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97|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农村初中教师业余生活现状调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2-27 21:21: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农村初中教师业余生活现状调查
———以紫石中学为例
宁波市北仑区紫石中学工会
邰振国

一、问题的提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个体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教育教学某一方面质量的高低,而教师整体素质的高低,则决定着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成效。热情关注教师生活质量,不断提升教师生命质量,加强对教师的研究,挖掘教师的潜能,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这是办好教育的根本。工会工作千头万绪,紧紧抓好教师队伍的建设,这应是工会工作的核心,是工会工作的“重中之重”。何谓提高生活质量?就是满足教师物质、文化和精神生活的需要。何谓提高生命质量?就是充分体现教师生命的价值,提高对党的教育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贡献度,简而言之,关注教师生活质量,就是我们的工作方法;提升教师生命质量,就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最终目标。根据心理学原理,我们知道,人的需要有三个层次:即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这三种需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当前一个层次的需要满足,自然就会产生更高层次的需要。只有不断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需要,才能使人不断产生行为动力。教师的称呼赋予了教师不同于大众的文化精英形象,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教师的思想、品德境界、文化素养也需要得到相应提升。如何构建教师的业余生活显得犹为重要。了解农村教师当前业余生活的现状,对缓解农村教师的工作压力,探索在新形势下的工会工作方式方法,有效地构建教师业余生活,开发教师业余生活资源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教师成长也具有积极意义。

教师的业余生活受制于教师的工作状态,受制于当时的学校教育制度。因此,对当代教师业余生活的分析,首先要基于对当代教育特点和教师工作要求的把握。近代学校教育制度产生于近代大工业生产的风暴,它是追求效率的产物。以数量扩张和科学知识传授为标志的班级授课制是近代学校制度的核心因素,以划一的要求和标准化的训练为指标的教育模式是近代学校制度的基本内涵。这种学校教育制度,把教师造就为知识化身的同时,也使教师退化为传授知识的工具。正是科学主义的僭越,消解了人的主体性,教师劳动呈现为被动重复状态,成为熟练的操作工。教师无需自身的创造而只要客观知识的吸收与转化,其业余生活自然成为体力劳动的延伸。但是随着人的主体性的觉醒,人们开始反思近代学校教育对人自身的忽视,开始通过学校教育来解放人自身,于是就有了现代教育制度的追求。现代学校教育制度强调以人为本,强调人自身的解放,强调教师在创造性的工作中实现自身价值。这样,学校教育不再是社会的模式化工程,而是自主建构的学习共同体;教师也就不再是体现国家意志的工具,而是基于人自身发展需求的教育设计者。教师的形象由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团体中的一员,教师的价值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课程的开发者。作为教育创新的主体是教师最基本的文化标记。因此,在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背景下,教师的业余生活发生了质的转变,具有了崭新的文化内涵。

 随着“个人知识”的概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教师基于个人境遇所形成的个人知识具有了合法性的地位,许多研究者甚至认为教师的个人知识建构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方向。个人知识是教师对各种教育问题的看法和信念,它来自于教师的经验。但我们往往过多地关注教师的专业实践领域,而忽视教师整体生活的意义。实际上,任何经验的生成都是基于教师的领悟能力,而这种领悟能力的背后是教师的自我建构。正如科布所说:“在普通成人的经验中,关于人的自决,最具决定性的领悟是人对自身个人的过去的领悟。正是这种领悟的凸现,产生了一种实体自我的概念。”从这个意义说,教师的个人知识是教师自我生活的整体体现,产生于教师的“生活境遇”,标示着教师作为“实体自我”的教育价值。与单调的学校专业生活相比,教师的业余生活具有更为广阔的空间,能够为教师提供更加丰富的场景,也就使教师获得更多境遇性知识。而这种多彩的“境遇”,正是教师形成“实体自我”的土壤。

 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人们赋予了教师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文化身份,一个人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意味着选择了引领人类文化前进的历史使命。因此,不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教师都肩负着传播社会精英文化的重任。教师的业余生活扩大了教师的生活场域,使教师有机会广泛地接触社会人群,进而使教师的文化辐射延伸到整个社会。这种“文化辐射”不仅源于教师所承载的社会文化,还在于教师本身就是一个文化体。如前所述,教师作为“实体自我”不同于普通人,他本身在寻求自我的文化建构,具有社会所期待的教育价值,教师的理想与信念、情感与意志,将滋养周围的人,影响他们的育人观,进而影响他们教育子女的方式和自我成长的规划。非但如此,当代的学校教育只有走出校园场域局限才能获得持续生存的时空,因为学校教育话语和社会教育话语还有巨大的反差,学校教育模式和社会教育期待还存在明显的张力。这就需要教师在公众场合与社会人群进行有效的交流,实现教育文化的理解与融合。教师的业余生活恰恰为之搭建了平台。教师业余生活是教师提升道德境界的机
二、对象与方法
调查对象是紫石中学全体在岗教师(15名女教师,12名男教师,共27人)。年龄分布是45岁(含45岁)以上的教师 48.1%30岁(含30岁)以上44岁(含44岁)以下的占 37 %30岁(不含30岁)以下的占 14.9 %;平均年龄约41.15岁,具有典型的农村初中学校教师年龄结构特征。居住在学校所在乡镇的教师占481%,居住在城关的教师占519%,农村初中教师业余生活的硬件设施和需求期望的差异也具有代表性。
调查时间是2007622,回收问卷27份。
采用不记名问卷法进行调查。
1.您在业余生活中一般采用何种方式进行休闲(可多选)?
A)上网
13
48.15%
B)看书
16
59.26%
C)娱乐
6
22.22%
D)健体
11
40.74%
2.上网时主要看的内容(可多选,不上网者可不选)

A)新闻
20
74.07%
B)聊天
2
7.41%
C)影视剧
7
25.93%
D)游戏
1
3.70%
E)查资料

19
70.37%
3.您在业余生活中主要看哪一类书(可多选)
A)教育类报刊杂志
13
48.15%
B)文学类
14
51.85%
C)股票理财类
0
D)本专业类
10
37.04%
E)其他类
7
25.93%

4.您在娱乐时主要是(可多选)
A)看电视
24
88.89%
B)搓麻将
0
C)打牌
0
D)去酒吧
0
E)跳交际舞
0
F)逛街
12
44.44%
5.您每周体育锻炼( 每次至少30分钟以上)几次?
A0
5
18.52%
B1
4
14.81%
C2
7
25.93%
D3

3
11.11%
E)几乎每天
8
29.63%
6.您体育锻炼的形式(可多选)
A)散步
25
92.59%
B)跑步
3
11.11%
C)跳健身舞
3
11.11%
D)打球
5
18.52%
7.您体育锻炼的地点主要是

A)社区
5
18.52%
B)健身俱乐部
1
3.70%
C)马路
11
40.74%
D)无固定地点
10
37.04%
8.您在业余生活中没有坚持体育锻炼的原因是
A)不好意思
1
3.70%
B)没有时间
12
44.44%
C)怕苦怕累
2

7.41%
D)没有必要
1
3 .70%
E)身体不允许
4
14.81%
9.您对自己的业余生活如何评价
A)丰富多彩
3
11.11%
B)有时丰富,有时平淡
13
48.15%
C)平淡无奇
9
33.33%
D)枯燥乏味
2
7.41%
10.作为教师,您觉得您的业余生活跟其他职业的人相比,有什么不同之处?

主要观点有:①工作强度大,在校体力支付较多,到家后几乎无精力和精神去锻炼和其他爱好;②没有时间;③早起晚归,还有在业余时间(晚上)备课,批作业,没有多余时间锻炼;④跟其他职业的人相比教师的业余生活枯燥乏味;⑤压力较大,生活单调,平时缺少娱乐活动; ⑥教师要为人师表,因而不宜太时新; ⑦交际面狭窄; ⑧志趣不同,表达的形式也不同。

11.为了丰富教师业余生活,提升教师生命质量,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您对学校工会工作有什么建议?
主要观点有: ①多组织多搞活动,尤其是青年教师较多,外出在近郊搞活动应该是比较可行的;②买一些体育器材,如跑步机,登山车等,在空课之余进行锻炼;③定期或不定期组织轻松有益的休闲活动; ④建健身房;⑤创造平时锻炼的活动空间;⑥有计划搞几次放松活动。

四、思考与建议

1.唤醒农村教师提高生活品质的意识
在问卷中对“您娱乐时主要是(可多选)”的回答是“看电视(近9成)和逛街(近5成)”;对“每周体育锻炼( 每次至少30分钟以上)几次?”回答“2次或2次以下”的教师占近60%;对“您体育锻炼的形式(可多选)”,回答“散步”的高达92.59%;对“在业余生活中没有坚持体育锻炼的原因是” 回答情况是“不好意思 3.70%)、没有时间 44.44%)、怕苦怕累 7.41%)、没有必要(3 .70%)、身体不允许 14.81%)。从上面的数据不难看出,有相当一部分农村教师的业余生活还停留在生存需要或享受需要,远没有达到发展需要,甚至把“强身健体”等同于“提升生命质量”。另一方面,一些农村基层教育工会工作没有适度延伸、拓展和必要引领,认为教师的业余生活属于个人隐私,不宜介入。但我们认为热情关注教师生活质量,唤醒农村教师提高生活品质的意识,不断提升教师生命质量,加强对教师的研究,挖掘教师的潜能,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工会是责无旁贷的。
教师工作中的每一个愉快的早晨,是学生的需要;每一个轻松的夜晚是家人的需要;每一个自主、充实的周末是发展的需要。
2.营造提升农村教师生命质量的氛围
在问卷中对“你对自己的业余生活是如何评价的”回答是“丰富多彩( 11.11%)、有时丰富,有时平淡 48.15%)、平淡无奇(33.33%)、枯燥乏味 7.41%)”;对“为了丰富教师业余生活,提升教师生命质量,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您对学校工会工作有什么建议?”回答的主要观点有: ①多组织多搞活动,尤其是青年教师较多,外出在近郊搞活动应该是比较可行的;②买一些体育器材,如跑步机,登山车等,在空课之余进行锻炼;③定期或不定期组织轻松有益的休闲活动; ④建健身房;⑤创造平时锻炼的活动空间;⑥有计划搞几次放松活动。从上面的数据和观点可以看出,大多数农村教师对其自身的业余生活现状的满意度较低,渴望改变现状,并提出了若干建议。建议节假日开放学校的相关设施,教师凭工作证就近使用;自我规划,工会终端评价或积分制评价。通过评价达到引领的目的。挖掘出教师的潜能,最终实现农村教师的发展需要。








一、问题的提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个体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教育教学某一方面质量的高低,而教师整体素质的高低,则决定着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成效。热情关注教师生活质量,不断提升教师生命质量,加强对教师的研究,挖掘教师的潜能,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这是办好教育的根本。工会工作千头万绪,紧紧抓好教师队伍的建设,这应是工会工作的核心,是工会工作的“重中之重”。何谓提高生活质量?就是满足教师物质、文化和精神生活的需要。何谓提高生命质量?就是充分体现教师生命的价值,提高对党的教育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贡献度,简而言之,关注教师生活质量,就是我们的工作方法;提升教师生命质量,就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最终目标。根据心理学原理,我们知道,人的需要有三个层次:即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这三种需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当前一个层次的需要满足,自然就会产生更高层次的需要。只有不断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需要,才能使人不断产生行为动力。教师的称呼赋予了教师不同于大众的文化精英形象,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教师的思想、品德境界、文化素养也需要得到相应提升。如何构建教师的业余生活显得犹为重要。了解农村教师当前业余生活的现状,对缓解农村教师的工作压力,探索在新形势下的工会工作方式方法,有效地构建教师业余生活,开发教师业余生活资源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教师成长也具有积极意义。
      教师的业余生活受制于教师的工作状态,受制于当时的学校教育制度。因此,对当代教师业余生活的分析,首先要基于对当代教育特点和教师工作要求的把握。近代学校教育制度产生于近代大工业生产的风暴,它是追求效率的产物。以数量扩张和科学知识传授为标志的班级授课制是近代学校制度的核心因素,以划一的要求和标准化的训练为指标的教育模式是近代学校制度的基本内涵。这种学校教育制度,把教师造就为知识化身的同时,也使教师退化为传授知识的工具。正是科学主义的僭越,消解了人的主体性,教师劳动呈现为被动重复状态,成为熟练的操作工。教师无需自身的创造而只要客观知识的吸收与转化,其业余生活自然成为体力劳动的延伸。但是随着人的主体性的觉醒,人们开始反思近代学校教育对人自身的忽视,开始通过学校教育来解放人自身,于是就有了现代教育制度的追求。现代学校教育制度强调以人为本,强调人自身的解放,强调教师在创造性的工作中实现自身价值。这样,学校教育不再是社会的模式化工程,而是自主建构的学习共同体;教师也就不再是体现国家意志的工具,而是基于人自身发展需求的教育设计者。教师的形象由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团体中的一员,教师的价值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课程的开发者。作为教育创新的主体是教师最基本的文化标记。因此,在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背景下,教师的业余生活发生了质的转变,具有了崭新的文化内涵。
    随着“个人知识”的概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教师基于个人境遇所形成的个人知识具有了合法性的地位,许多研究者甚至认为教师的个人知识建构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方向。个人知识是教师对各种教育问题的看法和信念,它来自于教师的经验。但我们往往过多地关注教师的专业实践领域,而忽视教师整体生活的意义。实际上,任何经验的生成都是基于教师的领悟能力,而这种领悟能力的背后是教师的自我建构。正如科布所说:“在普通成人的经验中,关于人的自决,最具决定性的领悟是人对自身个人的过去的领悟。正是这种领悟的凸现,产生了一种实体自我的概念。”从这个意义说,教师的个人知识是教师自我生活的整体体现,产生于教师的“生活境遇”,标示着教师作为“实体自我”的教育价值。与单调的学校专业生活相比,教师的业余生活具有更为广阔的空间,能够为教师提供更加丰富的场景,也就使教师获得更多境遇性知识。而这种多彩的“境遇”,正是教师形成“实体自我”的土壤。
    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人们赋予了教师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文化身份,一个人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意味着选择了引领人类文化前进的历史使命。因此,不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教师都肩负着传播社会精英文化的重任。教师的业余生活扩大了教师的生活场域,使教师有机会广泛地接触社会人群,进而使教师的文化辐射延伸到整个社会。这种“文化辐射”不仅源于教师所承载的社会文化,还在于教师本身就是一个文化体。如前所述,教师作为“实体自我”不同于普通人,他本身在寻求自我的文化建构,具有社会所期待的教育价值,教师的理想与信念、情感与意志,将滋养周围的人,影响他们的育人观,进而影响他们教育子女的方式和自我成长的规划。非但如此,当代的学校教育只有走出校园场域局限才能获得持续生存的时空,因为学校教育话语和社会教育话语还有巨大的反差,学校教育模式和社会教育期待还存在明显的张力。这就需要教师在公众场合与社会人群进行有效的交流,实现教育文化的理解与融合。教师的业余生活恰恰为之搭建了平台。教师业余生活是教师提升道德境界的机
二、对象与方法
调查对象是紫石中学全体在岗教师(15名女教师,12名男教师,共27人)。年龄分布是45岁(含45岁)以上的教师 48.1%30岁(含30岁)以上44岁(含44岁)以下的占 37 %30岁(不含30岁)以下的占 14.9 %;平均年龄约41.15岁,具有典型的农村初中学校教师年龄结构特征。居住在学校所在乡镇的教师占481%,居住在城关的教师占519%,农村初中教师业余生活的硬件设施和需求期望的差异也具有代表性。
调查时间是2007622,回收问卷27份。
采用不记名问卷法进行调查。
1.您在业余生活中一般采用何种方式进行休闲(可多选)?
A)上网
13

48.15%

B)看书
16

59.26%

C)娱乐
6

22.22%

D)健体
11

40.74%

2.上网时主要看的内容(可多选,不上网者可不选)
A)新闻
20

74.07%

B)聊天
2

7.41%

C)影视剧
7

25.93%

D)游戏
1

3.70%

E)查资料

19

70.37%

3.您在业余生活中主要看哪一类书(可多选)
A)教育类报刊杂志
13

48.15%

B)文学类
14

51.85%

C)股票理财类
0

D)本专业类
10

37.04%

E)其他类
7

25.93%


4.您在娱乐时主要是(可多选)
A)看电视
24

88.89%

B)搓麻将
0

C)打牌
0

D)去酒吧
0

E)跳交际舞
0

F)逛街
12

44.44%

5.您每周体育锻炼( 每次至少30分钟以上)几次?
A0
5

18.52%

B1
4

14.81%

C2
7

25.93%

D3

3

11.11%

E)几乎每天
8

29.63%

6.您体育锻炼的形式(可多选)
A)散步
25

92.59%

B)跑步
3

11.11%

C)跳健身舞
3

11.11%

D)打球
5

18.52%

7.您体育锻炼的地点主要是
A)社区
5

18.52%

B)健身俱乐部
1

3.70%

C)马路
11

40.74%

D)无固定地点
10

37.04%

8.您在业余生活中没有坚持体育锻炼的原因是
A)不好意思
1

3.70%

B)没有时间
12

44.44%

C)怕苦怕累
2


7.41%

D)没有必要
1

3 .70%

E)身体不允许
4

14.81%

9.您对自己的业余生活如何评价
A)丰富多彩
3

11.11%

B)有时丰富,有时平淡
13

48.15%

C)平淡无奇
9

33.33%

D)枯燥乏味
2

7.41%

10.作为教师,您觉得您的业余生活跟其他职业的人相比,有什么不同之处?
    主要观点有:①工作强度大,在校体力支付较多,到家后几乎无精力和精神去锻炼和其他爱好;②没有时间;③早起晚归,还有在业余时间(晚上)备课,批作业,没有多余时间锻炼;④跟其他职业的人相比教师的业余生活枯燥乏味;⑤压力较大,生活单调,平时缺少娱乐活动; ⑥教师要为人师表,因而不宜太时新; ⑦交际面狭窄; ⑧志趣不同,表达的形式也不同。

11.为了丰富教师业余生活,提升教师生命质量,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您对学校工会工作有什么建议?
主要观点有: ①多组织多搞活动,尤其是青年教师较多,外出在近郊搞活动应该是比较可行的;②买一些体育器材,如跑步机,登山车等,在空课之余进行锻炼;③定期或不定期组织轻松有益的休闲活动; ④建健身房;⑤创造平时锻炼的活动空间;⑥有计划搞几次放松活动。

四、思考与建议

1.唤醒农村教师提高生活品质的意识
在问卷中对“您娱乐时主要是(可多选)”的回答是“看电视(近9成)和逛街(近5成)”;对“每周体育锻炼( 每次至少30分钟以上)几次?”回答“2次或2次以下”的教师占近60%;对“您体育锻炼的形式(可多选)”,回答“散步”的高达92.59%;对“在业余生活中没有坚持体育锻炼的原因是” 回答情况是“不好意思 3.70%)、没有时间 44.44%)、怕苦怕累 7.41%)、没有必要(3 .70%)、身体不允许 14.81%)。从上面的数据不难看出,有相当一部分农村教师的业余生活还停留在生存需要或享受需要,远没有达到发展需要,甚至把“强身健体”等同于“提升生命质量”。另一方面,一些农村基层教育工会工作没有适度延伸、拓展和必要引领,认为教师的业余生活属于个人隐私,不宜介入。但我们认为热情关注教师生活质量,唤醒农村教师提高生活品质的意识,不断提升教师生命质量,加强对教师的研究,挖掘教师的潜能,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工会是责无旁贷的。
教师工作中的每一个愉快的早晨,是学生的需要;每一个轻松的夜晚是家人的需要;每一个自主、充实的周末是发展的需要。
2.营造提升农村教师生命质量的氛围
在问卷中对“你对自己的业余生活是如何评价的”回答是“丰富多彩( 11.11%)、有时丰富,有时平淡 48.15%)、平淡无奇(33.33%)、枯燥乏味 7.41%)”;对“为了丰富教师业余生活,提升教师生命质量,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您对学校工会工作有什么建议?”回答的主要观点有: ①多组织多搞活动,尤其是青年教师较多,外出在近郊搞活动应该是比较可行的;②买一些体育器材,如跑步机,登山车等,在空课之余进行锻炼;③定期或不定期组织轻松有益的休闲活动; ④建健身房;⑤创造平时锻炼的活动空间;⑥有计划搞几次放松活动。从上面的数据和观点可以看出,大多数农村教师对其自身的业余生活现状的满意度较低,渴望改变现状,并提出了若干建议。建议节假日开放学校的相关设施,教师凭工作证就近使用;自我规划,工会终端评价或积分制评价。通过评价达到引领的目的。挖掘出教师的潜能,最终实现农村教师的发展需要。


2#
发表于 2009-11-26 16:35:49 | 只看该作者
其中甘苦,谁能知晓!
3#
发表于 2009-11-27 12:40:00 | 只看该作者
业余生活还要有组织,必须有时间,还得有精力和资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23 23:25 , Processed in 0.12525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