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黄耀红:什么都该“进校园”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15 08:28: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黄耀红:什么都该“进校园”吗?
作者:黄耀红



  在中国,你知道如何表达某事的重要性吗?不是“务必如何”,而说“让其进校园”。
  “核心价值观”很重要,故“价值观教育进校园”;“两型社会”很重要,故“两型教育进校园”;安全很重要,故“安全教育进校园”;消防很重要,故“消防教育进校园”;城市文明创建很重,故“文明创建进校园”;国学很重要,故“国学进校园”;性普及很重要,故“性教育进校园”……
  在一个崇尚标语的国度,总有一些句子一夜风行,铺天盖地;总有一些句式,相因相袭,勿庸质疑。
  与其说,这是一种语言传染,莫如说是一种路径依赖。每一种说法,似乎都爬到了一个“道理”的至高点,对其正当性与必要性的怀疑几乎就等于站到了政府治理、社会治理与文化治理的对立面,就是不识时务,不识大局,就是不听话,不合作,不尽责。
  因此,在诸如此类的口号下,学校不但不能有丝毫怨言,甚至该怀着莫名的感恩才对:毕竟人们想到的是“进学校”,而不是“进公司”“进银行”“进机关”。不要说人们不关心教育,不关注学校,不在乎孩子,这不,现在,什么重要都从你那里“进”,你有什么不满的?
  “进校园”的背后,其实埋伏着一个巨大的逻辑前提。社会治理的通行思路就是发现问题,归因问题,解决问题,而问题盘根错节,解决起来亦非朝夕之功,因此,很多时候,只能诉诸明日,祈望未来,此之谓“从娃娃抓起”。“从娃娃抓起”乃教育之至理,不“进校园”又何以抓住“娃娃”呢?
  或许,正因为意识到一个社会问题的严重性与深远性,人们才会如此重新发现教育,寄望教育,才会以“进校园”的话语来表达教育的肩负,才会将教育当作一个公共话题,将学校当作由现实通往理想、由今天通向明天的桥梁。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怀着极大的善意将形形色色的“进校园”之初衷,理解为出发点上的“重视”。
  然而,这仅仅只是对初衷的理解。
  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它的实际影响远非“重视”可以概括,恰恰相反,它所暴露的是人们对于教育、对于学校、对于育人过程的简单、粗暴、无知与轻视。
  到底什么该进校园?回答这个问题,你得明白学校究竟是怎样一个地方。你会说,在“单位社会”里,一所小学,一所中学,不也就是整个社会治理体系里的一个“功能单位”吗?既然是一个社会治理的基层单位,理所当然要处于由社区、街道或公安、工商、税务、计划生育等部门编织起来的治理之网中,理所当然要承担起相应的社会治理功能。
  按目前这种科层式教育行政架构,学校必然要听命于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而教育行政部门作为政府力量的组成之一,显然要听命于政府的统一要求。这样一来,学校不仅是社会治理的“功能单位”,而且是教育行政主导系统下的一个处于最终端的“结构单位”,也是处于科层组织最底端的“结构单位”。
  如果我们仅仅将学校理解为社会治理的功能单位与行业治理的结构单位,那么,学校与机关,与超市、与公司、与银行有什么区别?它们都是一样的单位吗?一个校长与一个科长、一个董事长是一样的角色吗?
  看不到学校作为单位的特殊性,其本质乃是看不到学校培育人的庄严性与神圣性。什么都“进校园”的背后,恰恰暴露出一些人对学校办学规律的无知,对教师教书育人过程的无知,对人的成长与发展过程的无知。
  要知道,学校因教育而存在,因文化的传承与人的成长而存在。学校相对于一般的功能单位与结构单位而言,它是一个品质单位,是一个涵养文明、培育人性、传递文明薪火的“品质单位”。
  对于“人”的发现,理解,尊重,成全与造就,才是学校的全部天职。其实,我们都是“人”,所有教育的常识都可以通过“自问”得来?如果你还是个七八岁,十多岁的孩子,你愿意坐在那里听那么多僵硬的教条、死板的教化、空洞的灌输吗?什么是“两型教育”?什么是“文明创建”?那满墙的理念,满幅的标语,他们能懂吗,他们愿看吗?成人社会的这些法则跟一个数星星的童年世界之间有什么关系?我们自以为是的这些价值与规训跟一个童年生命的成长到底有什么关联?
  我们教育的到底是在以“社会为本”还是以“真实的生命成长”为本?
  你说,正因为不懂,我们要从小就教他们呀?对,你将成人社会的这些价值与理念生硬的塞给童年,结果是儿童越来越不像个孩子,说大话、说假话、说空话的种子很早就播到他们心里,可以预期,他们长大了,一定也是标语制造者与传递者。
  稍微回顾一下历史,你看看,多年来,我们曾以口号的方式,让多少东西进过校园啊?“军体进校园”,贫下中农“进校园”,样板戏进进校园,如今,它们还在“校园“吗?那些话语与影像,如今都在哪里?它们当初那么不容置疑,是否都在一代人的心里发过芽,开过花?
  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不是生产机器零件,不是制造工具的地方。生命的不可逆,成长的可能性、文化的创造力,人格的独立性,这些才是“教育立人”的全部价值。那么,什么该进校园呢?人类最优秀的思想精华,人类最伟大的科学发现,是强大的技术革新,它们重构青少年的生命时空,助其实现人生超越,点燃文化梦想与创造亮光的一切精神文化资源。它们进了校园,校园才是校园。同时,也只有一流的校长与一流的教师进了校园,校园才是校园。
  学校因为人,因为文化而有着别样的气质。实在想不出,这个世界上,到底还有什么工作能比教育更需要宁静致远的精神气质,还有什么事业更需要如此独立、如此自主的发展环境,还有什么工作更需要这样的艺术激情与创造诗意?
  一切美与艺术的创造,都有其常识。你见过一个作家,一个音乐家,一个建筑学家在艺术创造的时候,有某种外部的力量站在旁边指指点点,规定这、规定那吗?那样的外力存在,很可能是在以一个貌似伟大的名义,在对美与艺术、人性与自由进行围剿和扼杀而已。
  敬畏人,敬畏生命,敬畏创造,才会敬畏教育,敬畏学校。而所有的敬畏都是对常识的敬畏,对自身的敬畏。如是看来,如果你想表达足够重视,能不能就让一所学校安安静静去办学,干干净净做教育,一心一意培育人,少点折腾,少点瞎指挥,少点乱作为,能不能让所有的学校都成为一个文明的星座,让人看见它所散发的理性光辉与个性魅力?
  不怕浮躁成风,就怕学校随着社会一起浮躁;不怕人心不古,就怕学校失去良知;不怕口号与理念,就怕学校从此失去了自主、个性与创造力。
  而熄灭学校的魅力,最简单的办法就会让它沦为权力法则下的一颗棋子。这才是对学校最大的轻视。
  用脚都可以想到,当一个校长今天听命于这“创建”那“创建”的规定,明天听命于“这个进校园”“那个进校园”的硬性要求,而所有发出指令的人,都那么颐指气使,机械刻板,不容变通,而每个号令又总以一种“运动式”的思维来制造“这必须”“那务必”的“动作要领”。甚至还迫使教师与学生牺牲周末、节假日制造那么多“假材料”,挂出那么多“假标语”,说那么多“假话”以迎检过关。
  姑且不论这个校长、这群教师所经历的精神苦闷,只须问:纵使他怀抱着教育的理想,他还有多少时间来思考课堂,思想课程,思考一个孩子的成长之道,思考一所学校的文化使命呢?
  其实,你我都看见了问题,为什么没有改变呢?这就在提问,提问我们这个时代,我们是不是有足够的常识,足够的气量,足够的反思,足够的智商、使命与责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6 05:31 , Processed in 0.07241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