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诗文学习的现代意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4-7-30 19:12: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古诗文学习的现代意义
  摘要:学习古诗文一个最大的好处在于能涵养一个人的心性并为之奠定坚实的文化底蕴,而最重要的是,这样一种文化熏陶正是我们作为一个现代人与自己的先人进行对话的基本途径。一个人学习了古诗文,能够爱生活、有情趣、平等待人、学会宽容,而且可以获得阅读体验和精神感悟,这无疑是最大的收获。 一个现代中国人,没有对自己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从严格意义上讲,尤其从文化意义上来说,不能算作一个真正的现代人。
  关键词:古诗文 文化底蕴 生命教育 现代人
  中国古代留下了浩如烟海的经典著作,这些著作可以说就是五千年文明的载体,而这些古代经典几乎都是古诗文,如果我们现在的生活有什么可资借鉴的话,我想,读古代经典无疑是一个捷径,因为古人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精神文化,如果我们因此提升了培养了自己的文言阅读能力,并进而形成了文学修养和文化底蕴,我想这对于全民族的文化传承都是大有益处的。
  古诗文与现代生活的衔接
  包括“四书五经”、唐诗宋词等在内的古诗文,都是农业社会慢生活的产物。在知识折旧率颇高的现代社会,古诗文折旧率更高,那么学习古诗文有什么用呢?在我看来,古诗文里藏着人类的爱、自由、平等、宽容等情感,这些情感是无法折旧的,人类永恒的情感是相通的,不会因时代而改变。真、善、美,是古诗文中隐藏的三要件。凡是健全的人格,必须具备这三要件。因为真是知识的教育,善是意志的教育,美是感情的教育。知识、意志、感情,三方面的教育平均具足,才能培养健全的人格。我们要学习古诗文的另外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它的语言美和形式美。这是我们现代语言所不具备的特点,例如:唐诗都讲究格律、押韵,为什么这样要求?为什么会诞生这样的语言形式?这说明我们中国人在古代会说雅言,非常重视中华文化的形式与内容的锤炼,因此才留给我们后人如此美妙的语言。当然,古诗文的学习不能脱离现实生活,因为每个人都是具体地生活在他所处的时代环境之中。一个人不能毫不关心今天的现实生活,而只去背“四书五经”或唐诗宋词,这是对他生活的一种剥夺,把其生活截成了两截。其实,中华文化的每个时代的文学形式都是每个时代生活方式的真实再现,因此,我们阅读这些经典可以看到普通人的生活、文人的生活等等,从而全方位地了解了每个时代,而且那些美妙的语言从此内化为我们的文化基因,一代一代地继承下去。
  古诗文教育是一种生命教育
  一个人最重要的学习知识的时期是青少年时代,而学校则成了承担这个重要任务的主要场所,因此,学校教育对于文化的传承至关重要。在笔者看来,古诗文教育尤其是古诗的教育在学校培养人的过程中具有重大的价值。人的一生当中,青少年时代是诗的时代。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青少年时代,人的生命力特别旺盛,情感特别丰富,想象力特别丰富,而诗歌又是最容易涵养灵性的语言,所以说青少年时代是诗的时代。而一个人到了成年的时候,情感的爆发力就会有所衰减,想象力也就有所衰减了。因此,中国的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教育,首先应该提倡诗性教育;但是,长期以来不管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在考试的作文当中,在规定题材时,都会注明诗歌除外,一直到现在还是如此,这不得不让人担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因为我们很多时候不懂得诗歌教育对于人生的价值。
  诗歌是一种艺术,而在艺术领域内是一切艺术的奠基工程,是艺术皇冠上面的一颗明珠,其他一切艺术,如果没有诗歌奠基的话,就不能被称为一项真正的艺术。那么,诗歌的教育价值在什么地方呢?笔者认为诗歌教育是一种生命教育。何以这样说呢?要理解这个问题,首先需要明白生命最重要的是什么?当然生命需要存在,重要的东西是摄入必要的食物,但是作为一个社会意义上的人来说,人的生命来自情感。一个人如果没有情感,虽然活着,但是灵魂已经枯死。而且,情感最丰富的时候,也是生命力最旺盛的时候。那么,情感又来自何处呢?从后天来说,情感需要培养,而培养人的情感的丰富性,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读诗,并且学着写诗。所以说,在基础教育阶段,让学生读诗,让学生写诗,最主要的不是要让学生每个人都去做诗人,而是为了每个孩子的生命奠基,为他的人生打下底色。笔者始终相信,一个人不管将来做什么职业,想要成为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就必须对诗抱有终其一生的爱好。如果没有这个爱好,那么,他的人生就缺少了一些光彩,也缺少了一些魅力。
  最应该读唐诗
  中国历史上哪个朝代的人活得最潇洒、最洒脱、最浪漫、最有魅力呢?笔者认为是在唐朝,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读唐诗中体会到。让我们先来欣赏一首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关于这首诗,我想没有人能够比现代诗人闻一多先生评价得更到位的,让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评价的。——“如果刘希夷是卢、骆的狂风暴雨后宁静爽朗的黄昏,张若虚便是风雨后更宁静更爽朗的月夜。《春江花月夜》本用不着介绍,但我们还是忍不住要谈谈。就宫体诗发展的观点看,这首诗尤有大谈的必要。”“在这种诗面前,一切的赞叹是饶舌,几乎是亵渎。它超过了一切的宫体诗有多少路程的距离,读者们自己也知道。我认为用得着一点诠明的倒是下面这几句:‘……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更敻绝的宇宙意识!一个更深沉,更寥廓更宁静的境界!在神奇的永恒前面,作者只有错愕,没有憧憬,没有悲伤。”“‘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这里一番神秘而又亲切的,如梦境的晤谈,有的是强烈的宇宙意识,被宇宙意识升华过的纯洁的爱情,又由爱情辐射出来的同情心,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闻一多先生给这首诗的评价是:“孤篇压倒全唐”,“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为什么给这首诗这么高的评价,因为你读完这首诗,不仅获得了美的语言,更重要的是你获得了生命的情感和对生命的体悟。
  鲁迅先生曾说过,诗歌到了唐朝达到了最高峰,唐朝以后就没有诗了。现在看来,唐朝的古诗广为流传的作品最多,也写得最好。但当时写诗的人都不是什么专业诗人。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首先唐朝时候,诗歌是科举考试必考的,为什么要考诗歌呢,因为诗是人的一种文化素养。唐朝通过科举考试出来的官员,读诗作诗是他们必备的一种才艺,包括中国第一位女皇帝武则天,她的诗歌写得也非常好。其次,读诗作诗已经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之一。这正如我们今天在使用手机,天天在玩微信一个道理,唐代的生活就是把作诗作为日常的生活方式,因此这种形式才会成为一种文化范式。为什么说唐朝人活得潇洒、洒脱、具有魅力呢?这与唐朝人的诗歌修养有很大的关系。唐朝诗人没有一个是为了成为诗人而写诗的,就连李白、杜甫,他们的诗作写得那么漂亮,那么潇洒,但终他们一生也没有为了成为诗人而写诗,他们的理想和抱负都不在于要成为诗人。因此,写诗的功用更多的是会培养人的情感,读的诗多了,写的诗多了,一个人的情感慢慢地就会开始丰富,情感丰富之后,随之而来的是,他的想象力也在丰富。所以说,诗歌可以培养人的情感,可以激发人的想象力。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古典文学是中华文化的上游,而古典文学的载体——文言文,是根底,是骨架。不读文言文,几千年的中华文化,包括文学,我们很难吸收,很难理解。先秦时代是中国文言文形成并逐渐成型的重要时期。它虽然离所谓“今古文”还较有距离,但已经为后来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汉代华丽的赋体、魏晋风骨、唐诗宋词作了铺垫。应该说,从先秦始,中华绚烂的文化便和文言文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所以说,不熟读古文,就不会见识到中文能美到什么程度,也不会领悟古人的造诣能抵达怎样的深度和高度。学习古文可以提高一个人的人格修养。文以载道,经典古文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最好的载体。处世为人的哲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都蕴含其中。背诵和学习这些经典古文,对我们的眼界、胸怀、志气、品格修养的提高大有帮助。
  大家都知道,我们现在所谓的写作,大部分是用现代文来写作,我们的文章就少了很重要的一个层面,那就是简洁、对仗、铿锵、隆重,有些文章甚至是注水内容较多,而文言的厚重恰恰可以弥补现代文的先天不足。如果我们要写一篇2000字的现代文,如果改为文言文来写,可能只需要200字就够了。
  在这里,笔者想分享一段现代著名作家老舍先生自己写的一段自传的文字,是用文言文形式写的,通过这段文字,大家可以品味一下文言文的特殊的魅力。
  舒舍予,字老舍,现年四十岁,面黄无须。生于北平,三岁失怙,可谓无父。志学之年,帝王不存,可谓无君。无父无君,特别孝爱老母,布尔乔亚之仁未能一扫空也。幼读三百千,不求甚解。继学师范,遂奠教书匠之基。及壮,糊口四方,教书为业,甚难发财,每购奖券,以得末彩为荣,示甘于寒贱也。二十七岁发愤著书,科学哲学无所懂,故写小说,博大家一笑,没什么了不得。三十四岁结婚,今已有一女一男,均狡猾可喜。闲时喜养花,不得其法,每每有叶无花,亦不忍弃。书无所不读,全无所获,并不着急。教书做事,均甚认真,往往吃亏,亦不后悔。如是而已,再活四十年也许能有点出息!
  大家可以看一下,这样一段200字的古文,如果换成现代文,是不是会写成一段2000字的文章,说不定文字可能还会更多,但两相比较,笔者认为,古文更有韵味,一则,言简意赅,有现代文表达不出来的效果,二则,富有文气。当然,笔者并没有要现代人都去写古文的意思,但是如果我们能在写作时,可以适当当用一下文言文,能够文白相济,可能我们的文章就会更有活力,更有味道。
  也许很多人并不以为然,但是在这里笔者想和诸位分享一篇几天前看到文章——《中文和汉语的区别》,虽然此文可能有些偏激,但是却指出了一点核心的问题。比如,文中提到“做世界公民,不必懂中文,只识一些汉语即可;而贵子弟——不,我又犯错了,对不起,‘贵子弟’和‘贤伉俪’是真正的中文,汉语应该叫‘你的孩子’和‘你们夫妇俩’”,两个现代词语,两个古文词语,诸位可以品味一下这四个词语的意味,显然古文有一种文化的味道在里面。此外,还提到了唐代大诗人杜甫《望岳》里面的一个词“齐鲁”,如果换成现代词语,可能会变成“山东地区”,那么,“齐鲁”一词就是中文,而“山东地区”就是汉语,“齐鲁”有春秋战国的时空感,而“山东地区”则让人产生不了人文的联想。这就是古文的魅力所在。
  怎样算是成功的古诗文教育
  既然学习古诗文如此重要,那么就需要明白如何来学习古诗文。在当下中国,我们学古诗文最重要的意义是可以探知自己的祖先从何而来,因为传统文化中,古诗文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当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糟粕也是不少的。不过它为何能保留几千年呢?我们既不能简单地否定,更不能简单地肯定。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对此要认真加以研究辨析。在这方面,五四时期的文化学者做出了很大贡献。很多人批评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破坏,但是却忘了他们“整理国故运动”中运用西方新方法来整理中国传统文化,其实是为中国传统文化接续文脉。
  我觉得学古诗文首先要明白的是我们的学习是为了了解知道古人的情感、思想、意识,但并非完全遵从他们。阅读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东西,会有历史感,对今天的现实会有洞穿感。若是能培养学生对古诗文持续不衰的兴趣,觉得古诗文原来这么有趣,引导他们入门,便是一种成功的教育。 爱生活,有情趣,平等,宽容……这些应该成为古诗文入选教材的标准。 其次,中小学生要把古文的基础知识学扎实,这是一个基础,没有这样的基础,一个人很难有功底,很难把古文真正学好。
  中小学古诗文教育其重要性在于为成人的古诗文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中小学古诗文教育需要注重未成年人的受教心理,不可硬灌;要选在他们理解能力范围内的东西,这就要对学生的整体素质有恰当的把握。同时,讲授时最好主要讲授类似喜、怒、哀、乐、惊、恐、悲等人类共同情感的东西。若要讲是非判断的东西,最好运用讨论式,而非以标准乃至唯一答案供给学生,不要用自己的结论来束缚学生的认知。此外,当今各类的古诗文选本选入的篇目值得商榷,从低年段来说,量的问题可能解决了,但是质的问题还没真正解决,比如,如果把《孝经》和《二十四孝》等这样的蒙学读物选入读本,恐怕就无助于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的认同情感。在小学高年级选本中,抒情等情感性篇目偏多,从选材上应该更广博一些,应适当加入清晰且有逻辑的说明性文字,以便培养学生的理性认知。比如可选入《天工开物》《农政全书》《本草纲目》《水经注》等较为精练清晰的文字,应该让古文与科学、逻辑等方面产生联系,甚至可以选些商业性的文字,让学生们知道古人也在思考比较现代性的问题。
  此外,在教学上,同样要讲究方法。“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学生要有大量的阅读积累,这样在今后才会有更深刻的体悟,当然,一味靠学生自己理解和感悟也是不行的,如果学生只有读而没有老师的指点,很难有质的提升,因此,古诗文的教育要坚持学与教的有机统一,教师在学生理解的难点和关键点上给予指导也就可以了。
  学古诗文是为了做一个现代人
  有很多人对学习古诗文有误解,认为学了这些诗文也不能吃,也不能喝,甚至想到是不是还要回到古代那样的生活,我必须告诉各位,其实这是一种功利思维在作怪,当然,读了古诗文,的确可能不能马上看到什么成效,获得什么收益,但是,学习古诗文一个最大的好处在于能涵养一个人的心性并为之奠定坚实的文化底蕴,而最重要的是,这样一种文化熏陶正是我们作为一个现代人与自己的先人进行对话的基本途径。现代著名文史学家顾随先生曾经说过:“学古诗文的目的是为了做一个现代人。”一个人学习了古诗文,能够爱生活、有情趣、平等待人、学会宽容,而且可以获得阅读体验和精神感悟,这无疑是最大的收获。 一个现代中国人,没有对自己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从严格意义上讲,尤其从文化意义上来说,不能算作一个真正的现代人。
(作者单位:张胜强,华樾教育研究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11:25 , Processed in 0.06406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