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0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赵长青诗歌集《飞翔的乐章》研讨会召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11 10:10: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赵长青诗歌集《飞翔的乐章》研讨会召开

  12月5日,中国作协创研部召开 赵长青诗集《飞翔的乐章》研讨会。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陈建功,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杨承志和三十多位位诗人、诗评家、书法评论家共同研讨中国书法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副主席赵长青的诗歌作品。会议由创研部主任胡平主持。
  陈建功在致辞中说:赵长青是一个时代的歌者、生活的歌者,他永远置身于滚滚的生活洪流中,不竭地寻找歌唱的题材。在欢庆建党80周年的人海中,他的思绪和白鸽一起飞翔,最后汇成了“飞翔的乐章”;在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队伍中,他的心潮也涌动难遏,直抵云天,最终汇成高鸣的进军曲;在香港回归之夜,他把百年的心愿,托付给舞动的长龙,把无尽的情缘,投入盈溢的美酒;在共和国的50华诞,他又把奔腾的三江作为琴弦,叙说“情与火编织的故事,歌与诗合成的乐章”……他的情感是如此的真挚、率真,以致有时甚至忘记借助含蓄、曲折、委婉、隐喻等艺术手段,他表达的是另一种诗意,另一种风格,我称之“和山岳江河一道酣畅地歌唱”。在中华民族朝着复兴之路迅猛奔跑的时刻,这种忘情地投入的歌者和呐喊者,这种把自身的喜怒哀乐和家国情怀相熔铸的精神,显得格外珍贵。
  与会专家认为,赵长青诗集《飞翔的乐章》是一部现实主义的抒情之作,诗集中的作品无论是长诗、短章还是歌词,无不体现着诗人明朗而饱满的情怀。他的作品字里行间都散发着忠诚于时代、热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和努力追求社会人文价值的品格与精神。
  与会者谈到,赵长青的作品有一条清晰的传承脉络。他从小喜欢诗歌,几十年初衷不改,是贺敬之的《放歌集》使他和政治抒情诗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的诗歌之路对许多喜欢诗歌的人是一种提醒。一个诗人的成功必然有一条传承的脉络,他的作品也一定是人生经历与前人文化经验的结晶。作一个普普通通的人,认认真真地生活,在履行自己社会责任的同时,潜心于诗歌创作。不以诗人自居,不急功近利,不为虚荣,更不是为了什么“主义”、“流派”和“文学史”,完全是出于对诗歌的热爱,以这种与世界对话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感知、体验和领悟。
  评论家认为,赵长青既是一个诗人,又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活生生的人,他生命中有着他所从属的,民族、历史与现实生活中的文化经验,在他作品的字里行间都会体现着来自生命的潜在的经验,不是刻意的制造,而是一种自然的流淌。深入内心的世界,面对现实的生活,这样的作品是值得信赖。
  与会者还谈到,现在很多诗让人读不懂,而赵长青的诗读起来朗朗上口,晓畅明白,与读者没有阻隔感,既有鲜明的主题,又有形象化的概括,既有对历史的沉思,又有对现实的观照。评论家认为,这与作者也擅写歌词有关,过于隐晦或曲折的表达不适于其内涵和主题,他的诗,更易于朗诵和歌唱。赵长青的诗歌多为直抒胸臆之作,情绪高昂饱满,他的语言也是倾向于明快质朴而少修辞雕饰。正如黄遵宪所倡导的“我手写我口”的诗歌主张,无论是表现内容还是形式自由等方面,都有着与他自己的艺术理解相互激发相互提炼的独到之处。
  出席研讨会的还有:雷抒雁、范咏戈、蒋巍、张同吾、林莽、陈福民、刘家科、商泽军、张瑞田、李晓虹、赵学敏、吴震启、李甲琴、白秋晨、高庆春、 于恩东、张志和、薛铸、韩永生、朱培尔、杨茹等 。
2#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 10:12:02 | 只看该作者
我手写我口 真率也风流——浅议长青的诗歌写作 陈福民

陈福民

  长青是一位有着多样生活经历的人。
  他种过地,当过兵,做过工,酷爱文学,有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他还是一位文化工作的组织者与管理者。应该说。在上述领域内,长青都有着令他足资骄傲与珍惜的成绩。但最为他所看重的,是他的诗人身份。
  这是很有意味的事情。诗人究竟是什么?一个模仿徐迟《哥德巴赫猜想》的最好比喻是:如果文学是一顶王冠,那么诗人和诗歌就是王冠上的明珠。据说在十九世纪的俄罗斯,一个穷困潦倒的诗人随便站在圣彼得堡的街角,摘下他的礼帽摊在手上一言不发,就会有经过身边的人奉上钱财,而诗人那骄傲的头颅始终是高昂着的,施舍的人也必不敢存轻蔑之心。古往今来,欧风美雨,上面那个“明珠”比喻的有效性至少维持在上世纪的80年代。然而在当下的很多时候,“诗人”这个称谓似乎是人们避之唯恐不及的,在一些特殊的场合,“诗人”几乎是不体面的代名词。就在海子声言要“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之后的十年,就有了另一种声音:“让麦子和稻子放声歌唱吧——饿死那些狗日的诗人!”沧海桑田,世事难料,对于诗人,时代的声音显然变得有些嘶哑和残忍了。
  但是长青对此毅然不顾,他坚定不移地把诗人和诗歌放在他的个人生命价值链的顶端。对于文学,对于自己的诗歌追求,对于自己的诗人生涯,他始终是敬畏有加、珍重非常的。目下这本《飞翔的乐章》和此前出版的其他集子,都证明着这一点。
  我想说的是,在各类诗人、伪诗人面对时代转型的汹涌大潮而惊慌失措、夺路而逃的时候,能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在很多时候,一些特别聪明的人,很容易离开自己的根基而别寻出路。这当然也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在最根本的意义上,人的生存与他的文学艺术生涯有着致命的关联。一般来说,人们总是喜欢反复讲述文森特·梵高、卡夫卡等人面对艺术与生存的穷途末路而坚韧不拔的故事,但是,当《向日葵》和《麦田》被拍卖到天价的那一刻,艺术被出卖之后的惨象是绝大多数人并不关心的,他们关心的只是价格。
  关于诗歌精神的美学源泉,历来有很多精辟的说法。清人赵翼有句:“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还有更简洁的说法:“愤怒出诗人”。而长青是信奉“国家有幸人有幸”或者“国家有幸诗歌幸”的,因此,他的诗歌写作,比较多地从郭小川、贺敬之开创的“政治抒情诗”这个传统脉络中吸取营养,他的主要题材,是一些深具时代感和时事政治性的人物与事件。在共和国的壮阔风云激荡之下,在郭小川、贺敬之等诗家的高峰面前,长青显然不辞做一名“时代的歌手”。他歌唱每一个令他心潮澎湃的事物与时刻,如党旗、少先队、烈士墓、奥运会……他歌唱每一个令他感动的人物,苏宁、丛飞、牛玉儒、抗SARS白衣天使……,所有这些,无不是一种对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弘扬,他把这些起源于真情实感的作品视作一种对于党和国家的诚挚奉献。在这个意义上,长青的诗歌写作是面向国家的写作。
  长青诗歌写作的另一个重要题材,是他对于家乡土地的深情厚意。在他的笔下,随处可见自豪与深情的吟诵:“月亮挂在村口的老榆树上/童心伴着枝叶在摇荡/我躺在喧腾腾的/麦垛上看浮云/亮亮的北斗告诉我/我生在祖国的北方”(《乡情》),“/像一条洁白的绸带/系住了一座/飘着缕缕炊烟的小屯/像一条银色的琴弦/弹响了一支/久远而动听的乐曲”(《冬天的小河》)……这些深情委婉而不失豪迈的句子,记录着一个游子对家乡的拳拳之心,同时,这些埋藏在他心里永远无法忘怀的感情,也恰切地说明着长青诗歌写作最为深层的精神资源。因此,这也是长青对生活充满感恩之心的真切写照。
  长青的诗歌多为直抒胸臆之作,情绪高昂饱满,他的语言也是倾向于明快质朴而少修辞雕饰。正如黄遵宪所倡导的“我手写我口”的诗歌主张,无论是表现内容还是形式自由等方面,都有着与他自己的艺术理解相互激发相互提炼的独到之处。这一点,在现代诗歌那种过度修辞过度夸张变形的美学统治下,完全可以呈现出一种别样风流。而长青,将继续在这条诗歌道路上奋然前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23 21:05 , Processed in 0.08914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