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语文教学的死亡与语文教学的重建
--关于语文教学的未来学思考
吴定刚
内容提要:语文教学有三大支柱:一、文字和文字语言。二、文字语言经典。三、社会的语言文字需要。而现代语文教学一开始就在这三个方面遇到了种种麻烦。科技的发展带来的文字和文字语言功能的退化,声像文化和由此引发的大众文化的勃兴给经典文化带来的灭顶之灾,社会的科学文化追求引起的对语文文化的歧视,使语文教学的三大支柱均摇摇欲坠。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现代语文教学所面临的是生存危机,最后必然会走向死亡。所以,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改革,从长远的观点来看,是没有什么意义的。我们应该直面现代语文教学的残酷现实,预见未来语文教学的新特点,进行语文教学的重建。
关键词:语文教学 死亡 重建
面对现在轰轰烈烈、方兴未艾的语文教学改革,我想说,我们现在所进行的这种语文教学改革,是毫无意义的。因为现代语文教学正在而且必然走向死亡。我们所能做的,是接受现代语文教学所面临的这一残酷事实,并尽快的探索和把握未来语文教学新特点,进行语文教学的重建。
(一) 作为学科课程的现代意义的语文教学,是从1902年开始的,到今天正好走过了一百年的发展道路。综观这一百年来的“语文教学”现实,我不难发现它一直面临着深刻的生存危机。 这个发现首先来自于一百年来人们对语文教学的不间断的批评。
语文教学开始的20年,采取的是“以阅读为本位”,“以读带写”的教育模式,但是语文教学质量在很多人看来不尽人意,学生语文程度低落的问题开始困扰国文界。20年代初,著名教育家夏丏尊说:“无论如何设法,学生的国文成绩总不见得显著的进步。因为语法、作文法等的帮助,学生文学在结构上、形式上,虽已大概勉强过得去,但内容总是简单空虚,这原是历来中学程度学生界的普通现象,不但现在如此。”(夏丏尊、刘薰宇《文章作法》“附录三”)从夏丏尊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现代语文教学的前20年,语文教学效果不佳是不争的事实。
到了30年代,关于语文教学落后的认识更盛。1934年11月至1935年6月,在当时颇具影响的《中学生》杂志上开展了一场历时8个月之久的“中学生国文程度的讨论”,但是,关于中学生的国文程度是“行”还是“不行”,并没有达成共识。这次讨论的意义在于:当时的教育界面对语文教育落后的种种舆论,想寻找一种理性的评价,获得一种清醒的正确的认识;但是“不能达成共识”又是在情理之中的,选择“讨论”的方式,仍是企图借助“感觉”来寻找科学的结论,可谓缘木求鱼。当然这种选择也是无可奈何,因为当时根本没有建立起进行语文水平评价的科学标准,就是现在也仍然没有。
40年代初,开始了我国第一次大规模的语文教学改革,目的就是改变语文教学的落后现状。1941年,教育部通令各中等学校,“改进国文教育方法”,改两周作文一次为一周作文一次。蒋介石也于同年九月手令教育部通饬各校:“现中学国文程度低落,应令中学各校长切实注意,并设法提高。以后凡大学招生,如有国文不及格者,不准录取为要。”以行政手段来改革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固不可取,但由此也可以看出当时对语文教学质量的不满意的程度之深,已不仅仅限于个中人士了。 当时一直不愿承认中学生国文程度低落事实的叶圣陶,也终于不得不接受这样的现实:“他科教育的成绩虽然不见得优良,总还有些平常的成绩,国文成绩却不在是成绩优良而还是平常,而在成绩到底有没有……这并不是说现在的学生的国文程度低落到不成样子的地步了,像一些感叹家所想的那样,而是说现在的学生能够看书、能够作文,都是他们自己在暗中摸索,渐渐达到的,他们没有从国文课程中得到了多少帮助,他们能看能作,当然不能算是国文教育的成绩。另有一部分学生虽然在学校里修习了国文课程,可是看书不能了了,作文不能通顺,现在实效和目标不符,当然是国文教育没有成绩。”(叶圣陶《认识国文教育成绩》、原载《国文杂志》创刊号)。叶圣陶的这番话,在语文和其它学科教学的比较中,道出了一个事实:语文教学比其他所有学科的教育成绩差。虽然我们并不知道他在这不可比较的各因素中是怎样进行比较而得出这样的结论的。
至于我国解放以后历次语文教学改革及其对语文教学的否定评价,我们都比较熟悉。我在此只需列举90年代几篇批判文章的标题就可见一斑了。 《试题荒唐成瘾成癖,考倒鲁迅考倒巴金--误尽天下苍生是语文》 《不按模式作文,扣分!不做正面文章,扣分!问老师为啥,别问! --语文可真让人受不了拉》 …… 我在此罗列语文1902年建立学科课程教育以来的这些有代表性、权威性的否定性评价,是想告诉大家一个事实:现代语文教学从开始以来似乎都是有问题的,而且问题越来越多,到现在已到了“最后通牒”的时候了。
语文教学这一历史现象难道不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吗?一百多年了,现代语文教学似乎一直没有成功过,夏丏尊也好、叶圣陶也好,今天的任何一位语文教育专家也好,似乎都是失败又失败,虽然左研究右研究,改革来改革去,并不能够改变语文教学的失败命运。这个现象给我们的启示是很明白的:一种事物或者行为,如果总是失败又失败,不管怎么做都是失败,那么它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或者它的出现就是一种错误的选择,或者它决不是某一方面有问题,而是多方面或者在根本上有问题。这也就是说,现在的语文教学所面临的问题不是一个是否完善的问题,不是一个需要改革的问题,现代语文教学的问题比我们想象的要严重的多,它似乎从一开始就在走向衰亡,而且现在正陷于灭顶之灾。 这让我们不得不开始意识到现代语文教学的生存危机。我们再重复一次历史上的语文教学改革又有什么意义呢?现代语文教学还有生存的空间吗?它还能挣扎多久呢?我们是否应该对其进行废止和重建呢?
(二) 现代语文教学是否真的要走向死亡,我们还是要从语文教学产生的根源上进行探讨。语文教学的起源,是因为文字的产生。有了文字才有语文教学。 关于这个命题,我无法找到相关的研究成果作为佐证,因为这方面的研究过去完全是一片空白,也难得一下子收集到许多相关资料。
我想在这里做一次逻辑演绎。 语文教学的产生只可能依赖两个条件:语言和文字。但从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来看,语言的产生比文字的产生要早得多,恐怕不是一千年两千年的问题,也不是一万年两万年的问题。一般来讲,人类的语言的产生是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的,而文字的产生则是人类脱离蒙昧社会、野蛮社会而进入文明社会之后的事情。我想这在人类学家那里应该早有定论。就语言和文字产生的这种大跨度的时间间隔,我们可以断言,语文教学不是产生于语言而是产生于文字。试想,如果语文教学产生于语言,那不是在人类的蒙昧时期就有了语文教学了吗?这显然是荒诞不经的。
其实,也不是文字一经产生,就马上有了语文教学,这其间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前语文教学阶段。 史传仓颉造字,这不过是传说而已。说劳动人民造字,也有失于空泛,难以成为一个科学意义上的结论。据我想来,造字者,巫祝也。按照文化的分期,最早的文化是神性文化。虽然神性文化总的来说是人类的智慧和愚昧的混合物,但是真正的掌握者和具体的制造者却是巫祝。他们把人们心中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神的想象,通过一些具体的形式--图画、符号、仪式、舞蹈……变成一种具体的存在。一开始,这些图画、符号是出现在与神相关的用于祭祀、占卜或者其他仪式的有关器物上,作为一种震慑人们心灵的装饰和人神沟通的桥梁,以后才逐渐的固化而作为记载的符号--文字,以后文字创造也才由神性领域(由于泛神观念的影响,表现自然物的字也往往是因为自然物打上了神的烙印而被最先创造出来的,所以涉及神性的文字也是数量可观的)向其他领域扩展。 鉴于上述设想,巫祝是文字的制造者,也是文字的传播者--教学者。因为巫祝是人不是神,他也是要死的,这就涉及到传承问题。巫祝要把他的技能传给下一代,社会也需要这种文化代代相传,这样便有了最早的语文教师和最初的语文教学。这时的语文教学也和当时的其他一切教学一样,都是师徒式的劳动中的口耳相授和耳濡目染。从此开始,才逐渐的演化为后来的夔(《尚书 尧典》:“命夔典乐,教胄子”)和孔子这样的教师。 从文字的产生到文字的传授,从巫祝到孔子,这是一个语文教学的形成过程, 这也算是比较具体的反映了语文教学的缘起。从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语文教学形成的三大基石。
第一、 文字和文字语言。没有文字的产生就没有语文教学产生的可能性。当然,文字作为语文教学的基石,仅仅是因为它的这种对于语文教学的发生意义还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它作为文字语言的记载和表达功能。正是因为文字的记载和表达功能,才有了文字的书写、解读等技能的教育的需要。
第二、 文字典籍。没有文字典籍,就没有了语文教学的根本凭借和作为空间。我们拿什么来教学生呢?难道就是教学生认字?古人发明字并不是唯字而已,而是为了用文字符号去反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因为有了文字典籍,才有了语言的文化,语文才有了宽广的内涵,语文教学也才有了无限的作为空间。不正是因为语文教学的需要,孔子才编辑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儒家经典--《诗经》吗?
第三、 社会的需要。语文教学,首先根源于社会的需要。文字的发明,文字经典的著述,都是因为社会的需要,也正是因为社会的需要,文字和文字经典需要代代相传,这才有了语文教学。没有社会的需要,就没有文字的书写、解读等技能的社会性,也就没有教育的社会意义,当然也就不能形成语文教学。
上述三大基石中的任何一个基石的倒塌,都意味着语文教学的消亡。 在这三大基石中,文字又是基石的基石。我国的现在的教育(包括世界的教育),实质上就是一部关于文字的教育史。因为文字的产生而产生,因为文字的发展而发展。文字一经产生,其先原始的教育教学形式--仪式、舞蹈、巫术、壁画以及生产劳动中各种劳动技能的随机传授,便不复存在,起码是不再作为教育教学的形式存在。在文字产生之后,对于文字及文字产品的识记、书写、阐释等,便成为我国古代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并且一直延续到今天;而围绕实现这一根本任务的教学操作的方式方法不断的创新、不断的完善的过程,则就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全部历程。
(三) 可是科技的发展,给文字带来了灭顶之灾。 无论文字是怎样创造出来的,这并不重要,文字是为什么创造出来的,这才和我们要探讨的问题相关联。 文字是为记录而被创造出来的一种符号,用它来记录人们认识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成果。 人类为什么要创造文字符号来作记录之用呢?试想,使用这种记录符号有多么复杂啊?我们必须先花好几年的工夫学,然后才可以用,我们又必须花上很多很多的时间,解读这些符号,然后才可以得到作者要传达的,我们想得到的东西。“皓首穷经”这个成语恐怕就是对此最好的说明。人类这且不是自己跟自己找麻烦? 其实,人类这样做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无可选择的选择。
人类首先选择的是声音符号。前面已经说过,人类的第一个文明成果是发明了语言,但是人类又为什么没有在语言的基础上形成语文教学呢?或者,他们为什么在发明了语言的基础上,还要发明文字呢?我想无非是因为语言虽然可以传达交流,但却是及时的,不能保存,不具有历时性。人类在发明声音语言的时候,还不能同时发明保存声音语言的技术。
于是,人类又选择了图画。 翻开中外文字创造的历史,我们发现一个共同的事实--人类最初创造的所谓文字,都不过是一些简单的图画。比如中国的和埃及的第比斯卡纳克神庙上的象形文字,苏美尔人刻写在泥板上的楔形文字 也同样带有图画的痕迹。这些不同的民族,在创造文字上所表现出来的惊人的相似--图画,就向我们传达出下列信息:
1、 图画也是一种记录手段。
2、 用图画作为记录手段是人类的最先的共同选择。
3、 作为一种记录符号,图画是最简单的,最容易使用也最容易解读的。
4、 人类思维对图画符号最具有适应性。
可是人类最终还是抛弃了图画符号而选择了现在抽象的文字符号,这又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随着人类的进化,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不断增多,自己的主观世界也不断的丰富,他们要通过图画符号来反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一是因为图画的复杂而使表现显得繁琐不堪,二是有些抽象的内容无法用具象的图画符号来进行表现。于是他们便一方面将图画符号加以抽象,使之能简单方便的使用,另一方面,又制造出许多抽象的符号来表现抽象的内容。这样一来,表现的问题是解决了,但却带来了掌握和解读的困难。
是要全面而方便的表现,还是要掌握和解读的容易?人类没有选择的余地。在表现手段无法解决的情况下,他们只能就前者而舍后者。 所以说人类选择文字符号这种记录表现方式是一种无可奈何的选择。试想,如果人类当初就解决了声音保存的技术问题呢?解决了图画记录表现的技术问题呢?人类还会选择文字符号吗? 我想肯定不会。世上有自己跟自己为难的吗?
纵观人类创造的历史,每一项发明创造,无不是对人类自身的解放和对人性的迁就。
现在,现代科技就解决了图画符号的记录和表现的各种技术问题,不仅如此,现代科技还解决了声音的记录和表现问题,比如电话、电视机、电脑、录像机、胶片、磁带、光盘、电磁传播、光纤传播、全球定位系统等等。这些科技成果的出现,对于文字的记录和表现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它们正以十倍百倍乃至千万倍于文字记录和表现的优越性,不断的占领文字的世袭领地,加速文字功能的退化。请看下面的事实。
录音机、磁带、电脑语音输入系统等,使文字记录成为一种累赘,不仅如此,还让电码、电报、速记等为解决文字记录困难问题的相关符号、工具和技能相继退出历史舞台。
电话的出现与普及,带来了书信的消亡。
录像机、尤其是光盘技术的出现,使一切诉诸于视觉的文字描述相形见绌甚至毫无意义,恐怕“游记”这种文体也将寿命不长。
电脑的出现使写作不再是文字的专利,如“超文本”。
电影(包括电视剧)的“蒙太奇”技术,使文字剧本不再重要并行将成为历史,一种以录像机为笔、以镜头为素材的新型写作方式登上了历史舞台。这种新型写作,不仅限于“剧”这一类,而且已突入过去文字写作独占的其他领域,如新闻、新闻综合、专题、摄影小说、电视散文……凡过去文字所涉及的没有不是现在的电视电脑涉及的,凡是电视电脑所涉及的又没有不是对文字写作产生强烈冲击的。
电视机、电视节目、电脑、网络等,正在改变大众的阅读选择,大大的削弱了文字书籍的市场份额,文字阅读已被绝大多数人无情抛弃,一种新的阅读习惯--声像阅读,已在大众中形成。特别是随着“网络”的出现和普及,一种新的阅读方式--“超越读”,又开始挑战传统的阅读方式了。 ……
不要对上述列举无动于衷,如果我们将这些现象综合起来分析,就会大吃一惊:他们是在向文字发起全面彻底的冲击--冲击文字的记录功能、冲击文字的写作逻辑、冲击文字的应用市场和效能、冲击文字写作所产生的阅读习惯与阅读方式……尤其是对文字阅读习惯和阅读方式的冲击,这简直是连文字写作的外围都进行扫荡了。
看到上面的这些,我想文字即使不会最终消亡,也再不会作为唯一的记录工具和表现手段了,甚至再不是主要的记录工具和表现手段了。其实这也大可不必忧虑,人类用现在的声像媒体取代过去的文字媒体,这是一种历史发展的必然。一方面,既然人类发明了文字,就完全可以发明其他的记录和表现手段,试问人类有一种创造发明是永恒的吗?没有!文字作为人类的一项发明,当然也不例外,也是无法永恒的。另一方面,人类对声像的原始依赖(人类首先是发明了语言--声,然后又创造了图画--像),声像对于人类来说,本来就有一种天然的归属感,再加上声像媒体的直接传播形式,与文字媒体的符号转换传播相比,给人类运用(传达和接受)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既减轻了思维负担,又节约了物质资源,乐于做出新的选择是理所当然的。前面就已经说过,人类当初选择文字本来就是无可奈何的。 文字如此,语文教育又何以堪。语文教育作为文字的“寄生虫”,在文字功能日益退化的今天,其结局就可想而知了。试想,文字的记录表现功能退化了,文字的写作逻辑改变了,文字书籍的市场没有了,大众的阅读习惯、兴趣、方式改变了,许多非文字的东西介入到文字中来了,我们的现行的这种关于纯文字的语文教学还教什么呢?教的还有什么意义呢?
(四) 语文教学的衰亡还因为语文经典文化的没落, 语文教学是随着语文文化的产生而产生、发达而发达的,如果没有语文文化就没有语文教学。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语文文化却开始没落了。语文文化的没落又主要表现为语言经典的逐渐消失。在语言文本日益寥落的今天,我们还能希望有多少语言经典呢?
经典文化的衰微是随着大众文化的勃兴开始的。
当代传媒新技术革命的浪潮正在冲刷出一个多媒体时代的文化环境,大众文化的崛起成了当代文化领域的重要现象。从80年代流行音乐的进入和兴盛,开始了我国大众文化的萌芽,90年代,由新兴的电子媒介所传播的文化形态,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大部分感官接触的主要对象。电视连续剧、畅销小说、肥皂剧、时装表演、流行音乐、互联网文学作品、CD\VCD、卡拉OK……形成了一个大众文化蓬勃发展的时代,并开始主宰我们的文化生活。大众文化之所以在90年代的中国蓬勃发展,一方面与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转换有着密切联系,另一方面也和大众文化的特点密切相关。自从我国改革开放解除了种种的文化封锁之后,影视文学、MTV这些对人们的视觉具有强 大冲击力的新兴的大众文化的艺术品类就开始出现,书刊以越来越精美的外观设计形象吸引着读者,电子传媒培养了当代公众对于视像之美的爱好与兴趣,在表面的新奇、大众化和选择的自由中,营造了极其丰富的视觉文化风景线,媒体、广告则尽可能在营造一种消费的享乐的文化氛围……这些都成为大众文化具有强大的控制功能和繁殖力的重要原因。
大众文化的蓬勃发展的背后,是经典文化的衰微。站在时间隧道的这头,回望已经过去的百年,我们不难发现,20世纪 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在深层次上,整个社会则正潜在地不知不觉地经历着、并将在新世纪初继续经历一场巨大的文化变异和转型。文坛、艺坛呈现出一种非常丰富却又荒芜的态势,中国的审美文化也出现了许多过去从未有过的新现象,发生了一系列重要的变化。其中,经典文本的难产和对“经典”观念的消解,便是一个十分突出的特征。
以文学为例,80年代是我国20世纪文学发展史上的一个活跃期、繁荣期。它走出了历史的泥泞,经历了“伤痕”、“反思”、“改 革”等一个又一个文学热点的转换:从创作的复苏到现代主义的实验;从步调整齐的轰动效应到多声部交错震荡;从文学之门的开启到各种外国艺术潮流的全面引进……当时名家迭起,佳作涌现,如茅盾先生所说:“……大河上下,长江南北,通都大邑,穷乡僻壤,有口皆碑”①。可以这样说,80年代是一个制造经典的年代,确实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社会公认的、具有经典意义的重要作品。可是到了90年代,几乎无人认为90年代诞生了真正称得上“经典”的作品。
经典文本的减少甚至消失还只是经典文化衰微的一个小的方面,经典文化的衰微更大的方面还在于经典文体的衰微甚至消失。所谓经典文体,指的是那些只有作品质量好坏的差异而无品味的低俗的文体。比如诗歌、戏剧之类。这两种文体,在世界文化史上都是久经锤炼,是经典的摇篮,然而当世界进入2 0世纪以来,尤其是20世纪后半叶,我们就很少看到关于诗歌和戏剧的经典了。而到了20世纪末期(主要是90年代),诗歌和戏剧这两种经典文体开始走向末路,特别是在中国。就拿诗歌来说吧,70年代末,舒婷作为新一代的诗人出现在改革开放之后的新诗坛上的时候,是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的。可是以后的诗人,按时间的先后为序,他们及其诗作为社会所关注的程度以及拥有的读者的数量,以等比数列递减。诗人和他们的诗作,从社会走向沙龙,又从沙龙走向无人欣赏的孤吟。我国级别最高、影响最大的诗歌专刊--《诗刊》,也因为发行数量问题岌岌乎危而殆哉。这是一个不再有英雄崇拜的时代,这也是一个没有时间咀嚼情感的时代(或者称之为情感失重的时代),当然也就是一个不需要诗歌的时代。至于戏剧,就更不用多说了,当电视剧连电影都容不下的今天,还能有戏剧的立锥之地吗?戏剧的消亡恐怕不过是个时日问题。
为什么到了90年代就一下子变了世道呢?原因其实也很简单。80年代的文学艺术仍然十分重视思想性,文艺承担着过分重大的社会责任和使命,作家的创作热点相对比较集中。而且80年代变革方兴未艾,传统的价值观念尽管受到冲击,但仍占据主导地位,其中包括传统“经典”意识的迅速复苏而成为广大文艺家努力追求的目标,读者的视点相对而言也比较集中,“公共阅读”在一定程度上还有市场。因此,90年代以前尚存在经典作品产生的客观条件。但是,80年代末以来,随着市 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发展完善,带来了中国社会的意识形态、尤其是社会价值观念的巨大变化,并在此基础上引发了文化机制的重大变革和文化观念的转变。其中审美文化的变化最为巨大,主要表现为对“经典”和“经典”观念的颠覆和消解。具体说来,当文学不再承担重大的社会责任的时候,当作家不再追求崇高的时候,当社会不再以精神为第一需要的时候,“经典”便失去了成长的温床。如果这些再和声像媒体、文化技术“联盟”,经典的末日也就到了。
其实,经典文化的衰微,在我国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文言文向白话文的过渡。“五四运动”时期,胡适、陈独秀等人倡导“白话文运动”,这是对“经典”的第一次颠覆和消解。“经典”之为经典,就是因为它对大众的超越,这种超越就包括文字和语言。文言文作为专门的书面语言,以它和日常生活甚至大众文化的间离,成为构成经典的最佳因素,赋予了经典以庄严的外表。但书面语和人们的口头语融合之后,形式上的和日常生活的贴近,使文章消失了文化与生活的距离,同时也就使它失去人们感觉上的崇高和庄严。从神坛上走下来的经典毕竟好像缺少了一点经典的味道。不过,“五四新文化运动”还未真正动摇文字经典的根基,只是使它伤了一点元气。第二个阶段就是文化技术的产生和声像文化的兴起,它终于给了文字经典以毁灭性的打击。
“经典”的消失,对于语文教学来讲,完全是一场灭顶之灾,也可以说是釜底抽薪。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没有“经典”就没有语文教学。纵观中国近两千年的语文教学的历史,不就是一部“经典”教学的历史吗?古代语文教学学习的是儒家经典,今天的语文教学学习的是古今中外名家的“经典”。当我们的文化不再产生经典的时候,我们的语文教学还能教什么呢?没有经典的语文教学是我们无法想象的。
也许有人会说,经典哪里会消失?正因为经典不会消失,它才是经典。我国古代最早的经典《诗经》,经历了两千多年的时间的洗礼,不仍然是我们今天很好的语文学习材料吗?即使我们今天不再产生经典,卷帙浩繁的传统经典也足以支撑起语文教学这座大厦不倒。我想这种说法的幼稚不需多说,正像我们今天的语文教学不能完全靠文言经典支撑一样,未来的语文教学也是不能完全靠过去的经典来支撑的。
(五) 现代文明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建设发展语文文化而又疏离语文并逐渐抛弃语文的过程。这里面有着深刻的历史必然性。人类对自己所生活的客观世界,有一个逐渐的认识过程。起初由于自己的无知,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采用的是情感把握的方式,于是便有了神话传说、诗歌等。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类对对客观世界认识的不断加深,一种科学把握世界的方式出现了。既然人类的科学把握世界的方式的产生,是人类对世界的认识积累深化的结果,而人类的这种对世界的科学化认识又是呈几何级数增加的,那么,人类对世界的科学把握方式一经产生便不可遏制,而且疯狂扩张,不断的挤压侵占情感把握方式的世袭领地,逐渐的成为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主要方式乃至唯一方式。所以在人类的农业文明时代,人类建设并发展了丰富灿烂的语文文化,语文教育也因此而高度发达;但随着工业文明的开始,也就开始了对语文文化的疏离与抛弃,随之带来的是语文教育的没落。中国的语文文化从全盛而衰落的分界点是19世纪末,这也是中国语文教育的分界点。整个20世纪,就是一个抛弃语文文化的世纪,一个语文教育走向衰亡的世纪。
1、 语文文化的功能由“济世”而走向消闲。 在我国古代,语文文化一般不是被当作文化来看待的,而是作为一种重大的实用的功利手段来看待的,比如政治的、外交的、征战的、农事的、教化的、社交的……古人说:“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由此可见一斑。就以春秋战国时期为例:士人可凭借自己的学说文章或雄辩而得国君的宠信,从此高官厚禄,横行天下,比如苏秦、李斯……一人可凭借自己的口舌之利、文章之美,攻城略地,不战而屈人之兵,比如张仪、蔺相如……一篇祭文,可以感天地,泣鬼神,一封书信,可以怀敌附远,释仇泯恨……正是因为这些语言的神话,在我国历史上形成了一个二千多年的语言文化崇拜时代,当然也在我国历史上形成了一个漫长的语文教学的全盛时期。我国古代近两千年的语文教育和近两千年的学术,都是不厌其烦的反反复复的去咀嚼那几部儒家经典,不仅要在其中找到治国做人的大道,还要到其中找到“千钟粟”、“黄金屋”、“颜如玉”。由此足见当年人们的语言崇拜到了何等的程度。
然而今天,语言崇拜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从清末的国家衰败,外国列强的崛起并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古老的国门之后,人们开始认识到科学的重要性,尤其认识到了科学对于国家富强的重要作用,于是“五四"以来,科学文化就逐渐取代了语文文化的主导地位,成为文化的主流。而语文文化则逐渐的退出主流文化领域,其功能不断的萎缩,由过去的“经国治世”而走向消闲。当今的语文文化已不再以国家社会为己任,而把为个人服务--塑造个人的文化品格、娱乐性情当成了首要任务。对于今天这种消闲的语文文化,而总是受到以为国家为社会服务为第一位的教育的冷遇就不足为奇了。
2、语文教育从全盛的综合课程走向分科课程。 在20世纪之前,古代语文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它包含了语文、道德、政治、哲学等许多方面,而这许多方面的教育又都是以语文教育的形式来实现的。这就造成了一种现实,语文教育的发达和唯我独尊。
其实,我国古代语文教育的发达,是为当时社会客观现实,尤其是文化现实所决定的。我国古代的文化,属于农业文明的经验主义的文化模式,主要由经验、常识、习惯、习俗和天然情感等自在的因素构成。其中经验,常识、习惯,习俗析离出两样东西--观念(思想)和技术(一般不能上升而成为科学)。由于农业文明和原始社会的自然主义文明仍有相通之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并未从根本上打破、更没有形成对立,所以作为以改造自然为标志的技术还没有在生产劳动中显出其重要性来,人们还不需要按科学技术规律指引行事,故而社会对技术也是极端轻视的,都被视为“雕虫小技”,韩愈在《师说》一文中说的“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就可见一般。与此相反,指引人们行为的总是某些观念(思想)和情感,所以观念和自然情感构成了农业文明的文化的基本内容,而记录反映这些观念和情感的就是语文。因而古人也才有“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世”的认识,也才促使语文教育的发达。促使语文教育为培养“智者”(而不是技术人才)不断地扩大自己的内涵与外延,而成为一种规模宏大影响深远的综合教育。
20世纪初开始的教育改革,变语文的综合课程而为分科的学科课程。从根本上说,意义并不仅限于语文教育改革或教育改革,它所反映出来的是我国农业文明的没落、工业文明的兴起。19世纪末叶清政 府的腐败和国势的衰微,再加上因外国列强的入侵而被打开国门之后人们所看到的外面世界的精彩,在中国掀起了一股改革社会、追求工业文明(科学与民主)的思潮。于是改革教育,改革课程设置首当其冲。语文教育的一统无下被打破,形成了多学科教育鼎立的局面。教育的时间进行了再分配,读文教育的时间被大大削减,语文教育从此不再具有教育的本体或主体地位,而变成教育的多个门类中的一个门类,甚至还是一个微不足道的门类。所以,20世纪初的现代教育的学科课程改革,实质上就是科学教育对语文教育领地的一次大瓜分,结果是语文教学的时间和空间被大量的挤占,语文教育地位的大削弱。语文教育从此起上了它的衰微之路。
从文化上看,我国在从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的过程中,还有一个特殊之处:和有些国家不同,我国的对反映工业文明的科学文化的追求,首先就是从对反映我国古化农业文明的人文文化的否定开始的(比如“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口号就是“打倒孔家店”,倡导“科学和民主”),并在以后的历史发展中形成对立,不断的用现代科文化来挤压,削弱人文文化。反映在教育上,20世纪的教育就是一个不断的从西方国家引进工业文明结晶的科学技术,来发展科学教育削弱语文教育的过程。最后发展到今天,科学技术教育之于语文教育,由开始的对语文教育的分割挤压,已随着社会追求工业文明的步伐加快,程度加深,意识的加强变成对语文教育的对抗与占领。这一方面表现在教育的各种外在形式上,例如课时安排,不少学校的数学课时已超过语文课时,理化课时已等于语文课时;另一方面还表现在教学内容上的无限压缩。
然而事情并没有就此完结。20世纪一百年的中国社会发展史,可以说就是一个不断地发展工业文明的过程,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民族的工业化进程。20世纪中国走出农业文明的禁锢,追求工业文明,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对科学文化的尊崇也还未及鼎盛,试想以后语文教育的生存空间还能有多大,语文教育的路还能走出多远,实在是令人不敢乐观。我想,随着科技的威力不断的显扬,语文的领地就会不断的削落,当科技以无限的力量诱发人类的无限贪欲的时候,语文教育恐怕就是被完全抛弃的时候了。虽然现在有些怀有遗老情结的人已在大声疾呼,呼吁加强现代教育的人文关怀,但是这种呼吁是毫无意义的:一是事情到了需要呼吁的时候就说明问题已经非常严重,势必难以挽回。二是历史的潮流不可抗拒,人类社会对工业文明所做出的历史选择,毕竟不是几个人通过几句呼吁所能够改变的。
(六) 语文文化以文字作为土壤形成了一种文化生态。这个生态滋生并保护了各种语言文化“植物”。上述种种现象,对语文教学的冲击固然是非常严重的,它们其中的任何一个因素的最后消亡,就注定会给语文教学带来灭顶之灾,但是,如果我们的语文文化生态还没有被破坏的话,即使其中的某个因素受到了损害,哪怕是非常严重的损害,也有可能被重新修复,再度支撑起语文教学这座大厦。非常遗憾的是,我们的语文生态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已经到了无法修复的地步了,这才是现代语文教学最后的绝望。
一、 文字出版业的凋零。 放眼当今的文字出版业,没有一家出版社是景气的。再好的文字产品,也很难给出版社带来效益(其中教辅书籍例外,这是我国的教育畸形带来的出版畸形)。比如《爱丽丝梦游奇境》和《哈 利波特》的出版就是两个很有说服力的例子。
《爱丽丝》是一部什么样的书呢?大凡有些读书经历的人,应该知道《爱丽丝》的故事,也可能在记忆中还残留着一些当时阅读它的幸福感受。其实,《爱》书的动人并不在它的故事情节,而在于它的语言--语言的游戏。作者路易斯凯洛是个淘气的魔术师,他故意去钻语言习惯与语言成规的漏洞,把语言颠三倒四,捏来捏去,而结果呢?竟然并不是一团乱麻不知所云,还是一个大家都听得懂的妙趣横生的故事。
可是今天的《爱》书的遭遇却大出人们的意料。最新版的《爱丽丝梦游奇境》既配上了赵元任1921 年的经典翻译,还加上了海伦、奥森贝里精妙的插图,印刷典雅,装帧豪华,完全符合少儿读物出版的最新潮流,没有一点19世纪的陈腐气味。这样的大手笔制作,要名气有名气,要看相有看相,要时髦有时髦,照理说应该会得到市场的青睐,然而事与愿违,销售一直寥寥。
与《爱》书的出版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哈利波特》。后者以电影为先导,然后用电视推波助澜,出版光碟和卡通画册,一炮走红,给出版社带来了滚滚利润。 这样的结果,个中原因实在值得我们玩味。我想,今天《爱》书的失败就在于它是一本以语言制胜的书,《爱》书过去的走红,是因为那是一个语言的时代,人们还活在语言文字的氛围里,依赖语言,崇尚语言,但他们又明白语言的习惯、成规是多么大的限制,感觉到语言的习惯、成规无所不在,无所不管,最难摆脱。所以,路易斯凯洛的语言恶作剧,以其高度的语言技巧,满足了人们对语言的崇尚,而他对语言玩弄,又满足了人们对语言的反叛。总之,是那个时代的人的语言情结,制造了《爱》这个童话的神话。
然而21世纪却是一个人与语言疏离的世纪,各种声像媒体对语言的介入,不但打破了语言的垄断地位,而且后来居上,成了人们的“恋人”,这恐怕就是今天《哈利波特》走红的根源之所在。长此以往,出版业还能在文字出版方面坚持下去吗?它还能坚持得下去吗?
二、大众阅读兴趣的转移。 与文字出版业的凋零相关的是大众阅读兴趣的转移。今天,大众的阅读兴趣和声像媒体普及之前,已发生了重大转变。
我国古代士大夫曾经编织了一个理想的生活休闲之梦--“红袖添香夜读书”,无独有偶,在西方古代贵夫人的客厅里,我们也总是可以见到高声朗诵自己作品的行吟诗人和剧作家,我们还可以想象得到,在无数个万籁俱寂的夜晚,黄发垂髫,弱冠士子,闺中红颜,就一盏孤灯,手不释卷,或顿足捶胸,或仰天长啸,或泣下沾襟,或掩口窃笑,打发了多少寂寞时光。这些就是那个语言崇拜的时代阅读的兴趣与方式的经典表现。然而现在呢?我们透过万家灯火,只能看见一个个电视机屏幕在闪烁,再也找不到映在窗户纸上的读书剪影了。
轻文字阅读而重图像阅读,这便是我们现在这个时代典型的阅读兴趣与阅读方式。
关于现代人的阅读兴趣与阅读方式,《中国青年报》曾经对我国最大的阅读群体--青少年作过一个调查,我在此简录部分:“我最喜欢连环画《还珠格格》了……可我更喜欢看漫画和幽默故事”。(刘小青, 广东某小学四年级学生)“我最不爱读有些纯文学作品,因为它太像我们的课文”。(李昂,13岁,北师大附中)……该报的这篇题为《新一代的读书经》的专题访问,共载有15个被访者的回答,其中有小学、初中、高中,有一般读书者也有网友,除少数喜欢看实用性杂志如《电脑》之类外,绝大多数都是喜欢连环画和“动漫”,甚至所有关于“动漫”阅读问题的被访者的回答更令人吃惊,例如:“难道在这样的时代里还一定要求年轻的一代面对那些一成不变的文字界面么?”“阅读古典作品作为一种需要反复咀嚼的修养行为来说,显然无法满足青少年大量阅读的需要……毕竟‘一盏青灯,一卷古书’这样的场面现在看来已经很不现实了 。”“几十年前,那里有电视、VCD ?文学可能是唯一能够真正贴近人们生活的文艺形式,在21 世纪的今天,谁家不是全副的电气化武装?我为什么还要死抱着那些N百年前的‘高深’的‘名著’不放呢?”……实际上上面的这些观点在当今社会青少年中具有很大的代表性,它真实的反映了一种新的阅读兴趣正在取代传统的阅读兴趣,来势汹汹的走上“读坛”。
三、作家的“经典”观念、意识和“经典”趣味也日趋淡化,导致经典文化的种子缺失。 从文艺家方面看,追求创造“经典”的观念、意识日趋淡化。在创作上以整个生命投入,自觉以自己的作品与大众文化对抗、超越大众文化,追求纯审美、纯艺术的高品位,以走向“经典”、走向大师的精英主义倾向虽不能说没有了,但确实较为稀少。文学上像张承志、张伟这种“经典”的守护者已越来越少。而自断传统脐血,无视、藐视乃至践踏传统经典的却大有人在。如韩东就是以一种反抗经典的姿态从事其创作。他认为对整个大师系统必须丢弃。在艺术领域内不存在价值判断,它有价值感没有价值感,好或者不好,这是一种世俗道德的投射。在韩东的作品中,如《下放地》、《乃东》等,一些惯性的崇高神圣的东西都被他作了某种消解。艺术家总体上经典意识的淡化,从根子上抽掉、消解了创造经典作品的内在动力,造成文坛“经典文化”的荒漠化乃至沙漠化。
四、 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漠视乃至无视。 学校教育对语文学习的轻视,这是又一种语文生态灾难。 在现在的学校教育中,许多学生和教师,尤其是学生,已从心理上轻视语文,不学语文,而把大量的时间花在数理化等自然科学学科的学习上。语文就此变成了真正的不可挽回的弱势学科。我在广东省的一部分学校进行过有关语文学习状况调查--自习时间语文学习情况调查,反映出来的情况令人惊讶。在这些被调查学校的(寄宿制学校)两个小时的晚自习学习中,有近三成的学生是不做语文作业的(包括不看与语文有关的课外书籍),有七成的学生作语文作业敷衍塞责,一般是先做数学,再做理化和英语,最后在剩下的时间里才做语文作业。试想在这样一种心理状态之下,语文教学能有不没落的吗?比之古人“头悬梁,锥刺骨”囊萤照书或凿壁偷光而读书的情景,差别是何等之大啊!
五、 电脑文化的产生导致的语言文化体系的崩溃。 什么是电脑文化?它有什么特点?现在要回答这些问题还有些困难,也为时过早。电脑究竟可以把文化改变成什么模样,恐怕我们做什么样的想像都不过分,而现在电脑对文化的冲击和改变不过是刚刚开始。 然而就是这刚刚开始的冲击与改变,对传统的语言文化也带来了强烈震撼,预示着语言文化的末路。
①电脑文化传播的多媒体方式,开启了声像文化的新时代。 声像文化的萌芽并不是源于电脑,早在19世纪末,当一种被称之为银粉的感光材料问世之后,声像文化就以电影的形式走上了历史舞台。然而在当时以及以后的漫长岁月,电影因为它的价格和特殊的观看条件,使它暂时对语言文化还不足以形成威胁,因为语言文化有一个特殊的优势:作为纸质媒体传播的购买、携带、阅读的方便性。由于当时作为声像文化的典型代表的电影,因为购买、观看(阅读)的特殊限制,不能取代书籍而成为大众化的文化产品。可是电脑时代的来临,改变了声像文化与语言文化相安无事的平静局面,因为电脑可以走进千家万户,可以像书本一样自由的购买、随意的阅读,尤其是电脑文化的多媒体传播方式,使声像产品的解读像书籍报纸一样方便但又更加快捷。这样一来,声像文化便从过去的“贵族”走向了“大众”,正像纸和活字印刷的发明,使象征着奢侈和尊贵的帛书、竹简走向了大众一样。于是,一个声像文化繁荣的新时代到来了,与之相应的则是以书籍为代表的语言文化的沉寂。
②电子文本的丰富多样性和巨大的张力,建构了一种全新的表达和阅读模式。 读者的阅读材料得到最大的丰富,也是读者的阅读感觉受到了最大的诱惑。于是,当电脑文化具备语言文化的全部优势之后,声像文化便以语言文化所没有的通俗明白、生动传神和其他许多对人的认识活动的简单倾向和好奇倾向的无限满足等等优势,充分的显示出取代语言文化的汹汹来势,并在电脑工具的日益普及中演化为一种必然趋势。
③网络的虚拟性打破了文化和生活的界限,营造出了一个生活与文化交融乃至统一的大文化世界。语言文化作为一种精神产品,它的产生就是以物质生活作为对立面建构起来的,因此它在本质上与物质生活就有一种与生俱来的隔膜。那么,以物质生活作为第一需要的人,对于语言文化也难免有一种抵触。在语言文化崇拜的时代,在一个没有其他的文化形式可以取代语言文化的时代,这种隔膜与抵触所带来的并不是伤害,反而是唤起人们对语言文化的敬仰,但是,当有另一种新的文化形态--一种生活化的文化形态出现之后,人们对于语言文化的抵触和隔膜带给语言文化的无疑是一种毁灭性的灾难--对语言文化的抛弃。人们在社会文明发展的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说积淀起来的对文化的向往之情,在文化的生活化之后的无限的亲和力的吸引之下,便会一齐向网络文化倒戈。 如果我们用一句话来概括现在的语文生态破坏的现实,那就是:语言崇拜时代的结束了。
(七) 一个语言崇拜的时代的过去,一个文字功能日益衰微的今天,现代语文教学面对声像媒体的强大冲击和网络文化的成熟壮大,将会经历一场强烈的震荡和异常痛苦的蜕变,而在不久的将来,也许是50年吧,它终于慢慢地悲壮地死去,然后新生。 脱胎换骨新生后的语文教学,将会呈现出如下全新的特点。
一、 语文教学也许不再叫做语文教学,可能会有一个全新的名字,即使叫“语文教学”也仅 仅是一种概念上的借用,将会赋予它全新的内涵。因为语言,尤其是文字语言的教学已不再是语 文教学的重要的内容甚至不是内容了。 、
二、 语文教学将由今天的学科课程变成综合课程,而且这种综合性较之古代的语文教学具有更大的更为彻底的综合意义。过去的语文教学作为综合课程,仅仅是一种内容上的综合--语文、政治、哲学、道德的综合,而未来的语文教学除了这种内容上的跨学科综合之外,还有形式上的综合,更有思维上的综合,并从形式上的综合进而实现学科的类的大跨越。比如:概念和色彩、艺术和技术、文学和科学、语言表达思维和技术操作思维……
三、 与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密切相关的是语文的外延将会得到极大的扩展,除了与语言文字相关的一切东西之外,一切属于交流表现的文化都将和语文挂起钩来,成为语文教学的对象。
四、 语文教学的教学材料将主要是声像文化和多种媒体通过多种手段组合的近似于网络的“超文本”。所有的纯语言经典都将会成为一种历史文化,不再是语文教学的主要教学内容,就仿佛我们今天的文言文。
五、 一切围绕传统的语言文字的运用和解读建立起来的规则,以及由这些规则所衍生出来语文教学的种种规律,都将会全部作废。比如现在已初露峥嵘的“网络文学”,就已经对传统的语言文学的创作阅读规则产生了极大的挑战,这同时也就意味着现在的语文教学的种种规律的过时。
六、 当建立在自然科学技术基础上的声像媒体等介入语文之后,语文的性质也将会改变,它将不再是基础工具学科,而成为一种综合性运用学科。
…… 未来的语文教学的这些新的特点,完全是对建立在文字语言基础上的语文教学的全面消解,那么,我们所面临的也就是对语文教学的全面重建。
当前的语文教学的震荡,归根结底就是一个语文教学落后于时代要求的问题,即语文教学的文字崇拜情结与大众的新的语言追求之间的矛盾。一方面,千百年来,语文教学都是文字语言的教学,这早已形成根深蒂固的教学传统,又由于掌握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的人物,都是在这种传统中培养熏陶出来,于是客观的传统便演变为一种心理情结,从而固守语文教学的文字语言崇拜立场,漠视因为科技进步带来的语言的发展和读者的阅读兴趣与方式的变化;另一方面,由于科技进步,人们的生活内容与方式的改变,一种新的语言--声像语言早已悄悄的进入人们的生活,并获得了普遍的认同,从而引起了社会对文字语言的反叛,进而产生对语文教学的怀疑,也才引发了当前这场声势浩大的语文改革运动。
但是,如果大家略加思考,就会发现一个很值得玩味的事实:语文教学改革喊了这么多年,也进行了这么多年,不但看不到成效,而且仿佛越改问题越多了。这是为什么呢?我想事实应该是:语文教学本身也觉得不改不行了,社会也觉得语文教学不改不行了,但是二者都对语文教学所面临的问题缺乏清醒的理性认识,根本没有认识到语文教学在文字语言衰退、声像语言和网络语言时代到来的时 候所面临的崩溃的危险,没有认识到现行语文教学的不可挽救性,还以为语文教学所面临的仅仅是一 个落后的问题,一个本身的完善的问题。也正因为如此,改革者便企图在关于语文教学的认识、体制、策略、方法、技术等各个方面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实现语文教学的质量提升;也正因为如此,语文教学所有的改革措施才都是徒劳无益的,现行的语文教学越是完善,那么就离开语文教学真正的发展目标越远,语文教学所面临的问题也就会越来越严重。
一个疏远忽略文字语言的时代,一个语文教学的生态已遭到全面破坏的时代,语文教学改革就不应该反历史潮流而动,还在“亲近”文字语言上做文章。在今天,我就不相信我们还能用什么非常手段把人们从电视电脑前拉回到传统经典中去,历史上像这样的教训我们还见得少吗?当年中世纪的欧洲血腥镇压也未能阻挡科学对封建神学的冲击,英国贵族在火车出现的时候也没有能够保住他们的马车。我们的语文教学改革应该做的是,顺应时代的发展,认识和把握语文教学的新变化、新特点,研究人们对声像语言、网络语言的兴趣与解读方式,重新建构合乎声像语言、网络语言规律的语文教学新体系,我想这才是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并且,由于课堂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如电脑多媒体、网络等高级电教手段介入语文教学,已为语文教学建构声像语言教学新体系做好了充分的物质准备。
其实,面对声像语言、网络语言的时兴,语文教学也并不是无动于衷的。在今天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多媒体课件已被大量使用,其中丰富的声像语言,虽然表面上还是一种之于文字语言教学的手段,但实质上已是文字语言与声像语言的共振,也是文字语言教学向声像语言教学的过渡,更是语文教学对当今青少年的声像语言阅读兴趣、方式的一种妥协,其意义远不止于一种教学手段,只不过人们当前还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罢了。我想,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必将成为语文教学走向未来的桥梁,也将成为我们建构声像语言、网络语言语文教学新体系的切入点或者起点。
面对我的上述观点,也许有人会质问,这不是要造成文化断裂吗?这种担心大可不必。一是建构声像语言、网络语言的语文教学新体系,并不等于就完全废除现在的文字语言语文教学体系;二是即使用声像语言语文教学体系取代了现在的文字语言语文教学体系,也不会造成文化的断裂,正像我们使用了微波炉并不会造成青铜文化的消亡一样。文字所创造出来的经典文化还可以作为一种被研究被瞻仰的文化,存在于我们的文化视野之中。 谨以上述观点,就教于学界同仁。
参考文献: 1、论教学的发展模式 (吴定刚《上海教育科研》1995、2)
2、语文本质新论 (吴定刚《教育论坛》98、5)
3、作文创造发生论 (吴定刚《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2)
4、语文教学改革异说 吴定刚 河北教育出版社
5、理性看语文 吴定刚(待发)
6、论语文的形态 (吴定刚《上海教育科研》99、6)
7、关于文化解构 (肃草《国外社会科学》2001、6)
8、网络时代的语言竞争:文化生态学的思考 (王常住《国外社会科学》2001、1)
9、视觉传达设计中文字的美学特征 (戚跃春《厦门大学学报》2001年、4)
10、超阅读:数码时代的文本革命 (黄鸣奋 同上)
11、在虚拟生存与现实生存之间 (吴宁《天津社会科学》2001、4)
12、论世界文字发展的轨迹与汉字 (陈蒲清《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1、5)
13、虚拟世界与人类文明 (汪建 汪业周 同上2001、3)
14、录像文化与课程文本 (杨明荃《上海教育》2002、2)
15、以信息化带动课程的现代化 (刘定一 同上)
16、网络阅读的特征及其对阅读教学的一些 (顾建 同上2202、3)
17、网络语言的四点特征 (杨孝如 同上2002、1)
18、走出哲学王国后的思考 (章韶华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
|