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记忆中的音乐诗人罗大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8-19 09:26: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歌手不多情,时光就无情

                ----我记忆中的音乐诗人罗大佑[zt]

  罗大佑老了,因为光阴老了。

  光阴老了,罗大佑的歌却一点不显老。歌没有老,老了的歌手在老去的光阴中终究还是年轻的。记忆是保鲜的。可以让时光倒流。

  我老了吗?我们也老了?重听罗大佑的老歌,仿佛又回到昨天。与明天相比,今天已老。可被歌声泡软了的心,可被歌声唤醒了的昨天,一点也没老啊。

  新世纪,新人类,新生活,新思想,对于一个日渐老去的歌手无疑是新的考验。好在罗大佑的歌从一开始就述说着光阴的故事,光阴,也会对他手下留情。是啊,歌手不多情,时光就无情。

  风雨故人来。罗大佑再开演唱会,他又在我们家门口“之乎者也”了。无论新歌,还是旧歌新唱,可能是因为听罗大佑的名字听得太多、太久、太频繁了,在我记忆里,罗大佑就等于怀旧!怪不得有人把罗大佑和费翔、齐豫说成是“怀旧三剑客”。  

  有一些人以诗人自称,社会也以诗人为之命名,为了支撑头顶桂冠的重负,他们一辈子都在勤勤恳恳地写诗,然而除了制造一大堆语言的魔方之外,不见得有谁能记住他们的任何一首诗。这是诗人的悲哀。还有一些人,似乎与诗人这个荣耀且浪漫的称号无缘,然而他信口道来的某一句话,使你心弦一颤,那里面似乎包容着事物的本质,于是他平凡的面孔也因为瞬间灿烂的表情而使你过目不忘。

  我不知道自己属于前者还是后者。我也算个在大陆诗坛上闯荡了多年的男人,我从来没怀疑过自己这方面的天赋与创造力, 甚至职业都注定了我不断和周围的新旧诗人们打交道,我想自己和诗歌应该说很有缘份的了。然而,接触到罗大佑一系列歌曲之后,我承认自己产生了小小的自卑感。按道理罗大佑这个名字应该属于音乐界的,隔行如隔山,从没听说谁把他划入诗人的圈子,但我不得不肯定;罗大佑,具有最良好最完善的诗人气质。他的歌词,印在纸上,可以当作诗来读。我不想把它和汪国真的诗作比较。没法比。

  穿过你的黑发的我的手,是罗大佑一支歌曲的标题。此刻我正把这十个汉字写在方格稿纸的上端。我仿佛听见了黑发的汹涌与手掌的抚慰,电闪雷鸣,刻骨铭心。我相信这娓娓道来的一句白话,比一首完整的爱情诗更有说服力。它留下了一望无际的空白,除了凝滞为永恒的发型与手势之外,我什么也看不见。但是我听见了一颗心的跳动。一颗心,在为爱情而跳动,像夺路而走的麋鹿在雨后泥泞的小路上跳动,留下了梅花状的蹄痕。世界上还有比之更神圣更纯粹的事件了吗,一颗纤尘不染的心,在为风驰电掣的爱情而跳动,而痛苦或欢乐。。

  "穿过你的黑发的我的手,穿过你的心情的我的脸",这个简洁生动的意象令我联想到俄罗斯叶赛宁的一首诗,原文已记不清了,大意是:爱人的小手像两只洁白的天鹅,在我黑发的波浪中间漫游……所以说,千万不要把罗大佑的歌曲视若风花雪月的通俗文字,它本身蕴藉着浓郁得挥掸不开的诗意。

  穿过你的黑发的我的手,正是罗大估为温柔所设的比喻。温柔正是一只超现实主义之手对蓬乱潦草的心绪的梳理与抚慰。这句话太美了。这句话不比普希金逊色。这句话感动得我没办法,简直想骂人了。这句话我肯定终生难忘。

  在知晓罗大佑这个名字之前不少年,我就听过他创作的歌曲了。《童年》,谁都会唱。"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操场边的秋千上只有那蝴蝶停在上面,黑板上老师的粉笔叽叽喳喳叫个不停,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着幸福的童年……"那位不相信山里面住着神仙、而且口袋里没有半毛钱的小男孩,却心有灵犀地等待着隔壁班的那个女孩走过窗前,这足以证明青春的清贫与富有。

  《童年》最令我难以忘怀的就是这个小小的细节了。当时我还以为它只是无名氏创作的台湾校园歌曲,后来才知道它是罗大佑早期的成名作。《童年》里闪耀的快镜头令人目不暇接,我是把它视作追怀青春的黑白两色的幻灯片。

  我下面要开列一串罗大佑歌曲的标题:《光阴的故事》、《恋曲1990》、《爱人同志》、《东方之珠》、《红尘滚滚》、《之乎者也》、《鹿港小镇》、《乡愁四韵》……我们在《童年》中蒙昧未开,在《野百合也有春天》中情窦初开,在《穿过你的黑发的我的手》里恋爱,在《光阴的故事》里少年说愁,在《恋曲1990》中失恋,在《东方之珠》里憧憬未来,在《爱人同志》中绝望,在《之乎者也》中长大成人……我听见青春在他的音乐里电闪雷鸣,刻骨铭心。

  你逐一浏览不知作何感想?它们出自同一人之手,它们像川端康成小说里纸叠的千只鹤一样联翩而去、雁字成行,这个人因为这一切而辉煌如富翁,他简直是在创造奇迹。要知道,被他信手涂抹在五线谱上的这每一首歌,都插了翅膀般深入民间、被众口相传,简直是在精神领域里流通的货币,其价值无法评估。

  一位诗人,一生中如有一篇作品获得如此深广的读者群,那已算莫大的成功了。而罗大佑却以层出不穷的饱满状态,向天南海北辐射着情感的冲击波,直到1993年他以《东方之珠》重振雄风的时候,才刚刚40岁啊!一位40岁的男人,硕果累累,彩霞满天,他亲手谱写的歌曲几乎每一分钟,都在被不同地域里成百上千的心灵同时咏唱着,或同时倾听着。

  这些歌曲不仅进入了天女散花般的磁带、唱片、电视、电影、广播,更进入了心灵。这种传播效应令我联想到宋朝的婉约派词人柳永,"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这并不夸张的赞誉足以证明其流传之广。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有兰舟催发的《雨霖铃》,罗大佑也以《恋曲1990》咏叹过人间的悲欢离合、阴晴圆缺:"乌溜溜的黑眼珠和你的笑脸,怎么能够忘记你容颜的转变……苍茫茫的天涯路是你的漂泊,寻寻觅觅常相守是我的脚步。黑漆漆的孤枕边有你的温柔,醒来后的清晨里有我的哀愁……"可见人类最本质的情感是历万古而不变、一脉相承的。

  从报纸上得知,《恋曲1990》是罗大佑为张艾嘉主演影片《超级杀手》所配的主题歌,而当时他与张艾嘉虽然经历了热恋但已劳燕分飞了。可以把它看作罗大佑献给昔日情人的礼物。

  他似乎永远是一个游吟诗人,叛逆、非凡、特立独行,又充满神秘。在我的字典里,他总是和王小波、崔健、村上春树、王朔排列在一起的。他们是都市的异类,引领过多么强劲的都市风尚啊,但现在,尽管我们和他们都不愿意承认,但毕竟他们已经过时了!

  我不忍心背叛罗大佑,就像不忍心背叛自己的那一个抒情时代,尽管很多人号称要以郭敬明、以周杰伦、以“超女”,为那个时代送葬。

  当快餐替代诗歌,当性爱替代恋爱,当“超女”替代琼瑶,当搞笑替代抒情,当周杰伦替代罗大佑……我知道,罗大佑和他所代表的一个时代,已经远去。

  罗大佑,一位从鹿港小镇里走出来的田园诗人,一位不习惯都市霓虹灯的布衣草履的理想主义者,爱情对于他属于乡愁的一种,而乡愁则验证着他终生的爱情。他写出了海枯石烂的誓言。

  他没有对时间失约,而是时间对他失约了。所以,罗大佑将是时间的胜利者。这就是罗大佑关于光阴的故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28 02:07 , Processed in 0.112398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