>和《莉娜小姐>等,形象生动,妙趣横生,逗人喜爱。他们的产品不仅在国内畅销,而且远销到英国、法国、意大利、新加坡等国。黄陂区泡桐店镇是著名的泥塑之乡,农民泥塑大放异彩,小型多样,造型富有泥土气息,既有严肃端庄的人物,又有滑稽诙谐的变型漫塑,从木兰将军到红楼仕女,从中国的神话人物哪咤到西方的著名艺术大师卓别林等,都塑造得栩栩如生。老艺人戴和清曾为来访的外宾当场塑像,在国外传为佳话。泡桐的泥塑曾到美国俄亥俄州展出,受到欢迎。
楚文化
     武汉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楚国(公元前1066-前223年)曾是一个实力强大的诸侯国。
     楚文化是古代楚人在楚地创立的地域文化,内容包括青铜冶炼工艺,织丝工艺和刺绣,文学,美术和乐舞等。
     楚剧
     楚剧是湖北地区主要的地方剧种之一。剧目多反映民间故事和家庭生活,表演朴实,幽默。传统代表剧有《葛麻>《打豆腐>,《百日缘>等。
     楚辞
     楚辞是楚人屈原首创的独特的诗歌体裁,以《离骚>为代表。多用语气词"兮"表达复杂的思想感情,富于抒情和浪漫色彩。屈原的传世之作有《离骚>,《天问>,《九歌>和《九章>的部分篇章。
     《编钟乐舞>《九歌>,《楚韵>是根据楚辞,诗经部分篇章改编的具有古楚风格的歌舞剧,容诗,歌,乐,舞于一体,采用编钟,笙,古筝等中国民族乐器演奏,再现了楚国艺术的奇异想象和浪漫色彩。
     武汉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和武汉音像出版社已出版《楚韵>,《编钟乐舞>音乐CD,收录了编钟乐舞的主要乐曲。
     湖北评书简而言之,是用湖北方言讲故事。由一人表演,只说不唱,以一木块(称"醒目")为道具,情节每到关键时刻,猛击一下醒目,"啪"的一声,听众为之一振,增强现场气氛。
    湖北大鼓相对评书而言,湖北大鼓以唱为主,夹以念白,以鼓板为主要乐器,演员边击鼓板,边唱说。既风趣幽默,又通俗易懂。
     横渡长江
     武汉地区大型横渡长江活动始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1956年,毛=在武汉畅游长江后写下著名诗词《水调歌头.游泳>,横渡长江因之闻名于世。
  至今,武汉以举办了29届横渡长江活动,并与1991年举办了首届"国际横渡长江节",以"横渡长江"为中心,举行系列商贸交流和大型艺演出等活动。广邀四海嘉宾云集武汉,畅游长江,观光三镇,领略古楚文化,感受今日文明。



14#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5 12:12:16 | 只看该作者
15#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6 00:20:43 | 只看该作者
方  曼    田友辉    彭爱芬    许  晖    李广琼    郑  焱
杨  凡    吴  玮    邓清萍    颜  稳    谢艳红    苏发君
李  军    杨慧全    秦咏梅    向  平    王  丹    匡永红
范  平    彭  芳    张  俐    陈凤琼    黄伦梅    刘  虹
王海蓉    张  琴    李晓银    谷艳玲    赖慧琼    胡小荣
王志红    袁作森    邱先玉    周小凤    张立群    朱小丹
贾雪琴    龙  燕    谭桂萍    周立菊    唐晓莉    黄碧凤
韩德耀    张  青    罗雅丽    郑春红    陈  晟    涂小溪
何福朝    李  红    张玖宏    江  帆    刘宗蕊    陈莲香
李晓环    黄小玲    朱  莉    周  丽    陈晓敏    李慧娟
张  芳    熊  昭    李  峥    张小芊    黄  锋    左利华
汪菊璟    郭立敏    徐志华    何细珍    王  燕    王启梅
罗宝玉    张国睿    董瑞明    刘爱霞    杜元江    王传芬
张  辉    陈秀娟    许  静    朱凤莲    刘迎霞    成艳芳
喻静蕾    严  芳    魏  静    王  惠    周  凌    徐艳玲
徐秀莲    邱运山    何先成    王  桢    王  娟    万  俊
彭清香    许晶晶    王玉环    郭  玲    李晓燕    胡春蕾
吴  玲    刘晓芳    曹  华    易华芹    阮心艳    方江文
程春凤    陈子龙    黄雅赞    陈  文    刘小芳    冯秋香
邱  晖    章红松    陈泽俐    梅冬丽    顾怀强    付步雄
张海伦    吴  平    冯秀丽    胡玫瑰    何国荣    李  锦
潘  娟    刘  燕    张雪琴    张  静    陈韬娟    韩  芳
游  娟    阮晓希    狄香云    钟华钗    熊庆国    倪清华
刘  进    石惠敏    肖  敏    罗  莉    龚群英   
关梦君    李文娟    张军荣    王  钫    田惠敏    钟艳珍
郑  昭    李春华    向  文    李  梅    余艳丽    杨红霞
吴娟萍    徐梅枝    张涛峰    刘石洋    杨  容


周  霞    潘晓燕    董林涛    陈  静    廖  杰    高滨一
徐光华    刘晓凤    肖德昊    林永红    董才强    江艳为
高  杰    阮诗国    张宇箭    陈  怡    陈国荣    曹  琍
黄  莹    刘玉珍    张春霞    陈  芬    乔能俊    易振秀
张继红    刘文芬    李红梅    刘宏英   
16#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4 09:42:14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8 05:11 , Processed in 0.08400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