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们的校长”经亨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1-14 14:45: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们的校长”经亨颐
傅国涌
  曹聚仁晚年在《我与我的世界》中回忆起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的求学生涯时,深情地写下了“我们的校长”这个标题,他说:“‘一师’先后,有过许多校长,可是,我们说到的‘我们的校长’,只是指经子渊(亨颐)先生而言,跟其他校长毫无关系。”
  1920年初,正在寒假中,这位深受学生爱戴的校长突然被官厅调职,改任浙江省教育厅视学,从而引发了震动一时的“浙一师风潮”。当时,曹聚仁以全体学生的名义,用不无稚嫩的白话文写了一封信给校长,表达他们内心的惊惶和期望:
  自从你去了以后,我们连日的呼号叫嚣,好像同小孩子失了慈爱的母亲一样。……
  回想从前的时候,我们常常问你:“这是什么?这为什么?这究竟怎样?”你总常常恳切地指导我们,慰贴地爱护我们,并且以身作则用自治自励的精神勖勉我们,我们多少有趣!……
  经先生啊!你不单是我们的校长,简直是我们慈爱的母亲!……
  救救孩子们呀!
  救救孩子们呀!
  第二天,经亨颐同样用白话文给学生回信:
  诸弟:
  我昨天接到你们底信,一字一泪,使我黯然伤心,说不出话来!“母亲”一语,实在当不起。你们把这句话表示无限感情,我就用这句话来比仿,声诉我底苦衷。这母亲是可怜的,是黑暗家庭里三代尊亲晚婆压力以下底媳妇。还有许多三姑六婆搬弄是非……
  他感慨自己在一个官立学校、以一个委任校长的身份,在周围这样的空气下,大胆地做革新事业,这是他的“错”。经亨颐到底有什么错?他为什么之受到当局的嫉恨,非欲去之而后快?我们从《全体教职员挽留经校长宣言》大致上可以看出来:
  本校自从成立以后,向来取与时俱进的方针。其间或兴或替,一切措施都由经校长和职教员等共同研究,随时改进;总要把事情弄到推行无碍,才觉得大家安心,所以本校十几年来,可以说是时时有改革精神,时时过改革生活的。不过以前的改革,和校外没有什么影响罢了!到了去年秋季开学以前,经校长和职教员等,都觉得时代精神大大地改变了;本校底组织上,教授上,管理训练上,都应该大大地改革一番,去顺应世界底潮流。所以开学以后,就有职员专任,学生自治,改授国语和改组学科制底几种改革事业。
  这几项改革今天看来也许没有什么,但放在当时无疑是创新,是大胆的改革。自1912年以来,经亨颐担任浙一师(前身为浙江两级师范学堂)校长已近10年,他是浙江上虞人,1903年到日本留学,1907年回国担任浙江官立两级师范学堂教务长,他在教育上一贯有主张、有见解,曾提出著名的“人格教育”,但如果没有“五四”新浪潮的冲击,也许就不会有他在浙一师的大胆革新了。1919年5月12日,受北京学生运动的影响,杭州学生也走上了街头,作为校长,他在当天的日记中有这样的记载:“六时余,先到校,学生尚未发,略授以保守秩序,切勿妄举。即至教育厅,……分别与军警接洽,免致误会。九时,全城中等以上学生三千余人,自公众运动场出发,先过教育会,气甚壮,余出助呼万岁,直至下午三时始回原处,秩序甚好。”今天我们路经杭州高级中学(浙一师是其前身之一)门口,还可以看到石碑上记录着它当年的辉煌。
  浙一师成为江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培养出大批有理想、有追求的学生,如丰子恺、潘天寿、刘质平、曹聚仁、魏金枝、施存统、宣中华等,都是与这位校长分不开的。他们后来走上各不相同的道路,其中都带有一师的痕迹,带有那个时代特有的标记,他们有幸赶上那个时代,接受新文化的洗礼。范寿康评价,经亨颐担任一师校长时,“不引用私人,不染指公帑,聘良师,久其任,以勤慎诚恕四字为校训,砥砺诸生,成效卓著。……先生主持教育,一本平生所谓‘人格教育’之主张,以身作则,刚正不阿,精神大公,思想开朗,注重感化与启发,反对保守与压制。对于学生因材施教,辅导其自动、自由、自治与自律,不加硬性拘束。对于课程,主张全面发展,自文学、艺术、科学、数学以至体育、运动,无不注重。举凡陶铸个人身心各方面之知、德、体、美、群五育,无所不包,而目标则在于培养正直、坚强、学识兼备之人才,为国家服务。”对于学生的请求,只要理由充足,他总是应允,学生刘质平耽于音乐,音乐以外的功课,大都不及格,学校照样发给毕业文凭,刘后来成了音乐家。
  在“五四”大潮中,经亨颐决心在浙一师进行教育革新,于1919年下半年起付诸实施,主要集中在上面提到的四个方面,职员专任制对外界没有多少冲击力,学科制也是很有见地的,只是在他手里还没来得及推行,最有争议、最后惹祸的是学生自治和改文言为白话文。学生自治的大纲在专任职员会议上议决,在1919年10月16日正式宣布《试行自治制》,暂时定出九条自治大纲,第一条将学校事务分成学生自治和学校行政二部。第四条规定学校对于学生行为不妨碍学校行政的,一概不干预。第八条规定学生自治范围包括,有关学生健康、研究学术、发表思想、涵养德性、衣食住、课外作业、社会服务、校内整洁、同学行为的惩处和劝戒、储蓄和贩卖、课外出入等事项。目的就是要养成学生自动的能力、自律的习惯、互助的精神。自治实行的细则完全由学生开会研究。自治会很快成立起来,并有效地开展工作。此外,学校还出现了书报贩卖部,《星期评论》、《教育潮》、《建设》、《少年中国》、《新青年》、《新潮》、《建设》等新刊物都有不少的销量。
  最有成绩的应该是白话文的推行,当时教授白话文还没有现成的教材可用,所以就在学校的国文教授会议上暂定了国文教授法大纲,依照人生问题、家族问题、贞操问题、文学问题等16个问题,分门别类选辑了一百多篇文章,主要是当时新刊物上发表的,鲁迅、陈独秀、胡适他们的文章都有,包括鲁迅的《狂人日记》,蔡元培看了他们自选的国语教材说:“这种教材选得不成系统,不过备学生底参考,也未始不可的。”但这样的教材目的就是要学生用批评的眼光,取研究的方法,而不是叫学生轻信、盲从。比起死板的僵化的文言文教学是一个巨大的突破。正如教授法大纲说的,形式上“使学生能够了解用现代语或接近现代语,如各日报杂志和各学科教科书所用的文言——所发表的文章,而且能够看得敏捷、正确、贯通。使学生能够用现代语——或口讲或写在纸上,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而且要自由、明白、普遍、迅速”。实质上使学生了解人生真义和社会现象。
  我们看看1919年9月16日学生汪寿华的日记,可见当时的语文教育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陈望道在语文课上说:“文字的本质,完全是发表自己的意思,使人家了解。既然文字的本质如此,所以不能不从容易方面做去。为什么?因文字容易,各个人自然能够晓得我的意思。他如用典古的文字,必定要有我的程度,或高于我的程度,才能了解。”“既然知道文字不宜拘古,当应世界潮流,所以当改革。那么改革的方法,能不能够讲呢。现在有三种方法,大家研究研究。”这三种方法,一是改为白话文,二是使用标点,三是改“直行”为“横行”,理由是写的时候便利,看的时候便利,经济上的便利。正是在经亨颐主持下,教师才有可能进行这样大胆的改革和探索。其他的改革比如学校选举产生议决全校大事的评议会,实行经济公开等。
  在浙江省教育厅查办员查问时,经亨颐一一都作出了回答:关于职员专任,“现在我们中国学校的流弊,都是校长专权的缘故。做教员的至多对于教课负责,不是对于学校负责。兼着好几处教课,更没有时间可以研究。本校实行这件事,各位教员是有大大的志愿和大大的牺牲。现在预算并没有增加,就照原预算分配,各员每月只有七十元,比较从前有几位要减少若干元,教课以外的职务反要加增,并且确能负责任。……每星期开例会一次,遇有研究的问题还要连日开会讨论。所以我对于职员,是认定‘集思广益’四字做去。”
  关于学生自治,“本校为什么实行自治?是从毕业生方面感触而来的。我办这师范学校总算已经十年以上,平时注意毕业生的状况,为什么这样没有创造的精神,觉得是他们在校几年我们害了他们的。觉悟已经迟了,忏悔还来得及。从前也曾经说教育的目的,是要养成自律;还有一句话,叫做一定要经过相当的他律。但在校的期内,完全是他律,自律叫他从哪里来呢?教育学的‘训练论’当中,明明有‘指导’和‘陶冶’两句话。试问不使学生自治,这两句话究竟有什么意义?要待学生有自治的能力才能自治,试问一天不使他自治,待到几时才有自治的能力?”
  学生自治不是因为学生已经具备了自治能力,而是一种开始,是训练。自治时间不长,但在有些方面已显示出效果,比如禁烟,以前学校用了多少办法、多少手段都没有能解决的,通过自治解决了,比如学生管理食堂也大有改进,比如请假制度也落实得更好了。
  关于改革国文教授,他认为中国文学不改革,教育是万万不能普及的,作为师范校长,不是单单要制造出几个学生,设法普及教育才是根本。“想来想去,国文教授,当然是第一个研究的问题。……我为了聘国文教员,不新不旧,有新有旧,宗旨变换好几次了。批评师范毕业生,多是说国文程度不够。我想这短短的五年期间,要养成从前‘进士’、‘翰林’的一种文章和不中用的诗词歌赋,无从着手的经史子集,不但苦煞了学生,实在看错了人生。所以我决定‘国文应当为教育所支配,不应当国文支配教育’的宗旨,非提倡国语改文言为白话不可。我们师范学校,无非为普及教育,不是‘国故’专攻。文言和白话,也不必管他,有些思想,可以写得出来,那就得了。”注音字母是国语的福音,当然也要教授,他说只有在提倡白话之后才可以讲教育,要讲教育,就要改革以往的国文教授。
  关于学科制是针对学年制提出来的,他认为学年制的缺点是“轻视青年的光阴,束缚学生的能力;尊重办事的程序,演成划一的流弊。有一门成绩不及格,就要叫他留级一年,其余及格的学科,也要罚他重习一年,而且不到班仍要扣分。”学科制的办法就是破坏学年制,以学科为单位,每学科又分成几个学分;几个学分,分成几年修完,修了几个单位,就算毕业。当时还正在研究具体的实施办法。
  早在革新之前,他已在浙一师的语文课上部分采用白话,认为“北京大学之暗潮次及吾浙,亦本校之光也”。当有人反对而辞职时,他反而认为“下学年国文教授有革新之望,须及早物色相当者任之”。这是4月间的事,暑假中,他就不断为聘请新教师奔走,陈望道、刘大白、李次九,加上原来在校的夏丏尊,分别担任四个年级的国文老师,被称为“四大金刚”,都是教白话文的。
  从力倡“人格教育”到革新一师之举,对经亨颐来说都是顺理成章的,人格教育不是空疏的道德说教,本质上是公民教育,是相对于职业教育提出来的,正如曹聚仁回忆,“我们在一师读书,每一年级,每一班组,每一星期,总有一小时‘修养’课程由经师自己来讲授;这是他和我们接触的机会。他所谓‘修身’,并不是‘独善其身’的‘自了汉’,而是要陶养成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公民’。他所挂的教育目标是人格教育,和当时上海江苏教育会派黄任之先生等所提倡的‘职业教育’正相对峙。他要把我们个个都(教育成)健全的公民;他也用了刘劭《人物志》所说的‘淡’字来说明人生的极则,是一碗清水;一碗清水,才可以作种种应用。职业教育,乃是有了味的水;无论什么味的水,都是有了局限性了。他所聘请的教师,学问品行方面,对学生们的影响非常之大,他所标立的教育方针,也颇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我后来看了他的自述,才知道他最深于人生哲学的研究。他认为一切道德观念伦理关系,决没有一成不变的。因此,他对于五四运动的思想革命,不仅正面来接受,还加以积极的推动。究竟是因为他接受了新思想而为旧社会所痛恶呢?还是他的正义感,和省议会相冲突呢?也许两者都有一点在;因此,当代表反动势力的齐耀珊省长、夏敬观教育厅长,和浙江旧势力大结合,给他一个总攻击时,经师是昂然站着,一点也不退怯的!”
  在曹聚仁的记忆中,“我们的校长”—— “个子高高的,说话慢吞吞的,和我这个小不点儿的学生,恰好相映成趣。这样的校长,望之俨然,我从心底怕了他” 。“经校长是勇于负责办事的人,他一生正直,依着自己的理想去做,不十分计较利害得失的,因而有‘经毒头’的绰号。他不爱权位,不治生产,然而他并不是一个遁世隐逸的人” 。
  当曹聚仁进入浙江第一师范求学时,经亨颐已做了多年的校长,他在日记中常常提到自己给学生上修养课,在长期的教育生涯中,他逐渐领悟到了教育的真谛,他所在意的是普及教育,养成人格健全的公民,从人格教育的理念到实践上进行教育革新,都是向着教育普及的现代目标靠拢。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他成了现代型教育家,他尝试的时间虽短,他亲身在这个岗位上不过一个学期,但刹那就是永恒。他的思考和努力已载入教育史,也融入了文明转型的史册中。
  在这样的一种氛围中,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他们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他们的精神状态是饱满而热情的,他们确实容易受到各类思潮影响,但他们独立思考的空间其实更大了。《浙江新潮》等学生刊物的出现,学生施存统惊世骇俗的《非孝》一文的发表,都不是经亨颐意料之中的,有一段时期,他到山西参加会议,这些事的发生他并不知道。但面对来自官厅的压力,他坦然表示,刊物他清楚,学生是浙一师的学生,他就要负责任。其实,这只不过是借口,是导火线,关键是旧势力要将他从浙江教育界的领导位置上拉下来,除了一师校长,他还是影响很大的浙江教育会会长,办有《教育潮》,早就让一些人眼红得不得了。《非孝》一出,正好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机会。经亨颐知道,他的革新事业走不下去了,对此他是明智的,但他还是尽了最大的可能来保全浙江一师的革新事业,而毫不在意个人的去留。他在回答学生时就是如此说的,也是如此做的。
  浙江一师风潮的最后结局虽然不尽如人意,但在学生和社会各界的抗议声中,官厅做出了一定让步,南开教务长姜伯韩继任校长后,很大程度上延续了经亨颐时代的做法。虽然“四大金刚”走了,但白话文的教师换成了新锐的北大毕业生朱自清、俞平伯他们,学科制得到了推行。这大约也是让他感到欣慰的。经亨颐不是一个留恋位置的人,接到调任教育厅视学的命令,立即离开杭州,决不苟且、留恋,尽管他那么喜欢生活、工作了十几年的杭州。因为忙,他很少有时间游玩,但他在日记中还是不时留下了对西湖之美的赞叹,1919年3月23日,一个烟雨迷离的星期天,他路过苏堤,感叹“桃花艳湿,新柳如滴,风景不可遇” 。同年9月19日夜,他泛舟西湖, “湖平如镜,灯影如林,长在杭州,此景亦不多(见)”。
摘自《随笔》2008年第2期
[/td]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18:29 , Processed in 0.07372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