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出版界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大局,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守正创新,努力提质增效,聚焦人民群众精神文化新需求新期待,着力提升原创能力、激发创新活力、增强供给效能,推动我国出版业高质量发展。
内容结构不断优化
其一,献礼新时代、纪念70周年,主题图书掀起高潮。
2019年3月,中宣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做好2019年主题出版工作的通知》,就2019年主题出版工作作出要求。2019年6月,中宣部公布了2019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90种选题,其中图书选题77种。这些选题涵盖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等相关的主题出版物,以及部分文学类、少儿类主题出版物。其中,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选题占了绝大多数。这些主题出版物既有高站位宏大叙事的,也有从小角度切入的,内容丰富多样,共同唱响了主旋律、积聚了正能量、展示了时代新成就、体现了时代新风貌。由此奠定2019年主题图书的主旋律。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方面,2019年,一批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图书不断推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讲故事》《之江新语》《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等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图书不仅畅销国内,还远销海外。根据京东图书和艾瑞咨询联合发布的《2019年中国图书市场报告》显示,2019年书榜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名列第一。《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一书,中文版已发行超过300万册,并输出12个语种的版权。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文件及辅导读本,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发行量已超过550余万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图书销售量更是突破了3400万册,在喜马拉雅平台上线的同名有声读物播放量达到1.8亿次。这些无不体现了主题出版的巨大能量。
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方面,出版界聚焦于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一主题,精心推出了一系列兼具思想性和可读性的主题出版精品图书。这些图书从不同角度展现出70年来的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展现新中国成立70年来取得的成就、经历的历史阶段和收获的宝贵经验。《新中国发展面对面》《新中国极简史:1949-2019的年度故事》《细节的力量:新中国的伟大实践》等图书从宏观视角展示新中国70年的发展变迁。此外,还有不少从微观视角切入的主题出版图书,以小见大,生动有趣,如《70年邮票看中国》通过70年来邮票的变迁来记录中国的发展历经的阶段;又如《账本里的中国》通过新中国成立70年来账本的变迁来反映中国经济的发展。
其二,科技图书、科普图书成为重要方面军。
2019年,我国科技图书和科普图书脱颖而出。2019年12月1日,新中国成立70周年科技出版十件大事暨2019年出版百种科技新书发布会在京举行。百种科技新书分为学术专著、技术专著、科普读物、工具书四大类别,包括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大行动计划研究丛书》等55种学术专著;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的《交通建设科技丛书“特大型桥梁防灾减灾与安全控制技术”》(5册)等28种技术著作;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科技改变中国系列丛书》(6册)等10种科普读物;中国电力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的《电力工程设计手册》(31册)等7种工具书。这100种科技图书均为列入中宣部2019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国家“十三五”重点出版规划和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
2019年,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手绘中国历史地图》《手绘中国地理地图》销售火爆。同时,《科技改变中国》《这里是中国》《名画在左科学在右》《穿越时空看文明:全景手绘中国史》《藏在地图里的二十四节气》等10种图书入列“中华优秀科普图书榜”。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的引进版物理科学启蒙书《这就是物理》(全10册),上市5个月销售200万册。
其三,少儿图书依然表现出很强的活力。
2019前三季度少儿图书畅销榜前10的图书(或系列图书)分别为《夏洛的网》《窗边的小豆豆》《猜猜我有多爱你》《没头脑和不高兴》《狼王梦》《小猪唏哩呼噜》(上)(下)《草房子》《米小圈脑筋急转弯》(脑力挑战赛和机灵小神童)这几款图书(或系列图书)。从榜单来看,经典图书仍然是榜单“常青树”,畅销系列仍然占据榜单多数席位(米小圈、小猪唏哩呼噜等)。2019年少儿新书榜中,阳光版的“墨多多谜境冒险”系列、“淘气包马小跳”“植物大战僵尸”“特种兵学校”系列新作纷纷进榜。经典图书新版依然表现很强的活力,如《我的野生动物朋友》《天蓝色的彼岸》《一年级的小豌豆》等。此外,一些新的面孔进入到新书中,如东野圭吾的《再见了,忍老师》、曹文轩的《草鞋湾》以及裘山山的《雪山上的达娃》等。
其四,“小爆款”畅销书掀起涟漪。
2019年度畅销书排行榜上,《活着》《三体》《追风筝的人》《百年孤独》《窗边的小豆豆》等依然是畅销书排行榜上的“常青树”。尽管出版界在讨论“大畅销书时代终结”,但2019年的“小爆款”畅销书以其优质内容在图书市场掀起涟漪: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仅有两万字的中篇小说《流浪地球》,摘得中国科幻银河奖特等奖,带起了一拨“科幻热”。“华为事件”使得《美国陷阱》成为热点,销量超过40万册。《人生海海》上市1个月发行60万册。《埃及四千年》上市7天首印的1万册售罄。《汴京之围》自7月中旬在喜马拉雅FM上线有声书,其播放量超过120万,纸质书也实现2次加印,销量超过5万册。《我用32个屁打败了睡魔怪》在悠贝上线预售后,有将近2万人下单购买;作者录制的故事音频,上线一周后,阅读量突破13万,销量6万册,发货码洋近240万元,堪称原创绘本中的“爆款”。2019年上榜的畅销书中,出现了国史题材新书,如《半小时漫画中国史》《显微镜下的大明》《全球科技通史》《简读中国史》等。视频、平台经济造就的畅销书依然火爆,如末那大叔《我喜欢你,像风走了八千里》、樊登《读懂孩子的心》、薛兆丰《薛兆丰经济学讲义》等。
出版考评体系逐渐形成
其一,社会效益考核体系基本形成。
2019年是全国范围开展图书出版单位社会效益评价考核的元年。2019年1月,中宣部印发的《图书出版单位社会效益评价考核试行办法》开始施行,3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出版工作的意见》,4月中宣部印发《报刊出版单位社会效益评价考核试行办法》,加上在2019年之前已经发布的《新华书店社会效益考核评价办法》《网络文学出版服务单位社会效益评估试行办法》等,整个图书出版行业的社会效益考核体系基本形成,出版发行单位“社会效益评价”进入可量化、可核查阶段。这为出版行业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完善产品结构、形成专业特色、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提供了思想引领与制度保障。
其二,提升出版质量,加大检查力度。
2019年,管理部门在出版物质量管理方面不断地出重拳进行规范和整治。
3月,国家新闻出版署开始启动图书“质量管理2019”专项工作,对2018年以来出版的文艺、少儿、教材、教辅和科普类图书进行内容质量和编校质量检查,加大对引进版、公版图书内容和编校质量的检查力度,以三级审稿责任制度、责任编辑制度、责任校对制度和“三校一读”制度的执行情况为检查重点,共组织抽查100家图书出版单位的300种图书,并于11月公布了编校质量不合格图书名单,35种图书编校质量不合格,总体合格率为87%。
为进一步加强出版导向和出版质量管理,2019年10月25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印发《图书、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重大选题备案办法》,对涉及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等12个方面的重大选题备案提出明确要求;11月下发通知,明确出版单位落实“三审三校”制度的基本要求,要求从制度落实、人员资质、主管主办职责落实、新媒体内容把关等方面进行自查自纠。两个文件对提高出版物质量,保障出版单位正确“航向”具有重要意义。
其三,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2019年,国家对出版业的政策扶持力度不减。以期刊出版业为例,出台了一批政策文件,加大对期刊业的扶持。2019年7月24日,中国科协、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9月18日,中国科协、财政部、教育部、科技部、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联合印发了《关于组织实施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有关项目申报的通知》和《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9-2023年)》。11月15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对现行新闻出版领域的规范性文件进行了全面清理,截至2019年11月1日,继续有效的规范性文件共282件,为全国期刊出版单位的出版活动提供了政策支持。今年,为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给出版业带来的不利影响,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广东等28个省市相继出台了扶持政策。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图书出版业渡过难关,同时保障图书出版业在非常时期发挥公共服务功能,实现社会效益。
产业升级稳步推进
其一,精品引领数字出版新格局。
2019年以来,我国出版业融合发展持续深入,出版单位持续探索融合发展路径,在产品形态、服务模式、平台渠道、管理机制等方面加快融合,成效颇为显著。
2019年5月,国家新闻出版署首次组织实施了数字出版精品遴选推荐计划,375家出版单位和文化科技企业申报的517个项目,经科学评估、严格评审,10月底,有95个年度精品项目脱颖而出。如将图书与衍生的音频、视频、VR、互动游戏、用户交流相结合的“四大名著数字出版工程”,让古老的敦煌壁画“活”了起来、让传统文化成为时尚生活方式的“敦煌岁时节令”等,都是以数字化手段开发出创新性表达与呈现方式,从高冷的学术研究圈层走入普通大众,以高质量的文化内容和文化创意,激发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
2019年以来,网络文学持续呈良好发展态势。截至2020年3月,我国已有超过4.5亿网络文学用户。网络文学作品质量显著提升,精品化态势进一步凸显。现实题材发展势头持续强劲,主题类型日益丰富,基本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涌现出一批反映新中国新时代风貌的作品。在由国家新闻出版署和中国作家协会联合举办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优秀网络文学原创作品推介活动中,《上海繁华》《宛平城下》《传国功匠》等25部现实题材作品获得推介。
2019年,百度联合人民东方出版传媒有限公司、科学普及出版社推出的智能科普图书《科学大咖秀》等为少年儿童提供了优质阅读和互动交互体验。2019年,教育出版单位持续深入推进教育出版资源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如外研社推出了“综合智慧版”教材新版,将其《读写教程》与《综合训练》数字课程合二为一,以“教材+复合数字课程+U卡通”的形式,覆盖“课堂、课下、课外”三大教学场景,依托外研社“U校园智慧教学云平台”,运用智能语音评测、智能写作评阅等人工智能技术,基于教材内容重点训练单元相关语言知识,通过即时反馈强化语言技能,为学生、教师、院校提供智慧教育解决方案。
在5G技术即将落地的大背景下,出版企业不再局限于文字内容产品的生产传播,而将文字、音频、视频、AR/VR等各种内容产品形态统一布局,加大了新媒体、融媒体产品、平台、接受终端的开发创建力度。这将给数字内容的发展带来新机遇。
其二,报业新媒体普及率再创新高。
报社在新媒体领域投入巨大人力物力,坚持移动优先理念,极大地提升了报业的传播力与影响力。目前,《人民日报》已从一张报纸发展成为拥有报、刊、网、端、微、屏等10多种载体,综合覆盖用户超9亿的新型媒体集团。仅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光明日报》稿件、专题、策划类专题话题、有声漫画、视频、直播、图解、动画、VR全景、图片、原创评论、解读文章等多形式全媒体产品累计浏览量达3.2亿次,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多声部的主流报道矩阵。截至2019年7月底,中国青年报社旗下100多个主要平台的用户总数达1.2亿多。人民网发布的《2019全国党报融合传播指数报告》显示,2019年,党报在各个渠道的覆盖率均较去年同期有所增长。全部党报的网站开通率为93.4%;聚合新闻客户端和微信平台入驻率均超过80%;76.1%(287家)党报建有新闻客户端;73.5%入驻微博平台;半数党报开通了抖音号。
其三,期刊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
许多期刊集团、单位积极开展主题宣传、策划具有正能量、时代感主题活动,围绕“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等时代主旋律,生成由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媒介形态组合的多媒体内容产品,将网站、移动端、社交平台作为主要渠道实现移动化、互动化、立体化的传播矩阵,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式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在传播渠道方面,很多刊社始终立足前沿科技求变求新,基本完成数字化转型,打造“两微一端”等多媒体传播模型;彻底结束照搬纸质媒介上网的低级融合时代,由“期刊+互联网”转变为“期刊×互联网”。在技术应用方面,部分刊社以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新型技术为支点,创新出版理念、模式、内容,凸显科技为文化出版赋能,借助人工智能语义解析、音视图文匹配、精彩内容捕捉等功能,拓展并丰富了期刊的技术应用,如《青年文摘》杂志启动“人工智能情感励志类学习机器人——狮小青”项目等。
其四,发行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一是转型升级步伐加速推进,网点布局持续优化。2019年,实体书店以图书经营和阅读体验为经营核心,以多元文化产品与服务为延伸,以数字技术为支撑,以智能化、智慧化为发力方向,在加快大中型门店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基础上,加强了对小微型连锁网点的布局与优化,初步建立了功能齐全的大中型复合门店与快捷便利的小微型校园、社区、乡村智慧书店相补充,综合型网点与特色型网点相结合的线下网点体系,持续推进覆盖城乡的实体渠道建设,取得了较好成效。二是线上平台建设成效显著,网上销售飞速发展,以新华文轩、河南新华、江苏新华、湖北新华以及博库网为代表的实体书店全力推进线上销售,通过自建电商、第三方平台、融媒体平台等渠道,以“平台化+技术”赋能行业上下游,向线下+线上连锁多渠道经营战略转移。三是非图多元业务持续拓进,业态调整进一步完善。在坚持主业图书经营不动摇的前提下,书店非图业务全面推进、门店多元业态持续调整,摸索并逐渐走出了一条与时俱进、持续提升、多方延拓、融合互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成为出版物发行业新的利润增长点与发展方向。
其五,印刷业减税降费力度不减,企业利润持续向好。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9年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649.4亿元,比2018年增长1.6%;利润总额437.6亿元,比2018年增长4.1%。与2018年相比,营业收入、利润总额的增速均有所降低,说明印刷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面临的增长压力在加大。但利润总额增速高于营收增速,说明印刷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利润率延续了2018年的向好态势,继续有所改善。这在很大程度上受益于国家大力度的减税降费政策。
公共服务提质增效
其一,出版业助力脱贫攻坚。
一是出版相关著作,提供优质服务。中国出版集团策划推出“中国扶贫书系”100种图书,2019年出版40多种,讲好脱贫攻坚故事;中文天地出版传媒集团以革命老区井冈山为题材,策划出版了《井冈山的答卷》等图书;山西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教材中心为帮扶村学校捐赠人教版《新编小学生字典》;贵州出版集团围绕脱贫攻坚出版了26种主题图书、36种理论读物。二是通过项目化、公司化运作,助力贫困地区发展。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投资500万元成立商贸公司,作为助力陕西紫阳县脱贫攻坚的专项扶贫项目;辽宁出版集团所属辽海出版社重点打造百所“辽海图书室”文化扶贫项目;四川发行集团制定“美丽四川文化扶贫专项行动”计划。三是围绕传统资源,推动产业经营。中国出版集团帮扶预算给青海泽库县总额近1000万元,直接投入资金500万元,具体投入到文化旅游、道路建设、小微企业扶持等项目。长江出版传媒集团将文化扶贫、产业扶贫结合,以种植基地兴建休闲生态农业、“村读”(朱铺乡村阅读文化空间)系列乡村文化产品为主体,以两个村庄为核心区,覆盖全村,建成集体验、研学、采摘、休闲、旅居五位一体的“晴耕雨读”田园综合体。
其二,数字农家书屋发展势头良好。
各地把增加数字化阅读产品和服务供给作为农家书屋提质增效的重要载体,通过多种方式大胆探索、先行先试,书屋数字化建设形式多样、势头良好。截至目前,全国各地运用宽带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广播电视网、卫星网络等技术手段和“两微一端”开展数字化建设的农家书屋已达12.5万家,比2017年底增加4.8万家。数字化农家书屋不仅丰富了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还成为群众学习教育的“大课堂”“强村富民”的新载体。当前,农家书屋数字化建设已经形成了以下四种模式:基于宽带互联网传播技术建设的PC端书屋数字化模式;基于移动互联传播技术建设的手机端书屋数字化模式;基于广播电视网传播技术建设的电视端书屋数字化模式;基于卫星传播技术建设的卫星书屋数字化模式。
其三,全民阅读全面推进。
2019年,我国有五部全民阅读地方法规相继发布并实施,分别是:《广东省全民阅读促进条例》《烟台市全民阅读促进条例》《河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促进全民阅读的决定》《贵州省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宁波市全民阅读促进条例》。至此,我国已有9省5市颁布并实施了全民阅读法规。2019年,各级政府对全民阅读日益重视,“书香中国”“深圳读书月”“全民阅读年会”等一大批品牌活动连年开展,极大地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阅读热情。作为文化宣传的重要阵地,以各地发行集团为代表的实体书店进一步推进门店转型升级,打造文化休闲体验中心,组织多种形式文化活动提升书店吸引力;借新中国成立70周年契机,组织多种形式的读书月、阅读日、专题展销、馆配会等大型活动,引领阅读新风尚;通过进一步拓展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强化与图书馆、政府文化机构的合作力度,打造政企结合的新型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出版物发行企业正通过深度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功能,营造城市阅读的浓厚氛围,全面持续推进全民阅读。
对外交流跨上台阶
2019年,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影响力显著提升、“一带一路”建设的顺利开展,以及我国出版人的共同努力,中国出版界对外合作方式不断创新,版权输出不断增加,全方位、立体化的出版走出去传播体系逐渐完善。
其一,版权贸易活跃,版权输出提质增效。
2019年我国出版业版权贸易活跃,在保证版权贸易数量稳步增长,版权贸易逆差持续减小的同时,出版单位不断尝试适合自己的版权输出方式,版权收益可圈可点,海外收入或版权贸易收入有一定程度的提升,首付版税和结算版税差距逐渐缩小,结算版税比例有较大提高,版权输出已逐步显现出经济效益。
其二,主题出版掀起国际合作热潮。
围绕新中国成立70周年重大时间节点,出版单位主动与国际知名出版机构策划、合作出版了一批宣传阐释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成就的主题图书,这些图书紧紧抓住新时代中国发展的主题,讲述中国故事,阐释中国主张,体现中国智慧,在海外取得了较好的影响。《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出版30个语种35个文版,海外发行量再创新高。同时,出版单位依据自身优势,形成主题图书多选题、多类型、全年龄段的选题开发、对外推介与特色优势内容设计、深度合作并举的对外内容生产宣传的良好态势。
其三,中外期刊交流成绩斐然。
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发起成立的“一带一路”学术出版联盟在2019年更名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出版合作体,目前已经涵盖来自五大洲56个国家和地区的310多家学术、专业出版商。2019年11月13日,中国科传与法国物理学会等4家学会在巴黎举行了收购法国EDP科学出版机构100%股权的签约仪式,此举对中国科传建立国际化期刊出版平台意义非凡。
其四,依托项目推动,彰显合作成效。
在丝路书香工程、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等重点工程项目资助下,出版单位开展了一系列合作出版工程项目,以项目为依托,集聚规模和资源优势,初显成效。如高等教育出版社与国际知名学术出版机构合作出版的“当代科技前沿专著系列”,由一系列反映国际先进水平、原创性强的学术著作组成,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获评为“2019-2020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
其五,展会平台多层次搭建,少儿出版互动活跃。
2019年,少儿出版企业积极参与国际书展和中国主宾国活动,同时在国内举办出版论坛,承办多场国际性论坛、展览、奖项等活动,不断加强我与国际少儿出版沟通交流,搭建国际出版交流合作的平台。如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在伊朗德黑兰国际书展成功举办“传统文化与国际表达——中伊少儿图画书交流会”、中国原创插画展等多项专题活动,以及版权洽谈,为中国与伊朗乃至“一带一路”区域的少儿出版领域互相增进了解和加强交流起到了积极作用。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2019-2020年中国出版业发展报告”课题组,组长为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副院长范军,文章执笔人为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传媒研究所所长李晓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