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走进微批评时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2-7 00:03: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走进微批评时代2015年02月06日来源:中国作家网 李 震
  无论我们是否愿意接受,文艺批评已经随着微博、微信、微电影一起走进了微时代。也就是说,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微批评时代。
  微时代原本是一桩媒介技术的后果。在自媒体世界里,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信息的发布者,甚至成为意见领袖。从博客到微博再到微信,个体在信息传播中的主体性逐步凸显,信息的体量日渐微小化、碎片化,意见的表达日益个人化、人性化。
  微时代的到来标志着个体主体性以媒介方式的确立,也标志着信息传播开始普罗化、大众化,微电影的出现就意味着电影的普及化和大众化,微批评同样如此。文艺批评、文化批评、社会批评都曾是受过专业教育的职业批评家的职责和权力,而在微批评时代,普罗大众随时都可以通过微博、微信发表批评意见,每个人都可能是批评家。从近年来微信中出现的一些批评言论来看,大众的批评水准尽管参差不齐,但部分言论异常精辟,甚至令众多职业批评家汗颜。
  “微”是一种能力。对批评而言,一语中的者是高人,一语道破天机者是神人。如果用只言片语便可道破一个用长篇大论才能说清楚的观点或道理,那就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没有深刻的体悟、高超的概括力和卓越的语言天赋是不可能具备的。
  “微”是一种自由。批评之“微”,确为一种心灵的自由表达。因为,微批评没有必须表达的压力,也没有写文章的负担,更没有引经据典、资料索引的拖累,只要有知性、悟性,可以与批评对象的强对流爆发刹那的闪电,即可完成微批评的全部过程。而这珍贵的刹那,只有在心灵极度自由的状态下才可能出现。
  “微”是一种个性。微批评本来就是个性的一种展现。一般来说,能够对某种文艺作品、文化现象、社会现象发出精辟见解的人,大多是富有个性魅力的人。所以微批评原本就是一种个性化的批评,是批评对象的个性与批评家个性的一种碰撞和契合。
  “微”是一种权力。微批评的出现使“人人都是批评家”成为可能,也可以说,“微”赋予了每一个人批评的权力。在这个意义上说,微批评也是人们对自己批评权力的行使,也是言说权、话语权的一种表达。
  微批评虽然是由媒介技术赋予的、在微时代才出现的一种批评样态,但微批评在中国的批评传统中并不是没有根基的。中国古代的文艺批评特别是诗评与画评,就具有很强的微批评特质。中国传统的文艺批评是一种感悟式、点评式批评,以诗论诗,以境会境,画龙点睛,充满妙悟,很像今天的微批评。即使是对鸿篇巨制的小说也是如此,金圣叹评《水浒》、脂砚斋评《石头记》,也没有用长篇大论,而是采用眉批、圈点、点评的只言片语就入木三分。此外,汉语的表达方式从古至今都是将“以片言知百义”、“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作为最高境界的。在当代专业文艺批评中,也有微批评的传统,那就是“酷评”,酷评的样态与微批评基本一致:短小而尖锐,只言片语却一语中的。酷评之“酷”,意在犀利、尖刻、酣畅淋漓,似也是微批评所追求的风格。
  微批评的出现对专业批评到底意味着什么?这不能一概而论。就事实而言,微批评是鱼龙混杂的。因此,微批评对专业批评来说既有挑战的一面,也有将批评世俗化的一面,既有对专业批评家构成启迪和提升的一面,也有将批评乃至批评家稀释掉的危险。
  然而,微批评的出现对专业批评一定是有影响的。它至少是专业批评的一个参照,是专业批评不可忽视的资源。试想,如果某些专业批评家的批评水准总是低于微批评家,那他将如何面对读者,如何面对自己?因此,面对微批评,专业批评家应该有自觉的应对策略。
  专业批评家不可以忽视微批评的存在,而应当密切关注微批评,将微批评充分纳入自己的视野,从中发现更多批评资源、批评视角和真知灼见。专业批评家应进一步加强专业性和学理性,以保持专业批评的学术品格和权威性。要实现此目的,批评家就必须加强批评理论和批评方法的学习和训练,加强对批评对象、特别是文艺作品的直觉把握和感悟能力。专业批评与微批评之间应该构成一种对话关系。专业批评家通过对话充分了解微批评家们的观点,微批评家也可以通过对话在专业批评中寻找参照、寻找灵感,以实现专业批评和微批评之间的互补互动,协调发展。这种互补互动关系,必将构成当今批评一个强大的张力场,共同营造当今批评的繁荣,共同推动文艺的发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6 10:15 , Processed in 0.095119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