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薛华克:我的每一次出发都是从零开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12 12:40: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薛华克:我的每一次出发都是从零开始
来源:鄞州摄影网  作者:陈晓旻  时间:2011/9/14

  人物名片:薛华克,1953年生于浙江,现为中国美术学院摄影教授,中国摄影家协会教育委员会委员,英国皇家摄影学会终身高级会士,浙江省民俗摄影协会主席。自1984年起从事职业摄影。《初为人母的美丽》获评第二十三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艺术组银质收藏作品,七件摄影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主要著作有《出色的旅游摄影(译作)》、《照片拍摄技巧(译作)》、《户外摄影(译作)》、《旅游摄影》、《旅游风光摄影》、《光与影的奥秘》、《瞬间艺术》、《摄影教程》等。
  8月26日,薛华克应邀在宁波大学园区(鄞州区)图书馆“明州大讲堂”作了题为《专业摄影及摄影作品欣赏》的讲座。
我的每一次出发都是从零开始
——摄影家薛华克访谈

  记者:薛老师,您是什么时候开始摄影的?
  薛华克:对摄影的喜爱是从我父亲的一部单反相机开始的,影像带来的一次次的冲击,让我对摄影有了最初的体验。大学毕业后,学化学的我到了杭州大学的摄影系任教,由于当时国内对摄影艺术的理解还不成熟,无论从技术还是设备都对当时的教学形成了阻碍,于是我离开了学校,做了一名职业摄影师。
  开始我在商检局工作,搞产品的专业摄影,从技术上来说,我的专业知识远远用不完;从人生的体验来说,那样的生活非常稳定,但是一眼可以望到头、可以看到自己60岁的模样不是我想要的。应该说自己那时还是很有志向的,我想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生活,去发现,去思考,去创作。
  于是我辞职了。这在当时确实需要勇气。除了在全国各地行走创作,我就宅在家里写书做翻译,有了钱再继续行走。走遍全国各地后,我看着地图,只有西藏自己还没有去过,这1300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的天有多蓝?人又如何?于是我踏上了西藏的土地。
  记者:镜头是您观察世界的一个角度,西藏又是您创作最多的题材,西藏在您的心目中是怎样的?
  薛华克:我走过很多名山大川,只有到了藏区才会有“心里敞亮、有光”的感觉。每当我注视藏族牧民的目光时,犹如循着一条平直的新路,感觉可以直抵人心底。西藏是这样一个地方:那里的人们带着虔诚,不远千里匍匐前行,来到他们心中的圣地,达成一次心愿;西藏又是那样一个地方,外来的人带着好奇,跋涉千山跨越万水,多焦躁的人到了那儿,心就宁静了。
  当然,现在的西藏有了新的发展变化。我也准备在今年划一个大的逗号或者句号,把二三十年拍的西藏人像重新做了总结,年底的时候我会分别出黑白和彩色两本自己认为经典的画册。
  记者:能给我们讲讲在西藏最难忘的经历么?这对您的摄影创作有什么影响或者收获?
  薛华克:20多年来,我已经记不清去过西藏多少次了,但最难忘的是第二次,也就是1990年的那次,我在西藏呆了半年,经历的困难是再也无法超越的。如果把它记录下来一定是一部好的电影,可惜那时没有数码设备。
  西藏最大的不便是交通,尤其藏北,当时几乎没有一条像样的路。我们5个人开着一辆改装过的卡车,踏上了藏北无人区。路况差得简直无法形容,陷车是常有的事,而且一整天几乎碰不见一辆车子,一旦出事根本无法求援。
  由于经济原因我当时花了两三万元买的是辆旧的跃进卡车,所有的人都不相信这样的旧车能够穿越西藏,而且竟然还翻越了唐古拉山,一路上油箱的水温上去的时候,我们就拿冷水浇,可是终究被我们开坏了,车子停在一个叫双湖的地方。
  车子动不了,随行的三个人打退堂鼓回去了,只剩下我和我的学生,而我们俩都不会开车。我让学生到西宁去买变速箱,最快速度计算往返也要15天,我就天天守在坏了的汽车旁边,那时还没有手机。幸好车子里贮备了足够的粮食和咸菜,有可以做饭的地方。在等待的日子里,我每天往不同的方向走,试图遇到一户藏民,和他们说说话。因为人多日在一个空旷无人的野外是非常寂寞的。
  终于在半个月之后看到了变速箱,可是买来的型号并不适用,我又花了两天时间用锉刀磨去边角,把它装了上去。更大的麻烦是,我和学生都不会开车!我做了个不可思议的决定:自己开,为了安慰学生,我告诉他,我其实会开的。既然照相是我自己学会的,开车也一定会!这肯定要比骑自行车容易!我这么鼓励自己。发动油门,我咬咬牙从一挡两挡缓慢地开过去。一个下午开下来,我学生说:老师,你开得很好……这半年时间,很多遇到的事情是无法想像的,但也可以说是最难忘的,我的学生说,他回去都可以开一个跃进汽车的修理店了。
  我相信,认真的付出一定会有回报。记得有一次大雪灾,我困在一个村里哪儿也去不了,干脆沉下心和老乡们呆在一起,聊了很多,但也拍下了好照片。我后来也曾经驾着摩托车、吉普车进藏,一次次地穿越青藏公路、新藏公路和被称为“天下第一险”的川藏公路,走阿里,上珠峰,踏遍藏北无人区。有时还常常选择几乎无人冒险的泥石流、塌方、雪崩多发的雨季和冰雪封山的冬天入藏。其实我就是为了真正了解藏人完整的生活,并体验他们的生活,用相机原汁原味地记下来。
  记者:我发现您的照片,特别注重表现眼神?
  薛华克:不完全是眼神,但是眼神一定是表现人性的东西。一个内心丰富的人,他的眼神是有内涵的。而一个平庸的人呢,眼神一定是平淡的。我相信只要有一定阅历的人,能够容易从眼神里看到一个人的内在。在我的镜头光影下,我希望那些藏区或者新疆地区的人们,有着最从容的表情,孩子澄澈的眼神,女子安详的面容,老人温暖的目光……当大家欣赏着这些摄影作品的时候,仿佛在和他们进行着最自然的交谈和沟通,那些眼睛,是真实的,仿佛一潭泉水,一下子就装满了你的心灵。
  记者:您的作品很有层次感,有油画的效果,是您本人追求的审美吗?
  薛华克:这可能跟我个人的审美有关。这是我自己喜欢的一种艺术风格,连在商业摄影中,我都会用这种手法来表现。比如前一阵我拍了一组服装的题材,根本没有后期的处理,但非常像油画。
  我倒是想表达另一个观点。我觉得摄影其实表达出来的效果是油画无法达到的。我们今天说摄影像油画,只是因为油画出现得早,有了先入为主的观点。为什么不说写实的油画像摄影呢?
  同时,我很庆幸的是,我选择了摄影,而不是油画,因为油画有如此悠久的历史,只要你去过国外的很多著名博物馆,你会发现要超越真的很难,尤其现在我们的心很难静下来。而摄影才发展100年,我们有很多的机会自己开创风格,只要你在思考,你在付出,你就能够站在世界前沿。真像莫非说的,我的很多摄影作品是拿命换来的。
  记者:“找一个跟内心起反应的题材”是您摄影创作的准则,是否可以说您从事的是“人文摄影”?
  薛华克:我想人文摄影包含的内容很广。国内摄影界曾经把纪实摄影、新闻摄影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因为他们最关注社会和人类生存的状态和命运。确实如此。后来又把当代艺术提到很高的位置,这我觉得有点炒过头了,因为中国的当代艺术摄影很多是在跟着西方走跟着市场走,缺少自己的文化坐标。
  每个人都可以拍出人文题材的作品,或者说是人性的东西,但这一定跟他本人的艺术修养、美学修养、人文情怀、道德观等有关。我一直觉得真正的艺术一定是从人性的本来面目出发的,是人性中最纯粹,最原始的东西。
  记者:您说过在日常生活中自己是一个“没有激情的人”,这是您保持独立观察的方式?
  薛华克:这可能跟一个人的阅历有吧,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如果你能做到这些,你就不会那么容易地一惊一乍,当然,不太容易激动,并不代表缺少敏感,相反我们要始终对艺术保持敏感。艺术家最怕缺少悟性和固步自封。正如喝咖啡,到最后回味的那一刻才是感觉,或者品红酒,最后吞咽的一秒才是滋味。
  所以在我的作品里没有那些很戏剧性的场面,而是一种打动人的宁静,也就是你觉得看了3日还能看。正如朋友的评价,你的照片中的人不美,但是很真。也许,正因为能够保持内心的安然,才能保持作品的宁静。所以,我的每一次出发都是从零开始。
  记者:现在摄影越来越大众化,也就是技术门槛越来越低,特别是旅游摄影是大家接触最多的,很多人开博客,想把旅途中的经历让更多的人分享,您有什么技巧和经验告诉大家么?
  薛华克:摄影不是万能的,有时文字的力量更强大。所以巧妙地结合更好,摄影需要充分发挥文字无法表达的那个空间。比如我有一次去斯里兰卡旅游,就拍了别人在那儿拍结婚照的系列,这是非常生动的。
  我认为,照片因为文字而精彩,文字因为照片而必要。读图时代,如果只有照片没有文字显得缺少深度,但是没有图片,也一定是枯燥乏味的,所以一定要各司其职。
  至于具体的角度,每个人的感受力和审美是不一样的。我们常说意境,我想好的风景照也是如此,一定要情景交融。在我看来,每一幅风景都有场景感,比如到了欧洲,你会有历史的遐想,到了马赛港,你会想到基督山伯爵。
  记者:您另一个身份是英国皇家摄影学会终身高级会士,国外的摄影圈有什么不一样?
  薛华克:世界上有很多摄影协会,大多是沙龙和非官方的,基本上是行业之内,纯粹的唯美的一种追求。而英国皇家摄影学会跟他们不一样,这是1853年成立的有国家影响力的宽泛的学术性摄影协会,包括新闻摄影和纪实摄影,其专刊也经常刊登历史照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16 17:01 , Processed in 0.20586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