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693|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咱们的语文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7-6 20:32: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咱们的语文组

孝感市孝南区杨店镇中心小学   李俊勋


    杨店中心小学小语文组由15位老师组成,其中仅有两位男士,虽说大多是女士,平均年龄也不小,却不失为一个充满朝气的团队。播撒文明的种子,传递文化的薪火,培养敦实的学风,造就睿智的学子,是这个团队成员的共同心愿。
    在语文组中,张艳娥、刘琴老师是孝感市小学语文协会会员。张老师是学校的文字编辑能手,文字功底扎实,学校老师写的论文或发表的文章,一般都经过了她的修改、校编。文章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包括每一个标点符号她也不放过。文章经过她的斧正,都能“走出去得个奖”刘老师热情而有活力,文思泉涌,激扬文字,是“上、说、写”的多面手,曾只身一人远赴安徽阜阳参加全国第六届《小学语文发展与创新教育》课题说课大赛。她的习作说课《发现生命的喜悦  激发创新的热情》得到评委们一致好评,获得国家级一等奖。她头戴耳机,双眼紧闭,口中念念有词,熟记说课稿子的情景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语文组组长是华永晖老师,她虽然担任语文组长的时间不长,却显露出较强的工作能力,在孝南区教研室组织的小学语文“多课型”的“上、说、评”教研活动中,带领语文组的全体老师对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各类课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依靠本校骨干教师,把教研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易敏老师人就像名字一样,易于接受新的教育理念,教学经验丰富,曾担任多年的语文组长。去年主动申请到偏远的村小支教,举贤荐能,带动年轻人,是语文组的骨干力量。曾为了盘好刘琴老师的区级竞赛课《画杨桃》,带领语文组的老师多次听课、评课,帮助她寻找资料、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使刘老师的这节课在竞赛中获区级一等奖。以小学语文教材单元习作为基础,指导学生自编《优秀作文选》就是由易老师最早在学生中开展起来的,带动了整个学校的习作教学,促进了学生作文能力和兴趣的提高。
   负责学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李俊勋也是语文组的成员,他以诚待人,踏实为人,学校大型文字材料皆出自他之手。他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秋天》曾获省级一等奖。
    连续两届获得孝南区青年教师现场作文一等奖的蔡淑芳老师,以说话快,做事快,动作“麻利”著称。一篇《我们分别在那个夏天》的作文感动了大家。文中叙述了她独自一人到偏远的村小学支教并与同在这所学校支教的孝南区车站小学的几位老师结下深厚友谊的心路历程,抒发了那个夏天他们深深的离别之情。形散而神聚的构思,细腻而动情的文笔,像经年的陈酿,散发着浓浓的乡土气息。
   刘永红老师是我们语文组最年轻的老师。记得刚调到一小时,学校曾出了一份试卷测试她,她沉着应对,以九十八分的高分彰显了她扎实的语文功底。其中《微笑》作文,文笔流畅,情感细腻,描写了她初来一小学时复杂的心理感受,在老师中广为传阅。后来她曾笑着对学校李校长说:“李校长,还记得当初像考学生一样考我吗?”
    把一个鸡蛋让学生带在身上,保护一个星期,看谁保持不破的时间最长,同时记下每天保护的过程和感受,这是六年级刘杏芬老师在学生中开展的“保蛋日记”写作比赛活动。通过孩子们亲身感受和体验,让他们感到有事要写,有话想说,自由表达的欲望油然而生。一种爱的情感在孩子心中自然涌动。她还结合“个性化作文”的课题研究,在学生中进行了写流动日记、观察周记等习作训练,提高了学生的习作水平。
    立足校本实际,开展教育科研是杨店一小语文组达成的一致共识,目前语文组承担着两项国家级课题的研究任务,在课题研究目标的引领下,大家以一个研究者的身份深入观察语文教学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以课题带动教学研究,以课题促进观念更新,以课题提升研究意识。课题研究带动了教师的积极性,大家尝到了研究的甜头,纷纷参与到研究的行列中来,并积极撰写论文。近三年来,在语文组教师中,获国家级说课一等奖的有:刘琴;获省、市级论文一等奖的有:李俊勋、张艳娥;获得区级优质课竞赛一等奖的有:刘琴、刘杏芬、张艳娥、李未、华永辉等老师;获区级教师现场作文竞赛一等奖的有:李俊勋、张艳娥、刘杏芬、蔡淑芳、刘喜鸿、刘永红、刘琴等老师……


     在语文教学之旅上,有一片风光无限的山水,他们在守望,他们在跋涉……

[ 本帖最后由 ljx 于 2008-7-6 20:40 编辑 ]
2#
发表于 2008-8-16 19:13:54 | 只看该作者
人才济济,风光无限!
3#
发表于 2010-4-11 15:13:52 | 只看该作者
[请您跟帖/期待您的高见] 孝南区小语教学现状与发展战略问卷调查相关搜索: 问卷调查, 战略, 孝南区, 教学, 发展

孝南区小语教学现状与发展战略问卷调查



一、关于您个人教学情况的介绍部分:

   1、你的姓名、年龄、工作单位、入职以来的工作简历。现任教年级。是否担任班主任或学校其它工作。在语文教学工作之外是否兼任其它学科教学工作。每周课时量是多少。

   2、你所在的教学班学生人数,男女生比例,学生住地与学校之间距离(路程)分布、上下学的交通方式。留守儿童(或流动人口家庭)占多大比例。

   3、你从事小语教学工作以来,在哪些方面有过自认为较为成功的探索,有哪些值得向同行推广介绍的教学经验?你目前在教学上最感困惑(困难)的部分是哪些?为什么?
   请你推荐一位你身边最熟悉的优秀小语教师同行,介绍一下他(她)不一定为人所知的工作业绩、业务探索。

    4、你在岗自修的情况介绍(订阅的报刊、自费购藏的书刊、自学读书、写作的基本情况等)。

   5、你的工余闲暇时间一般如何使用?在教学工作和工余闲暇与哪些同行交流较多?获得的启发较大?

    6、其它你乐于介绍的个人基本情况(如较为突出的个人特长等)。


二、关于小语教学、教研工作现状的分析部分:

   1、请你详细地介绍一下目前你校习作教学的基本做法,并对本校/本班学生习作现状作些分析。

   2、请你详细地介绍一下目前你校“校本教研”、“教研组活动”开展的情况,并对其得失作些分析。
   你所在学区开展过哪些跨校的“域本教研”活动,主要做法是什么?效果怎样?

   3、你认为目前区级教研活动是否频次过密?
    应该在提升学术质量、增强实效性、把握必要的评奖学术尺度、形成应有的工作节律和逻辑系列上作哪些改进?(请详细阐述)
   你认为目前我区小语教研的区级评奖学术标尺是否适当?(宽了还是严了?)为什么?可举例证之。

    4、若干年来,我区各小学、各语文教研组都编印过各种各样的文集(打印件),总数估计在数百册,所耗打印费也是相当不少的。
      若干年来,我区小语教师也向区、市教研部门交送过总数至少在千篇以上的论文、案例、教案、具规模的教研活动发言稿。
     请问,你看过这些打印件中的哪一些?看后受到过启发吗?试举例证之。
    假如将这些已录成电子文稿的各类文集、论文、案例、教案,教研活动会议发言稿全部上传《槐荫学苑》、《孝感教育科研网》或《教师之友网》等网站,想来应该使原创者的智力劳动成果发挥应有的交流实效、更大的社会效益,起到很好的学术交流作用。

    请你分析一下:为什么很少有老师将自己的这些电子稿上传到网站上,连向有关报刊投稿的情况也并不多见呢?区教研室去年组织过一次“零费用”的《小学语文、艺术课网络教研评优》活动,在近一年时间里,也只有不到50人参加,请问原因何在?

   5、请你介绍一下你校在远程教育资源的使用、多媒体设备在日常教学中的使用、电子备课室的使用等方面的实况。
    请你详细介绍一下自己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是否会使用电子邮箱、QQ,是否会上网发帖跟帖交流,是否会制作电子课件等等)。

    6、你是否浏览过孝南区教研室小语教研员管季超同志创办的公益服务专业学术网站《教师之友网》?
    请你对《教师之友网》的栏目设置、存帖质量、学术品位、网管风格、资讯服务能力作一个客观公允的评价。

    你认为如果依托该公益服务学术网站网络交流平台,开展“基于网络条件下的跨域跨校小学语文网络教研”工作有必要吗?为什么?有可能吗?为什么?

    你认为目前可以依托该网络平台先着手做哪些工作?你认为符合怎样的条件才能担任该网站各栏目的版主?
    你乐意参与依托该网络交流平台的“课例讨论”、 “习作评点”活动吗?

   《教师之友网》一直设想义务为本土帖多质高的网络交流高手设立个人专栏,以此促进“教育网络人”之间的学术交流。请你推荐几位这样的“专栏作者”(可以列网名/非孝南教师同样欢迎)。

    你平日最喜欢浏览哪些教育类网站?为什么?

三、关于孝南区小学语文教研工作发展战略构想部分:
     1、你认为“小语校本教研”、“域本教研”、“区级教研活动”该如何各自找准着力点,分工合作,形成点面结合、协调联动、各司其能、各彰其效的新格局?

     2、你对改进区级小语教研活动的“四优评比”工作有哪些期待和建议?如何兴利革弊,真正发挥其公正公平地选拔优秀教师,引导教研工作正确方向的效能?

     3、请你对“加强小学语文教研组建设、活跃以校为本务本求真的小学语文教研活动”发表意见。

    4、在对我区小语教研现状充分调查研究、广泛征询一线小语教师朋友们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区教研室小语教研员管季超同志将在今年暑期起草一份《孝南区小学语文学科发展规划(2010-2015年)》(征求意见稿),寄达全区各小学语文教研组征询意见,积思广益,寻求共识。
    请你为这份拟议中的《小学语文学科发展规划》谈一些设想。即或不太成熟的意见也可以先谈一谈,贡献你的智慧。

    在此,先感谢你为全区小语教学教研工作的改进所作的思考。
    谢谢你认真、坦率地发表意见,真实地描述目前的小语教学教研现状。谢谢!

管季超为您服务:13971958105
                  QQ:1309586706

                   E-mailxnjyw123@163.com
            公益服务学术网站:《教师之友网》:http//xnjyw.5d6d.com


本主题由 管季超0712 于 4 分钟前 置顶
收藏 分享 评分
4#
发表于 2010-4-12 20:57:00 | 只看该作者
这样的团队 难得
遇到管老师这样的教研员,幸运
5#
发表于 2010-4-14 13:26:57 | 只看该作者
这是我实名注册后发的第一帖,本想长篇大论一番,然观同门网友之大论,顿觉戚戚兮。遂简短跟帖以明志,作为自己的[教师之友网]网络教研路上的起点吧!

     愿孝南小语教研蓬勃发展,愿孝南语文教师大有所为。

6#
发表于 2010-4-19 21:26:05 | 只看该作者
从教十余年,没有太大的成绩。

愿自己能在[教师之友网]上学到一些知识。

愿孝感的教育事业越办越好。
7#
发表于 2010-4-19 21:54:02 | 只看该作者
打油句跟/



我们哈是平凡人,

青史留名莫可求。

只因要教好人嘎里伢,

真还不能不加油。
8#
发表于 2010-4-20 07:25:42 | 只看该作者
        杨店概况


(转)
一、杨店沿革
  杨店镇古名斗山铺,建于唐代,以驿站蜚声荆楚。据《孝感县志.斗山驿馆》载:“通往南北之咽喉,军队换防,外交使节往来,以及粮草运输飞马舟车皆无宁日”。朝廷在此设有驿馆,邮亭,传递公文,书信。
  宋神宗元丰五年,北宋文豪苏东坡途经此地,有感于十里桃花,流下了“花发颜如醉,风吹面不寒”的千古绝句。后邑人沈明亦有《咏桃驿》诗:“春暖桃花驿,人耕红杏村。戌楼当寺静,涧水过桥浑。雨歇莺迁树,烟销客断魂。承平经百战,闲却几烽墩“。斗山铺便得名”桃花驿“。
  明朝中期,有富户杨延松,豪爽好客,急人之急,修义仓,置义馆,办义学,建义桥,立义冢,凿义井,深受人民敬服,知府宋越为其挂匾,翰林王廷陈为其作《六义记》,江西参议茅坤为其立传。加之居民杨姓人口日渐增多,人称杨家店后简称杨店至今。
  作为千年古镇,饱经历史沧桑。据《孝感县志》载:自明朝以后,仅驿馆重建就达三次。清顺治十七年七月,孝感知府张擢士重建斗山公馆,在东门修谯楼,设巡检司衙门,建大戏楼。时已有东、西、正、中、北五条街道,镇周围筑有护城墙,立有胜利门(东)、道和门(南)、朝阳门(中)、承恩门(北)、长乐门(西)五门,商业、服务业、手工业都很发达。太平军攻克杨店时,护城墙和驿馆被毁。后日寇入侵又加上土匪蹂躏,大戏楼被毁(时为1940年,当时四根大柱不倒,人称“虎死不倒地”),同时被毁的还有护国寺。
  杨店历史上有三台八景(亦说十景)的人文景观。
  三台有:
  (1)望娘台:在侯庙小学东侧,传说一穷家母子,母亲为儿子读书到处乞讨,儿子放学回家,就站在以高处望娘回,望不见娘就用衣兜土垫定脚,久之即成一台,人称“望娘台”。母慈子孝,美德千古。
  (2)东坡亭台:人们为纪念苏公而建,原亭址一说在西大河老桥西头,一说在自古墩。
  (3)告香台:又称谢香台;在现十子坡供销大楼东南角处,是朝木兰山的香客,去时在此告香回时在此谢香之处,香客们留下“早是杨店,晚是杨店”的口碑。
  八景(十景)有:
  (1)三撮灌斗:指杨店地形东西北三处高,南面低,像三个撮箕灌一把斗。
  (2)两川若带:指西大河,中店小河像两条玉带穿镇而过。
  (3)东阁吹箫:东阁指东坡街上坡(现路北菜地处)有一玉皇殿,在此吹箫,声扬镇区。
  (4)西寺护国:在东大市场内原木器厂处,内供“护国将军”庙匾“衣钵长L留”,日寇侵华时被毁。
  (5)石坊献瑞:东街有一跨街牌坊,红沙石质,由于风化严重,文字漫漶,内容不可详,现有一北柱基。正街与北街口有一跨街牌坊,为明嘉靖十二年二月重建,匾书“姑媳冰操”,雕刻工艺精美,毁于文革初期。
  (6)大井映月:东井尚在,仍在使用,西井原在西街,因一夜晚,飞马传书时,人马落井而闭。
  (7)鸡鸣闹市:指杨店原来为露水集,每天拂晓集市就热闹非凡。
  (8)板印晨霜:指两条河上的石板桥,初冬凝霜,行人车马经过的印迹,与鸡鸣闹市相映。
  (9)春暖桃花驿,人耕红杏村:为赏桃花的一大景观。
  (10)日有千人朝拜,夜有万盏明灯: 指各路香客朝木兰山的日夜景观。
  二、今日杨店
  杨店镇位于孝感市孝南区东北部,是孝感市东郊重镇,全镇国土面积98平方公里,耕地5.5万亩,人口6万,辖43个村委会,3个居委会。
  改革开放以来,杨店经济实现了超常规发展,1999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6.4亿元,实现乡镇企业总产值10.33亿元,综合财政收入1000万元,农村人平收入达到2740元。
  杨店镇在发展“两高一优”农业的同时,按照“特色、配套、规模、效益”的要求,治理探索农业产业化的路子,全镇现有杨店禽畜养殖集团、杨店古驿龙剑茶叶集团和杨店中华鳖特种水产养殖集团等三大集团公司。拥有高标准的林果药茶和土特产基地2000亩。浐川龙剑茶获全国第二届农业博览会金奖后,又被评“99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早蜜桃闻名全国,中药材红栀子远销日本,中华鳖弛名荆楚,远销北京等13个省市自治区和新加坡等5个国家和地区。
  杨店建筑建材业在国内享有盛名,素有“建筑之乡”的美誉。建筑骨干企业有孝感市第四建筑工程公司,孝感市杨店镇建筑工程公司,孝感市广兴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拥有二级建筑资质,具有自我设计能力,施工网点遍布武汉、北京、天津等十多个大中城市,镇政府在北京和天津分别设立了建筑劳务管理处。镇内有以建材业为主的国家中型乡镇企业——湖北金夏股份有限公司。
  杨店镇的经济布局渐趋合理,形成了别具特色的五大经济区域,镇区建起了桃花驿商贸区,拥有蔬菜、鱼肉、服装鞋帽、机电、日杂、百货等专业市场;金夏工业园区,聚集了十几家工业企业;三块碑经济小区,有湖北省乡镇企业中最大的铜材生产企业——孝感市宝大铜业有限公司,有投资逾千万元的孝感市华亚化工厂;浐川经济小区,有填补孝感石墨坩埚生产空白的向阳石墨坩埚厂;十里岗农业综合开放开发试验区,是拥有5000亩林场、万亩早蜜桃基地及安全水库的立体庄园农业基地。通过制定《关于加大引进力度,促进经济超常规发展的意见》、《关于营造宽松环境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意见》等优惠政策,创造宽松环境,广揽人才,广纳资金,区域经济发展迅速。
  杨店投资环境优越,交通十分便利。黄孝、孝花公路穿境而过,建设中的京珠高速公路和汗十高速公路与黄孝公路在境内形成立体交汇,东距武汉天河机场30公里,西距京广铁里和107国道20公里。境内公路四通八达,交织如网,村村晴雨通车。城建、教育、文化、卫生事业谐调发展。自来水厂、供电专线、成控电话等基础设施完备,学校、医院、福利院、幼儿园等配套设施齐全。
  杨店镇在抓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十分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工作方针。近年来,通过基层党组织建设为核心的双层双目标管理、村级规范化管理和争创“治安模范村”、“治安模范单位”等活动的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得到加强,人民群众精神生活丰富,社会风气和治安状况良好。自一九八九年起,一年一度的桃花诗会,聚集文人骚客,收集诗书画作,年盛一年,日臻活跃。
  改革,营造了杨店经济发展的大空间;开放,插上了杨店经济腾飞的金翅膀。近年来,杨店镇先后荣获“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单位”、“湖北省乡镇企业五十强乡镇”、孝感市“红旗乡镇”、湖北省连续三届“楚天名星乡镇”等称号。
  桃花古驿铸辉煌,澴东重镇尽朝辉。杨店六万人民将以饱满的热情、优惠的政策、宽松的环境、优质的服务、良好的信誉,恭迎五洲四海嘉宾前来杨店参观考察,投资兴业,共同创造光辉灿烂的明天。
9#
发表于 2010-4-20 13:39:27 | 只看该作者
抓好教研组建设推动教师专业发展[z]

    教研组是学校教师队伍的最基层组织和团队。一个教研组的成长,可以带动一批教师的成长;学校整体教研组建设得到提升,全校教师的专业成长也将出现整体上升的良好局面。我校在加强教研组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中有以下几点做法。

    科学、合理地设置教研组。我校有75名专职教师,共设置10个教研组,教研组下设17个集体备课组。这种运作模式有如下优点:

    以学科为单位,更兼顾学段或年级,利于教研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我校语、数教研组以学段为单位,语、数备课组以年级为单位,其他组以学科为单位,这样开展活动更具有共性和针对性。

    人数适宜,利于形成人人参与、主动参与的教研氛围。教研组每组人数控制在6-12人之间,集体备课组控制在4-6人之间,避免了人数太少或太多的弊端。

    地点集中,利于形成相互学习、随时交流的教研氛围。除体育教师外,所有同一学段的任课教师都在同一个大办公室集体办公,为教师们日常的相互学习、随时交流创造了条件。

    精心选拔组长,实现专业引领。选拔组长有四个条件:业务精湛,享有较高的威信;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有热情和奉献精神;把教研作为一项事业。

    用学校活动带动教研组的常规活动。学校每年有一些固定的常规大型活动,所有的学科教研组都要参与其中。除此之外,每个学期还会根据实际情况举行一些不同特色的主题教研活动。这些主题从教研组中来,又回到教研组中去。

    用课题研究带动教研组的科研活动。学校承担了多个研究课题,在教科室的指导下每个教研组要承担一个子课题。同时,学校还引导各组从实际教育教学中发现具体问题,开展小课题研究。

    学习例会给教研组的发展充电、鼓劲。采用外出培训和校内月学习例会的方式对组长进行培训。学习例会的主要内容有:学习理论或推荐校外经验;及时提升校内优秀经验,推广典型;主题沙龙;组长汇报各组研究学习情况及存在问题、困惑、苦恼等。

    开发《教研手册》和《集体备课手册》。教研组的主要任务:一是每学期开展活动不少于8次,其中开展教学研讨、教学观摩、小课题研究等校本教研活动不少于6次,专题理论学习每学期不少于2次,要求定时、定点、定人,有计划、有记录、有小结、有评价。二是教师每学期至少读1本以上专业书籍,读3篇以上专业文章,有读书笔记、读书随笔或心得体会。三是有一个校级以上课题的子课题,人人参与教研。四是积极开展“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实效性研究”活动,有记录、有总结、有成效。五是组员每年均须上一节组内教研课,每组每学期推出1-2节作为校级公开课。六是教师备课有50%以上的教案要写教学反思,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写2个以上的课例反思或教学随笔。七是组长一学期听评课20节以上,组员15节以上,有听课记录,评课意见符合要求。八是有新老教师传、帮、带或同伴互助的措施及实施记录。九是积极撰写论文、经验。十是积极参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各类教学比赛和课件制作比赛等。

    集体备课组主要研读课标,把握教材的教学目标和要求,研究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共同探讨教学过程和方法,统一教学进度;依据学科特点,设计作业、实验和考试命题;确定本年级校本课程开发的主题、内容等。语、数学科每期备课次数不少于该期单元数,其他学科不少于本组人次。为了使各组活动更有效、管理更规范、资料整理更方便,学校将任务和要求明细化、具体化,开发了《教研手册》和《集体备课手册》。

    教研组以常规教研活动为主,备课组开展以案例为主的备课活动,两者之间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如四年级的语文老师在个人独立备课的基础上集体讨论,完成科普文《会说话的产品》的第一个教学设计。然后由此次主备人执教组内研讨课,此时教研组长策划组织中年级语文教研组的全体教师听评课,形成第二个教学设计。接着由主备人或四年级其他语文教师在其他班用第二个教学设计进行教学,并组织本年级语文教师开展聊天式研讨,形成第三个教学设计,并供下届四年级教师参考。这样的活动短、平、快,立竿见影,可以减轻组长负担,让组长有更多的时间、精力精心策划每一次活动,让更多的骨干教师、积极分子有机会参与到教研的管理策划中来。

    给足空间,自主发展。在调控各教研组活动的同时,也注重给每个组自由发展的空间,让其自主发展,如组内研讨课都由教研组自行开展。学校各级学科教学竞赛,都是建立在教研组基础之上,教科室不关起门来搞研究,校长、主任带领组长、骨干,发动全组教师组成智囊团,打集团战。

    评价落实。在操作过程中,学校既给每个组创造发展的空间,又用评价引导教研组工作。一是捆绑考评。对照优秀教研组考评制度,采取平常考查和期末成果集中展示相结合,教研组自评,教研组长互评,学校考评小组核实并综合各方面情况评定的办法,实行教师和教研组、蹲点领导和教研组捆绑式考评,每期评出4个优秀教研组及优秀教研组长,并公示结果,发放荣誉证书及物质奖励。二是行政人员蹲点。根据每位行政管理人员任教科目、特长以及各教研组的特点等将其合理分到各组,全程参加本组所有活动,并对每一次活动作出评价。
10#
发表于 2010-4-27 22:51:08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2 21:42 , Processed in 0.12575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