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086|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相关背景帖10:河南博物院官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1-26 18:28: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6 18:30:20 | 只看该作者
历史年表
时间:2012-03-06
  





重要事件
一 原始社会
  (距今约400万年前到约公元前21世纪)
  距今约400万年前 蝴蝶腊玛古猿已在云南元谋盆地生息
  距今约200万年前 巫山人已在川东生息
  距今约170万年前 元谋人已在云南元谋盆地生息,打制石器问世,先民已知用火
  距今约100万年前 蓝田人已在陕西蓝田地带生息
  距今约70-20万年前 北京人(燧人氏)已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生息,面貌上保留了猿类的某些特征,已经能够保存火种,并用火烧烤食物,手脚分工明确,过着群居生活,形成了早期的原始社会。
  距今约20万年前 金牛山人已在东北辽河流域生息,标志着人类开始由直立人向智人进化。
  距今约15万年前 丁村人已在山西南部生息
  距今约10万年前 许家窑人(伏羲氏)已在晋北古大同湖畔生息,飞石索已用于狩猎
  距今约5万年前 骨针在辽宁小孤山制成
  距今约3万年前 峙峪人已在晋北桑干河流域生息
  距今约3万年前 山顶洞人已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生息,开始氏族公社的生活,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
  距今约3万年前 下川文化在晋南形成
  距今约1万年前 (神农氏)原始农业在中华大地出现
  约公元前6000年 裴李岗文化在中原地带形成,龟甲占卜在中原出现,文字符号萌芽,骨笛制成,粟在黄河流域广泛种植,猪狗鸡在中原已家养
  约公元前5850年 大地湾文化在陇东形成,黍子、油菜已种植,原始混凝土制成
  约公元前5000年 河姆渡文化在长江下游形成,稻在长江流域广泛种植,骨耜已为稻作农具;半坡文化普遍使用磨制石器;仰韶文化在黄河中游形成,龙虎观念萌生,彩陶艺术出现,壁画出现 母系氏族公社
  约公元前4300年 大汶口文化在黄河下游形成,酿酒器皿制成 父系氏族公社
  公元前3990年 大溪文化在长江中游形成,男女合葬出现,动物殉葬风俗已见
  约公元前3500年 红山文化在内蒙古草原东部及辽西形成,玉猪龙崇拜形成,石砌祭坛出现
  约公元前3300年 马家窑文化在黄河上游形成,彩陶艺术进入盛世,青铜刀已用范铸;良渚文化在长江下游形成,天圆地方观念形成,原始混凝土已用于建造
  约公元前3000年 屈家岭文化在长江中游汉江地带形成,崇祖观念萌生,湖南澧县城头山古城筑成
  约公元前2600年 龙山文化在黄河下游形成,文字与文书出现,山东邹平丁公村古成筑成
  约公元前2550年 黄帝与炎帝结盟,华夏族形成;涿鹿大战,筮卜出现;阪泉之战,史官出现,仓颉造字
  约公元前2450年 颛顼称帝
  约公元前2372年 喾称帝
  约公元前2297年 尧称帝
  约公元前2227年 尧让位于舜
  约公元前2179年 舜称帝
  约公元前2155年 大禹治水
  约公元前2142年 禹征三苗
  约公元前2120年 禹朝诸侯于会稽
  约公元前2100年 禹划天下为九州
  约公元前2090年 禹铸九鼎
  约公元前2000年 齐家文化在黄河上游甘青地带形成,石磐已成为重要乐器之一,青铜镜已有制造;二里头文化在黄河中游豫西晋南形成,酒器青铜爵已铸造,宫殿已建筑
二 奴隶社会
  (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476年)
  夏 (470年)
  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1600年
  公元前2070年 启称夏后建国 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商 (554年)
   公元前1600 年到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1600年 商汤灭夏,商朝建立
  公元前1300年 商王盘庚迁都殷 (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221年)
  西周(275年)
  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771年
  公元前1046年 周武王灭商,西周开始
  公元前841年 国人暴动
  公元前771年 犬戎攻入镐京,西周结束。秦襄公带领军队救援周王朝,并派兵护送周平王东迁。因护送有功,襄公被封诸侯,秦正式成为诸侯国。
  春秋(294年)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
  奴隶社会向帝制社会转变阶段
  公元前770年 周平王迁都雒邑,东周开始,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天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各诸侯国不断进行战争,强大的诸侯迫使各国承认他的首领地位成为“霸主”。著名的霸主有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即春秋五霸)。
  (公元前475年到公元1840年)
  战国(254年)
  (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魏国李悝将变法首次付诸实践。
  商鞅变法
  公元前356年 (第一次)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
  公元前350年,商鞅第二次变法。
三 帝制社会
  (公元前221年到公元1840年)
  秦(15年)
   (公元前220年到公元前206年) (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王政陆续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帝制国家——秦朝)
  公元前221年 秦统一,秦始皇确立郡县制,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
  公元前209年 陈胜、吴广起义爆发
  公元前207年 巨鹿之战
  公元前206年 刘邦攻入咸阳,秦亡
  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楚汉之争
  西汉(209年)
  (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
  公元前202年 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历史上称为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
  公元前138年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公元前119年 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同年,汉武帝派大将卫青、霍去病分别率精兵出击匈奴,大败匈奴,经过此次漠北之战,匈奴无力与汉朝对抗。
  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从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公元8年 王莽夺取西汉政权,改国号新
  东汉(195年)
   (25年到220年)
  25年 东汉建立
  73年 班超出使西域
  105年 蔡伦改进造纸术
  132年 张衡发明地动仪
  166年 大秦王安敦派使臣到中国
  184年 张角领导黄巾起义
  200年 官渡之战
  208年 赤壁之战
  三国(60年)
  (220年到280年)
  220年 曹魏建立 皇帝:曹丕(魏文帝)
  221年 蜀汉建立 皇帝:刘备(汉昭烈帝)
  229年 孙吴建立 皇帝:孙权(吴大帝)
  230年 吴派卫温等率军队到台湾 加强了内地与台湾地区的联系。
  263年 魏灭蜀
  西晋(51年)
  (265年到316年)
  265年 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篡取了曹魏建立了晋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
  280年 西晋军队灭掉了吴国,正式结束了三国分裂的局面。
  316年 匈奴攻占长安,西晋结束
  东晋(103年)
  (317年到420年)
  317年 东晋建立
  383年 淝水之战
  南北朝(169年)
   (420年到589年)
  420年 南朝宋建立
  494年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融合)
  隋(37年)
   (581年到618)
  581年 隋朝建立 (外戚杨坚掌握大权。581年,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
  589年 隋军挥师南下,灭掉了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南北重归统一
  605年 开始开通大运河
  611年 隋末农民起义开始,山东长白山农民起义爆发
  唐(289年)
  (618年到907年)
  618年 唐朝建立,隋朝灭亡
  627年-649年 贞观之治
  713年-741年 开元盛世
  755年-763年 安史之乱
  875年-884年 唐末农民战争
  五代十国(53年)
   (907年到960年)
  907年 后梁建立,唐亡,五代开始
  916年 阿保机建立契丹国
  北宋(167年)
  (960年到1127年)
  960年 北宋建立
  1005年 宋、辽澶渊之盟
  1038年 李元昊建立西夏
  11世纪中期 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1069年 王安石开始变法
  1115年 完颜阿骨打于会宁建立金
  1125年 金灭辽
  南宋(149年)
   (1127年到1276年)
  1127年 金灭北宋,北宋皇帝钦宗的弟弟赵构于同年登上皇位 后来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1140年 宋、金郾城大战
  1206年 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
  元(97年)
  (1271年到1368年)
  1271年 忽必烈定国号元
  1276年 元灭南宋
  明(276年)
  (1368年到1644年)
  1368年 明朝建立,元朝结束
  1405年-1433年 郑和七次下西洋 最远到达了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16世纪中期 戚继光抗日倭
  1553年 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
  1616年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1628年 明末农民战争爆发
  满清(267年)
  (1636年到1911年)
  1636年 皇太极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清
  1644年 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农民军攻占北京,明亡
  1662年 郑成功收复台湾
  1673年 三藩叛乱开始
  1683年 清军进入台湾
  1684年 清朝设置台湾府
  1689年 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1771年 土尔扈特部重返祖国
  1839年 林则徐虎门销烟
  1840年-1842年 鸦片战争
四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40年到1949年)
  1842年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
  19世纪四五十年代 中国无产阶级产生
  1851年 金田起义、太平天国建立
  1856年-1860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8年 中俄《瑷珲条约》.四国《天津条约》的签订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1860年 英法《北京条约》的签订
  19世纪60到90年代 洋务运动
  1864年 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1883年-1885年 中法战争
  1894年-1895年 甲午中日战争
  1895年 中日《马关条约》签订
  19世纪90年代 帝国主义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1898年 戊戌变法
  1900年 义和团运动高潮,八国联军侵略中国
  1901年 八国《辛丑条约》签订,后加入荷比西三国
  1905年 中国同盟会成立
    1911年 黄花岗起义、保路运动、武昌起义

3#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6 18:31:39 | 只看该作者
河南博物院收藏的四件造像碑
作者:谭淑琴      时间:2012-06-04   


本文曾发表于《中原文物》2000年第1期
第59页 第60页 第61页 第62页 第63页 第64页 第65页 第66页
作者简介:
        谭淑琴,河南博物院副研究员,河南大学中文系毕业。1986年参加工作至今,在文博考古岗位上已工作25年,主要致力于古代石刻如汉画像石、碑刻墓志和古代佛教造像艺术三方面的研究。发表的论文、论著及参与编著的文字已达40万字,其中论文《试论汉画铺首的渊源》、《汉画“聂政自屠”应为“伍子胥自刎”》、《试论维摩经变所体现的中国艺术精神的嬗变》被评为院科研成果奖。2008年主编国家级重点工程《中原文化大典•文物典•碑刻墓志卷》。

4#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6 18:32:33 | 只看该作者
书画收藏的六个技巧
     时间:2012-11-15   

对普通收藏投资者而言,如果能掌握一定的书画收藏技巧,往往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收藏书画要懂得鉴赏书画。学习鉴定,首先要丰富知识。我国有5000年的文明史,产生的书画作品不计其数,不妨先读些美术史,这些知识是必备的,因为鉴定真伪与欣赏优劣都需要这方面的修养。
其次,不要做超过自身能力的投资,要量力而行。虽然高价位作品收藏价值一般较高,但是价位过高的书画作品,不利于在市场上流通,也不便于一般私人收藏,因此对于初入门者来讲,最好留意那些中等名家的作品,往往价格不高,但质量较好。
第三,收藏者应注意一些中青年艺术家的艺术根基及发展趋势,可将他们的作品在低价位时收藏作为长线投资。作为个人收藏,作品的尺寸不宜超过六尺,收藏四尺整张、斗方或四尺三裁的作品为宜。
第四,不要购买有争议的作品。因为书画市场上伪作甚多,千万不能大意,购买时如果自己把握不准,可以请行家鉴定。
第五,不要四面出击,广泛收集。要选择一个门类,或者某个时期、某种题材、某个画派,甚至某个画家的作品,集中精力弄懂弄通某个类型或某个画家作品的行情掌握其艺术特征,做到心中有底有数这样才会稳操胜券。如果要广收博采,那必须有高深的资历和雄厚的经济实力才能达到。
最后,把握好出让时机。出让艺术品,是艺术品投资的后续保障,只有出售,才能获取收益。在出让时,应考虑市场状况、行情趋势以及自己资金周转情况等。

来源:北京商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6 18:33:20 | 只看该作者
文字的起源与书法
     时间:2013-03-11   


甲骨文 资料图文字的诞生是人类告别蛮荒走向文明理性时代的标志——人类“由于文字的发明及其应用于文献记录而过渡到文明时代”。
汉字作为汉文化的载体,它的产生宣告了中华文明的开端,同时,汉民族特有的文化审美心理结构也使汉字本身蕴育出独特的书法艺术。
关于汉字的起源,古代典籍文献中有各种不同的记载。《周易·系辞下》说:“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又:“上古结绳而治、圣人易之以书契。”郑玄注:“结绳为约,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从文字发展史的立场来看,在甲骨文字体系产生之前尚存在一个漫长的前文字历史阶段,结绳、八卦显然即是指这一历史时期内产生的前文字意义上的替代性符号。但不论是结绳还是八卦都无法真正行使文字工具功能。结绳的非表意性它只能帮助记忆而无法表达思想,八卦通过对自然万象的高度概括,抽取出八个符号分别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并通过这八个象征符号的推演变化揭示自然、社会的运动规律,这使八卦在表意性方面比结绳大大迈进一步。但八卦本身泛自然物象征符号性质使它只具有表达类概念的功能,而无法从文字单元层面与现实语言发生对应。由此,八卦与文字的表意性仍相距甚远。
在战国中晚期曾广泛流行“仓颉造字说”并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荀子·解蔽》说:“作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一也。《韩非子·五蠹篇》:“仓颉之作书也,自环者谓之私、背私者谓之公。”文字作为约定俗成的符号体系,它的产生源于人类社会群际间思想、交流的需要,而不可能由一人所独创。仓颉造字的传说至多表明仓颉作为黄帝史官对文字有搜集整理之功。由于上古文字为巫史所垄断,成为绝地通天的媒介,因而造成文字拜物教的产生,并进而将文字的创造归结为某一具有神异禀赋的人物的创造:文字的诞生也被赋予神奇怪诞的色彩:“(仓颉)龙颜侈侈、四目灵光,实有睿德,生而能书……于是穷地之变,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羽山川,指掌而创文字,天为雨栗,鬼为夜哭,龙乃潜藏。”其实,文字是浯言的表象:任何民族的文字,都和语言一样,是劳动人民在劳动生活中: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多头尝试到约定俗成所逐步孕育、选炼发掘出来的。它决不是一人一时的产物,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有着长远的历程。
撇开有关汉字起源的种种颇具神话色彩的传说不论,而是依据现存最早的原始文字资料考察、推断,汉字的起源可上溯到约公元前4000年的半坡、仰韶陶器刻画符号。从半坡仰韶陶器刻符来看,这些刻画符号已具有某种抽象表意性质、而不是对自然界动植物的写实性描绘;这些刻符大多刻在陶钵外口沿的黑宽纹带和黑三角纹上,结构简单,大多为单一的线条组合。郭沫若认为:“刻画的意义至今虽尚未阐明,但无疑是具有文字性质的符号。如花押或者族徽之类。中国后来的器物上,无论是陶器、铜器或其它成品有物勒工名的传统,特别是殷代的青铜器上有一些表示族徽的刻画文字,和这些符号极相类似。由后以例前,也就如由黄河下游以溯源于星宿海,彩陶上的那些刻画记号,可以肯定地说是中国文字的起源,或者中国原始文字的孑遗。
虽然从文字立场来看,仰韶半坡陶器缺少空间造型上的丰富构成,但对线的抽象把握却显示出先民的审美经验方面意识的复杂化,而以线这一有意味的形式来达到现实自然的超越则更表明其在审美实践领域所达到的自由化程度。“线条和色彩是造型艺术中两大因素,比起来,色彩是更原始的审美形式,这是由于对色彩的感受有动物性的自然反应作为直接基础。线条则不然,对它的感受、领会掌握要间接和困难得多:它需要更多的观念、想象和理解的成分和能力。”因此,有人在思考——仰韶半坡陶器刻符本身最早昭示了先民对存在的思考,同时,它对汉字本质意义的揭橥也在冥冥中规定了汉字抽象表意的审美——文化选择。
继仰韶半坡陶器刻画符号之后,公元前5000年的大汶口、龙山象形符号则显示出汉字的进化形态——“未必是同一脉络的进化,造型意识明显加强,陶器文字符号已具有复杂的空间结构和平衡、对称比例等造型关系”。这表明大汶口象形符号已超越半坡刻符的纯表意阶段,而进入象形表意这一新的文字历史发展时期。
从半坡仰韶陶器刻符到大汶口象形文字符号再到甲骨文字体系,汉字走得是一条由抽象到象形再到抽象的道路。这规定了汉字的抽象品格,由此也使汉字避免了在前文字历史时期因刻画符号过于单一向象形化努力而沦为绘画的危险。在文字发展史上一向有“书画同源”的说法,这种观念回避、忽视了汉字早期发展的历史事实,而只是注意到汉字发展早期历史的某种表象,因而并不符合汉字起源的历史事实。实际上,汉字从一开始便与绘画走上两条截然相反的道路。在仰韶、半坡前文字时期,汉字的抽象品格即已显露端倪,而在同一时期绘画的写实倾向也全面显现出来。如人面含鱼纹、牵手群舞的写实绘画形象便与陶器刻符的抽象、至简形成鲜明对照。
当然,不可否认,汉字在它的前文字时期曾依靠象形化来摆脱自身的生存危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认识领域在不断扩大,思维、语言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许多新事物、新概念要通过语言文字反映出来,这便使刻符文字陷入困境,而摆脱困境的唯一出路便是依靠象形来扩充字类。在汉字早期发展进程中象形化构成一个重要转折,它在汉字抽象表意的基础上为汉字字类的扩充、增殖提供了通道,从而使汉字建立起象形表意体系。郭沫若认为“中国文字的起源应该归纳为指事和象形两个系统。指事系统应当发生于象形系统之前。指事先于象形也就是随意刻画先于图画”。这种认识无疑是符合汉字起源历史事实的。
象形表意审美这一文化模式支撑汉字走过从半坡陶刻符到甲骨金文的漫长发展历程,同时,也在汉字这一母体内孕育出独树一帜的书法艺术。在世界文字范围内,古巴比伦和古埃及文字在公元前 4000—5000年都经历过象形阶段,而这两种古老的象形文字之所以在公元后归于解体,就在于它们纯粹的象形化得不到抽象表意的支撑而沦为精确描摹客观自然物的绘画。以古希腊文为代表的西方标音文字虽然在抽象化方面与早期汉字不无相似之处,但却在书写方面缺乏独立的空间造型和构成变化,由此也与书法艺术缺乏亲合的可能。汉字之所以能够成为书法艺术的素材,就在于汉字的象形超越了被模拟的客观对象而获得了独立的符号意义。“一个字表现的不只是一个或一种对象,而且也经常是一类事实或过程,也包括主观的意味、要求和期望。”这种抽象化集约使汉字避免了沦入写实绘画的泥淖。同时,汉字的抽象化又以象形为基础,从而使大自然的万千形态为汉字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文本图式,这构成书法艺术的物质基础。

来源:新华网
6#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6 18:36:12 | 只看该作者
“中原文明”系列论坛活动在河南博物院开讲
@中国非遗研究保护中心主任田青称:8000年前的贾湖骨笛,吹奏出中华文明第一缕曙光
     时间:2011-11-14


中原文明系列论坛现场
中国非遗研究保护中心主任田青讲述《历史的声音——中原古乐》
河南博物院副院长李宏主持论坛
       11月13日上午,由河南省文化厅、河南博物院主办,中原国学讲坛等承办的“中原文明”系列论坛活动在河南博物院开讲。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主任、音乐学家田青在第一讲《历史的声音——中原古乐》中认为,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从安阳殷墟的甲骨文开始算起,而以贾湖骨笛为肇始的中原古乐则在8000年前就吹奏出了中华文明的第一缕曙光。
       田青说,来到河南所有的文化人都应该有一种朝圣的感觉,因为中原是我们华夏民族文明的发祥地。说到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就必须讲到河南。大部分学者认为文明是从文字产生开始的,由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可以言之凿凿地讲我们有五千年文明史。作为一个音乐学家,当看到河南出土的8000多年前的贾湖骨笛的时候,我就在想,音乐应该和文字的出现一样,不能说中华文明的开始,起码可以说是中华文明的第一道曙光。因为骨笛和一般的打击乐器不同,打击乐器制作容易,但骨笛就不同了,说明当时已经有了音阶的概念,有了演奏旋律的能力。音阶是高度抽象的,自然界中是没有的,是在长期的音乐实践中逐渐培养、逐渐形成、逐渐凝固起来的。我认为8000年前的骨笛应该可以看作中华文明的第一缕曙光,甚至可以视为文明的开始。



来源:博物院网
7#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6 18:37:05 | 只看该作者
日本学者在河南博物院做《神圣王朝与汉字》公益讲座
作者:书剑/文 延红/图      时间:2012-05-28


公益讲座现场 日本文字文化机构知名学者宇佐美公有先生 认真记录 河南博物院副院长杜启明主持讲座活动 洗耳恭听 宇佐美公有先生做精彩演讲        5月26日上午,日本文字文化机构知名学者宇佐美公有先生在河南博物院做了一场题为《神圣王朝与汉字》的公益讲座,这是河南博物院展开的庆贺第36个“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的一项重要后续内容,继续为广大公众提供公益性、多渠道的文化服务。
        河南博物院副院长杜启明主持本次讲座活动,来自郑州大学等高校师生及社会上的文字爱好者百余人聆听了宇佐美公有先生的精彩演讲。
        宇佐美公有先生是已故日本甲骨大家白川静的得意门生,著名的文化学者,一生致力于汉字研究,著述甚丰,《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汉字》等书影响深远,现任日本文字文化机构专务理事,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很多贡献。
        宇佐美公有在演讲开场白中说,他非常喜欢中国,1984年至今,来中国160多次,来河南博物院20多次,他最喜欢的地方是河南省,因为她是中国文化的发祥地。
        宇佐美公有讲述的神圣王朝是指中国的殷商时代,他说商代是中国的神话时代,他通过板书和展示大量课件图例,带领听众“穿越”回到那个神圣王朝。甲骨文涉及面非常广,他围绕祭祀这个中心,阐释人和神的对话对甲骨文的产生及所反映的气候、风土、人情展开解读。
        宇佐美公有说,从文字本身可以推测当时的自然现象和当时的环境,他指出,当时河南可能是亚热带气候,有很多动物在这里活动,因为文字的创造与当时的很多动物象形。宇佐美公有还对“王”、“產”等字的来历、内涵做了入木三分的独到分析和讲解,给大家增加了丰富的文字知识。
相关链接 
白川静
       白川静是日本著名的汉字学家,他的研究立足汉字学,横跨考古学与民俗学,旁及神话和文学。他透过卜辞金文的庞大研究业绩,对汉字的体系与文化源流系统性、独创性地提出丰富又生动的见解,在日本汉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中国本土的文字学研究也有着独特的借鉴作用。白川静主要著作包括《说文新义》15卷、《金文通释》9卷、《白川静著作集》12卷,以及《字统》、《字训》、《字通》等字书。
日本文字文化研究所
        日本文字文化研究所成立于1987年,该机构的目的是推进学术间及综合性的文字和依托文字发展的文化研究,在准确地向后人传播祖先们留给我们的精神文化和文字文化的同时,立足国际视点,加深与各国文字间的相互理解,并以此为基础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长期以来,日本文字文化机构为推进汉字教育进行的教材制作和讲师培养、文字以及与文字有关的资料收集、整理保存和调查研究、开展有关的研究会及演讲活动、进行国际间协作为目的的文物保护活动。日本文字文化研究所设立的目的与其说是重新审视文字的本来面目,研究祖先们留给我们这个世界的伟大的文字资料,更确切的说是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8#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6 18:38:06 | 只看该作者
许伟做客河南博物院“中原国学讲坛”解读历代帝王庙
作者:卞建龙/文 冯冬艳/图      时间:2013-10-12   


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许伟做精彩讲座 河南博物院副院长李宏主持讲座
10月12日上午,为配合河南博物院“鼎盛中华”大型展览而推出的“中原国学论坛”第二讲在河南博物院西配楼多功能厅开讲,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许伟应邀作了《解读历代帝王庙》的专题讲座,400多位来自社会各界的公众聆听了这场公益讲座。河南博物院副院长李宏主持讲座。
许伟主要从四个方面逐步展开解读了历代帝王庙。第一部分他首先讲述了历代帝王的中华帝系概念,分析了“中华统绪(序)不绝如线,朝代更迭,主权延续”的观点,并通过我国历史上统一时期和分裂时期的历代帝王的分布以及入祀情况,指出了中华五千年的大一统王朝帝王治统的一脉相承的延续关系。在讲述庙宇祭祀概念时,讲解了《周礼》规定的“法施于民、以劳定国、以死勤事,能御大灾、能悍大患者祀之”的祭祀帝王的标准。
第二部分讲述了历代帝王庙的来龙去脉。许伟从朱元璋在南京创建历代帝王庙开始讲起,通过对明嘉靖帝、清顺治皇帝、康熙皇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几个帝王对历代帝王庙的完善和改革措施的讲解,最终确立了北京历代帝王庙的祭祀格局,同时也完成了对历代帝王庙祭祀文化的解读。
第三部分主要讲述了历代帝王庙的文化价值。指出了历代帝王庙具有尊崇中华统序的一脉相承、尊重中华统序的多元一体、入祀帝王有选择和祭祀要义有明示、褒扬从祀名臣的历史功德、见证了中华建筑的历史辉煌的五个文化价值。
第四部分讲述了历代帝王庙的保护工作。他首先讲述了历代帝王庙在清朝灭亡后的历史演变过程和现在采取的保护和展示措施,然后通过历代帝王庙被修复前后的图片对比,指出了对古建筑历史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紧迫性。
讲座结束后,许伟还与在座观众进行了互动交流,认真回答了观众提出的有关问题,并热情邀请在座观众去北京参观历代帝王庙。
通过本次《解读历代帝王庙》的专题讲座,不仅大大丰富了观众的国学知识,而且也将唤起观众对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
讲座现场,听众认真地记录

9#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6 18:39:13 | 只看该作者
“写家”二月河在“河南博物院讲堂”讲历史与文化
作者:书剑 文 李燕 图      时间:2013-05-11   


“中原大讲堂·河南博物院讲堂”开讲 二月河在“河南博物院讲堂”讲历史与文化
5月11日上午,2013年“中原大讲堂·河南博物院讲堂”在河南博物院西配楼多功能报告厅开讲,自称“写家”(南阳方言谦称)的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著名作家二月河做了题为《历史与艺术》的首场讲座并回答了观众的提问。近千名社会公众聆听了二月河幽默风趣、翔实精彩的演讲,现场不时响起阵阵掌声。
在谈到自己对历史、对文化的认识时,二月河说,中国历史上有过几次文化很繁荣的现象,像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诸如此类的文化现象,可以说都是文化“杂交”的产物。少数民族入住中原,如果没有两晋南北朝民族的融合,如果没有元代的进入,没有清代的进入,可以说像产生这种文化现象都是不可能的。现在不仅仅有56个民族自身的和平相处的文化交流,同时西方的文化也介入进来了。西方文化的介入可以说与我们中原文化、与华夏民族文化,与我们中国的文化相融汇必将产生新的强大的融化“杂交”优势。因此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不仅仅是一个动员令,不仅仅是一个号召书,可以说是一个历史的必然。
讲到《康熙大帝》时,二月河说,我们谈到56个民族的团结,谈到我们现在的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就像物理学里面不能够回避牛顿一样,我们无法回避康熙对国家、对民族做出的贡献。文化方面的贡献《康熙字典》大家都知道,还有大家不知道的东西还有很多。
二月河说,我认为从1840年发生鸦片战争,到1856年发生第二次鸦片战争,我们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在中国的上空碰撞,而我们的文明被碰得粉碎,中国变成了一个落后的殖民地半殖民地、黑暗的旧中国。我们文明当中非常好的东西在世界上第一,但是我们文明当中也存在着一些弱势的东西,需要重新学习;垂死的东西,一些没落的东西,一些腐朽的东西,同样是令人痛心。文化当中一些要不得的东西要彻底清理、清算,这样才能真正构建一个强盛的中国。
二月河说,我们要抛掉一些包袱,把有些问题留给专家去研究,让我们民族轻装前进,因此,我们文化当中存在的不好的东西舍弃了,西方好的东西我们学过来。我们的文化振兴,我们的文化发展,我们的文化繁荣就指日可待。
谈到自己创作时,二月河说,“对于清代的社会生活,要有整体上的了解,对社会生活有整体上的了解,因此才可能对于艺术上,对于文学上,对于历史的真实加以准确的修饰。这样的一种修饰不仅需要历史知识,同时还需要诗词歌赋,各种各样的软实力能力才能够去做。我不是中国作家里面多么棒的一位,或者多么了不起的一个人,但是我想我们应该用更大的文化理念,更大的文化构思思考我们这个民族,思考我们的进步和发展。”(请关注下一场讲座:5月18日,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肖占中教授主讲《美国战略东移与中日钓鱼岛问题》)
【花絮一览】
做人做文,自己有点“二元”
做人做文,我自己有点“二元”。我主张做人要老实一点,作文要狡猾一点。我自己还有一句话说是,“拿起笔来,老子天下第一。”“放下笔来,夹着尾巴做人。”我不主张每个人把自己的为人学得那么狡猾,为人还是要老实一点。跟朋友交往就要讲诚,讲信,讲义。跟准备当朋友的人打交道你就要有一点警惕心,多一点社会经验。
很羡慕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
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谈到这个问题我觉得这是一件好事情,外国人对中国文学的认知如果从这个地方开始,这确实是一件很欣慰的事情,我也很羡慕。说不羡慕,那是矫情。但是,我又把话说回来,我自己对我自己的作品拥有一份自豪。如果把我自己所拥有的自豪和羡慕心比起来,那个羡慕心又是微不足道的。
二月河的意思是二月的黄河
二月河的意思是二月的黄河。我生在1945年,本名叫凌解放。这个名字应该说也很好,因为1945年的时候日本人投降了,国民党没有占领昔阳县,昔阳县解放。我父亲是一个河南老干部,当时参加过上当战役,胜利以后到昔阳县县委工作,那时我父亲正在开会,有人说老林生了一个儿子,起一个名字吧,叫凌解放。我写书的时候写的是《康熙大帝》,这个名字听起来不协调,凌解放这个名字很像是文革当中起的名字,我想再起个名字,又舍不得凌解放这个名字,所以就起了一个二月河,二月的黄河正是濒临解冻放开,顺着大河东去,波澜壮阔的这么一个局面。第二个感觉二月的黄河也代表一种冰封解冻,思想解放这么一个思路概念。因此起这个名字,二月河,凌解放大致上就这个意思。
【二月河简历】
二月河原名凌解放,1945年生,1968年入伍。在部队历任战士、宣传干事、连副指导员,1978年转业,任南阳市卧龙区宣传科科长,区文联主席,1995年当选为南阳市文联副主席。二月河现为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河南省作协名誉主席,国家一级作家,十八大代表,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二月河因其笔下帝王系列《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等作品被海内外读者熟知和喜爱。
10#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6 18:39:40 | 只看该作者
   现场聆听的观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2 17:09 , Processed in 0.082663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