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丁东:让思想破土而出——我这三十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2-2 07:56: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丁东:让思想破土而出——我这三十年

   
  一
  
  1982年春,我从山西大学历史系毕业,一晃已经三十年了。当时才30岁出头,现在已经年逾花甲。我这三十年可以分为两段,前一段在太原,后一段在北京。回想在山西大学念书的时候,江地教授介绍他治学的经验是黄花鱼溜边,找一个别人不关注的空白而有所开拓。他在山西大学历史系教师里,算是学术成就很高的了,别人影响多不如他。系里还有一位阎宗临教授,我入学不久就去世了。他的儿子阎守诚曾经和我同事。后来阎守诚将他父亲的史学文集整理出版,我才知道阎教授三四十年代研究欧洲史和中西交通史达到一流水准,因为热爱家乡,谢绝北京、广州一些名牌大学的邀请,回到山西大学任教。饶宗颐在序言中说他“回山西故里,终未能一展所学,忧悴而继以殂谢,论者深惜之。”在山西的学术部门供职,领导人总是强调,挣山西的钱,就要为地方服务。在这种导向支配下,学术往往成为地方利益的敲门砖,自然难成大器。到了北京,知识界人士谈问题开口就是中国如何,世界如何。周围想大事的人多,无形中就起到一种拓展思维的鞭策作用。唐达成先生看了我写的文章,很感兴趣,说,可惜发在地方刊物上,没有影响。邵燕祥先生看了我的文章,也说过类似的意思。九十年代初,我从钱理群的《周作人传》面读到一段话,印象很深:“历史低潮时期,远离政治中心,可以利用那里相对薄弱的政治条件,进行历史的深思,积累力量;而到了历史高潮时期,则必须置身于政治文化的中心,投身于时代潮流的旋涡中。唯有在那里,在各种思潮、力量的巨大撞击中,个人的才华、智慧才能得到全面的展开,尽性的发挥,人的生命也就获得了光辉灿烂的的闪现。”的确,鲁迅、周作人兄弟如果不是在五四时代来到北京,而是留在绍兴,他们个人的才能再高,也不可能对中国文化产生如此之大的影响。我的才智无法与大师相比,再远离文化中心,就更难做成什么事了。1993年,我已经年过四旬,随妻子漂到北京。1998年,从单位提前退休,以北京知青的身份把户口转回北京定居。北京是中国的思想文化中心,置身其中和置身其外大不一样,我对此感触特别深。
  
  二
  
  到北京,我参与的第一件值得一说的事,是对顾准研究的推动。顾准这个名字我在80年代就听说过,但真正引起注意是我1993年研究文革中的民间思想以后。当时,从香港刊物上读到顾准的《直接民主与“议会清谈馆”》,眼睛为之一亮。大约1995年2月,我路过朝内大街人民出版社读者服务部,看到门口有“《顾准文集》已到”的广告,于是赶快买了一册。读过之后,便把当时的想法写入《当代思想史的一个缺环》一文。两月后在《读书》上刊出。不久,和《中华读书报》家园版的编辑萧夏林谈起顾准,他又约我写一篇短文《愧对顾准》。接着,又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参加了《顾准文集》讨论会。转眼到了1996年1月,一天早上,我忽然接到一个电话,说他是顾准的弟弟陈敏之,到了北京,要和我见见面。我赶到陈先生下榻的上海驻京办事处,和他谈起顾准是否还留下了一些未曾发表过的文字?听说留有一些日记,不知情况怎样?陈敏之先生告诉我,顾准留下的日记他那里有三本,于是,我就产生了一个念头:应当争取让顾准日记与读者见面。
  两个月后,我见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编审黄德志女士。她正经营着一家书店,问我有什么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俱佳的书稿?我当时便谈到《顾准日记》。她对顾准十分钦佩,于是说定,由我找陈敏之先生联系书稿,由她联系出版发行事宜。陈先生很快就把日记的复印件寄给了我。我一看,价值果然很高。顾准生前有写日记的习惯。陈先生寄来的一本是1959年10月至1960年下放河南商城监督劳动时的日记,一本是1969年11月至1971年9月下放河南息县学部五七干校的日记,还有一本是1972年10月13日到1974年10月15日在北京读书和生活的简单记录。日记到此戛然中止,从此顾准卧床不起,直到1974年12月3日凌晨与世长辞。这三本日记,虽然只是顾准生命长河中三个片断的记录,但对于研究顾准思想和生平却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它从多方面提供了顾准思想形成的政治背景、文化背景和生活背景。记录了饥饿的威胁、疾病的折磨、失去亲人的悲痛、被迫检查交待、高强度的体力劳动、没有读书、写作条件的苦恼。然而,就是在物质匮乏和精神折磨的双重压力之下,他经常关注的仍然是民族的命运、人类的前途。从他的日记中可以看到,从工业,到农业;从物价,到财政;从经济,到政治;从内政,到外交;从国内问题,到国际问题,他都有执着的思考和独立的见解。最后一本记录了他生命最后两年的读书生活,能够从中了解《希腊城邦制度》和《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这两部杰作产生的文化背景。
  我拿到了稿子,黄德志女士联系出版却不顺利。一家出版社的主编同意出,社长不同意;一家出版社的一把手同意出,二把手不同意。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顾准文集》的后遗症成了他们头上挥之不去的阴影。最后经周实介绍,我认识了报告文学家谭合成,他找到了经济日报出版社,社长初志英拍板,给这本书开了绿灯。与联系出版的艰难相比,编辑过程一路顺风。李慎之先生中风住院,我到协和医院病房,问他可否作序。他当即同意。又阅读,又摘录,为这篇几千字的序忙了十几天。我请王元化先生题写书名,他欣然命笔,并建议把顾准女儿的文章收入书中,还建议对骆耕漠先生作一次专访。骆耕漠先生当时89岁,双目失明多年,还是接受了我妻子邢小群一个上午的采访。吴敬琏先生是个大忙人,每天都忙到半夜一点以后,他不但抽出半天接受邢小群的采访,还自己用电脑把访谈稿修改了两遍。陈敏之先生当时已经77岁了,身患胃癌,所幸没有扩散,他和我捧着清样,连着校了四天。所有这些,都让我感受到老一代知识分子对顾准精神的珍视。
  《顾准日记》的出版后,我又和陈敏之先生合作,编成《顾准寻思录》。为此我采访了和顾准有过直接交往的陈易、陈丹晨、赵人伟、林里夫、石雪书等,并陈敏之回忆顾准的家世。最后,在作家出版社唐晓渡和民间投资人董怀明的支持下,把这第一本汇萃中国知识界回应顾准精神的书籍推向了社会。
  以后,我牵线搭桥,促成了陈敏之与顾准的儿子高粱合作,编成《顾准文存》四卷,由李丕光主持在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这样,顾准留下的文献,基本就都“出土”了。顾准研究再次成为思想界的热点。
  
  三
  
  编辑有关顾准的书,使我得到北京知识界更多朋友的认可。于是,常有人找我策划出版方面的事情。
  1998年夏天,光明日报出版社的徐晓和我商量有意义的选题,我建议整理出版另一位当代思想家遇罗克的遗著,她十分认同,并邀请徐友渔合作。在宋永毅、杨健、李恒久等朋友的支持下,我们三人不到一个月就把这本《遇罗克:遗作与回忆》编出来了。徐晓原计划在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社领导提出要送审,于是,又转到中国文联出版社。在中国,五六十岁以上的人,大概都知道家庭出身意味着什么。在毛泽东时代,如果家庭出身不好,不但升学、招工、当兵、提干没份,随时还要受到人格上的污辱。青年工人遇罗克写了一篇《出身论》,发出了人与人生而平等的呐喊,为数以千万计受到不公正待遇的人们说出了心里话,得到了无数读者的共鸣。然而,他不能见容于统治者,1970年春天,一颗子弹夺去了他年仅二十七岁的生命。在缺少英雄的年代里,他无疑是够格的英雄。
  在编书过程中,我们一直设法与遇罗克的弟弟遇罗文联系,找了许多线索都中断了。直到开印前我在《南方周末》上发表了题为《遇罗克是谁》的短文,却意外地接到了遇罗文的一个传真。他看了报,通过编辑问到我的电话。联系上的时候,那本书已经出了软片,开印在即。只好请他写了一个简短的《跋》补在书末,来不及让他更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这本书出版以后,遇罗文、遇罗勉和当年《中学文革报》的骨干郝治、王建复等人和我们聚会,心情十分激动。他们对三位编者表示感谢。我说,应当感谢的不是我们,而是遇罗克和他们。如果说,中国的人权状况有了些许进步,也是他们为此坐牢、受刑,甚至牺牲生命换来的。
  和遇罗文相识以后,我感到他是一个头脑清醒、阅历丰富、充满了社会关怀、对历史有独特思考的人。在很长的时间里,他没有发言的机会。其实他的心里有太多的话要说,他的经历本身就蕴藏了一页珍贵的历史。他年龄比我稍长。他和家人所承担的苦难,远非一般人所能相比。一家六口人,文革中竟有五人坐牢。我建议遇罗文写一本回忆录,记录他的经历和全家的命运。遇罗文接受了建议。他虽然多年从事工程技术,一经动笔,却表现了很高的驾驭能力。他写一部分,就给我看一部分。他的文笔准确而洗练,记忆力极好,丰富的历史细节从他的笔下从容地流出,展示出一幅广阔深沉的历史画卷。他从1999年初动笔,秋天就完成了这本书。书名《我家》,朴素而意味深长。遇罗文详细记载了《中学文革报》诞生、发展、夭折的始末。这份报纸虽然只是当时数以千种的小报之一,只出了7期,活动不到半年,是一群没有办报经验的年轻人仓促地办起来的,但他们代表着良知和正义。它因声张人权思想而诞生,又因人权思想为当时政权所不容而夭折。它成为中国新闻史上一个特殊的坐标。在整个20世纪后半叶的中国新闻报刊史上,都堪称最辉煌的一笔。遇罗文在陕北和东北当了多年的知青,两度入狱,他和他的家人、爱人、亲戚、朋友、难友在那个年代所经历的各种磨难,都是我们民族历史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史学的传统是重宫廷活动的记录,轻底层活动的记载。这种畸轻畸重的格局到现在也没有根本性的改变。高层人物在文革或其他运动中经历的冤屈,被各种传媒反反复复地讲述;而平民百姓所受的更多的苦难,则缺少忠实的文字记录。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家》又是一份难得的60年代到70年代中国社会底层的政治、经济、人际关系和社会心理档案。经编辑郭沂纹的努力,2002年这本书终于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我还想推动另外两位思想烈士的遗著在大陆出版,都未能如愿,退而求其次,我和金凤合编的《王申酉文集》,丁群编的《陆兰秀狱中遗文》,只好拿到海外问世。
  孙越生也是一位文革中坚持独立思考的人。他1997年11月29日悄然去世。临终前一年自费出版了在河南息县五七干校期间创作的诗与画《干校心踪》,只印了600册。此书记录了许多前瞻性的思想命题,碍于诗的体裁,未能展开。孙越生在80年代撰写的《官僚主义的起源和元模式》是一本被埋没了的奇书。中国第一个系统研究官僚政治问题的是他的老师王亚南。孙越生没有止步于老师的结论,也没有匍伏在老师所宗奉的经典作家脚下,照搬现成的结论。他直接面对古今中外的官僚政治,特别是当代社会的官民对立。官僚主义在他的笔下,不只是官员的作风问题,也不是什么思想影响的产物,而是和人类自身历史同样悠久的痼疾,是对人类自身危害最大的痼疾。他不局限于对官僚政治现象进行概括,而是深入到人类的起源、国家的职能、国家的消亡、剥削的性质等一系列根本性问题,质疑成说,另辟蹊径。他提出的新说,逻辑之严密、理论之彻底,视野之开阔,让人心智大开。这本专著虽然没有完成,但我的感觉是:已经构成了一个独创性的理论体系。对于中国实施政治改革,走向民主宪政,有深刻的启示。
  我没有见过孙先生,只是在他弥留之际,写过一篇《有眼不识孙越生》,成为见诸传媒的第一篇悼文。他去世之后,我和邵燕祥、常大林、李辉都觉得应当推出他的文集,让他的遗作问世,让思想薪火相传。但尝试了多次,都功亏一篑。2008年,朋友谢泳趁着纪念厦门大学老校长王亚南的机会,写了一篇长文《从王亚南到孙越生》,在《新京报》发表,引起了福建教育出版社编辑林冠珍的注意。今年,她从我处拿到孙越生遗稿的电子文本,我又介绍她与孙越生的女儿取得联系,终于让《官僚主义的起源和元模式》与公众见面。袁伟时先生读到这本书,感慨孙越生是又一个顾准式的人物,非常震撼!其他学者读后也击节称赞。申张民权,限制官权,已成今日中国政治的当务之急。孙越生的遗著破土而出,仍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四
  
  除了发掘先哲的思想遗产,推动身边朋友的好书问世,也是人生一大乐趣。
  赵诚是我太原认识的老朋友,比我小一岁,经历很坎坷。他好学深思,却很少动笔。偶尔写点文章,颇见深度。1997年初查出肺癌,作了切除手术,当时才四十几岁。我认为,人的体质健康,和精神状态有密切关系。人有报负,不得施展,也会积郁成心病。2000年,山东画报出版社《老照片》冯克力、张杰来北京组稿,


2#
 楼主| 发表于 2014-2-2 07:56:38 | 只看该作者
和我商量选题。我说在网上看到戴晴介绍黄万里的文章,感触很深。冯克力提议和黄万里联系,在《老照片》上介绍一下他的故事。经李锐老帮助,我们得到黄老电话。和黄老约定,第二天上午到他家见面。当时赵诚正好在我旁边,愿与我们同行,于是一起来到清华大学黄万里家。黄老当时已经89岁,精神很好。稍事寒暄,便进入正题,与我们谈起他的水利思想。他从黄河的特征谈起,他说,人们因黄河挟带泥沙而认为它是害河,其实,黄河是一条好河,正是这些泥沙冲击成了黄河三角洲平原,成为中国最大的三角洲,比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都大。这片大平原,养育着几亿中国人口。“黄河清,圣人出”的想法不符合自然规律,是荒唐的。过去知道三门峡工程是新中国建设史上最大的败笔之一。但黄老对黄河的分析仍然让我眼界大开。黄老兴致勃勃,侃侃而谈,两个多小时仍然意犹未尽。冯克力、张杰忙着翻拍照片。只有赵诚临时作了一些笔记。告别黄老以后,四人商量,这个专题怎么做?赵诚自报奋勇,文章由他执笔,写成《但教莫绝广陵散》和黄老提供的照片相配,刊登于《老照片》十五辑上。文章发表后,社会反响十分强烈。黄老本人也颇为满意。当时,我曾向赵诚建议,你的文章发表后,黄老对你很信任,你不妨与黄老商量,找他录音访问,帮他作口述史。赵诚征求了黄老的意见。黄老说,我不想做口述史,我可以自己写回忆录!然而没过多久,黄老前列腺癌发作,身体状况急转直下。2001年8月26日与世长辞。冯克力和我商量,能否组织一本《黄万里传》。我提议请赵诚撰写。赵诚向黄老的家属表达立传的愿望,得到支持。他们把黄老的日记、诗词、书信、一些未曾发表的手稿和照片都借给赵诚参考。赵诚十分慎重,用两年多时间,跋山涉水,到北京、四川、湖南等地,寻访黄万里的生前友好和同事学生,尽可能地搜寻第一手资料,使传记的内容更加丰满。

  书写成了,出版并不顺利。山东画报出版社和他签了合同,领导不敢履约。又找了几家出版社,也不敢拍板。2004年4月,出版家刘硕良来北京办文化公司,问我有什么选题。我介绍了赵诚这部稿子。正好刘先生对黄万里的价值十分清楚,欣然接受了赵诚的书稿,经过精心打磨设计,2004年7月,此书以《长河孤旅——黄万里九十年人生沧桑》为名,由长江文艺出版社推出,并举行了隆重的新书发布会,舆论界好评如潮。赵诚由此为全国公共领域所关注。

  接着,刘硕良先生又问我还有什么好稿,我向他推荐了王芝琛的《一代报人王芸生》。王芝琛是王芸生的哲嗣。1961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海军系指挥仪专业,一直从事国防科技工作。1980年,父亲病重,把在外地工作的他召到身边陪侍,向他追忆了平生的重大事件。那是一个大地行将复苏的早春季节,王芸老虽然快要走到生命的尽头,但毕竟是有过大阅历的一流报人,他预感到,国人对20世纪的历史评价,将会出现重大的变化。于是,向儿子说出了郁闷在自己心里多年的话,谈到一生经历的很多重大历史问题,比如中苏关系、西安事变、《大公报》和国共双方的关系等等。他一边说,王芝琛一边录音。王芸老体力已经很差,有些问题只是点到为止,语焉不详,王芝琛当时不能完全理解,但毕竟留下了最重要的线索和钥匙。父亲临终的心愿,王芝琛看得很重。1991年,他54岁,决定提前退休,专门从事与《大公报》相关的历史研究。王芝琛从小就喜欢文史。退休后如鲛龙归海,很快发表了很多重评《大公报》的文章。他选择的细节,往往一下子抓住要害,干净利索,快人快语,没有一句废话。2000年夏天,中国工人出版社编辑王建勋找我策划《学灯文丛》。我建议将王芝琛的文章结集成书列入。王芝琛很高兴。2001年9月26日,是王芸生百年诞辰。2002年6月17日,是《大公报》百年纪念。这本名为《百年沧桑》的文集问世之后,引起了出人意料的反响。香港《大公报》举行了隆重的百年庆祝,王芝琛的观点几乎成为舆论的共识和纪念的基调。泼在《大公报》身上的污水荡涤一清。以文人论政,不党、不卖、不私、不盲为特色的《大公报》,重新得到学术界、思想界和新闻界高度评价。王芝琛不以新闻史研究为业,但他对新闻史研究的贡献,却远远高于许多专业人士。沈阳一家出版社的编辑也来向王先生约稿,请他写《王芸生传》。为父亲立传是王芝琛的宿愿。无论讲资料的熟悉、理解的深刻,他都是立传的最佳人选。2002年新年春节期间,他废寝忘食地赶写此书,按时完稿。那家出版社的编辑将书稿交给领导审阅。领导却说,这本书既不能得大奖,又不能赚大钱,出它干什么?出版社拒绝履约,而且不作任何补偿。王芝琛失望之余,只有长叹!2004年5月30日,我突然收到王芝琛一封,告诉我查出癌症,病得不轻,希望想想办法,让他有生之年看到传记问世。我吃了一惊。他那年才六十七岁,和他多次来往,觉得他精神一向很好。怎么突然间遇到这样的灾难?于是,我把王芝琛的书稿推荐给刘硕良先生,请他尽快出版。他痛快地答应,三个月内一定让这本书印出来。

  2004年9月初,《一代报人王芸生》问世,接着被《新京报》和《南方都市报》联合主办的首届华语图书传媒大奖评为2004年度历史传记类图书奖。凤凰卫视《口述历史》栏目也采访了王芝琛,播出了题为“一代报人王芸生”的专题节目。更感人的是,一批八十多岁的老大公报人,凑了几万元,要捐给王芝琛治病,向他表达为《大公报》正名的敬意。王芝琛没有接收这笔捐款,但他感到了莫大的欣慰。一年后,王芝琛与世长辞。

  限于篇幅,故事只能就此打住。回首以往,总算未虚度光阴;展望未来,仍然愿上下求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19:40 , Processed in 0.075684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