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07|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湖北省首届校本教研现场研讨会综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3-19 04:11: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走向校本教研
──湖北省首届校本教研现场研讨会综述
黄石市第十七中学 刘仁健


http://www.jszywz.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0249&extra=page%3D1&_dsign=4d58439d
2013年12月27—28日,时近岁末,寒天数九,来自荆楚大地的数百名教研精英,伴着“大别山麓扬子江边,有我们美丽的校园……”这首朝气蓬勃、青春豪迈的校歌,济济于全国基础教育名校、省级重点中学和示范学校──“百年黄高”,参加湖北省首届校本教研现场研讨会,其情也殷殷,其乐也融融。
本次研讨会是湖北省教学研究室继两个多月前在黄石大冶市还地桥镇成功举办全省区域均衡优质教学现场研讨会之后,又一次精心举办的全省基础教育综合教研盛会,旨在进一步推广全省校本教研工作经验,交流全省校本教研工作成果,促进全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进而助力我省教育的现代化与国际化。省教研室常务副主任方晓波莅临会议并作重要讲话,黄冈市教育局副局长黄治民到会祝贺,黄冈中学党委书记、校长刘祥致欢迎辞,省内校本教研知名专家、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研究员潘海燕应邀出席会议并作专家点评,来自全省各市(州)、部分县(市、区)教研部门负责综合教研工作的人员、国培计划(2013)湖北省中小学校本教研指导者研修班部分学员、有关教研课题主持人或核心成员、各市县选派的相关学校和区域校本教研、校本课程开发实施工作核心成员共计35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会议主要由省教研室综合室主任刘合荣主持。
本次研讨会的主题和任务是:交流黄冈市暨黄冈中学校本教研工作经验;现场观摩黄冈中学优质课例和校本教研课题系列《新课程背景下高效课堂的构建》结题鉴定活动;交流全省各地优秀校本教研工作经验与成果;通报全省校本教研成果评比结果。由于主办方省教研室筹划精心,承办方黄冈中学组织严密,在短短一天半会期里,研讨会圆满完成了各项议题,取得了丰硕成果。正如方晓波副主任在总结发言中指出的那样,本次会议“以校本教研为主题,走进了黄冈中学的内核;以课题评审为平台,还原了综合教研的本真;以经验交流为载体,表达了基础教育的理想;以总结表彰为形式,开启了学校本位的明天”。本文即以《黄冈中学校歌》中歌词为引题,从上述四个方面对本次研讨会盛况和取得的成果予以综述。

江涛伴吟唱
──以校本教研为主题,走进黄冈中学的内核
27日上午,研讨会举行简短的开幕式,黄冈中学、黄冈市、省教研室等方面领导先后致辞、讲话。刘祥校长对莅临黄冈中学指导工作的各位领导、专家和老师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介绍,为了适应时代变革和教育发展的需要,近年来,黄冈中学提出“宽以育人、严以养德”办学思路,确定“弘德尚学、笃行致远”校训,坚持走“立德树人、内涵发展”之路,以校本研究、课题研究为切入点,研究学生,研究教法,研究高考,研究课程改革,逐步形成了“校本教研制度化、网络化、常态化、精细化”的教科研特色和“大课题,大题小做;小课题,小题大做;微课题,师生共做”的校本教研模式,在把黄冈中学办成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示范学校的征途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黄治民副局长对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在简要介绍了作为“吴头楚尾”、“名人之都”、“革命老区”的黄冈市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圣贤英才层出不穷、革命精神薪火相传之后,他着重介绍了文昌教盛、素有“教育之乡”美誉的黄冈市,近年来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基础性、先导性作用,通过“研究形式更趋向教师需要、研究内容更贴近课改需要、研究目的更契合教育均衡发展需要”的创新转型,带来了教育事业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喜人局面,而黄冈中学就是这场创新转型中的排头兵。
方晓波副主任作重要讲话。他站在价值论和主体论的高度,就我省基础教育校本教研工作的改革与创新,提出了以下两大观点。
其一,从时代变革角度看校本教研的价值与特征。方主任以描述法国大革命的长篇历史小说《双城记》开篇语和王岐山同志推荐的《旧制度与大革命》为引子,高屋建瓴地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走过的这十二年,是一个多种矛盾交织、多种观念碰撞、“希望”与“绝望”并存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学校中”的校本教研,能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进而有效地推进教育均衡优质发展、推动教育现代化进程,是包括教育界在内社会各界不争的共识。他鲜明地提出:从黄高人秉承的“宽而有度,和而不同”的中华传统文化包容精神出发,站在时代变革的高度来理解校本教研,其本质应该是教育分权和教育民主化的产物,其特征理应是以构建现代学校制度、特别是以构建校本教研制度和教研文化为内核的行动研究。这种文化的培植、制度的重建,犹如炮制中药,理应是一个文火的、慢炖的过程,理应是一种小动静、渐进的变化,理应是一轮以时间换空间的变革,理应是一场“和风细雨式”的生长与创新,而不应该是一场“疾风暴雨式”的行动。诚然,在认识上,这场变革应该是自觉的、主动的;在行动上,这种变革应该是积极的、有效的。基于这种思考,他强调:我们的教育行政部门,首先是教育教学业务部门,务必改变以往动辄采用“自上而下”的强力推进的工作思路,而要更多地采用“自下而上”的工作方式,沉下身来,沉下心去,倾听,思考,研究,进而帮助学生、教师和校长,解决他们种种的教育教学诉求、困惑和难题;同样的道理,我们的每一名教师、每一位校长,都要将学生、将自己、将课堂、将管理作为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切实地、持久地、深入地开展研究和探索。
其二,从职业幸福角度看校本教研的实践与本真。方主任以省教研室综合室三位教研员撰写的,登载在本次研讨会交流学习资料上的文章──卷首语中吴凤虎老师的《点燃激情,丰盈生命,做一个幸福的教育者》、重点推荐参考文献中杨林贤老师的《破解农村初中学生厌学难题》、廖兆慧老师的《课堂观察与评价的框架及其运用》为例,说明新课程改革以来,越来越多的教育人通过教学实践与研究,越来越深切地体验到职业的幸福。他们探索、反思、学习、提升,其过程是幸福的,其结果是幸福的,将自己的思想传递给别人时,他们的内心更是幸福的。如果失去这种认同感、归宿感与幸福感,“文火慢炖式”的校本教研就不可能获得理想的结果。方主任认为,在培植教师职业幸福的过程中,校长是理所当然的第一责任人。一个真正具有教育理想和教育情怀的校长,必然致力于学校管理由“行政化”向“专业化”转型,把教研作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必然致力于教师们“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的引领,致力于“宽而有度,和而不同”教研文化的培植,致力于师生共生共长精神家园的构筑。他进一步指出:2014年上半年,国家教育部将发布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总体方案及高考改革等各领域改革实施意见。可以预期,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推行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推行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这一系列举措,将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搭建人才成长的“立交桥”,以保证人才选拔的公平公正与不拘一格,实现教育应有的公平与正义。他预言,在这种背景下,有着辉煌办学历史的黄冈中学,凭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凭着扎实的校本教研,一定能够完成蜕变,成功实现转型。
中场休息时,全体与会代表首先来到雄伟的凝晖楼前合影留念,然后在黄冈中学师生代表的引导下,参观了校史陈列室、图书馆、电视台演播室、自动录播教室、心语小屋发泄室、通用技术教室等,翻阅了分学科校本教研的档案资料汇编,最后汇聚在凝晖楼前大广场的四周,观看了冬日灿烂的阳光下数千名黄高学子所做的第三套全国中学生广播体操《放飞理想》。
下半场集中交流黄冈市、校两个层面的校本教研经验,黄冈教科院院长朱正国、黄冈中学教研处主任童金元、武穴师范附属小学校长涂玉霞、黄州中学教研处主任曾跃进等先后作主题经验交流,刘合荣主任作专家点评。
朱正国院长作《科学指导,引领校本教研为优质教育发展服务》主题报告。报告全面总结了黄冈市教科院推进校本教研工作的经验:第一,建机制,为顺利推进校本教研服务,包括建基地引领教研、建机制保障教研、建网络联接教研、强素质深化教研;第二,搭平台,为有效推动校本教研服务,包括学习培训指导教研、课堂教学丰富教研、课题研究激活教研;第三,求创新,以区域教研促进均衡发展,包括县域教研推动优质引领、学区教研促进优质均衡、网络教研拓宽优质信息。
童金元主任作《微课题,推动课改新进程;小课题,作出教研大文章》主题经验交流。他详细解读了黄冈中学校本教研模式,其具体思路与措施是:
第一,科学管理是搞好校本教研的保证。为实现校本教研体制网络化,实施校长、分管副校长、教研处、教研组、备课组五级管理;为实现校本教研措施制度化,制订《黄冈中学校本教研组织与实施细则》、《黄冈中学高中研究性学习操作手册》;为实现校本教研运行常态化,自2006年以来,连续进行六届校本教研工作,累计完成或在研市级以上立项大课题9个、校级小课题136个、学生研究性学习微课题3012个,在校级小课题研究中,规定起始年级侧重于学法研究、中年级侧重于教法研究、毕业年级侧重于复习备考研究,每一个课题的选题、立项、前测、中期检查、后测、结题和推广工作都有条不紊地进行;为实现校本教研管理精细化,无论大小课题,相关课题组都要制定阶段计划,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分工协作,责任到人,并按照计划扎实开展活动。
第二,全程培训是搞好校本教研的基础。学校一贯采用通识培训和重点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与个人研修提高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校本教研活动,有效地提高全体教师的教科研能力。
第三,高品位的教研文化是搞好校本教研的源泉。在简要阐述高品位的教育需要高品位的教研文化、高品位的教研文化需要高素质的教师这一观点后,童主任着重介绍了黄冈中学校本教研文化体系构建的“一二三四五策略”,即,解决实际教学中的“一个问题”,实现教育教学质量与教师综合素质的“两个提高”,狠抓集体备课、公开课和课题研究“三课落实”,强化磨课、观课、议课、反思“四个备课流程”,突出学习、实践、引领、交流、创新“五个环节”。
第四,课题研究是搞好校本教研的关键。“大课题,大题小做”指的是将大课题分解成几个小课题,分别以教研组或年级组为单位进行研究。例如省级课题《新课程背景下高效课堂的构建》,先确定10个子课题,再分解成98个小课题进行研究,结题时先进行98个小课题小结,再进行10个子课题总结,最后总课题汇总形成课题结题报告,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效果。“小课题,小题大做”指的是树立“问题即课题”意识,将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作为课题开展研究,使教学工作和教研工作融为一体,诸如“校园地理景观的观察和地理成因的探究”之类的问题,既“小”且“真”,教师愿做,学生乐为,极具新颖性、可行性和社会效应。“微课题,师生共做”指的是抓住《湖北省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意见》贯彻落实这一机遇,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小组为基本单元,分“收集资料,设计方案”、“组织学生,开展研究”、“处理结果,撰写论文”、“登录省高中课改综合实践活动管理平台”四个阶段加以实施,师生共同开发出诸如“黄冈遗爱湖水污染调查报告”之类的研究性学习课程。
第五,开发校本教材是搞好校本教研的升华。近年来,黄冈中学开发了《黄冈旅游地理》、《体育与健康》、《鄂东名著赏析》等9种校本教材,提升了校本教研的整体水平。
第六,激励先进是搞好校本教研的助推器。经过近几年的努力,黄冈中学先后被评为省市“教科研先进单位”,有多人次被评为省市“教育科学研究学术带头人”、省市“名师”、湖北省教研室“教改先进个人”、省教育学会“科研之星”、黄冈市“教育科学研究特聘专家”和省市“优秀教师”;有218篇论文获得各级各类奖励或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发表。2012年学校出台的《湖北省黄冈中学碧桂园奖教基金优秀教科研工作评选细则》,更为广大黄高人投身校本教研注入了强大动力。
涂玉霞校长以《创新动力机制,打造高效教研》为题,交流了近年来武穴师范附小校本教研组织形式的探索与思考。针对“无用思想”、“困难主义”、“迷茫状态”一度在教师参与校本教研中盛行的现状,武穴师范附小确立了“应该像打造高效课堂一样着力打造高效教研”的指导思想,找到了破解困局的关键,即,找准教师专业发展之路,通过校本问题诊断,创新动力机制,让每一个教师都能享受到职业的价值感、成就感、幸福感,在“生命自觉”中不断向上。针对“如何使校本教研有序化”这一问题,建立“引领+互助”的集智式备课机制,采用“3+1+1”策略,即,每一个单元重点课时的3份名师教学设计+每个单元1节主讲课+1份精品课例;针对“如何对教师进行培优帮差”这一问题,建立“规划+分层”的梯进式培养机制,实施教师幸福成长“三大工程”,即青蓝工程、风采工程、名师工程;针对“如何营造崇研尚学氛围”这一问题,建立“共振+转变”的对话式学习机制,打造“四种交流平台”,即十分钟营养套餐、涂鸦链接学习、书香社团交流、网络专题学习。
曾跃进主任交流的是《深化校本教研,建设生态课堂》。他介绍,黄州中学校本教研的指向是课堂;任务是促进教师成长,积淀校本教研文化,形成共同发展愿景,建设“物丰水美”的生态课堂,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体做法是:1、围绕生态课堂建设开展校本教研,主要是制定生态课堂研究指南、开展“五步四学”模式研究、开展实验操作研究;2、通过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主要是常态教研唱新曲、营造校本“研”文化,集体备课立规范、打造智慧“云”集体,教学研修创“三同”、引领教师“深”反思。
刘合荣主任高度评价黄冈中学校本教研经验:1、校本教研是有积累、有文化的学校才能做得好的,黄冈中学校本文化既有价值观层面的精神内核,也有制度层面的行为规则、习惯与习俗;2、科学管理与全程培训有力地推动了黄冈中学学习型组织的建设;3、课例研究发现问题,课题研究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借助课例与课题两个载体,黄冈中学校本教研实现了“言之有物”;4、人需要放光彩的,黄冈中学的激励机制为教师展示自我构筑了良好平台。此外,他对武穴师范附小、黄州中学校本研究经验也作了精彩点评。

桃李迎春风
──以课题评审为平台,还原综合教研的本真
27日下午的研讨会,先由黄冈中学分文、理科展示两节优质课例。在主会场西报告厅展示的是高二年级组杨晶老师的《顺乎世界之潮流》历史课例。执教完毕,杨晶老师说课。她向观课代表简介了课堂教学理念,即突出能力培养;总体设计思路,即创设情境、设疑引入,分组探究、落实基础,集体探究、突破重难点,归纳小结、情感提升,拓展延伸、学以致用。她还进行了高效课堂教学反思,主要有:教师要实时关注学情;情境创设应兼顾教学中心内容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问题设计要更合理;重难点要更突出;材料选取应更典型;高效课堂要依靠师生共生,不仅要研究教师的教,还要研究学生的学。
随后,湖北省历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黄冈中学历史高级教师、文科综合组组长熊银忠,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现代教育技术处主任、中学历史高级教师陶涛,湖北省特级教师、2013年度名师、宜昌外国语学校副校长王英姿,以及省教研室综合室教研员廖兆慧,先后对杨晶老师这节课作点评。主要观点有:1、在文本把握上,重点较突出,层次较分明,(熊银忠)但在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思想历程的认识上,稍有“贴标签”之嫌,一定程度上割裂了不同“药方”之间的关联;(陶涛)2、在课堂教学的组织上,借助导学案,运用情境创设、分组探究、合作探究和师生互动等多种形式,(熊银忠)为学生创造了展示学习成果、展开思想交锋的平台,“顺乎翻转课堂之世界潮流”;(陶涛)3、在教学目标的达成上,注重了学生能力、特别是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但三维目标中的情感维度体现得稍嫌不够,(王英姿)学生素养有待提升;(熊银忠)4、在教学风格上,虽有待完善,但整体上看,体现了对叶澜教授所倡导的“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课堂的追求。(廖兆慧)
优质课例评议完毕,全体与会代表齐聚西报告厅,现场观摩黄冈中学承担的省级课题《新课程背景下高效课堂的构建》结题报告和鉴定答辩评议活动。活动由方晓波副主任主持,刘合荣、潘海燕、周崇波(黄冈市教科院副院长)、焦超(荆州市沙市区教科院院长)、吴凤虎、廖兆慧、杨林贤、杨华、李启国等课题评审专家组成员前排依次就座。童金元主任代表总课题组作《新课程背景下黄冈中学高效课堂构建行动研究结题报告》。报告共分九个部分,即问题提出的背景、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课题研究的实践和理论价值、研究方法、研究的主要阶段及研究任务、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案例及成效分析、课题研究成果、思考与建议。
──关于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黄冈中学构建了“1+N”高效课堂教学模式:“1”突出一个“导”字,在“导”字上做文章,研究N个导的方式和方法;“N”是指从多维度,如教学环节、教学过程、课型、教学手段、时间安排、学科、年级等不同方面来研究导的艺术、导的技巧和导的效果,力争一科1模、一校N模。
──关于研究的主要内容。黄冈中学“1+N”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有语文学科“三主三步导学法”模式、数学学科“自主交流,整体建构”模式、英语学科“问题导学,小组合作”阅读教学模式、物理学科“设创探展”情境课堂模式、化学学科“三维学案”导学模式、生物学科高效兴趣课堂教学模式、政治学科情景体验探究式教学模式、历史学科“三导一探”模式、地理学科“2611”模式。
──思考与建议。课题的研究实践现状与大范围推广成果应用还存在较大落差;课堂教学模式的多样性使课题研究具有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有待建立;课题研究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了平台,但教师的综合素养和教学技能也始终制约着课题的深入实施;资源库的建设有待加强。
部分子课题组成员代表简要介绍各自子课题研究概况后,鉴定答辩活动开始,课题评审专家组成员及其他与会代表现场质疑,童金元、苏小军等课题组成员代表即席答辩。答辩过程扣人心弦,精彩纷呈,现将碰撞交锋的主要观点采撷如下:
1、历史学科“三导一探”模式在杨晶老师的课中体现了吗?(潘海燕)体现了,创设情境也就是“情境导课”,导学案中的阅读材料也就是“材料导问”,分组探究和集体探究也就是“合作探究”,师生互动、小结提升、拓展运用也就是“双向导论”。(答)但是,杨晶老师在课后反思中并没有对应到“三导一探”,这是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线教师的实践与课题组的理论整合得不够?(天门市一教师)不否认杨老师的课后反思有“就课论课”之嫌,但从问题的实质上不难看出课例与课题之间的内在联系。(答)
2、化学学科“三维导案”如何照顾到不同学情?(团风县教研室一教研员)集体备课形成“通案”,课前科任教师根据各班学情予以微调形成“个案”。(答)
3、有没有超越学科之上的高效课堂模式?(杨华)如果一定要找出各学科高效课堂的共性,那么,“1+N”中的这个“1”,即一个“导”字,就是超越学科之上的“模式”。(答)
4、把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后,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焦超)设计若干问题,先让学生研读文本后独立解答,再组织学生分组探究、集体探究,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相机点拨、提升学生。(答)
5、生物兴趣课堂中黑板与白板的关系如何处理?(周崇波)通过专项培训和竞赛,年轻教师普遍能将黑板与白板的关系处理得好;相对而言,中老年教师更偏重于黑板。(答)你说的是实话。(周崇波)
6、小组合作是不是真的体现高效?课堂效率除了看考试成绩,还有没有其他测量方法?(廖兆慧)在集体探究环节,不同小组之间的学生是否有思维的激烈碰撞与交锋,可以检验出小组合作是不是高效;课后问卷调查可以对课堂效率作出定性评价。(答)
7、从头至尾,我没有听到更没有看到音体美学科高效课堂模式,音体美学科课堂教学是否不需要高效?(吴凤虎)音体美教师少,力量薄弱,教学任务重,暂时没有开展这项研究,但信息技术就有。(答)音体美开课了没有?不开课新高考方案出台是要吃亏的。(方晓波)开了课,欢迎随时去看课,只是没有参与这项课题研究。(答)
8、大学科教学任务也很繁重,如何处理常规教学与课题研究的关系?(李启国)大课题,大题小做;小课题,小题大做;微课题,师生工作。一句话,就是全员参与,化整为零,分工合作。即使承担的任务相对较“虚”,也至少有助于教学理念的转变。(答)
9、总体来看,课题做得非常好,非常精细,你们的这些模式是如何推广的?(杨林贤)先在备课组推广,再在年级组推广,然后在全校推广,最后通过撰写论文、参与评比等方式向校外推广。(答)
10、请教一个“私人问题”:三五年后,我的孩子将进入高中学习,请问黄冈中学的课堂有什么愿景?(一代表)到时候,你的孩子来亲自体验就可以了。(答)
在笑声与掌声里,刘合荣主任作课题总结性评议。他指出:黄冈中学1个大课题分成10个子课题,10个子课题又分成98个小课题,大、小课题之间的整合,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也是非常值得学习的地方;98个小课题,既有各学科教学设计的研究,又有学情的研究,既有各学科高效课堂突破口的研究,又有各学科相对稳定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既有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又有课堂教学诊断与评价的研究;98个小课题,围绕“1+N”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浓缩成一个字──导,导自主、导合作、导探究,这是真正的远离喧嚣、拒绝浮躁、曲径通幽、宁静致远,现在一些地方强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走样了”,忽视了教师的导,这是对“教学”或者说“导学”本质的曲解,是非常错误和有害的。
最后,刘主任宣布:黄冈中学《新课程背景下高效课堂的构建》课题准许结题;正式鉴定意见,将在近日湖北教研网中挂出。

松柏势参天
──以经验交流为载体,表达基础教育的理想
28日上午,研讨会举行黄冈市以外全省部分市、县(区)、校三个层面的校本教研经验交流,其中“重头戏”是来自黄石市三个区域即大冶市还地桥镇、西塞山区和黄石港区的典型经验。
还地桥镇中心学校副校长郑优玲作《以能力为导向的“三环一体式”课堂教学模式》专题经验交流。在对该镇近年来教育优质成果、两个多月前承办我省区域均衡优质教学现场研讨会作了简要回顾后,郑校长从教学模式改革、备课形式改革、课堂评价方式改革三个方面,具体解读了该模式。该模式是以发展学生和教师能力为导向,以“先学、后教、再用”为课堂教学基本环节(即“小三环”),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形成学、教纵横循环(即“大三环”),以导学助教案为载体(即“一体”)的课堂教学模式。为全面推行该模式,该镇建构了“三图一案”教学设计,即学期知识框架图、单元(章节)知识框架图、课时知识框架图和导学助教案;采用了“预设+生成”集体备课形式,预设即镇级备课组完成“一备”形成初案、校级备课组完成“二备”形成复案、教师个人完成“三备”形成修案,生成即课前生成、课中生成、课后生成。为评价该模式下的课堂教学,该镇研发了学生展示观察量表、教师导学助教策略诊断表、学生主动投入状态诊断表、学生回答与教师反馈指向诊断表、学生当堂作业诊断表。该模式的实施,突破了农村教师师资力量薄弱的瓶颈,实现了区域整体联动与共同提高,为区域教学的优质均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多年来,正是立足校本教研,还地桥镇教育成为“镶嵌在荆楚大地上的一颗明珠”(省教育厅基教处处长王强语)。
西塞山区教育局教学研究室主任李述平、隶属该区的马家嘴小学校长卫才友,分别从区域、学校两个层面作经验交流。
李主任交流的是《整体推进新课堂模式的区域行动研究──湖北省黄石市西塞山区“6+3新课堂模式探索”》。几年前,面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课程改革纵深推进的新形势,西塞山区教育局立足区情,科学规划,对全区教育发展作出了顶层设计: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倡导“泛智”教育,实施“三新”工程,即区域整体推进“新课堂”教学工程、全面打造“新学校”特色工程、科学实施“新教育”管理工程;并以新课堂背景下的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西塞山区教育教学质量高位均衡发展的教育强区之梦。该区整体推进新课堂模式,前后历经了“学模”(动员培训)、“仿模”(分步推进)、“建模”(传承创新)、“出模”(深化提升)四个阶段。在学模阶段,每年4500余人次高密度、高强度的课改研训,重构了全体教师的教育观、质量观和课堂观;出台的《西塞山区推进新课堂教学改革工作实施意见》、《西塞山区新课堂教学改革德育管理指导意见》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为课改保驾护航;编辑出版的《西塞山区“泛智”教育暨“三新”工程教学改革资料汇编》,促进了课改成果的推广与应用。在仿模阶段,以科学的观察与诊断来评价课堂教学效率,以不定期检查和定期考核来督促课改,以教师交流、城乡共建、片区联盟、网络教研等多种行动方式落实课改,以课改中凸显的问题作为行动的着力点。在建模阶段,通过大量的课例研究,在山西太谷“24”字教学法基础上,精心构建了西塞山区“6+3”新课堂模式,“6”即即悟(独学感悟)、述(对学讲述)、导(学案导学)、研(群学研讨)、展(班学展示)、评(师生评点),“3”即动(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静(静读、静听、静思、静写)、信(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处理好黑板与白板关系)。近一个月前的11月30日—12月1日,全国首届区域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论坛暨新课堂教学精品课展示会在黄石市西塞山区成功举办,该区“6+3”新课堂模式和一校一品特色工程在全国义务教育范围内引起了巨大反响。在可以预期的出模阶段,西塞山区全体教育人将通过对教育本质的寻求与回归,努力实现新课堂建构中学生、家长、教师、学校和社会的共赢,努力实现全区教育教学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卫才友校长交流的是《我们的新课堂──反转课堂》。近年来,作为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实验基地的马家嘴小学,为迎接第三次工业革命和微时代的到来,启动实施“三通两平台”建设,率先参与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重点规划课题《长江教育社区的建设与应用研究》,成功申报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专项课题《小学数学反转课堂资源开发与应用模式研究》,积极探索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新模式。在发言中,卫校长从概念界定,微资源开发设计,课程资源的发布、接受、查询与互动,教学模型,微视频学习的优势,反转课堂的挑战,反转课堂教学讨论,共计七个方面具体介绍了该校关于反转课堂的探索与思考。
黄石港区教学研究室主任邵金堂、隶属该区的武汉路小学副校长汪艳红分别作题为《依托名师团队,打造健康课堂》、《打造精锐之师,构建“3433”健康课堂》经验交流。为充分发挥名师的引领、示范和带头作用,近年来,黄石港区成立了郭茂荣、马琳、陈笑萍、金凯等名师工作室,根据正确定位、搭建平台、发挥作用、注重质量的要求,凸显了“三性”(团队性、成长性、区域性),实现了“三化”(名师经验课程化、名师成长过程案例化、教育教学经验可操作化),探索出了“三维四段”课堂教学模式(“三维”即教学目标实、教学内容真、教学过程活,“四段”即导学质疑、探究精讲、展示检测、迁移拓展),促进了全区中小学教师专业化成长,为区域内教育均衡、优质、特色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作为黄石港区的窗口学校,武汉路小学近年来通过先导教师团队创建,激活了研修群体智慧;通过课型研究,凝练成“3433”健康课堂模式,即“三主”(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四步”(自主预习、交流探究、精讲点拨、拓展检测)、“三案”(课前预习学案、课堂导学案、课后检测案)、“三会”(学会、会学、会用);通过支架式诊断研修,提升了健康课堂内涵。
来自黄石的校本教研典型经验,引起了全体代表的极大兴趣和强烈关注。刘合荣主任作如下点评:大冶还地桥镇构建的“三环一体”式课堂教学模式,采取的“三图一案”式教学设计,对课堂运用科学的观察与诊断,其思想已形成体系,其实践已结出硕果;西塞山区构建的“6+3”新课堂教学模式,探索的“翻转课堂”,正在实现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资源、学生学习方式的深刻变革;黄石港区以名师工作室为依托,通过示范和引领,打造健康课堂,则充分发挥了自身的优势,带动了区域内师资水平的整体提升。三个不同的区域,三种不同的做法,但无一不是推进区域内教学质量均衡优质发展,无一不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无一不是有力地推动着教育现代化之进程。
孝感市汉川实验小学政教室副主任余俊荣以《抓德育阵地,促学生成长》为题,交流了该校开发并实施班会活动课程的经验。作为“湖北省德育先进单位”、“湖北省教科研50强学校”,多年来,该校一直把“关注学生德性成长,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塑造学生高尚品格”作为教育的核心内容。针对班会活动课教材缺乏、主题零碎、形式单一、评价缺失的现状,结合汉川市教育局推进“1455”小事德育模式工作要求,一年前,该校以小学阶段德育的主要内容为蓝本,分低、中、高三个年段,搭建“1514”基本模式,即1个德育总目标、5个教育主题、14个训练重点,编写出一套体系完整、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班会活动教材。实施班会活动课程一年来,该校坚持“师生全员参与”、“灵活实施”和“实践运用”三大原则,使校风、班风和学风有了质的飞跃。
焦超院长以《强师行动,整体提升教师素质》为题,交流了荆州市沙市区构建区域校本教研体系的经验。早在“十五”期间,该区中小学就广泛实施了旨在落实新课改理念的“达标创优工程”。该工程分三项活动分类推进,即新课程课堂教学达标创优、教学质量达标创优、教学管理达标创优;分五个步骤有序实施,即制定标准、学标议标、校内自评、现场验收、总结表彰。2011年6月起,在全省中小学掀起“课内比教学”活动热潮的新形势下,该区确立了既“练功”又“练武”、“比素质”“看课堂”的思路,开展了“说教材”技能比武(练功)、“高效课堂”教学比武(练武)两项活动。作为一项基本修炼,“说教材”要求教师对一册甚至整个学段教材有整体的把握,并且能用“知识树”的形式将教材的逻辑线索呈现出来,从而使得他们“高站位”把握课标、“立体式”整合教材。由于采取“专家引领、研说教材”“开坛研讨、搭建平台”“上下联动、强势推进”等举措,“说教材”活动有效地提升了“课内比教学”活动的品质,有力地提升了全区教师的专业素质。
宜昌市猇亭区教研室主任杨小勤、隶属该区的实验小学副校长郭玲先后作经验交流。杨主任交流的是《以有效教学的有效实践策略研究引领校本教研》。该区从校本研修核心要素和本区实际出发,确立了以综合性研究课题“猇亭区中小学有效教学的有效实践策略研究”引领全区校本研修的工作思路。两年多来,“有效教研”的研究促进了教研方式的创新,确立了教研活动“12345”模式,即1个主题──每次教研活动有一个明确的主题,2个前置──主题前置、学习前置,3方参与──教研员、教师、学生,4条路径──自主学习、课例研究、现场互动、专业引领,5个平台──QQ群、博客、网络论坛、教学实践、感悟提升;“有效教学”的研究推动了课堂教学改革,确立了高中“互动欢乐五二五”课堂模式、初中“以学定教,自主合作”课堂教学流程、小学“有效教学两个三”模式;“有效学习”的研究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实验小学为龙头的“有效教导”的研究优化了教师教学行为。郭玲副校长以《提炼教师语言,助跑有效课堂》为题,交流了该校开展“教师教学语言与有效教学”课题研究的经验。通过开展校本培训、家长观课、名师引领、教师磨课、教研沙龙等活动,该校逐步形成了“1+2+n+1”的课题研究与校本研修模式:“1”是聚焦一个主阵地,即课堂教学40分钟;“2”包含某一位教师的教学语言研究和某一学科标志性语言研究;“n”指的是研究形式、合作对象没有固定限制,灵活有度、科学有序;“1”是一个提升性的“1”,指一位教师经过一轮课堂教学语言观测议课后,个人教学风格、课堂教学质量有“1”个质的飞跃。猇亭区和区属中小学的实践证明:课题研究让校本教研的目标更明确,过程更完整,方法更科学,管理更规范,成效更明显。
宜昌宜都市教研室科规办副主任黎明、该市陆城一小优秀教师代表刘邦召、实验小学优秀教师代表刘武,以《回首来时路,我们脚踏实地扬帆奋进》为题,分别从“区域教研”、“网络教研”、“微型教研”三个层面回顾了近年来该市开展校本教研的经验。区域教研,实现校本教研“三个保障”:在操作程序上强调“三个落实”,即学科骨干团队落实、教研活动时间落实和参与教研活动人员落实;在研究方式上坚持“三个有利”,即有利于参研教师活动前的反思、有利于青年教师的培养、有利于参研教师活动后的实践性探索;在研究内容上关注“三个基本”,即以控制课堂教学中的低效负效教学行为为基本要求、以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技能为基本内容、以构建活力高效课堂为基本目标;在研究成效上做到“三个保障”,即保障参研人员和研究内容的广度、保障研究活动的理论与实践深度、保障研究活动和课堂教学的效度。网络教研,做到校本教研“四个促进”:搭建网站式电子备课平台,做到课件中心、件件实用,学科题库、题题精彩,校园内网、网网联通,变孤军奋战为团队合作,促进资源共享;在备课平台中,以教学设计为载体,做到一课一研,变办公室为研究室,促进研究常态;为发挥学校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引领示范作用,电子备课平台开设“雁过留声”栏目,变“单向展示”为“多向互动”,促进指导跟踪;通过课后反思、QQ平台,变“单一教学”为“多彩教研”,促进专业发展。微型教研,落实校本教研“四不要求”:以微课题为抓手,内容上不留空白;以备课组为单元,进程中不行空路;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主阵地上不放空炮;以严格监控为手段,管理上不走过场。
华中师大一附中科教处主任余国作《以学生发展为本,践行“两把两重”教学理念,建设健康课堂》经验交流。从历史沿革看,该校一贯坚持“把时间还给学生,把方法教给学生”(即“两把”)、“注重自主创新学习,注重多元优质发展”(即“两重”)的教学理念;为建设健康课堂,该校深入开展“讲一听十”活动,制定并实施《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通过保障教研活动经费,制定并实施《教研组工作规范》、《教研组长选聘和考核实施办法》、《教研组长考核评价表》、《教研组长工作职责》,开展优秀教研组、优秀备课组评比,强化学科和教研组建设,永葆教学和教研工作活力;通过开展教育科学研究,规范论文评比,加强课题研究管理,助推教学改革,提升教学品位;通过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多样化、班级课程特色化,建立“多样、立体、创新”的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开展出国培训、继续教育培训,实施“以老带新,共同成长”项目、新秀工程和名师工程,加强教师培训力度,推动教师转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武汉市武汉小学优秀教师代表何小玲作《亲近“英文经典”,创建英语校本课程特色》经验交流。作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先进学校、湖北省示范学校和中小学综合实力50强学校(位居小学榜首)、武汉市素质教育先进学校,该校区位优势明显,办学条件优越,生源质量好,青年教师比重大,极富朝气和活力。受杜威“教育即生活”理念的启发,2005年起,该校决定开发“贴近生活、学生乐学、教师乐教”的校本课程──亲近“英文经典”。这些英文经典包括50余首歌曲、30余部电影、20余篇诗歌及演讲篇目、100余条广告、4部音乐舞台剧(节选)等五个部分。全校三至六年级共40个教学班全部开设“英文经典”,并在原有每周两节英语课的基础上,增设一节校本课程;英语教研组15名教师分工协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加以实施。“英文经典”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点燃了学生的热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使英语课堂成为语言与文化的教学阵地,学生学以致用、能说会唱,不仅英语素养得到了极大提升,而且心态变得更加乐观开朗,奠定了终身持续发展基础。

壮志逐征帆
──以总结表彰为形式,开启校本教研的明天
在研讨会最后阶段,即校本教研工作总结会上,潘海燕研究员作为专家代表,对本次会议予以总评。他认为,本次会议高举校本教研大旗,重点解决了校本教研课题怎么做的问题。黄冈中学作为典型代表,其“大课题,大题小做;小课题,小题大做;微课题,师生工作”的校本教研模式,实现了课题研究同日常教研的有机整合,产生了良好的效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希望这样的现场研讨会还有第二届、第三届……对于今后校本教研工作的开展,他提出三点思考:1、坚持“立足学校、为了学校、在学校中”的校本意识和校本价值取向。校本教研的重点应指向校本教研制度的建立和校本文化的形成。2、校本教研要着眼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行为的改进,应建立在思想变化的基础之上,要促使教师形成“自主生长”的思想。3、校本教研的成果要切实转化成“生产力”。如果是那种连本校都不能广泛应用的“成果”,就不要奢望别人应用。
刘合荣对首届湖北省校本教研优秀成果评比概况作了说明。本次各市(州)、县(市、区)上报的成果共计1000多项,经省教研室组织专家认真评审,其中有300来项获得一、二等奖。成果奖励具有鲜明的导向,即,必须是有效促进校本教研的工作规划、方案、校本教研课题指南或目录,反映校本教研特色与成效的工作总结或调研报告,2010年以来符合省教研室重点教研课题规划目录的课题研究报告、专题调研报告、文献综述报告,有关校本教研制度、校本教研文化和教师专业队伍建设的论文,体现集体或个人智慧的教育教学反思、优秀课例等;校本课程倾向于有完整的开发实施过程,如,课程目标表述、课程资源调查结果陈述、学生学习需求调研情况分析、课程内容提要、教学实施安排、教学方式、教学情况反馈与评价、改进设想等,不倾向于纯粹的校本教材或学生读本。黄梅县教科所梅首文主任等十位优秀获奖者代表上台领奖,并合影留念。
方晓波副主任作大会总结。他从本次会议的价值,即实现了现场研讨会、课题评审会、经验交流会和总结表彰会“四会合一”出发,紧紧围绕全省基础教育校本教研工作改革与创新这一主题,用具体可感的实例,高度评价了黄冈中学,高度评价了本次会议,生动形象地阐述了一系列重要观点。
其一,在教育教学的“旧制度与大革命”时代,黄冈中学为全省基础教育校本教研提供了一个有内涵的样本。2007年4月,时任黄冈中学校长的陈鼎常先生应英国德威士学院邀请,赴英国伦敦参加第二届国际著名中学校长论坛,并在伊顿公学作《宽而有度,和而不同》的演讲,实际上,这是一篇黄冈中学办学理念的总宣言。2011年刘祥接任校长以来,对于外界或质疑或颂扬的声音,一直保持缄默,几乎从不在公众面前“发声”。这次现场研讨会,我们得以走进了黄冈中学的内核,零距离感受了“宽以育人、严以养德”的办学思路,“弘德尚学、笃行致远”的育人氛围,“立德树人、内涵发展”的办学理念,“校本教研制度化、网络化、常态化、精细化”的教科研特色和“大课题,大题小做;小课题,小题大做;微课题,师生工作”的校本教研模式,这是可喜可贺的重要成果。从这里可以看出,刘祥校长不仅是一位对外“保持缄默”的校长,更是一位对内“务本维新”的校长。
其二,作为课题研究的现实成果,黄冈中学为全体与会代表提供了两节优质课例,实质上,它不仅具体展现了一个“问题导向──相互交锋──自我反思”的课堂教学全过程,更是生动展现了一个“问题导向──相互交锋──自我反思”的课题评审、鉴定答辩全过程,还原了综合教研的本真与本位。
其三,来自全省部分市县区校的典型经验,具体生动地回答了校本教研“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干什么”、“我该怎么干”、“我将要到哪里去”等一系列问题,值得各地好好学习和借鉴。2009年和2012年,我国上海市的中学生连续两次参加由世界经济与合作发展组织(OECD)举办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测试,测试结果令全世界为之震惊:上海市中学生在阅读、数学、科学等三个领域两度取得了全球第一的佳绩。为此,哈佛大学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一本著作:《超越上海──美国应该如何建设世界顶尖的教育系统》,其主题就是美国教育改革要以上海教育作为标杆,要追赶,要超越。仔细揣摩这本书的副标题,我们认识到:教育教学的成与败,从来就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必须从更大的系统中寻找根源。上海市中学生PISA测试的成功决非偶然,它不仅与上海市政府、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的大政策、大背景紧密关联,而且与上海市教研系统,即上海市教学研究室致力于“建成同21世纪发展相适应的、同上海市一流教育相匹配的、有特色的教学研究机构”密切关联。上海市教研室成立六十多年,特别近十余年来,以服务基层为宗旨,创新教研工作模式,建立了扁平化的市、区县、学校三级纵向教研管理制度,将教研工作的重心下移到学校,教研员与教师共同开展研究,在研究教学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加强指导和服务,发现和培养典型,总结和推广优秀教学经验和教学成果,提升了上海市的教研、教学水平,提高了教育质量,促进了上海经济腾飞和社会进步。上海市中学生PISA测试的成功,折射出的是教育分权思想的灿烂光芒,折射出的是渐进式校本教研和柔性文化的巨大生命力。而这,正是基础教育的理想所在。
其四,省教研室本次对全省校本教研和校本课程优秀成果予以集中评选、表彰,充分发挥了专业引领与导向功能,有利于校本教研工作的“去行政化”,有利于开启“学校本位”的明天。
最后,方主任用“仰望星空讲视野”、“脚踏实地讲幸福”两个关键词,回应了他在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精神,并以此向全体与会代表提出了殷切希望。
严谨求实,我们攀登世界高峰,团结奋进,我们创造灿烂明天”——黄冈中学的校歌嘹亮,陪送为期一天半的全省首届校本教研现场研讨会徐徐落下帷幕。

【后记】光阴如电,仿佛是倏尔之间,由省教研室主办、黄冈中学承办的省首届校本教研现场研讨会,过去竟近一月!早早承诺刘博士的会议综述,直到此时──农历小年凌晨1时许,方“吟安最后一个字”。延期误事暂且不论,文章质量更令我惴惴不安。反复拜读刘博士《做校本教研的促进派──国培计划(2013)湖北省中小学校本教研指导者研修班研修活动综述》,反思自己笔下篇什,总觉得充其量又做了回“传声筒”,又记了篇“流水账”,除了叙还是叙,总是不能夹叙夹议;除了时间为序还是时间为序,总是不能综合、整合、融合;总是一叶障目,不见森林,没有办法像刘博士庖丁解牛般条分缕析、东坡笔锋般举重若轻。大约,这也就是先生与后学、学术专家与一线教师的差别。自然,同以前每一篇综述(或侧记,或报告文学)一样,对于所有会议资料,文本的、多媒体课件的,甚而至于对网络上的许多相关资料,我都是作了长时间的研读和学习了的。如能得到诸如“记录真实”之类的评价,我就不胜欣慰之至。怀念黄高盛会!顺颂各位冬祺!
http://www.jszywz.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8004&extra=page%3D1&_dsign=f4f51ff0




校本教研,从自我反思开始
——关于教师专业成长方式的网上聊天

http://art.cersp.com/Channel06/pxjs/200604/463_3.html


http://art.cersp.com/Channel06/pxjs/200604/463_3.html
作者:管季超等    文章来源:《孝感教育》杂志   
时间:2006-4-12





2#
 楼主| 发表于 2014-3-19 06:10:05 | 只看该作者
在研究状态下工作(来自校本教育科研的案例)
http://www.jszywz.com/forum.php?mod=forumdisplay&fid=169
http://www.jszywz.com/forum.php?mod=forumdisplay&fid=169



作者:李延林
出版社: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内容提要:
    本书收集了许多作品,就是实验学校干部、教师在三年多研究实践中的反思成果,是他们重新认识教育、重新认识自己、重新认识自己的教育对象的若干心得。我想,不论教师们的认识水平是高是低,开掘程度是深是浅,仅仅从有那么的普通教师能够在复杂繁忙的工作之余,三年多来一直在坚持进行这种批判性反思,坚持收集和整理案例这一点来看,就已经充分地证明了乔平教授主持的课题给北京市学教育带来的变化,充分证明了《全国提高北京市初中教育质量》这一研究课题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目录:
    尊重——赢得真情的钥匙
    了解学生 尊重学生
    老师,我对您有意见
    她那么在乎老师的批语
    哭泣的男子汉
    心与心的沟通
    激励——开发潜能的催化剂
    让报喜的电话响起来
    认可
    是鼓励胜了他的缺点
    一张最重要的纸条
    自信心是前进的原动力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
    激发学生自信 让学生终生受益
    一堂没有完成的刘
    专家点评
    宽容——教育者的胸怀
    学会包容,学会爱
    学生教我不会宽容
    假如我是学生
    理解
    “打”完了别忘了“揉”
    生日
    宽容、关爱、信任——铸造成功
    一张试卷
    专家点评
    信任——沟通、理解的桥梁
    相信学生
    信任
    向学生道歉
    关爱——永恒的教育真谛
    补衣服
    真情是编织师生之间关系的纽带
    孩子,你别哭
    用爱心浇灌学生心田
    爱的空间
    帮助学生走出困境
    从学生心理走出困境
    从学生心理出发进行疏导教育
    心灵交汇育新人
    ……
    不言放弃——教育的天职
    自省——成功的内在机制
    参与——学生学习的权力
    探索、创新——持续发展的源泉
    态度、意识——教学的重要目标
    教育技术——创造最佳的学习情景
    策略——教育的艺术
    反思——教师发展的阶梯
    后记
http://www.jszywz.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8004&extra=page%3D1&_dsign=f4f51ff0

3#
 楼主| 发表于 2014-3-25 10:23:40 | 只看该作者
==如果:


1,如果你要了解《小学生学习报》湖北读报评报基地校[班]的动态,请到这里[实名注册]:
http://www.jszywz.com/forum.php?mod=forumdisplay&fid=311



2,如果你是家长/学生,想与《小学生学习报》编辑直接对话,讨论问题,请到这里[网名注册亦可]:
http://www.jssh365.cn/bbs/forum.php?mod=forumdisplay&fid=87



3,如果你愿意以网络呈现方式记录你的课外阅读指导的教学实验,请到这里[建议实名注册]:
http://www.jssh365.cn/bbs/forum.php?mod=forumdisplay&fid=94



4,如果以校为单位上传学生习作,[管季超工作室]最少有3个网可提供给你网络发表途径[均请实名注册]:
http://www.jszywz.com/forum.php?mod=forumdisplay&fid=308

http://www.jssh365.cn/bbs/forum.php?mod=forumdisplay&fid=64

http://xnjyw.haotui.com/forum-13-1.html


5,如果你要了解[管季超工作室]四大网媒的分工,请耐心看完这个帖子:
http://www.jszywz.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8004&extra=page%3D1&_dsign=f4f51ff0



6,如果你是教师达人或想向我们推荐,请在这个专栏实名注册后发言:
http://www.jssh365.cn/bbs/forum.php?mod=forumdisplay&fid=93
点击此图标即可进入《精英教师博客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2 18:21 , Processed in 0.083151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