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98|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师之友网》欢迎专家审网指导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9-19 11:39: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刘青春研究员

  
              
刘青春195410月生,湖北宜昌人,现任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省教育科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省高教学会秘书长,省教育经济学会秘书长等职。1977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政治系。曾先后在宜昌师专马列教研室、党委宣传部、办公室;中共湖北省委高校工委宣传处、调研处;湖北省教育厅教育科学研究所和教育报刊社等单位、部门,或任教,或任职。在近25年的理论教学、研究和宣传思想工作中,主编、参编高校教材、学术专著17部;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教育研究》等国家级和省级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近80余篇;多次参与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教育部等有关部门、省委、省政府和省委高校工委有关重大课题调研工作,以及有关重要会议、重要讲话的文字起草工作。

2#
 楼主| 发表于 2012-9-19 11:39:53 | 只看该作者
李文鹏研究员

                                
     
李文鹏  男,19618月出生于湖北襄樊,中共党员。1987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系,获硕士学位。现为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任科研规划管理部主任,《湖北教育科学》编辑部主任,湖北省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委员会副理事长。长期从事教育基本理论研究,主攻方向为外国教育史和基础教育。先后参与“中等发达地区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验研究”、“中等发达地区初中教育质量调查与研究”等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十余项,主编或参与《湖北教育50年》、《湖北省教育事业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研究》等专著的编写,撰写《论教育内部的商品交换关系及其它》、《私立学校办学的目的何在?》等教育科研论文数十篇。
3#
 楼主| 发表于 2012-9-19 11:40:38 | 只看该作者
叶 平研究员

                     


,研究员,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基础教育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湖北省教科规划办副主任、学术委员。社会兼职有:中国教育统计与管理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会理事,中国普通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管理科学院学术委员会特约研究员,湖北省教育信息化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湖北省科普作家协会理事等。

撰著、主编(或副主编)《创新教育新论》、《现代远程教育》、《学生素质教育管理、评价与监控》、《教师工作评价的理论与技术》、《学生学习评价与监控》、《农科教结合研究》、《迎接知识经济的教育创新》、《忧思与希望》等学术著作17部,《综合实践活动》等学习丛书16部,《研究性学习》多媒体光盘10套。参与撰著《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区域发展》、《中国农村经济振兴的必由之路》、《走向21世纪的中国教育》、《湖北省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教育评价辞典》、《教育投资项目管理》等学术著作19部。撰著《电脑世纪的天方夜谭》、《中国换笔潮》、《电脑风云》、《电脑史话》、《没有终点的旅程》等科普著作13部。在省级或省级以上报刊发表学术论文和科普作品约400余篇。在权威核心期刊《教育研究》发表学术论文5篇,被《新华文摘》转载2篇。共公开发表(出版)各类文字约800万字。
多次主持(或参与主持)由教育部、全国教科规划办、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办、湖北省科委、湖北省教育厅等部门下达的重点科研课题,参与承担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八五”、“九五”、“十五”重点项目。研究成果获中国宏观教育研究成果一等奖、全国第二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全国优秀教育特色网站一等奖、湖北省第三届、第四届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湖北省教育经济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湖北省政协优秀论文特等奖、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湖北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二等奖、湖北省政府第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湖北省优秀科普创作者奖、湖北省优秀科普图书二等奖等学术奖励。2004年被授予“湖北省政府研究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联系地址:武汉洪山区桂元路65号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邮编: 430079
个人网站(赛伯时空网):http://www.cst21.com.cn


E-mail
yeping@public.wh.hb.cn
电话:   2787868196(办)、87826127(宅)、62312305(小灵通)
4#
 楼主| 发表于 2012-9-19 11:41:18 | 只看该作者
姚晓明校长

            姚晓明,男,19565月出生于湖北仙桃,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中学高级教师,湖北省特级教师。现任华中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校长;湖北省教育科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华中师范大学国家级小学数学骨干培训班讲师团成员。
     
撰写的《优化课堂教学的构想》荣获湖北省第三届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在九· 五期间主持的《小学生主动学习的指导策略研究》获得了评审专家们的高度评价,被武汉市评为优秀科研成果奖。在《湖北教育》、《湖北教育科学》等教育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实验报告24篇,在湖北教育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等出版了《小学数学教育》、《小学基础知识与应用》等书籍26部。多次被评为省、市、区教育科研先进工作者,
华中师范大学优秀党员,1999年被省教育厅评为教育科研学术带头人。


5#
 楼主| 发表于 2012-9-19 11:41:53 | 只看该作者
涂艳国教授

                                            
        
涂艳国,19608月生,湖北省罗田县人。1976年高中毕业后曾任小学和中学教师;1984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系,获教育学学士学位;1987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专业,获教育学硕士学位;1997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专业,获教育学博士学位;1999—一2000年在美国的博耶中心(The Boyer Center)做访问学者。现任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教育学原理专业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已出版专著《走向自由—一教育与人的发展问题研究》;与他人合作出版的著作有:《教育学基础》、《教育学原理》、《教育基本理论之研究》、《迈向21世纪的中国教育科学》、《主体性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教育组织行为学》(译著)、《关于美国教育改革的演讲》(译著);在《教育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教育研究与实验》等杂志上发表论文40余篇。

6#
 楼主| 发表于 2012-9-19 11:42:36 | 只看该作者
程斯辉教授

                      
     
程斯辉,男,19624月生, 湖南南县人,中共党员,教授。198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获教育学学士学位。1986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获教育学硕士学位。毕业后分配至湖北大学工作,曾下基层锻炼一年,先后出任湖北大学教育系(前身为教育管理系)系主任、教育学院院长,为湖北省高校跨世纪学科带头人。20038月调入武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目前的学术兼职主要有:湖北省教育科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分会副理事长;全国教育管理学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湖北省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协会副理事长;湖北省教育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等。
研究方向:中国教育发展史、中国教育管理史、教育管理学。
学术成果:出版有《中国近代教育管理史》、《中国教育管理模式研究》、《科教兴国的先驱——教育家张謇传》、《创新型教师》、《厚生务实巾帼楷模——金陵女子大学校长吴贻芳》等著作,与人合著参篇著作10余部,公开发表学术科研论文80余篇,其中有30余篇发表在《教育研究》、《中国教育学刊》、《中国高教研究》、《高等教育研究》等教育类权威刊物及核心期刊上,10余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高等教育》、《中小学教育》、《中小学管理》全文转载,曾获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湖北省高校教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湖北省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先后承担课题十余项,目前主持的课题主要有:中国近代国立、私立、教会大学的比较研究;中国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的历史、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湖北省教育预警系统研究等。
联系方式:027-88661789  
   E-mail:
m626@public.wh.hb.cn  chsih163com


7#
 楼主| 发表于 2012-9-19 11:43:14 | 只看该作者
徐金燕研究员

  
   徐金燕1954年出生,研究员,高等教育学(管理)硕士研究生导师。先后毕业于华中工学院机制专业、华中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管理专业。从事过机械原理及零件课程的教学工作、教学管理工作、宣传思想工作、高教研究工作,担任过机械系教师、教务处教学科长、高教研究所所长、党委宣传部部长等职。现就职于长江大学大学发展研究院,任常务副院长(院长由校长兼)。
     九五以来,承担了“合作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研究(教育部世行贷款项目)”、“合作教育政策法规研究(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合作教育模式研究(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石油天然气学科专业发展战略与专业规范研究(教育部项目)”等14个项目的研究工作。发表“探索适合中国高校的工学交替合作教育模式”《中国高教研究》、“美加经验对我国实施合作教育的启示”《国家教育高级行政学院学报》、“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服务中的三个问题”《石油教育》、“合作教育产生发展的历史背景及其意义”《武汉理工高教》以及《石油产学合作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石油工业出版社)、《面向21世纪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石油大学出版社)等论文16篇、专著4部。获得“‘311’制合作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部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教学管理改革研究”(部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制及应用”(部级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6项。
     由于在合作教育研究领域里具有一定的特点,被世界产协(会员)、中国产协(理事)、全国高教管理研究会(理事)、中南高教管理研究会(理事)、湖北省高教管理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等多个学术组织接纳为成员。

    通讯地址:湖北省荆州市南湖路1号邮编:434023
    电    话:0716—8430055(传)、8430056(办)
    E-mail:
pgs@yangtzeu.edu.cn(pgs@mail.jhpu.net
)
   
fzb@yangtzeu.edu.cn(fzb@mail.jhpu.net)

8#
 楼主| 发表于 2012-9-19 11:43:48 | 只看该作者
解飞厚教授

                       

   解飞厚,男,1956年2月生,教育学硕士,湖北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学校第二学术梯队成员,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学。获湖北省政府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湖北省政府教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湖北省教育厅二等奖1项;出版专著1部,在权威期刊和核心期刊等杂志发表论文50余篇,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文摘》等报刊转载,主持和参与多项高等教育研究课题。为研究生开设《高等教育管理学》、《自然科学与科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为本科生开设《教育学基础》、《现代大学学习学》、《文科学生科研指导》等课程。
    联系方式:
[email=E-mail:xiefeii@hubu.edu.cn]E-mail:xiefeii@hubu.edu.cn[/email]


9#
 楼主| 发表于 2012-9-19 11:44:23 | 只看该作者
冉铁星研究员





                               

冉铁星   男,1959年生,湖北省宜昌市人。1976年下乡,1982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1989年获硕士学位到省教科所工作至今(其间1998年赴丹江口市奔小康工作一年,2000年赴省委党校学习半年),现任省教科所研究员,副所长(正处级),省教科规划办副主任、学术委员,硕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教育学会理事、湖北省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湖北省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协会副理事长、《湖北教育科学》常务副主编等职。长期从事教育科研及其管理工作,擅长于宏观决策研究和教育美学(哲学)、人文教育(含德育)等研究。撰有学术论著1部,主编或参与主编的专著9部,公开发表论文及研究报告60余篇,主持或参与主持的世界银行、教育部、全国教育科学及省教育科学项目10余项,取得了较丰硕的研究成果。代表作有《贫困的教育美学》(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21世纪的教育策略:协调科技与人文的冲突》(参加联合教科文组织21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研讨会发言)等等。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9-19 11:45:00 | 只看该作者
张应强教授





                                 

   张应强  男,湖北天门人,1964年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高等教育研究》杂志副主编。1984年大学毕业,曾先后获工学和法学学士学位。19949月考入厦门大学,师从潘懋元教授研习高等教育学,19977月获教育学博士学位。199710月进入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师从鲁洁教授从事教育基本理论研究。19996月晋升为教授,199910月获博士后研究证书。博士后出站后,来到华中科技大学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高等教育学原理,致力于教育哲学、教育文化学、高等教育现代化理论研究。
   
本人独立著有《文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反思与建构》等2部著作,与人合著有4部著作;在《高等教育研究》、《教育研究》等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曾主持或主要参与国家级、省部级教育科学研究项目8项;曾获江苏省优秀高教科研成果一等奖、福建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等学术奖励。现在正主持“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文化选择”、“高等教育学理论体系的建构”等课题研究工作;招收高等教育学原理方向硕士研究生,协助指导高等教育原理方向的博士研究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9 10:20 , Processed in 0.18109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